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河水道早在沿河两岸人民居住最为繁盛的秦始皇时期就开始通航,也是古僰人民族的兴旺发达时期。最先是通木筏,然后再通定制船只,并逐渐为之使用。
在古时,关河是“五尺道”、“石门道”贯通川、滇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道。大部分物资、商品靠水路由木船运输,即,叙州府的工业品由船运到关河,再分散或销售到各地,特别是云南方向的山货、丝绸、药材、盐巴、土特产、农副产品等,由骡、马、人运到横江来,再通过木船、木筏、机器船运到叙州府去销售。因此,横江镇就成了商贸转运站和交易地,人、马、骡、船的驿道,是“搬不完的昭通,填不满的叙州府”的必经之路。明末至清时期,关河的水面是“日则白帆点点,号子声声;夜则泊舟纵横,船火烛天”。关河航运最兴盛的时期,是清雍正在云南地方实现了“改土归流”以后。清代在昭通地区大规模地开采银、铜、铅、锌等矿产,朝廷下令开矿的同时,也开发了交通运输。尤其是运往京都(朝廷)的铜、银运输量特别大,在横江以下都是水运,因此,在横江镇磨刀溪设有“京铜转运局”,年转运京铜395吨。银、铜大量下运的同时,以马帮、人力、船只又运回滇民所需生活用品,其中盐巴的运输量特别大。因此,直至民国时期关河的水运运输都特别繁忙,“早上摇橹之声不绝,傍晚纤夫杭唷声”,“划船号子,纤夫歌声,伴着白帆飘飘,舟船竞流,上下船只,七八十艘”,的确繁荣热闹。民国末期,关河的渡口有10个,93只渡船,257.5吨。据横江老街坊人口碑:1949年前关河河面上,从切坝起到溪河口就有100只船停泊在码头上,到晚上河面上灯火通明,如天上繁星。早晨开船时摇橹之声不绝于耳,下午逆水行舟回到码头时号子之声不断。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关河运输都还较发达。据查横江运输社资料,1956年横江成立了长航、短航各一个合作社,有木船41只,398.5吨位,社员189人;1962年有39只帆船,665吨位;1965年有18只帆船,597吨;1966年有18只帆船,597吨;1967年有16只帆船,584吨;1970年有15只帆船,600吨;1972年有16只帆船,771.5吨;1973年有16只帆船,795.5吨;到1985年关河段都还有运输专业户4户(含汽车经营户),有船8只46吨,运输联营户5户,有船2只5吨。其中,横江辖区关河渡口的情况是:1949年横江有渡口船79只,237吨;张窝有渡口船4只,32吨;到1985年岩口有渡口船1只,1.72吨;庙口有渡口船1只,3吨;横江有渡口船9只,机动船8只,63.59吨;张窝有渡口船1只,3.5吨。(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