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张心理学要研究人自身所具有的积极品质、潜在力量和美德为出发点的积极心理学,为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优化提供了新的理论向导,它充满对人性的肯定和期待的积极理念和思想,这也是优化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指南。
(一)正确认识自我
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自己。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智力、能力、兴趣、气质以及在社会、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等能有一个全面、正确、准确的认识和评价,就能扬长避短、控制自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就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行动目标,并为之而努力奋斗,正确认识自我是自我心理完善的基础。
通过以下物理世界、社会世界、内部心理世界可以了解多面体的“我”。
1.物理世界
物理世界为我们了解自己提供了方法和途径,如个人身材、体重和喜好,都可以通过外在的物理世界来了解。但通过物理世界了解自我有两个局限性:一是有些特点,物理世界中并不存在,尤其是一个人的心理品质,如坚韧,通过物理世界很难观察和测量出来;如果知道一个人的体重,但我们仍然不知道这个人的体重在人群中的位置,是偏瘦还偏胖。
2.社会世界
要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样子,就必须通过社会世界了解自己。
(1)社会比较
几乎每个人都要进行社会比较,即将自我的某些特点与别人进行比较,并由此对自己的这个特点进行判断,例如一个人的某科目考了95分,通过与人对比,做出考得好与不好的判断。
那么谁是合适的比较对象呢?大部分情况下,与我们相似的人进行比较时获得的信息最可靠,如一个人与同专业、同年龄的群体、相同智力水平的人比较时,才能够得出自己成绩如何、努力程度的判断。
(2)反射性评价(他人反馈)
人们认识自我的另一个方式是反射性评价,即通过观察他人对自己的反应来认识自己。如一个学生会干部组织一个活动,获得师生的一致好评,他就可以从这些反应中了解自己成功举办了这个活动,加强了自我的组织能力。
3.内部心理世界
内部心理世界对自我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内省来进行。内省是个体认识自我的一个常见方式,它指向个体内部来寻求答案,直接考虑个体的态度、情感和动机。一个人想要知道自己喜不喜欢吃苹果,甚至可以通过内省来发现,如他是不是想吃苹果,吃苹果的感觉等,如果他非常想吃苹果(动机),吃苹果的时候觉得很满足很开心(情感),那么可以得出他喜欢吃苹果的结论。
正确地认识自我关键在于要全面地认识自我,如果一个人只从动物的多变世界去认识自我,那么他对自己的认识就有可能产生偏差。如果一个人只是通过内省去认识自己,那他很可能只是沉浸在自己的内部心理世界,反而忽略了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所以,要想全面地认识自己,就需要从物理世界、社会世界和内部心理世界三个方面去认识。不仅要看客观情况,也可通过社会比较、他人的反馈以及自我反省来认识自己。
(二)积极悦纳自我
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相同的人生。这说明了每个个体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正是这些优缺点,才构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积极愉快地悦纳自我是积极心理学中的重要观点,也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悦纳自我顾名思义就是愉快地接纳自我。愉快地接纳自我促进对自我的认识,以及更加积极的自我体验,同时也可以更加有效地自我控制,朝着自己的理想迈进。
要想悦纳自我,首先就要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指了解自己的情况,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www.xing528.com)
一个悦纳自己的人,并不意味着他的一切都是完美的,而是指他在了解自己优点的同时,也承认自己的缺点,很坦然地承认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不断地克服缺点,完善自我,更加自信地生活。
1.悦纳自我与放纵自我
有同学会有这样的担心,如果什么事情都悦纳自我,就会放纵自我。其实,悦纳自我指愉快地接纳自我,悦纳更多指的是对自己的态度;与悦纳自我相反的是放纵自我,放纵是指放任而不受约束,纵容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更多的是指行为。例如,一个人害怕在公众面前讲话,但又想拥有好的口才,放纵自己的人可能会选择逃避,害怕就不去讲了,避免在公众场合讲话;悦纳自我的人会接纳自己的害怕,并且尝试做出努力。
2.有条件的价值与无条件的价值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无形中接受了很多有条件的价值。如一个好学生的标准就是学习要好;一个好孩子的标准是听话、乖巧等。生活的这些无形价值也对大学生对价值的评判产生影响。这些有条件的价值一旦满足,就可能充满自我价值感;一旦不能满足,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
其实,本质上作为一个人的价值其实是无条件的。每个个体都是宇宙中独特存在的,每个个体的独一无二,都是作为无条件的价值。而对社会的贡献便是实现自我的价值的体现。了解自己的价值是悦纳自我的关键一步。
3.学会从“垃圾”中寻宝
客观恰当的自我评价,即便有些是看似负性的垃圾,也要学习着从“垃圾”中寻宝,从缺点中找优点。积极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把人格分为“乐观型解释风格”和“悲观型解释风格”。具有前者风格的人,认为失败和挫折是暂时的,是特定性的情景事件,限于此时此刻;具有后者风格的人,认为失败和挫折是永久的,会影响到自己其他事情,因而更容易形成压抑的情绪体验。因此大学生应具有变通性,要培养积极乐观的人格特质。
(三)有效调控自我
调控自我是人主动地走向改变自己的心理品质、特征以及行为的心理过程,是大学生完善自我意识的根本途径。
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是“自我”的管理者,人的生命系统也不是由问题构成的,而是一个开放的自我决定的系统,每个人既有潜在的自我内心的冲突,也有潜在的自我完善的潜力,个体一般都能自己决定自己的最终发展状态。
1.提高内部动机
动机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以一定方式引起并维持人的行为的内部唤醒状态,主要表现为追求某种目标的主观愿望或意向,是人们为追求某种预期目的的自觉意识。动机是由需要产生的,当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并且存在着满足需要的对象时,需要才能够转化为动机。动机包括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外部动机由外部动力推动,受外部情境支配,在大学生自我调控能力发展的初期往往占据重要地位。内部动机由内部动力促发,受心理需要支配,内部动机更有利于大学生自我调控能力的发展。基于内部动机进行自我监控,通常能尽可能独立地完成任务而不依赖于他人帮助,常常倾向于尝试新任务和新方法,并以自己内部标准来评判自己的成败,而不是以外部评价为中心。外部动机虽然也可以激励学生的自我调控,但常常会引发学生对外部评价的格外关注,使自己的行为更多地受到外部控制,而不是自我调控。
2.提高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概念,指个体对自己具有组织和执行达到特定成就的能力的信念,是一种主观感受,即个体对在特定环境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或自信程度。
要提高自我效能感需要从两方面入手,首先,设立合适的目标和任务,并把这些任务分解成小的目标和任务,个体经过一定的努力达到目标,一要经过个人努力,二是要达到目标,缺一不可。不经努力就能达到的目标并不能提升自我效能感,没有完成预设的目标也不能提升自我效能感。其次,找到合适的比较对象,在比较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有助于提高自我效能感。有些人总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做比较,有些人总与比自己优秀很多的人比较,就会产生自卑;有的人总喜欢和自己差的人比较,经常沾沾自喜。找到合适的比较对象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并由此提升自我效能感。
3.合理的归因
不同的归因倾向对个体自我调控有不同影响。若个体倾向于把自己的行为结果归因于可控制的非稳定内部因素,相信个人努力,可以获得成功,会提高自我调控能力、调控手段,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调控。相反,若个体倾向于不可控的外部归因(如运气),认为靠自己是不能取得成功的,则会削弱自我调控能力。
合理的归因方式是在分析成功的时候更多地归因于自我努力,在分析失败的时候归因于自己不够努力,这样会有助于个体自我调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