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发展与研究成果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发展与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若过于注重大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准确与详尽,则有可能丧失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所求,有可能使学生对心理学理论、心理健康的提高望而生畏并失去兴趣,而且学生在面临现实的心理问题时,依然会束手无策,且不知所措。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发展与研究成果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位

结合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现状,通过课程形式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课程教育既可以避免心理咨询帮助对象的局限,又可以缓解我国现有学校心理辅导人员的不足,同时解决心理讲座的不系统,更能从预防和发展的角度对多数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心理素质

作为一门新兴课程,因研究的滞后及师资方面的原因,学校对心理健康课的课程定位比较模糊,出现一些偏差,主要表现在:学科化倾向,单纯注重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德育化倾向,模糊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不同;娱乐化倾向,过度强调形式的活泼与多样。因此,对课程的适当定位将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保持长久生命活力,促进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涵的界定。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是特指某一种课,它是一类课的总称,是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而组织的各种教育活动及各种教育性经验的总称,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在此,其更倾向于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做狭义理解,即面向全体大学生,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的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心理知识传授、心理品质培养为内容的专门课程,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即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

任何一门课程因受其专业限制,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完成自己的特定任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不例外。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知识,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解析心理异常现象,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结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质,可做如下理解: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重视心理健康意识的培养

教育部文件中将心理健康意识放在首位,这一定位极其准确,对大学生个体来说,自觉完善心理健康不仅仅是大学阶段的任务,且是终身学习的任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是丰富而发展的,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方法也是多样而变化的,不可能完全通过课堂教育获得,只有当大学生真正具备了心理健康意识,才可能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不断丰富心理健康知识,自觉提升心理素质。

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仅在于理论知识的传授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的学科课程,其主要侧重于实际调适的综合应用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承担的主要职责不是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在一定“知”的基础上影响和干预学生的现实心理状态,使学生学会自我分析、自我调控,学会排除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尽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不可避免地要涉及许多心理学及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并且只有在掌握一定“知”的前提下才能有更好的“行”,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点不在于理论知识的多少,而更在于知识应用的能力。若过于注重大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准确与详尽,则有可能丧失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所求,有可能使学生对心理学理论、心理健康的提高望而生畏并失去兴趣,而且学生在面临现实的心理问题时,依然会束手无策,且不知所措。

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立足于发展教育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面向的主体是健康的大学生,意在通过开课的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使之在各自现有的基础上均有所获益。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立足于发展教育模式,矫治学生的各种异常心理和问题行为则主要由障碍性咨询和心理医院等来诊断和治疗。

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活动课程的性质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仅具有学科课程的性质,其自身也具有活动课程的性质;它可以以学科课程的形式进行,也可以以活动课程的形式出现,但这两种形式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甚至于同一课堂交织呈现,统一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总体目标与规划之中。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其他课程一样是学校课程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和德育、智育、体育等课程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同时又有着自己的独立目标、内容和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密切联系。无论是学科课程形式还是活动课程形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说都是一门跨学科的课程,其内容涉及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生理学伦理学等多个领域,是综合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技术科学等相关知识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在理论及实践层面与这些课程存在着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密切联系。一方面,在这些学科课程内容中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如社会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社会对个体的影响,个体社会心理的养成,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处理等,从而帮助大学生增强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自然科学学科课程的学习需要人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等认知能力的参与,这些能力的参与与提高本身就是个体心理品质的培养与完善的过程;另一方面,各学科的有效开展和运行需要以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为基础。如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在规定,即大学生所应具备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其中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的基础,渗透于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之中。心理素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形成的基础,这也是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形成的必备前提,是大学生健康身体素质的重要保证。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定位与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是指一定时期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的出发点和归宿,规定着课程教学活动的方向,指导着课程教育的内容、方式、手段、评价的选择与运用。与其他传统课程相比,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处于起始阶段,并没有形成统一系统的课程目标,存在许多分歧。如课程目标混乱,从高校间到高校内不同教师间等多个层面上均存在一些分歧;课程目标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界限不清,相互等同;课程目标缺乏可操作性,仍停留在一般目标的描述性层面等。课程教学是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课程目标的分歧与混乱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及其质量产生了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对高校心理健康课程目标的定位及发展予以关注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发展的重要内容。(www.xing528.com)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关系定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关系密切,却存在层次差异。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的上位概念,内涵较之后者更为丰富和宽泛,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包含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是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在课程方面的具体表现,但它不能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所有内容。在实际运用时人们常常不自觉地将其混淆。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体系的层次构建。课程目标的混乱及可操作性缺乏与课程目标体系的层次构建不足紧密相关。一般情况下,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的阐释主要表现为“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增强心理健康意识、促进心理健康”等描述性概括层面,这些提法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目标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总体目标无可厚非,但怎样予以理解,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运用和展现却缺乏足够的具体性、操作性和层次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是一个总概念,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目标和活动课程目标以及隐性课程目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各种具体形式的课程目标的实现,各种课程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各个教学单元目标的实现,各个教学单元目标的实现又有赖于各个具体课时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必然具有自身的层次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取向上存在侧重理论化和侧重技能化两种错误取向。侧重理论化即过分关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理论素养的提高,对其实际问题的调适和解决能力有所忽略;侧重技能化即过分强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实践技能性目标,注重大学生应对当下各种心理问题的实践技能的提高,而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理论素养予以忽视。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言,直接把情感、意志、个性等当作教学目标,关注的焦点虽然不在于大学生理论知识的多少与正误,但知为行之先导,行为知之外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不仅在于帮助大学生提高科学应对当前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冲突和心理问题的实际技能,而且还要使他们具备一定的关于身心发展及各种心理现象、心理问题的理论常识,服务于他们当前及未来的发展。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上应建构理论与技能相结合的课程教学目标,而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目标和活动课程目标其实就是理论与技能相结合的价值取向的具体展现。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及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课程内容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与载体,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要通过选择相应的课程内容来予以实现。在课程史上,主要有三种方式作为选择课程内容的依据:一是以人为尺度,即以人的兴趣、需要和人的社会生活为依据选择课程内容;二是以社会为尺度,结合社会的实际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三是通过人与社会两者的辩证统一来选择。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程,不是向学生传授具体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而是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健康观念,调适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和矛盾,帮助他们更加有效地学习,更加快乐地生活,直接触及学生的“心灵”,因此课程的内容一定要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一般来讲,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发展性需要,即处在某一年龄阶段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和行为发展上的需要;二是适应性需要,即大学生寻求对社会发展、人际关系、学习环境、生活变化的适应需求,以及由于特定环境或特殊事件的冲击和压力而产生的解除心理困境、度过心理危机的需要。大学生适应性需要往往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人要生存,就得适应社会。一方面,社会的发展给心理健康教育提出许多新的内容,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大学生培养和具备现代人格特征及心理品质;另一方面,当前大学生出现的许多心理困惑主要体现为社会适应的不足。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在依据大学生兴趣需要的基础上,也应以社会的需要为依据。可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直接满足学生维护和发展自身心理健康的需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目的,课程内容与学校其他课程内容表现出显著的区别,即其并非独立于学生生活之外的知识或理论体系,而是与学生学习生活、社会发展变化密切相关的各种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及生活事件,在其内容选择上既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根据学生生活和发展的逻辑选择和安排课程内容,又要以社会发展为尺度,坚持个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的运用存在多种选择。其中,案例教学法比较受推崇。它既符合大学生具备一定知识层次、文化内涵、思维能力的理论素养和追求自主与个性的年龄特征,又符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追求大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并重的本质特性。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其采取一种很独特的案例形式的教学,这些案例都是来自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透过此种方式,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实施之后,颇具成效。

案例教学方法中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前提,即学员能够通过对这些过程的研究与发现来进行学习,在必要的时候回忆出并应用这些知识与技能。案例教学法非常适合于开发分析、综合及评估能力等高级智力技能。这些技能通常是管理者、医生和其他的专业人员所必需的,案例还可使受训者在个人对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高承担具有不确定结果风险的能力。为使案例教学更有效,学习环境必须能为受训者提供案例准备及讨论案例分析结果的机会,必须安排受训者面对面地讨论或通过电子通信设施进行沟通。但是,学习者必须愿意并且能够分析案例,然后进行沟通并坚持自己的立场。这是由于受训者的参与度对案例分析的有效性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案例教学法是以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讨论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其目的不在于单纯寻找问题的答案,其在于寻找答案的思考过程。案例教学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充分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本质特性。

首先,案例教学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过程的开放性。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体现在教师和学生双边交流活动之中。教师是开放教学过程中的活跃者,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知识内容的选择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不同案例的知识蕴涵就承载着特定的时代性问题展现;另一方面,在案例教学的师生互动中,学生处于活跃的动态过程中,凭借自己的个性、视野去衡量理解体验中的现实问题,可以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审视和评判、应用、转化已有的知识和结论。这样,案例教学为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创造一个高度自由开放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在这种相对开放的空间中,学生通过自己富有个性特征的审视批判,去理解和吸收知识,并创造性地把知识转变为自己的智慧和能力。

其次,案例教学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的参与性主要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在参与的过程中促进理论知识提升、自我调适能力的增强、心理机能的提高等自我教育过程的实现。而案例教学模式的本质特征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参与为形式,以周密的课堂教学设计为条件,以探究问题为手段,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训练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因此,案例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参与性特性的具体展现。

再次,案例教学蕴涵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体验性。美国课程专家古德莱德将课程分为观念的课程、正式的课程、学校的课程、教学的课程和体验的课程五种,他认为在所有课程中最重要的课程是被内化和体验了的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是一门体验性的生活课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精神感受为驱动,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的心理感受、情感体验等心路历程,在大学生的课程体验中达至课程目标的实现。案例教学则为学生提供了现实体验的模拟空间。典型案例往往取材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由一个或几个问题组成,代表着某一类问题或现象的本质特征,大学生在对案例的解读和理解中很容易产生熟悉和亲近的感觉,由此自觉进行案例提供的模拟现场体验,并在体验和总结中获取相关问题的感性知识、直接知识和实践知识。其实,个体心理品质的形成并非靠单纯的知识传授,也不靠简单的接受学习,它还是个体经历生活经验逐步积累、建构的过程,而案例教学则通过适当的案例展现赋予大学生对多种生活事件的经验和感悟。

最后,案例教学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的主动性。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实际上是师生互动的一种交往过程,必须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我讲你听,我写你记,我说你做”,管制与被管制的师生交往状态,充分调动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在和谐平等积极主动的教学氛围中实现教学相长。主动性是学生受教育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意识和行为,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学习的热情、兴趣和积极性。教师的主动性体现在如何灵活主动地处理好课堂教学,不固定于教材与教法的限制。在案例教学中,典型案例的选取与设计、案例分析的设置、学生讨论分析的组织、实例与理论的融合、案例启示性总结等都是教师主动性教学的展示。大学生往往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十分关心,因此一些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典型案例的课堂运用,将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并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兴趣与主动性,学生在融入问题、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接受知识与运用知识、更新知识与探索知识并举,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有新的开拓,并在案例思考和分析中进行一系列积极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主动性得以激发和彰显。

对案例教学的推崇并不代表对学科理论知识传授的否定。案例教学法不能替代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讲授,若要使案例教学充分发挥其功能,还需要足够的理论知识来支撑,在课时安排上兼顾理论讲授与案例教学的相融。其实,良好的案例教学本身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理论知识传授与活动课程情感体验的融会与贯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