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孔子所处的时代,“音乐”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一,是知识分子的必修科目之一。但孔子对音乐的态度已经超过了对必修课的重视,而是当作生命的喜悦。孔子从学习音乐开始,几乎就是乐器不离身。在各种文献中,我们都能看到孔子弹奏乐器的记载,他会击磬、鼓瑟、弹琴、唱歌,还会作曲、编曲,更能从理论高度把握音乐。而且,孔子在设坛授徒、讲解《诗经》《仪礼》等经典时,也常用乐器帮助学生加深对经典文句的理解。孔子在自己观察社会、思考问题,以及表达细致的感受时,更要弹奏乐器。
孔子为什么如此醉心音乐?
因为在孔子推崇的周代礼仪中,音乐是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喜欢“乐”,就是喜欢“礼仪”!
孔子毕生热爱音乐并潜心钻研,尤其是对西周传统音乐特别喜欢。他不仅擅长声乐理论,还酷爱古琴,造诣深厚,他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寄托于音律,把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与追求融入琴韵。“三月不知肉味”的故事最能说明孔子与音乐的深厚渊源: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
孔子在齐国听了《韶》乐,激动得如痴如醉,大赞《韶》乐尽美尽善,居然因此几个月不知道肉是什么滋味!这简直让人不敢相信!在日常声音环境几乎完全由自然声响构成的古代社会,音乐奏鸣带给人的感觉是非比寻常的。那时听到音乐的人在精神上的感受,远比我们现代人对音乐的体验更刺激。这里的“三月”不是三个月的意思,而是泛指很长一段时间。能够在音乐陶醉中忘却现实琐碎达数月之久,孔子真是比贝多芬还痴迷音乐的人。
千古名曲《韶》乐是圣贤君主大舜创制的乐曲,孔子喜欢《韶》乐,一是因为《韶》乐美妙无比;二是孔子听《韶》乐时,带着对古代贤君大舜治理天下的仁爱思想的无尽向往,所以才“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虽然一生坎坷,但他是爱音乐的人,从来不觉得人生辛苦,他的生活也因音乐而充满情趣,无比精彩。《论语》中说: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述而》)
孔子听到别人唱的歌特别好听,就一定要请对方再唱一次;他学会后,便按人家的旋律创作一首歌来唱和。他对音乐的喜爱与精通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除了参加葬礼外,孔子几乎天天都要弹琴唱歌,哪怕置身荒郊野外,在陈国和蔡国之间,断粮七天时也不例外。当时弟子们都饿得失去了对人生的所有乐趣,可孔老师还能弹琴,用琴声鼓舞学生们,真令当今的音乐“发烧友”汗颜!
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做着教书育人的工作。可以肯定的是,孔子在教育中,音乐是他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和辅助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孔子曾在和鲁国乐官太师谈论演奏音乐时说:
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论语·八佾》)(www.xing528.com)
孔子认为,音乐是可以感知、认识的。开始演奏乐曲时,各种乐器合奏,声音协调隆重而华美;继续展开下去,音乐悠扬悦耳,如小河之水流淌,流畅奔放;而节奏又要明快清晰,抑扬顿挫,悦耳感人;这样连续不断、循环往复,组合成一首完整美妙的乐章。这段话既可以看作音乐创作的指导理论,也是音乐鉴赏的经验之谈。
孔子为什么如此重视音乐呢?因为在他看来,音乐言说着心声,好的音乐会指引人心向善,因而提倡以音乐来提高人的品德修养和文明程度,强调音乐演绎出来的意境对于塑造人的良好素质有积极作用,在寓教于乐中使人获得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孔子最常唱的就是《诗经》中的诗篇。《诗经》中的诗,全部是配乐的唱词。孔子对《诗经》的音乐和文辞都非常喜欢,多次在《论语》中高度评价。他曾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孔子认为《诗经》各篇的内容都是合乎伦理道德的,是道德与艺术完美合一的最佳文艺表现形式。《诗经》三百零五篇,孔子最爱的就是第一篇《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我们都知道《关雎》是情诗,“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很多年轻人都非常喜欢。那孔子为什么会喜欢《关雎》这首情诗呢?因为孔子认为《关雎》这首诗“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快乐而不至于毫不节制,悲哀而不至于伤害身心,在情感的抒发上有合乎规范的节制。孔子提倡中庸之道,凡事讲究适度,避免过激,在感情表达上也是如此,所以他特别喜欢《关雎》。孔子的这种提倡对汉民族含蓄深沉的性格的形成是有一定影响的。孔子曾经描述过听《关雎》音乐的感受: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论语·泰伯》)
“太师”或“师”是乐官的官氏,“挚”是名。“乱”是乐曲的结尾。这段话,我估计孔子是听了一场古代的音乐会,从太师挚的独奏到最后压台的《关雎》合奏,都让他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好的音乐岂止充盈双耳,有时候简直震撼心灵。那种让你心灵发颤、身体发抖的音乐,让你能忘了肉的滋味,甚至可以短暂地忘了人生……我们今天常说,好的音乐会让听的人身上起鸡皮疙瘩,《关雎》就是这样让孔子痴迷的音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