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研究:职业生涯规划方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研究:职业生涯规划方法

时间:2023-1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传入我国较晚,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中存在诸多现实困难与心理误区,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走向生活的新发展。最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有待加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研究:职业生涯规划方法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伴随我国高校就业体制改革而开展的教育新内容。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传入我国较晚,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中存在诸多现实困难与心理误区,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走向生活的新发展。

(一)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必要性分析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起源于20世纪初发达国家的职业指导运动。而纵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20世纪初发达国家的职业指导运动也恰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萌芽与源起。帕森斯作为“职业指导之父”的同时,亦被誉为“心理辅导之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是当今发达国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将逐渐成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面。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诉求

因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传入我国较晚,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推进与研究还缺乏有力的理论及实践经验的指导与支持,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开展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淡薄,求职缺乏理性的职业规划。

其次,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诸多心理误区。一方面表现为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的过度焦虑、自负、自卑、依赖、怯懦、攀比、冷漠等不良心理状态;另一方面表现为当前大学生对职业生涯理解不足、职业自我意识认识不够、职业方向与需求模糊、职业期望过高、职业规划制订得急功近利等方面。

再次,大学生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存在很强的渴望的同时,对它也感到陌生;职业生涯方面的知识来源途径少,并无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机构。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和服务的需求,对学校教学和管理部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这种需求与高校目前的有限供给或低层次供给形成了矛盾。

最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有待加强。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主要表现为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就业指导工作,目前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是负责毕业生落实工作单位,包括为毕业生收集需求信息、联系用人单位、组织校园招聘、推荐学生就业,进行就业管理,工作对象多为毕业班学生,这与职业生涯规划的本质与主旨有一定差距。

2.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和最优发展

大学阶段是迈向成人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大学生们面临着许多关乎未来发展的重大抉择,如学业、交友、择业、就业、婚姻人生价值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选择与态度是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从大学生的年龄与心理发展特征看,其正处于心理变化最为激烈的时期,是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往往情绪多变、敏感脆弱、渴求发展又易脱离现实,在面临一些问题时因缺乏经验及相应的处理能力而易表现出困惑、焦虑、急躁、愤怒等不良情绪,引发许多心理矛盾,一些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恰恰就缘于自我定位不足、决策能力不够、奋斗目标模糊、生活感受空虚、职业选择冲突、未来发展迷茫等发展规划不足等问题,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克服这些心理弱点。根据美国学者舒伯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大学生正处于生涯探索期和生涯建立期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大学生可以通过学校生活、社会实践开始对自我能力和角色、各种可能的职业选择及个人能力与职业的匹配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尝试。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绝不只是协助大学生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一份合适的工作,提高高校就业率和社会满意度,更重要的是通过生涯探索与建立的求索历程帮助大学生真正了解自己,了解职业,增长生涯认知,认清发展方向,明确发展目标,制订行动计划,更好地规划学习、生活与未来,有利于大学生在思维模式、情感方式、主体意识、规划能力、发展观念、职业生涯意识等方面从传统的文化心理素质向现代社会的文化心理素质转变,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职业是自我价值的延伸,是一个人寻求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的基本途径。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完整与否,不仅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也关系其一生的未来发展。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与其职业兴趣相吻合,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80%~90%,并能长时间地保持高效率的工作而不疲劳;反之就只能发挥全部才能的20%~30%,还容易感到厌倦和疲劳。大学生正处在个人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这个阶段,大学生通过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及客观环境的综合分析与权衡,通过对各种职业角色的了解和尝试,有利于大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实现合理的职业匹配,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有利于大学生树立务实可行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合理利用学习时间和学习资源,不断地进行自我增值、自我提高。与此同时,通过合理的职业规划,个人与职业的契合度越高,大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就越有可能获得广阔的前景,从而实现个体的全面最优发展。

3.心理特征与个体职业的双向选择(www.xing528.com)

不同的个体依据个性特征的不同,有最适合的职业,同时提出了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交型、创新型和传统型六种职业个性的类型。在大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过程中,个体的兴趣、能力、气质、性格、价值观等个性心理特征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职业方向和类型的选择与匹配。兴趣是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选择的依据,不同的兴趣适合不同的职业类型,从事适合兴趣的职业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工作效率,它是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过程的精神动力,以此推动大学生锲而不舍地追求某一职业目标,并保持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连贯性。能力是个体能够胜任某项工作的主观条件,是职业规划的重要依据。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倡导者黄炎培先生用通俗的语言概述了职业与能力的适合的重要关系:“一个人职业和才能相不相当,相差很大,用经济眼光看起来,不晓得有多少快乐,不相当,不晓得有多少怨苦。”而不同的气质类型也显著地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类型。一般来说,胆汁质的大学生适合从事开拓性的职业,多血质的大学生更喜欢灵活性较大的工作,而黏液质的大学生适合从事稳定、细致、持久性的活动,抑郁质的大学生则适合精细、敏锐的工作类型。价值观是一种内心尺度,其在人们的职业生涯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由于个人的身心条件、兴趣爱好、教育背景、社会阅历等方面的不同,人们在职业选择中目标和要求也是不相同的。在职业定向与选择过程中,对自己的职业价值观有深入了解的大学生更能为自己选择理想的职业导向,能从职业生涯中获得内心的愉悦与充实。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内容选择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以大学生职业心理发展特点为依据,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内容为基础,以大学生职业能力开发、自我潜能展现及职业生涯发展为着眼点的教育活动。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视角来衡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内容,可做以下分析:

1.结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发展心理学认为,个体的任何一个发展阶段都受其年龄、心理的影响。人在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中,对职业的需要以及追求发展的方向和采取的行为方式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个体的职业心理发展划分为幻想期、尝试期和现实期三个阶段,揭示了个体早期职业心理的发展对其未来职业选择的影响。大学生正处于职业生涯发展的探索阶段,他们兴趣广泛、思维活跃、勇于尝试、渴求发展,对未来充满期望,但同时容易出现自我评价不足、社会认识不够、情绪变化较快、面对挫折承受能力不强等现象。同时,在不同的年级发展阶段,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内容、职业职向、价值目标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因此,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要充分考虑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及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学习任务及心理发展的不同,增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在不同年级都要开展侧重点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而不能只是在毕业学年才去做。

2.积极开展职业心理咨询,缓解大学生职业心理困惑

在大学这一职业生涯发展的探索阶段,因部分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了解不足,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尚待提高,再加上大学生特定的心理特点及种种的不确定性,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以及求职就业过程中会产生心理困惑和误区,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全面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积极开展大学生职业心理咨询工作,运用专业心理咨询的方法和手段帮助大学生缓解和消除在职业探索过程中的心理困惑与问题,促使其职业心理的成长及职业规划能力的提高,协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顺利开展。职业心理咨询可以采用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两种模式。个别咨询问题主要针对来访大学生个体职业生涯探索过程中产生的困惑与问题进行直接的心理帮助;团体咨询主要以分组的形式,针对生涯探索过程中某一类问题进行指导与帮助,采取团体咨询辅导模式还可使大学生在专业设计的职业生涯规划团体活动中获得良好的实践锻炼和经验感受。

3.科学开展职业心理测评工作,做好大学生职业定位辅导

职业定位是指要为职业目标与自己的潜能以及主客观条件谋求最佳匹配。良好的职业定位是以对自己的需要、兴趣、能力、气质、性格、价值观等个性心理特征准确把握为依据的,在职业定位过程中谋求个体专业、特长、能力等与职业的良好结合是大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的必需。而对自我心理特征的充分了解必须借助于科学的职业心理测评,通过科学的职业心理测评使大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全面准确的认识,即有一个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评价,从而协助他们对自己的职业潜能倾向和职业适宜性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中,职业心理测评不是目的而是一种过程,而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自我探索与澄清,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技能、价值观和人格特点,以便更好地针对个人职业生涯展开规划与设计。在对大学生开展职业心理测评工作时,要注意使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测量工具与方式,以提高职业心理测评的科学性

4.以教育发展性为指导,开展持续动态的职业心理辅导

职业选择是一个动态过程,不是一次性完成的“选择”,它往往伴随着人们身心发展的历程而不断发展完善。在职业选择与定向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可以分为几个连续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如果前一阶段的任务没有很好地完成就会影响后一阶段的职业发展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所涉及对象的外延就不仅是毕业生,而是全体大学生;教育内容则不仅限于职业心理困惑的指导,而是以教育的发展性为指导,在尊重个体和年级差异的基础上,开展持续动态的大学生职业心理指导工作。在这个动态的指导过程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大学生求职择业的心理准备,即大学生在就业前对求职择业目标的自我定位,对择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所做的估计与评价,以及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建立的思想观念和心理活动。大学生择业的心理准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如大学生竞争意识与能力的培养、良好的择业心态的养成、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职业方向与理想目标的定位等。二是大学生求职择业中心理矛盾的指导与调适。因大学生具有特定的年龄心理特征、学校相对封闭的环境以及社会改革的深入,大学生在择业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矛盾心理及误区,因自我认识不足而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盲目自卑心理,双向选择赋予大学生选择机会的增多而产生的“鱼和熊掌”兼得的欲望心理,等等。这些矛盾心理与心理困惑是大学生职业心理指导中需要及时调节与指导的重要内容,如果不能及时疏导宣泄,可能发展成为影响大学生整个职业生涯规划的心理障碍。三是社会适应期心理指导与调适。主要是针对毕业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即大学生走向社会,在具体的职业岗位上对社会环境适应的心理调适指导。如指导学生形成适应未来工作环境的积极的心理倾向,强化学生面对社会现实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并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等。在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适应期长短因人而异,实践证明,谁能较快地适应社会谁就能较快地取得成才的主动性。良好的社会适应是大学生在新的工作环境及社会生活中取得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大学生整个职业生涯规划得以持续发展的必经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