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体育服务是指通过提供各种体育产品满足公民需要的公共服务过程。或者说是为实现和谁护社会公众或社会共同体的公共体育利益保障其体育权益的目标实现,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依据法律政策,运用公共权力,通过多种方式与途径,以不同形态的公共体育物品为载体所实施的公共行为的总称。对于公共体育服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中国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报告2013》指出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促进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基本原则,也是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基本前提。把突破全民健身的瓶颈、强化竞技体育的公共产品属性和立足人民群众需要的体育产业良性快速发展作为公共体育服务外延的边界。公共体育服务往往也被称为公共体育服务,除具有公共服务意义上的一般共性外,还具有体育领域的特殊性,归纳起来就是具有公益性、普遍性、基本性和文化性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47]。
党的十九大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政治论断,既阐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深刻据示了新时代背下人民需求与消费升级变化的特点。物质决定精神,随着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民群众的需求与消费已从“物质文化升级到美好生活”,开始追求更高质量、更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48]。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窦》《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文件,着力建设和发展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体育公共资源配置不断向基层倾斜,公共体育产品供给日趋丰富,公共体育服务效能持续提高。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个性化体育需求相比,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还面临诸多薄弱环节和发展困境[49]。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这一提高全民素质的行动纲领。全民健康是国家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社会经济和公民素养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是实现全民健康、提升公民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增强全体人民群众体质、幸福美好生活的基础保障。而加大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是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开展、提升公民身体素质的着力点。在我国转型期,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是政府的责任与义务,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公共体育服务注重于以人为本、关注公众的身体健康、实现公平、均等化公共体育服务,体现了政府职能从“体育管理”向重视“公共体育服务”的转变。所以,公共体育服务应包涵这几个方面含义:首先它是政府的一种职能,主导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过程;其次应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受体育的权利;再次以满足公民的公共体育需求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供丰富优质的公共体育产品与服务,促进社会福利最大化[50]。
2019年,国家财政部发布《关于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特别强调要在文体、旅游等公共服务领域推广PPP模式。国家政策的相继出台,推动了公共体育服务领域PPP模式的快速增长,大型体育场馆、体育特色小镇、体育运动公园等建设中开始广泛运用PPP模式。这种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供给公共体育服务的方式,弥补了传统供给存在的低端供给过多、高端供给不足等缺陷,推动了供给端的结构性调整。利于扩大供给,确保供给的可持续性,使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可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51]。当前,我国公共体育服务PPP模式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体育PPP项目在数量、金额、回报机制及落地率等方面与其他领域PPP项目建设相比处于落后地位,公共体育服务PPP模式中各主体之间的协同效应未达到“帕累托最优”,协同意愿、协同动力、协同水平等有待提升。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的需求与消费已从物质文化升级到“美好生活”,对公共体育服务提出了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高品质的要求。以满足这一要求为目标导向和价值取向,既是由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社会存在与发展的价值目标所决定的,也是由公共体育服务的公共属性所决定的。但由于管理体制不够完善,供给主体较为单一,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发展活力不强,同时由于缺乏顶层设计,标准化建设滞后,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发展质量不高,还有资源配置不均衡,区域与城乡差异性较大,加之需求表达机制、供给机制不健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有效性亟待提高。为此,政府应加快思想转变、职能转变,不断改革创新公共体育服务管理体制,增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发展活力,加强公共体育服务整体规划和标准化建设,推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均衡发、高质量发展,优化整合现有体育公共资源,建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体育服务网络,提高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高品质的体育要求[52]。(www.xing528.com)
在适应国民需要和矛盾的新变化下,谋划新时代公共体育服提高质量供给,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主轴,以此构建新时代公共体育服务高质量供给体系[53]。近年来,党和政府把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体育服务确立为新时代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途径。新时代满足人民群众美好公共体育需要,须重新认识新时代公共体育服务新内涵与新要求,把握其变化趋势,并在高质量发展模式下,以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公平公正原则,从供给的源头上贯彻落实高质量,消解供给不充分不平衡、低品质的痼疾。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下,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应重在“全面”,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和区域协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理念,真正做到人人共享。《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指出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倾斜,重点扶持边境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全民健身事业[54]。所以,我们应根据国情,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民族风俗以及公众需求偏好,在利用大数据分析、需求调研以及科学规划的前提下,精准识别公共体育需求,加大财政转移支持力度,制定公共体育服务空间协调供给、差异化供绘的意见或办法,发挥改策指挥棒的作用。其次,欠发达地区的各地政府要以群众的真实需求为前提和导向,兼顾发掘群众公共体育潜在需求。利用媒体进行公示与听证,建立与完善民意表达机制,畅通需求信息反馈渠道,把自上而下的识别与自下而上的传递结合起来,确保供给的及时有效。再次,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供给意识,从破解“去哪儿健身”难题入手,打破城乡、地区间的分割,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经济差异和文化差异,通过统筹协调、互联互通方式,大力完善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十分钟体育休闲生活。最后,发挥基层政府、群众性体育社会组织联系群众的优势,通过深入走访基层体育贫困人群的切身需求,实施差别化扶贫策略,根据所在地的人囗数量和体育消费能力,采取不同的供给模式,形成各地区在制度、机会上的“一视同仁”[55]。
唯GDP论英雄时代已渐行渐远,更加注重服务质量与公平才是未来发展的主旋律。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公共体育服务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是驱动新时代我国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新引擎,其关乎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体育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准确界定新时代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内涵,精准把握其发展趋势,精细落实其供给要求,是新时代推进我国公共体育服务高质量供给的关键,并通过一系列供给侧治理举措,来实现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