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应激理论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应激理论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时间:2023-1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假如应激状态继续存在,参与应激反应的身体组织将大量破坏,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应激状态下的个体表现可分为情绪反应、自我心理防御反应和行为反应。适度的应激能促进心理的健康,过度的应激易造成不健康的心理。人们的活动和应激是密切相关的。适度的应激是人顺利地进行或完成活动所必需的,有助于推动人的社会化进程,促进心理的发展,适度的应激有益于个体的身心健康。

应激理论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应激

应激原意是指困苦和逆境,后来这个词被引入了物理科学,指加于物体上的外界是力或物体的内部动力。随后,“应激”一词进入人们的生活领域,描述导致人的困苦、艰难和逆境的压力。到19世纪中期,应激开始用于生物学领域和心理学领域,那时仅把应激当作产生作用于人体或心理的一种“力”。

1.塞利的非特异反应学说

“生物的应激是身体对于外界的任何要求的非特异反应”“应激是通过特殊的综合征(全身适应综合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包括生物系统内非特异地被引起的所有变化”。

应激这种非特异反应,构成了一种应激综合征,他认为,机体抵抗刺激源的能力是有限的,在应激源的长期影响下,身体的适应反应经历了警觉反应阶段、抵抗反应阶段、耗竭反应阶段。

警觉反应阶段,具体是指机体对内外刺激所做的初期防御反应。机体表现出各种生理变化,如心率加快、呼吸急促、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活动。但是,如果不停受应激源作用,机体就进入第二个阶段——抵抗反应阶段。在此阶段,机体的防御功能加大,表现为脑下垂体前叶和肾上腺皮腺大量分泌。这些生理变化无疑是为了使机体更好地适应。机体如果继续处于应激源的作用下,这种适应能力便会逐渐丧失,机体便进入应激反应的第三阶段——耗竭反应阶段。如果应激在第二阶段上中断,机体又可重新恢复正常。耗竭反应阶段,是指机体由于长期处于应激状态,最终导致能量耗竭而发生的变态反应。这时,体内有关激素的分泌功能已出现障碍,机体变得软弱无力,再也无法应付应激情境。假如应激状态继续存在,参与应激反应的身体组织将大量破坏,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第一阶段是人类可以承受的,第三阶段却是极其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

2.应激源的研究

应激源可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为躯体性的,即借助人的身体而直接产生刺激作用的刺激物,如强烈的嗓音、震动、高温、辐射、微生物和疾病等。

第二类为心理性的,指发端于个体头脑中的各种紧张性信息,如心理冲突等。

第三类是社会性的,指造成个体生活风格上的变化并要求个体对其应付的社会生活情境、生活事件或变故,如升学、考试、离婚、亲人死亡、战争与社会动乱等。

第四类为文化性的,指要求人们适应和应付的不同文化情境。

尽管这种采用回溯的定量自评方法,在可靠性和可信性方面存在一些争议,但总体来看对这些因素与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还是有重大价值的。

除上述生活事件外,不良的工作与生存环境,如噪音、拥挤、空气污染、战争威胁等,也是社会常见的应激源。

3.认知评估的研究

认知评估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初级评估,即个体对应激源的性质或重要程度所做的初步评价,这种评价对个体决定有无必要进行防卫起重要作用;第二个阶段为次级评估,即个体对于应激源所带来的危害性做肯定识别后,随即做出的有关应对策略的权衡与分析。次级评估对于个体的身心状态有重要影响,如果次级评估正确,将有助于个体的内在平衡与稳定;相反,会引起个体持续性的紧张,导致生理和心理上的一系列变化。应激反应是个体对情境和事件认知评价的结果,人们对应激源的感受和评价,决定着应激反应的发生和程度。

4.应对的研究

应激状态下的心理反应从性质上可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类。积极的心理有助于维持应激期间的心理平衡,准确地评定应激源的性质,做出合理的判断与决定,选择合适的应对策略;消极的心理反应包括过度的焦虑或紧张、情绪过于激动、攻击、逃跑和退缩等。

应激状态下的个体表现可分为情绪反应、自我心理防御反应和行为反应。情绪反应中,最常见的为焦虑,以害怕、担心和忧虑为特征。除焦虑外,应激期间的情绪反应还有愤怒、恐惧、憎恶、烦躁、悲伤、失望、抑郁、自卑、沮丧等。

在应激期间,人们有时候也会无意识地采取一种自欺的或歪曲现实的方式来看待应激源,以此减少心理上的紧张与痛苦,这就是自我心理防御反应。常采用的有否认、投射、压抑、转移、倒退、合理化、明智化、升华和补偿等。然而,这些反应暂时缓解压力,并不能改变应激源,长此以往,可导致其个性的不良发展。

行为反应则包括变相依赖、反常动作增加和替代性攻击这三种行为倾向。变相依赖,是指个体在应激状态下常常依靠吸烟、饮酒或过量饮食等不良行为来对付环境。反常动作增加,是一些人在应激状态下经常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无论做什么事都有一种迫不及待的倾向,出现手忙脚乱顾此失彼的现象。替代性攻击,指个体为了减轻应激威胁,而选择某种替代目标进行发泄、攻击。(www.xing528.com)

(三)大学生应激的咨询

学习和生活中,每个学生都会遇到应激。不同的应激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同。适度的应激能促进心理的健康,过度的应激易造成不健康的心理。

1.适度应激是促进心理健康的一种因子

(1)维持人的正常心理活动

应激唤醒了大脑皮层使之保持一定的觉醒水平,有助于注意力的集中、思维的活跃、恰当地判断、果断地抉择,富有成效地进行意志活动。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活动是在一定的大脑觉醒状态下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行动需要身心维持一定的紧张度。从心理卫生的角度讲,适度应激有益于心理健康。据我国学者刘世熠对儿童脑电活动的研究发现,脑发展的第二个“加速期”是13~14岁,它与大学生交往范围的扩大,活动方式的改变,学习任务的加重有关。因为环境条件复杂化,不断地给大脑皮层提出新的问题和要求,使大脑在新的机能结构与水平上开始处理大量信息,从而进一步发展。

在人们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每时每刻都面临着需要处理的问题,社会越发展,外界环境变化越快,这些都会使人们处于一种身心紧张的状态,处理或解决这些问题,又使人身心维持着一定的紧张。人们的活动和应激是密切相关的。

适度的应激是人顺利地进行或完成活动所必需的,有助于推动人的社会化进程,促进心理的发展,适度的应激有益于个体的身心健康。

(2)适当的应激有助于个体社会化进程

大学生社会化的动力是要适应社会,成为社会公认的或接纳的社会成员,从而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社会化过程顺利的人,会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这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

大学生的应激状态来源于社会环境的新要求与学生原有心理水平的差距,即现实角色的模式与社会期待和要求的社会角色模式的差距。它施加于学生很强的“角色意识”问题,驱使大学生理解社会期待和群体的社会角色。为了解除紧张不安的状态,重新修改现实角色,而构建主观角色,即角色定位与社会角色统一协调起来,结果是现实角色悦纳社会角色,现实角色表演社会角色,学生积极进行角色调整的过程,同时,也是进行社会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完成,个体就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如由不良行为转变为良好行为,现实角色转变为社会角色。社会学习论者认为,环境的变化引起人的特殊行为。这里环境变化对个体造成了应激,环境要求的角色与个体现实的角色产生差距。个体通过观察模仿学习改变了行为方式,表现出要求的角色模式,差距缩小、紧张解除。总之,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给人造成了一种压力,人们为了应对环境的压力企图降低这种痛苦,就会逐渐发展较强的应对能力。但在孤儿院的孩子,由于缺乏必要的心理社会刺激,社会适应能力不如前者。在这里,应对能力、适应能力可以理解为多种标准角色模式的掌握和及时调遣。

2.过度应激是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

应激维持着人心理的觉醒水平,保证人心理活动的正常进行。但是应激所造成的紧张状态会对个体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进而决定其性质,这就是应激过度的问题。

(1)持续的过度应激是心理的致病因素

当个体对紧张体验不能解除时,此时的“应激”被确定为过度应激或负向应激,它影响个体正常心理活动的进行。外界刺激唤醒大脑皮层,使之维持一定的觉醒水平,有助于心理活动的进行。但是过度的唤醒使个体因无力摆脱威胁,心理遂产生担忧的反应,这就是焦虑。焦虑可诱发消极的情绪体验。面对紧张的持续,个体不能对外界做出适应,当威胁依然存在,个体急于采取对策而又无合适的方法时,就会产生烦躁。轻微的烦躁无法被解除,累积加重发展成为愤怒,借其他人或物发泄自己的情感。虽然这会暂时平息心里不安或心头之火,但终因慑于力量对比而甘居服从,注意力由外界转向内心,首先,在认识结构上发生着变化,恐惧和憎恨与之建立命题关系。由于威胁已成现实,而又缺乏对策,使个体处于失望、无助的焦虑状态;其次,虽然多次努力尝试而又多次受挫,始终无法摆脱威胁时,遂产生“习得性无助”大有无可奈何之状;最后,郁郁寡欢,久而久之发展为自卑,遇到情况不采取主动而是听天由命;这就是常说的抑郁。

(2)过度应激不利于认识活动

焦虑程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颇像“倒U形曲线”。中等程度的焦虑对学习起促进作用,过度的焦虑则起阻碍作用。过度的应激使个体身心处于充分动员的状态,控制自己的能力减弱,使个体的心理活动能力降低,因此,也使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感知不充分、判断不准确、逻辑推理的能力也有所下降。精神的过度紧张兴奋,会导致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交互转换失调,或者产生超限抑制,从而降低神经活动的兴奋性、思维活动的积极性。过度应激使人的注意范围缩小,常常顾此失彼,手忙脚乱,其原因在于“心乱”——思维混乱所致。

(3)过度应激可诱发身心疾病

应激的生理机制是:大脑皮层接受刺激后,把信息传至下丘脑,下丘脑遂分泌一种物质叫促肾上腺释放因子(CRF)以激发脑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过度应激会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加强,使身体处于充分动员的状态。人若长期处于过度应激状态,则对健康不利,甚至招致危险。加拿大生理学家谢尔那1974年曾提出:应激状态的持续能破坏一个人的生物化学保护机制,从而使人抵抗力降低,易受疾病的侵袭。

过度应激对健康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降低或破坏人的抵抗力而加重已有的疾病;二是通过某些器官的脆弱性(即疾病的易感性)而诱发疾病。

大学生处于人生身心巨变的第三个时期,面临的社会化课题比较多,加之认识水平有限,客观上决定了应激的多发性是这一时期的特点。我国学生中有20%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问题,为减少过度应激对学生的致病影响,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显得日益迫切。为此学生应该进行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训练,应该加强认识能力的磨炼。此外,还应掌握一些心理学的知识,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或解除紧张,来增进心理健康,推动心理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