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孔子之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后,中国历史文化又复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演进,而孔子开其新统。在此五千多年,中国历史进程之指示,中国文化理想之建立,具有最深影响最大贡献者,殆无人堪与孔子相比论。
——钱穆《孔子传》序
1988年,七十五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二十一世纪的人类要生存,必须回到两千年前,汲取孔子的智慧。
孔子生活的时代是春秋晚期,那是一个乱世,他的成长背景是平凡而穷困的。在一切不利因素的考验之下,孔子激发了生命的最大潜能,成长为人们心目中的圣人、万世师表。
那么,具体说,孔子是如何成长的呢?
答案就是两个字:学习!
对于知识,孔子的态度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才是一个人真心求知的表现。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孔子以好学著称,他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十九岁时,孔子结婚了,新娘是一个叫亓官氏的女孩,结婚后第二年,孔子的儿子出生了。鲁昭公听说年轻有为的孔子生了个儿子,派人送了一条鲤鱼,以示祝贺,可见由于孔子知礼好学,二十岁时就在鲁国小有名气了!关于孔子的好学,有一个关键词可以描述,就是“学而不厌”。这是描述孔子那种永远孜孜以求的求学精神,生命不息,“充电”不止。孔子的一生都贯穿着这个主题词。
影响孔子人生的第一个人当然是他的母亲。
孔母颜徵在的出身我们不得而知,但从遗传学上看,孔父叔梁纥是个武夫,打起仗来能冲能杀。孔子的聪慧、好学应是遗传自他的母亲。孔子生活的时代是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学习的机会。孔子是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小时候只和母亲贫贱度日,可以想见,孔子的启蒙老师一定就是他的母亲颜徵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晚期,受教育是贵族特权,男性尚且绝大部分不能读书识字,女性更没有受教育的资格了。由此看,颜徵在应出身于书香门第,在家中很受宠爱,所以才受到很好的教育,但她的家族可能后来没落了,是没落贵族。
叔梁纥去世后,颜徵在带着孔子离开陬邑,回到自己娘家—各方面条件相对优越的鲁国都城居住。鲁国都城是鲁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典籍丰富,名师众多,这就给儿子日后成长提供了潜移默化的文化氛围。颜徵在从此开始独立谋生,过着贫贱而清苦的生活。从乡下搬到鲁国的都城,这显然是孔子的母亲颜徵在最伟大的功绩——因为正是在这里,奠定了孔子日后走向成功的坚实基础;也正是在这里,孔子迈出了他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孔母颜徵在在孔子幼年教育及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与“孟母三迁”教子相比,孔母也有类似经典案例。在孔子六七岁的时候,颜徵在特意把家搬到了周公庙附近。鲁国是春秋时期保留西周礼仪最全的国家,孔子和小伙伴们常常溜进周公庙去玩,目睹了庄严肃穆的祭祀场景,从此孔子对礼乐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圣人孔子小时候自然不是圣人,他和别的普通小孩子一样,也是要游戏玩耍的。
孔母颜徵在深谙孩子学习的最好导师是兴趣。那么,她是用什么激发儿子的学习兴趣的?(www.xing528.com)
用游戏!
孔子幼年时期做了什么游戏?
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史记·孔子世家》)
什么是“俎”?
在过去,“俎”有两种意思:一是我们知道的常用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里面的“俎”,指的是切肉或切菜时垫在下面的砧板。而用在这里,则是另外一种意思,就是供祭祀或宴会时用的四脚方形青铜盘或木漆盘,用来盛放牛羊肉,后来成为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方形器物的专属称谓。
什么是“豆”?
“豆”是一种盛食物的器具,形状像带高座的盘子,常常用为礼器,祭祀时用。
现在,我们根据《史记·孔子世家》上面的这两句话再来分析一下孔子幼年时候的游戏。由于孔家离鲁国的宗庙很近,每当宗庙举行祭祀的时候,颜徵在都要带上年幼的孔子前去观看。此时的孔子,肯定是要睁大眼睛来观看这神圣的祭祀仪式了。他可能会想:这些大人干什么呢?他们为什么要干这些事啊?为什么他们的神情都如此地庄重呢?
天长日久,很自然地,年幼的孔子就把这些神圣的祭祀仪式的程序和祭祀仪式所用的礼器都熟记于心了。
当然,看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模仿,孩子们的天性就是模仿。于是,年幼的孔子便常常邀来邻家的小伙伴们演练他在宗庙里看到的全套祭祀礼仪,就像“过家家”一样。
这是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描写的,2500多年前我们的孔老师小时候玩游戏,和小伙伴们用泥巴捏成“豆”等礼器,学着大人的样子演习祭礼。
其实,小小年纪的孩子,很少会主动喜欢上祭祀这种枯燥无味的活动,这主要是母亲培养了孔子对礼仪活动的兴趣,才使他耳濡目染,养成这种习惯。“玩”着“玩”着,一不留神孔丘小朋友就成了礼仪方面的权威人士孔子。这得益于母亲颜徵在对他的兴趣引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