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最基本的方法是在普及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同时在大学继续巩固学习成果,让他们学会并掌握维持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技能。
其次,加强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一)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及方法对学生施加影响,促进其了解自己,认识社会,使之在学习上、生活上获得理想的自我选择与适应的过程。教师掌握了心理辅导的理论和方法,具备了心理辅导的技能,就能开展心理辅导的工作。
心理辅导重点不在于认识外界世界而在于认识自身,以及自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心理辅导有别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它更侧重于教育性、预防性和发展性。
大学阶段是“疾风暴雨”的时期,身心的巨大变化必然带来许多心理上的问题。心理上的问题是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前提。如果这些问题不被及时发现并有效干预,进入大学后就会更加严重,甚至产生极端事件。因此,心理问题及时、顺利地解决显得尤为重要。心理上的问题,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情绪型,如压抑感、郁闷、自责、负疚、后悔等,一般由内外环境变化而引起的消极情绪体验所致。
二是需要型,如挫折感、孤寂感、剥夺感等,一般由增长的物质与精神的需要不能满足或提供过剩而致。
三是认识型,由家庭、学校、社会所灌输的价值观念不协调所致,由自我成长过程中新旧观念的不协调所致,表现为认识混乱、抵触,无所适从,逆反心理等。
心理辅导的内容涉及学生的学习、生活、个性等几个方面,即学习活动、性心理、人际交往、生活等。
(二)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通过心理咨询员与来访者建立一种人际关系,通过对话这一方式,运用心理学知识、理论、方法、技巧,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上的困扰、不适及明显的心理障碍,从而使来访者达到恢复心理平衡,增强心理素质,提高适应能力,增进身心健康的过程。
1.心理咨询的特点
(1)人际关系特点
心理咨询是在咨询员和当事人的相互关系中进行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咨询的首要条件。
第一,咨询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是以来访者迫切需要得到帮助主动来访为前提的。
第二,咨询关系是在特定的地点和时间内建立的具有隐蔽性和保密性的特殊关系。
第三,咨询关系是一种治疗联盟,它能给予当事人心灵上的震动,使他获得自我的重新认识与调适。
第四,咨访关系由于没有一般人际关系所具有的利害冲突与瓜葛,和陈旧的社会交互作用,因此这种关系是强有力的、非常有效的。
(2)专业化特点
心理咨询是以会谈的方式进行的,它要求咨询员应用心理学知识来分析当事人的心理问题,提供心理的帮助。可以说,心理咨询的过程是一系列的心理学的活动过程。这里包含着咨询员对来访者的同情与关注,包含着咨询员对来访者问题的分析与评价,也包含着咨询员对来访者,运用心理学知识技术进行矫正,所以心理咨询员都是经过专业训练的。
(3)助人化的特点
心理咨询是一种特殊的服务领域,对来访者的服务是独特的。一般的助人形式有提供建议、提供信息、给予指导、直接行动等。心理咨询帮助人分析内心的心理矛盾冲突,探讨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原因,协助他们自我改变。咨询中对人们进行的帮助包括确立目标、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与措施、协助来访者的认识和行为的改变等。
2.心理咨询的性质
心理咨询是介于医疗与思想教育之间的职业性的帮助及顾问行为。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员要给来访者以正面的指导、帮助、启发和劝告。从这种意义上说心理咨询有一定的教育作用,但它不同于教育。因为来访者不是前来学习某种知识和技能的,也不是寻求品德上的教诲的,双方不是教与学的师生关系,咨询员不能以教育者自居教育来访者。心理咨询有治疗某种心病的作用,它似乎遵从医疗的模式,然而,它不是真正医学意义上的治疗,咨访关系也不等同于医患关系。医生给患者治病,医生处于主导地位,医疗方案由医生定,所开处方不必与来访者磋商,来访者必须遵从医嘱并接受治疗。而心理咨询的过程却是咨访双方共同商讨的过程。咨询员帮助来访者查找问题产生的原因,提供解决问题的参考意见,但决定权在来访者自己,咨询员只能扮演参谋的角色。
3.心理咨询的对象
心理咨询的对象是以心理是否正常来区分的。其中包括心理不平衡、情绪障碍和变态人格。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与情绪状态,其常见表现是失恋、丧亲、下岗、学习困难、人际关系不和等生活矛盾引起的心理困扰与精神压抑。所以心理咨询的对象包括不同层次的心理问题患者。
一是处于浅灰色区的群体,即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各种心理压力,引起心理矛盾,产生适应及情绪障碍者。它可以发生于任何一个年龄阶段。
二是深灰色区的患者,包括各种神经官能症患者、人格障碍和性心理障碍患者。
三是精神疾病康复期中的患者,由于精神病患者在发病期间,对自己的病情缺乏自制力,不能对自己的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分析,也难于理解咨询员的引导和帮助,所以对精神病患者的咨询只能在康复期进行。
4.心理咨询的任务
心理咨询的目的是帮助来访者减轻他们由于内心世界出现的矛盾冲突所带来的情绪和行为困扰,并帮助他们在自我认识和自我改善中达到心理的健全和成熟。因此,心理咨询的任务是:帮助来访者处理现有的问题,改善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帮助来访者增进社会适应性的能力;和来访者探讨自我的方向,以及发展未来的前程。因此,心理咨询的任务是发展性的,它不仅要解决问题而且要促进人的成长。在咨询过程中,通过各种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帮助来访者自立自强。
5.心理咨询的种类与形式
心理咨询的种类按照不同的标准可有不同的划分。按对象的人数可以划分为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按来访对象可以分为直接咨询和间接咨询。个别咨询可以是直接面谈也可以是电话信函这种咨询方法,因为没有他人在场所以是最常用的方法。团体咨询是指把具有同类问题的人组成小组(一般以20人为宜)进行共同讨论、指导或矫正。直接咨询是由咨询员对来访者直接进行咨询,使问题得以解决。间接咨询是咨询员向当事人的家长、同事、朋友、教师了解其心理问题,并通过他们实施指导。
心理咨询的形式主要有门诊咨询、电话咨询、书信咨询、专栏咨询、网上咨询、现场咨询等形式。
第一,门诊咨询是指当事人到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登门求询。它是个别咨询中最常见最主要的形式。门诊咨询有许多优越性。来访者可以尽情地倾诉自己的烦恼、焦虑、不安、困惑,咨询员可以对来访者进行直接观察,有助于对来访者的个性、心理健康、心理问题的严重性进行评估。
第二,电话咨询是一种较为便利、迅速、及时的方式。电话架起了心理沟通的桥梁,在干预由于心理危机而酝酿自杀或犯罪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第三,书信及网上咨询可以打破地域的界限向心理咨询机构求助。不足之处是因不能直接对话,不易深入了解的同时,只能给一些原则性的指导,有时无法把握来访者的关键,影响咨询效果。
第四,专栏咨询是指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形式对群体的典型心理问题进行解答。这种形式比较普遍,目前我国许多报刊和电台都开设了心理健康咨询专栏或专题节目,在读者听众的来信中,选择典型的心理问题在报刊电台上作答,或请专家给予答复。
第五,现场咨询是咨询机构的专业人员深入基层为广大求询者提供多方面服务的咨询形式。在我国由于心理咨询服务尚未构成合理的组织体系,咨询人员严重不足,为了满足广大群众的实际需求,专业人员适当地开展现场咨询是非常必要的。
6.心理咨询的原则
心理咨询的原则是对心理咨询工作的基本要求。对心理咨询工作的成效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咨询工作中必须遵守。
(1)理解支持的原则
理解支持原则是指咨询员认识到来访者的心态,充分体验来访者的心理世界和精神世界。也就是说要求咨询员能设身处地地体验来访者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正确理解来访者的思想,使来访者能够在精神上得到理解和支持。作为心理咨询师,这种理解和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2)保密性原则
保密性原则是心理咨询中最重要的原则,它是鼓励来访者畅所欲言的心理基础,也是对来访者人格及隐私权的最大尊重。心理咨询的保密范围,包括为来访者的谈话内容保密,不公开来访者的姓名,拒绝关于来访者情况的调查,同时尊重来访者的合理要求。
第一,当事人的资料绝不能当作社交闲谈的话题。
第二,除了在训练情况下,当事人的个人身份能得以充分隐藏之外,个案的资料不能出现在咨询员的公开演讲和谈话中。
第三,咨询员应避免有意无意地以个案举例,来炫耀自己的能力和经验。
第四,咨询员所做的个人记录,不能视为公开的记录,不能让人随便查阅。
第五,咨询员不应将记录带离咨询机构。
第六,任何咨询机构都应设立健全的储存系统来确保当事人档案的保密性。
(3)耐心倾听和细致询问的原则
心理咨询不是心理学讲座,咨询的过程绝不是咨询员给来访者讲述心理学知识,而是启发来访者自己讲述问题。因此,倾听是咨询的重要步骤。在倾听的过程中细致询问,便于更好地理解、分析、评估和判断。在这里咨询员要做到倾听要耐心,要专注,不要过早地进行评估和判断,在倾听时特别要注重重要线索的细致询问。
(4)不包办代替原则
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员不应主观地指示来访者一定要怎样做或不怎样做,而应该与来访者共同分析讨论设想有助于问题解决的各种方案,及不同方案可能导致的不同后果。但采取哪种方法去解决问题应由来访者自己进行选择,咨询员不能包办代替。(www.xing528.com)
当然,在来访者能力明显不足和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咨询员可主动在征得来访者同意时,力所能及地为来访者承担一些责任和义务也是可以的。
(5)保持中立的原则
保持中立的原则是说无论在价值观念上,在人际关系上,对来访者的行为好坏的判断上,对来访者的生活态度和方式的选择上,我们都不偏向哪一方,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来访者。保持中立的原则有助于我们客观地收集来访者的信息,为准确地把握来访者的情感和意图打下基础。能够不受来访者的情感思想干扰,理智地分析问题。有助于咨访关系的正常发展,也有助于咨询员涉及来访者人际关系时避免卷入不必要的纠纷和争斗之中。
(6)疏导抚慰和启发教育的原则
心理咨询过程中要对来访者在情绪上进行疏导和适当的鼓励与抚慰。具体做法是:①心理咨询员应尽力给予热情的关怀和支持;②咨询员要帮助来访者适当宣泄情绪;③帮助来访者树立自我改变的信心;④重视正面的启发教育,帮助来访者改变看问题的态度。
(三)心理咨询的方法有倾听、理解、劝慰、支持等
心理咨询除了有一定的治疗功能以外,还有帮助一般人深入了解自己、开发内在潜能、增强适应能力、改善人际关系、提高生活质量、增进自我完善的功能。心理咨询有两种类型:一是治疗型,其工作对象是以具有某些心理障碍、心理疾患的病人为主体;二是发展型,其工作对象是以具有某些心理困难或没有严重心理健康问题的正常人为主体,其主要目的是关注工作对象如何更充分地成长、如何更充分地发展等一系列人生课题。学校的心理咨询,目的是保证学生正常成长,确保大学生充分地发展。因此学校的心理咨询主要是一种发展性咨询。
心理咨询作为一种心理活动过程,一般包括信息的收集、心理诊断、信息反馈、咨询目标的确立和帮助这样几个阶段。
1.信息收集阶段
信息收集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广泛和深入地收集与当事人问题有关的资料,并与当事人建立初步的信任关系。一般认为,咨询关系的建立大致与获取有关资料的过程是同步的,不过前者的重点在于缩短心理距离建立信任关系,后者在于有目的地获取有关资料。因此耐心倾听是前者的特征表现。收集信息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因此要注意问题的集中性和多面性。学生常见的行为问题,如情感问题、认识问题、意志问题和个性问题,往往是相互交织而又不断变化的,咨询员不要对问题急于判定、归类,要时时保持对信息的敏锐性,尤其是前后矛盾的信息,以便准确地把握来访者心理问题的实质。
此阶段的主要步骤是:
第一,当来访者登门的时候,咨询员应对他们表示欢迎,请他们入座。扼要地向他们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和原则。特别要讲明保密原则。这是咨询员与来访者之间建立在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心理互动基础上的特殊的人际交往过程。咨询员对学生亲切、信赖和同情的态度,以及合适的言语行为,对建立关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通过来访者的自述了解他们存在的问题。一是来访者的基本情况,二是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家庭及其生活的社会文化背景。如果来访者不愿意透露姓名,也不必追问,这样可以使来访者彻底打消顾虑。了解基本情况可以分析当事人心理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了解来访者存在的问题,包括他们被什么问题困扰,问题的严重性,问题持续多久,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本人对此有无明确的认识。
第三,在信息收集的阶段,咨询员要注意倾听对方的谈话,不要随意打断话题,扰乱对方的思路。不要连珠炮式地提问,不要轻率地下断语。
2.心理诊断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即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展开系统思考,认真分析,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做出诊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确定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要始终重视:一是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己提出见解,尽可能地给予肯定性强化;二是要争取家庭、同学和学校等其他部门的积极配合。结合心理学有关知识,对来访者的问题进行心理分析和诊断,辨明来访者的问题类型、性质和严重程度,以便确立咨询的目标,选择帮助的方法。
(1)要弄清来访者的问题属于何种类型
来访者的问题可能属于精神病的症状,也可能属于神经症的症状,还可能属于适应性的问题。因此,咨询员一定要区别对象进行辨别,对其严重程度给予评估。
(2)要弄清来访者问题的原因
来访者问题的原因可能有多种,可能与个人发展、人格特征、世界观等内部特征有关,也可能与外部环境、家庭教育及生活条件有关。咨询员一定要弄清这些问题的来龙去脉,了解当事人看问题的认知模式及应付困难挫折的方式方法。
(3)结合心理测试做出诊断
咨询员可借助各种心理测试,如智力测试、个性测试、情绪和行为测试,帮助当事人分析问题类型、严重程度和可能的原因,以便做进一步的诊断。
3.信息反馈阶段
此阶段的任务是咨询员将自己对来访者问题的了解和判断反馈给当事人,使来访者能够做出进一步的决定,考虑是否继续进行咨询。
在这一阶段,咨询员给予来访者的信息反馈应尽可能清晰、简短、具体,少用术语。对咨询员的反馈,来访者也可以进行补充,以使诊断更加准确。
4.实施干预解决问题阶段
任何咨询方案的实施都要借助一定的干预技术。干预技术的实质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治疗。所采用的技术有分析性技术、支持性技术、训练性技术,所采用的方法有疏导、劝慰、暗示等。在实施这些技术时要注意:一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其参与;二是针对性,针对问题,灵活地运用合适的方法。
咨询员根据来访者对自己的问题的认识与领悟,与来访者共同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并付诸实施。行动方案可长可短,可繁可简,一切视来访者面临问题的需要而定。咨询员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第一,制订行动计划越具体越好。
第二,要对来访者的行动计划有具体的奖励措施。
第三,要对来访者自我改变中的反复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不要指望来访者一下子就改变过来。
第四,要注意随时调整计划。
5.反馈跟踪阶段
反馈跟踪阶段是咨询的收尾阶段,要求咨询员对来访者自我转变行动计划的实施好坏予以监督、检查,以及时了解调整行动计划,并对下一步的咨询做安排。及时了解来访者心理问题的解决情况、心理障碍的改善情况,为再次诊断和补救提供依据。跟踪反馈既可以巩固和发展咨询效果,又可以防止出现新的心理问题。反馈可以通过与来访者交谈、家访、问卷、讨论等方式进行。在此阶段,咨询员应注意:
第一,要与来访者保持联系,使来访者能够感到咨询员在关心他。
第二,要使每次咨询有头有尾,令来访者感到咨询不仅是一次谈话过程,也是一个行动过程。
第三,在行动中争取家长、家属和其他人的协作。
(四)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在良好的治疗关系基础上,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师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过程,以消除和缓解来访者的症状或障碍,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
心理治疗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技术治疗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技术。
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依照的理论是一致的,在处理人的心理问题过程中,它们常常相互结合,很难截然分开。但是它们是有区别的。心理咨询的对象不一定是病人,而心理治疗的对象却是患心理疾病的人;心理咨询可采用电话、通信、面谈、团体咨询等形式,心理治疗则是双方直接接触,共同参与的过程。心理治疗根据深度,可分为三种层次水平,第一种是支持性心理治疗,第二种是教育性心理治疗,第三种是重建性心理治疗;根据治疗对象的数量和性质,也可分为三种层次水平,一是个体心理治疗,二是团体心理治疗,三是家庭系统治疗。
1.心理治疗的原则
(1)保密原则
保密是心理治疗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
(2)主体原则
在心理治疗中,来访者既是治疗的对象,又是治疗活动的主体。
(3)转介原则
转介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来访者的最大利益得以实现。
(4)时间限定原则
一般来讲,一次治疗的时间最好控制在1个小时内。限制时间具有以下三点积极意义:①可以使来访者对何时结束谈话有心理准备,提高治疗效率;②可以促进来访者成长;③充分反映了治疗师对治疗过程的监控和调节。
(5)态度中立原则
要做到心理治疗中保持中立的态度,治疗师应坚持做到以下四点:①治疗师在面对来访者时,要采取通情、尊重和真诚的态度;②治疗师要处理和调节好个人的情绪和态度,摆正自己在治疗中的位置和角色;③治疗师在治疗中应注意避免主观臆断,或针对与来访者有关的人做出简单的评价和判断;④治疗师应尽量避免与来访者有超出工作以外的个人接触。
2.心理治疗的内容
心理治疗主要适用于治疗因情绪因素而引起的心理问题。
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心理治疗的对象和内容主要包括:①因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导致的精神障碍和行为障碍;②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③心境障碍(情感性心理障碍);④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⑤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⑥人格障碍、习惯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⑦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⑧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⑨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