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咨询研究揭示大学生心理误区

心理咨询研究揭示大学生心理误区

时间:2023-1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理咨询更多的是面向有社会适应困难、心理调节困难的处于亚健康状态下的正常人。如果生活应对问题、适应方式问题及其他心理调节问题没有及时解决,时间一长反而容易积郁成疾,演变为程度更重、治疗更为困难的精神疾病。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还有社会学、医学等方面的知识,有严格科学的理论体系和操作规程,从而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目的,促进人格的发展。

心理咨询研究揭示大学生心理误区

(一)有心理障碍即自己在生活中犯了错

心理障碍往往是生理、社会、心理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个人日常生活中的应对方式、情绪管理水平以及心理调节意识等有关,而与个人的道德品质无关。有时候心理障碍还是个人无意识的自我保护,是对生活压力的一种适应,只不过是一种不健康的适应方式而已。有了心理障碍之后不能自怨自艾,要开展自我调节学习健康的应对方式,必要时还可寻求专业的帮助,增强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咨询工作从不认为是当事人犯了错,也不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更不做道德上的评判。

(二)求助于心理咨询很丢人

认为心理咨询很丟人、不体面,这些往往是因为我们缺乏心理健康知识,缺乏对心理咨询的正确认识、缺乏正确的求助意识。有人以为只有严重的精神疾病才求助于心理咨询。事实上,重性精神疾病只占心理咨询求助人数中的一小部分,而且通常他们更适合药物治疗,而不适合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更多的是面向有社会适应困难、心理调节困难的处于亚健康状态下的正常人。如果生活应对问题、适应方式问题及其他心理调节问题没有及时解决,时间一长反而容易积郁成疾,演变为程度更重、治疗更为困难的精神疾病。

(三)家人不支持自己去心理咨询

当事人有心理问题时,家人非但不能理解和支持他求助,有时甚至会埋怨说是没事找事,无事生非,或者说是为了偷懒或逃避现实,这会使当事人受到更大的伤害。这也是因为家人不具备心理卫生知识,缺乏心理健康意识所致,也可能是因为家庭内部形成了稳定的互动模式,导致了当事人出现问题,当事人的求助和改变,往往会打破家庭已经习惯了的互动模式,而遭到家人的阻抗。无论哪一种情况都需要耐心沟通,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是当务之急。

(四)心理咨询会透漏个人的隐私

心理咨询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个人的经历、感受,这些都是个人的隐私话题,也可能正是我们的问题所在。事实上,就心理问题求助于心理咨询医生并不意味着有什么不正常或见不得人,相反,这表明了个人具有较高的生活目标,希望通过心理咨询更好地完善自我,而不是回避和否认问题。专业的心理咨询往往具有安全的氛围,当事人可以卸下生活中沉重的面具,坦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这其实就是咨询和治疗的一部分。在求助过程中,个人把自己包裹得越严实,从中的收益就越少。一方面,专业的咨询师会与当事人共同构建安全氛围,更会为当事人的言行保密;另一方面,寻求帮助的当事人自己可以掌控讨论的节奏和进度,如果你觉得没有准备好,或者觉得与目前无关,可以拒绝讨论相关话题,心理咨询尊重人的选择。

(五)求助于心理咨询的都是弱者

现实生活中自我感觉良好或者自我效能感强的人,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较少选择向他人求助。但是我们更认同这样的理念: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局限,积极向外界学习的人,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竞争。一方面前来求助的人并非弱者,恰恰相反,他们是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愿意借另外一面镜子照自己,希望用求助的方式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即使是强者,如果遭遇了心理问题,也需要向外求助解决问题。强者应该是善于利用各种资源,包括可以求助的资源,帮助自己成功,而不是自大自欺,故步自封。否则当自己真的需要时,反而因为自己一向不求助,觉得没有人可以帮得了自己,而产生较强的无助感、无望感。

(六)心理咨询就是聊天

心理咨询主要是言语交流的过程,和一般聊天不同,和常见的声讯台、信息台、电台的谈心节目不同。虽然这些聊天方式也能给人以帮助,但它们的性质与方法皆不同。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还有社会学、医学等方面的知识,有严格科学理论体系操作规程,从而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目的,促进人格的发展。这完全不同于普通朋友的聊天、亲友带有立场的劝解安慰,以及其他说服、劝导、励志、教育工作等。(www.xing528.com)

(七)心理咨询应该立竿见影

很多人希望心理咨询能够做到药到病除,立竿见影,一次咨询就能解除自己的心理障碍。这种情况不是不可能发生,只不过受到太多的因素影响,比如当事人问题的性质和程度、对咨询的期望、自己的领悟能力以及咨询师的水平等。有时不是因为咨询师做了什么,而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当事人从咨询师这面镜子里,突然领悟到什么,直接导致问题的解决。通常情况下,咨询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即使是短程的心理治疗也需要数次或十数次。这是由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方法和性质决定的。

(八)心理咨询师应该帮我做出决定

当事人有时强烈地希望咨询师帮助自己或者代替自己做出生活中的各种决定,这恰恰是专业的心理咨询所应该避免的。因为生活方式的自主选择权只属于当事人自己,咨询师不可以剥夺这种权力,哪怕是当事人授意的。心理咨询应帮助当事人发现自己身上的潜力,自主应对生活压力,自己做出决定;专业的咨询师可能会视情况的不同提供支持性或者生活指导性的建议,但不会提供生活选择性的、个人倾向性的建议,更不会替你做出决定。通常情况下,当事人也无需这样的决定。

(九)我想去但找不到合适的咨询师

个人而言,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询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你觉得咨询师不适合自己,可以选择一个问题与他进行讨论。有时候是我们自己对咨询的认识存在局限,导致对心理咨询的期望过高,超出心理咨询的范畴。若是咨询师本身的局限,则可以提出中止或转介。如果自己遭遇心理障碍,只要不放弃努力,就一定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办法,以及能够帮助自己的人。

(十)心理障碍的药物治疗容易形成依赖或产生副作用

心理障碍的药物治疗由精神专科医院或综合性医院精神科医生进行。不同病症适合不同的药物,药物维持治疗的时间长短不同;不同时段药物剂量不同,因个人体质差异,药物的作用和效果也不同。个别人可能对药物敏感,出现不同程度的肠胃反应或嗜睡现象,一般情况下身体会较快适应。由此担心药物的副作用,形成药物依赖,其实没有必要,相比心理障碍对个体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的影响与威胁而言,药物的副作用微不足道。在心理障碍需要药物治疗的时候应该坚持就医,遵医嘱服药,切不可擅自停药。尤其是重度抑郁症、躁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的治疗,药物治疗是主要的,而且发现得越早,治疗的效果越好。

(十一)心理疾病不需要住院治疗

我国在心理卫生知识方面的普及程度远远不够,社会大众对精神卫生知识特别是精神疾病的防治存在各种错误的认识。不少人对精神心理疾病的住院治疗缺乏理解和了解,常以疯人院称呼精神病院。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心理障碍的治疗并不需要住院,单纯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或者配合一定的门诊药物治疗即可有较好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