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一位好老师,学生的成才等于有了一半的保证。那我们不妨穿越回春秋末年,站在孔子学生的立场上想象:一个年轻人,想要求学,在那个时代,该去选择什么样的学校,找什么样的老师来学习呢?
如果穿越回2500多年前孔子的时代,作为一个一心向学的年轻人可能会很遗憾地发现,根本没有合适的学校可以允许你入学。那时候的学校都是官办的,“学在官府”(《周礼》),只有贵族家的孩子才有学上。可是不上学,没有文化储备,是很难出人头地的。对生活在孔子时代的人来说,想要参与社会政治并且取得一定社会地位,就要学会“六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这六门功课,要熟悉当时流行的礼仪,了解音乐理论,了解到好的音乐对道德修养的提升作用,掌握射箭技术,会驾驭马车,会写字,会计算。而“六艺”只有在贵族学校才能学到,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根本没有学习机会。没有学校可上,自然也就没有老师可以去问学。
年轻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求非常强烈,到底到哪里能找到一位老师可以向他学习呢?
听说在政府的官学之外,鲁国的孔丘自己创办起了“私学”,就是私立学校,只要是有志于学的年轻人,他都愿意收下做学生,教授“六艺”。年轻的学生们就是在这个渴求学校而不得的状态下找到孔老师的。
这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既然是“学在官府”,孔子的知识是怎么得来的呢?他的父亲是贵族,他从小就在贵族学校学习,养尊处优地学来的吗?
不是的。可以肯定,孔子绝对没有上过当时的贵族学校“官学”,他出生不久即丧父,十七岁丧母。孔子自己曾经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为了生存,孔子做过很多低贱的工作,在社会大学勤奋地学习。他的知识主要是靠自学得来的。孔子这种特殊的身世和早年的坎坷经历,对孔子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令人感动的是,孔子通过自学得来文化知识,他却并没有将知识作为谋取个人利益和地位的工具,而是立志将其传播给更多的人。孔子创办私人学校,把授课对象推广到普通老百姓,教他们学习,使他们学成以后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服务。如果给孔子当时的身份来定性的话,可以说他是中国最早的民办教师。孔子自二十七八岁起开始办学,直到七十三岁病故,前后从教四十余年,即使是在从政的几年与周游列国的十四年中,也没有中断过他所酷爱的教育事业,先后培养了3000多名学生,可谓“桃李满天下”了。在孔子眼里,要想真正不朽,不在于权力,而在于文化与教育。中国文化史上推崇孔子为“素王”,没有土地、没有人民,只要文化存在,他的地位就永远存在。如果拨开历朝历代对孔子有意无意的神化,直接走入《论语》,我们便会充分感受到孔子作为中国第一位民办教师对于教育的热情,以及他高超的教育艺术、高尚的人格和丰富的情感。
这么多学生,孔子在什么地方给他们上课呢?是和我们今天一样在教室里很多同学一起听课吗?
不是的。孔子讲课的方式是充满了诗意的,授课的地点也充满了自由与浪漫的气息。他在自家的院落中筑了一个土坛,坛前栽有几棵银杏树,他就在自己家的院落里领着学生们边弹琴边讲课,和学生一起研讨学问。(www.xing528.com)
好学深思的朋友可能会问:孔子为什么要种上银杏树呢?为什么不是杨树、柳树、槐树呢?
银杏树结果特别多,果实俗称白果,因此银杏又名白果树。银杏树生长较慢,寿命极长,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银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又有人把它称作“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就是爷爷种,孙子吃。孔子是想以银杏的多果实,预示着弟子满天下。孔子从不搞填鸭式教学,而是因材施教。他用音乐来陶冶学生的心灵,更想以礼乐来教化天下的人民。“杏坛设教”也就成了中国文化史上一个著名典故,今天到曲阜旅游还能见到后代修筑的杏坛。
有趣的是,记录下孔子“杏坛设教”的人并不是孔子的弟子们,也不是《论语》这本书。而是道家学派的庄子。《庄子·杂篇·渔父》中记录的:
孔子游于缁帏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
“缁帏之林”,指茂密的树林。说的是孔子常常在林间游玩,观察自然,思考人生;休息讲学即在杏坛。孔子杏坛设教之事,后世颂者虽众,却不见于《论语》《孟子》《荀子》,以及《左传》,大、小戴《礼记》,这些与孔子相去未远的先秦诸子文献之中,甚至连“杏坛”之名都未曾出现过,所以历史上就有学者质疑“杏坛设教”这件事是个假新闻,并考证出山东曲阜孔庙中的杏坛修建于宋代,说杏坛在宋初以前只是有其名而无其实。今天孔庙中的“杏坛”是北宋真宗年间的1016年,孔子四十五代孙孔道辅上书皇帝,说孔庙卑陋破败,不足彰显圣人的威仪,请皇上下旨修葺。在重修孔庙时,就是按照《庄子》一书中对孔子讲学的记录,在大成殿前甬道正中,传说孔子讲学的地方,修筑了“杏坛”,并在四周种上了银杏树。
孔子是否曾修筑过杏坛,是无法考证的,但是孔子所采取的教育方式确实是放松随意、灵活多变的。
正是这样一种弦歌诵读、师生融洽的学习环境,吸引了许多弟子聚集在孔子周围。孔子的思想如春雨入土般滋润着他们的心田,他们又把孔子的思想传到自己所到之处,儒家学派由此形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