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能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以及对环境的适应和改造能力,以此促进心理的发展。精神分析理论的代表人物埃里克森关于人格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其实质说明了人生的八个阶段,每一阶段问题的顺利解决会形成健康的心理。这种心理能使个体顺利地进入下一个阶段,否则会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影响以后人生问题的解决,即人格的完善,乃至发展。例如,从11~18岁是青春期,这一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自我意识的确定和自我角色的形成。大学生对周围世界有了新的观察与新的思考,他们经常考虑自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他们从别人对他的态度中,从自己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中,逐渐认清了自己。同时,他们逐渐疏远了自己的父母,从对父母的依赖关系中解脱出来,而与同伴们建立了亲密的友谊,从而进一步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将来产生一种内在的连续感,也认识自己与他人在外表上、性格上的相同与差别。认识自己的现在与未来在社会生活中的联系,这就是同一性,即心理社会同一感。
这种同一感的建立,可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以及了解自己与各种人和事物的关系,以便能顺利地进入成年期。否则会产生同一性的混乱,而影响心理的发展,如怀疑自我认识与他人对自己的认识之间的一致性;做事马虎,看不到努力工作与获得成就之间的关系;对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共同点与差异看不清,要么持对立情绪,要么盲目顺从;在性别上,认识不到两性之间的同一与差异,性别角色难以建立,有些人甚至出现性变态。
心理健康有利于促进智力的发展。大学生若在烦恼、焦躁、担心、忧虑、惧怕等不良情绪状态下学习,则会阻碍他们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使其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机能受到损害,不利于智力的发展。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处于压力之下,其思维就会变得机械呆板,在解决问题的尝试与检验过程中,往往不会变换方式,同时会限制、歪曲或混淆对问题的观察;他们常常不能把握问题的实质,不能对观察到的事实进行概括,也不能采取有效方式进行组织和归类,因而思想往往杂乱无章。压力还会干扰注意、记忆和象征性再现表象这些过程。(www.xing528.com)
心理健康能够促进个性的发展。心理健康的学生较容易适应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变化,能根据客观的要求主动调整自己的言行,也能尊重客观现实的规律,正确地认识世界,发挥主观能动性。对社会良好的适应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大学生心理健康,使之对社会做出良好的适应,从而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格。人格的核心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信仰,健康的心理是优良品德的基础。一个人只有心理健康,才能品德高尚,人格完善。一个心理不健康、心理变态的人难以有完善的人格、健全的个性,难以对社会做出积极良好的适应。有人研究了在情绪之间适应与不适应的两组学生,发现他们在道德判决上有明显差异,从而证明大学生的情绪适应与道德观念之间起交互作用。国内学者骆伯巍、陈家麟研究指出,心理健康问题所造成的学生在情绪、性格和人际关系上的缺陷,直接影响到学生社会适应和品德、个性的发展。因为随着他们年龄的增大,有的人变得情绪忧郁、性情粗暴、行为野蛮。他们中的少数人还可能由于不守纪律,不听劝告而发展到违法乱纪,成为犯罪分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