首页 理论教育 药用植物学:保护组织的作用与分类

药用植物学:保护组织的作用与分类

时间:2023-1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保护组织包被在植物各个器官表面,保护着植物的内部组织,控制并进行气体交换,防止水分的过度散失、病虫的侵害以及机械损伤等。根据来源和形态结构不同,保护组织又分为初生保护组织(表皮)和次生保护组织(周皮)两类。(一)表皮表皮是由初生分生组织中的原表皮层分化而来,故称初生保护组织。此外,毛茸还有保护植物免受动物啃食和帮助种子散布的作用。

药用植物学:保护组织的作用与分类

保护组织(protective tissue)包被在植物各个器官表面,保护着植物的内部组织,控制并进行气体交换,防止水分的过度散失、病虫的侵害以及机械损伤等。根据来源和形态结构不同,保护组织又分为初生保护组织(表皮)和次生保护组织(周皮)两类。

(一)表皮

表皮(epidermis)是由初生分生组织中的原表皮层分化而来,故称初生保护组织。通常由一层生活细胞组成,但也有些植物表皮可多达2~3层细胞的,称为复表皮(multiple epidermis),如夹竹桃和印度橡胶树叶等。细胞常为扁平状的方形、长方形、长柱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排列紧密,没有细胞间隙;细胞内有细胞核、大型液泡及少量细胞质,其细胞质贴近细胞壁,一般不含叶绿体,常有白色体和有色体存在,并贮有淀粉粒、晶体、单宁和色素等。表皮细胞的细胞壁一般是厚薄不一的,外壁最厚,内壁常薄,侧壁一般也薄,间有增厚的;有的侧壁呈波齿或不规则形状,细胞间相互嵌合,衔接更为坚牢;外壁不仅增厚,同时角质化,常具明显的角质层。有些植物的表皮,更有蜡质渗入到角质层里或分泌在角质层之外,形成蜡被,如甘蔗蓖麻的茎、樟树叶、葡萄的果实、乌桕的种子等都具有白粉状的蜡被(图2-2)。有的植物的表皮细胞壁矿质化,如木贼和禾本科植物的硅质化细胞壁,可使器官外表粗糙坚实。植物的表皮上常分布有不同类型的毛茸和气孔。

图2-2 角质层与蜡被

1.表皮及其角质层 2.表皮上的杆状蜡被(甘蔗茎)

1.毛茸 是由表皮细胞特化而成的突起物,具有保护、分泌物质、减少水分蒸发等作用。毛茸可分为腺毛和非腺毛两类。

(1)腺毛(glandular hair):腺毛是能分泌挥发油、树脂、黏液等物质的毛茸,结构上可分为腺头和腺柄两部分(图2-3)。腺头通常呈圆球形,具分泌作用,由一个或几个分泌细胞组成。腺柄也有单细胞和多细胞之分,如薄荷、莨菪、洋地黄、曼陀罗等叶上的腺毛。另外,在薄荷等唇形科植物的叶上,还有一种短柄或无柄的特化腺毛,其头部通常由6~8个细胞组成,略呈扁球形,排列在一个平面上,特称为腺鳞。有的植物的腺毛存在于植物组织内部的细胞间隙中,称为间隙腺毛,如广藿香茎和绵毛贯众叶柄和根状茎中的腺毛。少数植物果实的腺毛自果实表皮向内着生,腺毛顶部紧贴中果皮,如补骨脂。另有少数植物如食虫性植物的腺毛能分泌特殊的消化液,能将捕捉到的昆虫消化掉。

图2-3 常见腺毛和腺鳞

1~12.腺毛(1.生活状态的腺毛 2.谷精草 3.金银花 4.密蒙花 5.白泡桐花 6.洋地黄叶 7.洋金花 8.款冬花 9.石胡荽叶 10.凌霄花 11.啤酒花 12.广藿香间隙腺毛) 13.薄荷叶腺鳞,左:顶面观,右:侧面观

(2)非腺毛(non-glandular hair):非腺毛单纯起保护作用,不能分泌物质,可以增加阳光的反射、降低叶表温度、减少水分的散失和抵御昆虫的侵袭等。非腺毛无头部和柄部之分,由单细胞或多细胞构成,其顶端通常狭尖。非腺毛形态多种多样(图2-4)。

图2-4 各种非腺毛

1~10.线状毛(1.刺儿菜叶 2.薄荷叶 3.益母草叶 4.蒲公英叶5.金银花 6.白曼陀罗花 7.洋地黄叶 8.旋覆花 9.款冬花冠毛 10.蓼蓝叶) 11.分枝毛(裸花紫珠叶) 12.星状毛(上:石韦叶,下:芙蓉叶) 13.丁字毛(艾叶) 14.鳞毛(胡颓子叶) 15.棘毛(大麻叶)

线状毛:毛茸呈线状,有单细胞形式的,如忍冬番泻叶的毛茸;也有多细胞组成单列的,如洋地黄叶上的毛茸;还有由多细胞组成多列的,如旋覆花的毛茸;有时表面可见角质螺纹,如金银花;有的壁有疣状突起,如白曼陀罗花。

棘毛:细胞壁一般厚而坚牢,木质化,细胞内有结晶体沉积,如大麻叶的棘毛,其基部有钟乳体沉积。

分枝毛:毛茸呈分枝状,如毛蕊花、裸花紫珠叶的毛茸。

丁字毛:毛茸呈丁字形,如艾叶和除虫菊叶的毛茸。

星状毛:毛茸呈放射状,分枝似星,如芙蓉叶和蜀葵叶、石韦叶和密蒙花的毛茸。

鳞毛:毛茸的突出部分呈鳞片状或圆形平顶状,如胡颓子叶的毛茸。

不同植物具有不同形态的毛茸,可以作为药材鉴定的依据特征。但要注意,在同一植物的同一器官上也常有不同类型的毛茸存在,例如薄荷叶上既有非腺毛,又有不同形状的腺毛和腺鳞。毛茸的存在,加强了表皮的保护作用,它能不同程度地阻碍阳光的直射,减少水分的蒸发,所以干燥地区植物的表皮,常密被毛茸。此外,毛茸还有保护植物免受动物啃食和帮助种子散布的作用。

2.气孔(stoma) 植物的体表不是全部被表皮细胞所密封的,在表皮上还具有许多气孔,是植物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双子叶植物的气孔是由2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2个保卫细胞凹入的一面是相对的,中间的细胞壁胞间层溶解成为孔隙,狭义的气孔就指这个孔隙,气孔和2个保卫细胞合称为气孔器。但通常把气孔当作气孔器的同义语使用。气孔多分布在叶片和幼嫩茎枝表面,它有控制气体交换和调节水分蒸散的作用(图2-5)。

图2-5 叶的表皮与气孔

(a)表面观 (b)切面
1.表皮细胞 2.保卫细胞 3.叶绿体 4.气孔 5.细胞核6.细胞质 7.角质层 8.栅栏组织细胞 9.气室

(1)保卫细胞(guard cell):比其周围的表皮细胞小,是生活的,有明显的细胞核,并含有叶绿体。保卫细胞不仅在形状上与表皮细胞不同,而且细胞壁增厚的情况也很特殊。一般保卫细胞邻气孔一侧比较厚,和其他表皮细胞相邻的细胞壁比较薄。因此,当保卫细胞充水膨胀时,邻表皮细胞一侧弯曲成弓形,将气孔分离部分的细胞壁拉开,结果气孔张开,这时保卫细胞也变得更弯曲些。当保卫细胞失水时,膨压降低,紧张状态不再存在,这时2个保卫细胞向回收缩,于是气孔缩小以至关闭,保卫细胞也逐渐变直。气孔的张开和关闭有节律性,也受外界环境条件如光线、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的影响。

(2)副卫细胞:有些植物的保卫细胞周围还有2个或多个和普通表皮细胞形状不同的细胞,称为副卫细胞(subsidiary cell,accessory cell)。副卫细胞常有一定的排列次序,随植物的种类而异。保卫细胞和副卫细胞的排列关系,称为气孔轴式或气孔类型。(www.xing528.com)

双子叶植物的气孔轴式常见的有(图2-6):

图2-6 气孔的类型

1.平轴式 2.直轴式 3.不等式 4.不定式 5.环式

平轴式(平列型paracytic type):气孔周围通常有2个副卫细胞,其长轴与保卫细胞和气孔的长轴平行,如茜草叶、菜豆叶、落花生叶、番泻叶和常山叶等。

直轴式(横列型diacytic type):副卫细胞2个,两者共有的壁与保卫细胞和气孔的长轴垂直,常见于石竹科、爵床科(如穿心莲叶)和唇形科(如薄荷、紫苏)等植物的叶。

不等式(不等细胞型anisocytic type):气孔周围的副卫细胞3~4个,大小不一,其中一个明显地小,常见于十字花科(菘蓝叶)、茄科的烟草属和茄属植物的叶。

环式(辐射型actinocytic type):气孔周围副卫细胞数目不定,其形状比其他表皮细胞狭窄,围绕保卫细胞周围排列成环状,如茶叶、桉叶等。

不定式(无规则型anomocytic type):气孔周围副卫细胞数目不定,其大小基本相同,而形状与表皮细胞基本相似,如艾叶、桑叶枇杷叶、洋地黄叶等。

气孔的数量和大小,常随器官的不同和所处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异,如叶片的气孔多,茎的气孔少,而根几乎没有气孔。各种植物具有不同类型的气孔,而在同一植物的同一器官上也常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气孔,气孔的不同类型和分布,可以作为药材鉴定的依据。

单子叶植物气孔的类型也很多,如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均有其特殊的气孔类型。它的2个狭长的保卫细胞的两端膨大成小球形,好像并排的一对哑铃,中间窄的部分的细胞壁特别厚,两端球形部分的细胞壁比较薄。当保卫细胞充水膨大时,两端膨胀,气孔开启;当水分减少时,气孔即缩小或关闭(图2-7)。

图2-7 玉蜀黍叶的表皮与气孔

1.表面观2.切面观

裸子植物的气孔一般都凹入很深,并且有时好像挂在拱盖于它们上面的副卫细胞下面。裸子植物气孔的类型也很多,在其分类上,需要考虑副卫细胞的排列与来源。

(二)周皮

大多数草本植物的器官表面,终生具有表皮。木本植物,叶始终有表皮,而根和茎的表皮仅见于幼年时期,随着茎和根的加粗,表皮被破坏,随即形成的次生保护组织——周皮(periderm),代替表皮行使保护作用。周皮是一种复合组织,由木栓层(cork,phellem)、木栓形成层(cork cambium,phellogen)和栓内层(phelloderm)三种不同组织构成(图2-8)。

图2-8 周皮与木栓细胞

(a)表皮与周皮 (b)木栓细胞顶面观
1.角质层 2.表皮 3.木栓层 4.木栓形成层 5.栓内层 6.皮层

木栓形成层是典型的次生分生组织。茎中的木栓形成层多由皮层或韧皮部薄壁组织形成,少数可由表皮细胞发育而来。根中的木栓形成层一般由中柱鞘细胞产生。

木栓层由木栓形成层细胞向外切向分裂形成的多层木栓细胞组成,构成了周皮的主要部分。木栓细胞扁平,排列紧密整齐,无细胞间隙,细胞内原生质体解体成为死细胞,细胞壁木栓化,不透水、绝缘、隔热、耐腐蚀、质轻,是良好的保护组织。

木栓形成层细胞向内分裂产生栓内层。栓内层的细胞是生活的薄壁细胞,茎中的栓内层细胞常含叶绿体,所以又称绿皮层。

皮孔(lenticel):周皮形成时,原来位于气孔内方的木栓形成层,向外产生许多椭圆形、圆形的薄壁细胞,排列疏松,有比较发达的胞间隙,称为填充细胞。由于填充细胞的积累,结果将表皮突破形成皮孔。皮孔是气体交换的通道,皮孔的形成使植物体内部的生活细胞仍然可以获得氧气。在木本植物的茎、枝上,常可见到纵向、横向或呈点状的突起就是皮孔(图2-9)。皮孔的形状、颜色和分布的密度可作为皮类药材的鉴别特征。

图2-9 接骨木属植物茎上皮孔的剖面

1.表皮 2.木栓层 3.木栓形成层 4.栓内层 5.填充细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