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柿林村道教习俗与传说,影响生活习俗的传统活动

柿林村道教习俗与传说,影响生活习俗的传统活动

时间:2023-1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道教有关的年、节习俗柿林村岁时节物,与四明山道教的传说相关,许多活动源于道教传说中的崇祭礼仪,把传说化为祈福的活动仪式和庆典。燃放烟花爆竹、悬挂桃符、贴门神春联等风俗,实际上都是道教祛灾辟邪、驱鬼避瘟等法术的体现,对现代人的生活习俗有较大的影响。道教徒认为,这天是太阴朝元之辰,应守夜焚香,祭拜月神。腊月二十三是祭灶节,习俗是举行将灶神送往天上的祭祀活动。

柿林村道教习俗与传说,影响生活习俗的传统活动

道教是对四明山区影响极大的宗教文化,影响着民众的传统生活和传统思维方式。乡村民间习俗早已被道教文化打上深深的烙印,村民的生活大多与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与道教有关的年、节习俗

柿林村岁时节物,与四明山道教的传说相关,许多活动源于道教传说中的崇祭礼仪,把传说化为祈福的活动仪式和庆典。燃放烟花爆竹、悬挂桃符、贴门神春联等风俗,实际上都是道教祛灾辟邪、驱鬼避瘟等法术的体现,对现代人的生活习俗有较大的影响。

春节是村民最快乐的节日,也充满了与道教神仙人物诞辰有关的传说和风俗习惯。

正月初五传说是米神的生日,这天不能淘米做饭,将米煮熟是大不敬的行为。这一天还是财神爷的生日,村民、商家、企业都祈愿财源广进。人们在这一天都要早早起床,以鞭炮锣鼓和三牲酒席去迎接财神爷的到来。这一天夜里,合家要吃汤圆,因为汤圆形似“元宝”,又叫“进元宝”,村民认为这象征财神爷恩赐的财宝。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道教经典说他历经三千两百劫,“渐入虚无妙道”,又经过一亿劫,才修成了玉皇大帝。还说他是元始天尊的后代,是太上老君送到人间来的。因此,对这位“总领宇宙、主宰之君”的诞辰谁也不敢怠慢。这一天,四明道观要举行神仙大会,善男信女纷纷到宫观去叩头进香。正月十五元宵节新年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故称为“上元节”。道教认为天、地、水为三元,又称三官,主管人间的祸福、鬼神的升转,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为三官生日,正月十五就是天官大帝的诞辰。这天,道观常常举行斋会,善男信女也要去三官殿堂进奉香火。正月十五还是厕神紫姑的祭日,人们摆上供物,迎请紫姑,向她占卜蚕桑农事和吉凶祸福。

二月春暖花开,二月初二是土地神的圣诞。土地神与民众最亲近,村民认为他能保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家宅平安、添丁进口。因此每逢二月初二,民众莫不烧香供祀,顶礼膜拜。旧时凤亭、丈亭、陆埠等乡民庆贺土地神生日,“官府谒祭,吏胥奉香火者,各牲乐以献。村农亦家户壶浆,以祝神釐”。现在沿姚江部分偏远的村落还保留有这种祭祀习俗。

清明节也是一个传统节日民俗活动主要是扫墓祭祖、踏青戴柳。人们祭祖踏青归来时,折上几根柳枝扎成圆圈或帽子形状戴在头上,或将柳枝插于屋檐和门窗上,这是因为传说柳条有避灾驱毒之效。在姚江稻作乡村,清明节除了祭祖、踏青,还要祭蚕神。道教认为蚕神为玄名真人所化,据说,灵宝天尊悯人间苦乐不均,衣无所得,乃命玄名真人化身为蚕蛾,教村民养蚕织衣,村民感德,立祠奉祭。梁弄、马渚旧时皆有祭蚕神习俗。

五月初五端午节。民间传说姚江地区该节的形成与道教为姚江水神、龙神而举行的神祭有关。在县城玉皇山的姚江三江口,每年端午节都举办划龙舟比赛,主要仪式有请龙、祭龙。村民还有端午节时在门前挂菖蒲艾叶的习俗。“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上,以禳毒气。”农历五月初五正当初夏,多雨潮湿,细菌极易繁殖,也是各种蛇虫猖獗之时,而菖蒲具有提神、通窍、杀菌之功效,艾叶能驱蚊蝇。从前,乡民还认为它们具有祛毒辟邪的魔力,因此有“艾旗召百福,蒲剑斩千邪”的民谚。

七月十五中元节,又称“鬼节”。中元节是道教神地官大帝诞辰和“赦罪之辰”。村民认为这一天鬼魂都会出来,或到人间看望子孙后代,或捣乱给人带来灾异。这天是鬼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需要祭祖、上坟。中元节在民间颇受重视,至今仍保留着祭祖、上坟的习俗。还会在沿江村落搭台举行祭神娱神的社戏,在姚江坝岸、泊口祭江神,举行盛大的傩神崇祭。

八月十五中秋节有祭月、拜月、吃月饼之俗。道教徒认为,这天是太阴朝元之辰,应守夜焚香,祭拜月神

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有出游登高、赏菊、插茱萸放风筝、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习俗。这一节日的起源传说也与道教有关。据南朝吴均《续齐谐记》中记载,汝南桓景,随道士费长房游学数年。费对桓说,九月初九你家中有灾难,应赶快回去,令家人各做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祸乃可消。桓听其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暴死。后人沿袭成俗,为避免灾祸,都在重阳节登高饮酒,遍插茱萸。

十月十五下元节是水官大帝诞辰,也是水官解厄之日。是日,宫观建醮解厄,民家则多备丰盛菜肴享祭祖先、神灵,以祈福禄。

十一月的冬至又称“冬节”,这一天家人团聚,备办佳肴,祭天祀祖。民间至今仍重此节,有“冬至大如年”之说。道家认为冬至是道教元始天尊的诞辰,元始天尊是道教最高的神灵,是万神之主,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因此村民对冬至十分重视。

腊月二十三是祭灶节,习俗是举行将灶神送往天上的祭祀活动。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至人间监督善恶之神,一旦发现令他不满的行为,就暗地里记上一笔账,等到腊月廿四他回到天上,向玉皇大帝做一次总汇报,然后降灾殃于有罪之人。因此在这一天,人们要在灶间摆上猪头和酒肉,烧香上供,祈愿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

燃放爆竹是节庆或喜庆的日子里必不可少的仪式,在现代人的眼里,放爆竹能增添喜庆氛围,所以为广大民众所欢迎,但其原始意义却是驱鬼辟邪。“正月初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山魈、恶鬼。”村民认为山臊山魈、恶鬼害怕亮光、爆竹声和红色,所以人们利用响声吓退它们。不过早年间的爆竹是将竹节放于火中烧裂发出巨响,据说当时用丹炉炼丹的道士无意中发明了能产生巨大声响的火药之后,就把它应用到驱邪保平安的法术中,制造出各种各样的爆竹,以代替用火烧竹节的方法。

挂桃符、贴门神、贴春联都是春节习俗。腊月三十或正月初一,各家各户清早起来在门前挂桃符,贴上门神以及写在红纸上的春联,以求避凶趋吉,家宅安宁,增添节日气氛。桃符由两块长七八寸、宽一寸多的桃木做成,上书祛祸降福的吉祥话,春节时钉在大门两侧。桃符起源于《山海经》中的民间神话,据说有辟邪作用。门神是贴在大门上的可驱鬼辟邪的画像,贴门神的习俗由来已久。《荆楚岁时记》中就有载:“正月一日,绘二神贴于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相传神荼和郁垒是东海度朔山上把守桃树的两位神将,能食百鬼,因此民间将神荼、郁垒像画在桃木板或纸上,贴于门上,专门治鬼。他们是我国民间最早描画的门神。唐宋以后,门神改为钟馗打鬼的画像和唐太宗的两位大将秦叔宝、尉迟恭持剑执鞭的画像。贴春联是由挂桃符演变过来的一种春节习俗。起初,人们在桃符上题诸如“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有令在此,诸恶远避”等压邪的符咒。五代时,后蜀主孟昶在桃符上题写联语:“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可以算是最早的春联,但民间并未普及。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时,不准在桃木板上题字,而改在红纸上写,并传令公卿士家门上都须贴春联一副。从此,“春联”之名才广泛流行,贴春联之俗才大兴。现在的春联不仅是辟邪物,还是人们抒发对现实生活感受和对理想生活愿望的一种特有的民间文学形式。(www.xing528.com)

法术风行祈平安

残存的道家法术 山民祛病消灾的法术由道教传承下来。旧时村民生了病往往请道士,希望道士能用法术驱逐致病的妖孽鬼祟。近代柿林村仍遗存了请道士作法驱逐妖孽、举办斋醮法事的习俗,这种驱妖的法事场面一般较大,一般历时一天一夜,长的还有三天三夜的。道教对姚江两岸民间生活的影响,目前还表现在丧葬习俗方面。人去世后家中要请道士来做道场“超度”亡灵。为亡人“开路”“打绕棺”和“接煞”。同时,道教对民间生活习俗的影响还表现为村民自己充当道教仪式的主角,自己施行某些法术。也有用道教的符箓方术,在病人的床上或大门上贴上黄纸,上写“北方真武玄天上帝斩妖治邪”“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诸邪回避”等文字。姚江两岸部分村庄有专门操此营生的道士。随着老年道士先后去世,目前乡村道士的组成也产生了变化,一些文艺团队的队员加入道士行列,在乡村专司丧俗,只是现在的仪式与旧时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

建醮祈福的法术 “醮”属祭名,为祭神之意,汉末道教盛行之后逐渐衍变成僧、道设坛祭神的专有名词,其原始意义主要在于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由于受信鬼尚巫之风的影响,建醮的目的结合了祈神酬恩和施鬼祭魂,成为旧时姚江地区乡村民间规模盛大的祭典。

醮祭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祈安醮、瘟醮、庆成醮、火醮等。其中,庆成醮系庆祝庙宇的落成,常与祈求平安的祈安醮并行实施,合称“祈安庆成醮”,醮祭中也多采用这种方式。因瘟疫流行而祈祷平安的瘟醮,以及为水灾火灾死者祈福的水醮、火醮,都较少见,往往附属在祈安庆成醮仪式中举行。以醮期的天数分类,则有一朝醮、二朝醮、三朝醮、五朝醮等。其中以长达五天的五朝醮规模最为盛大,三朝醮次之。但因三朝醮仪式内容相当充实,可以媲美五朝醮,且较易举行,故三朝醮多被视为标准规模。

民间举行建醮的时间,多集中于春、秋两季,以春分、秋分为高潮,因为这些时间正好是农村春播之前、秋收之后,反映了民间祭祀顺应生产的季节性。

建醮的经费来源为“斗灯首份”与“丁口钱”两种。斗灯设于道场内,名目多达数百个,且分等级,重要的如天官首、地官首、水官首等,其中尚有象征醮域全体信徒的“总斗灯”一个。斗灯首份需按名目的等级缴纳多寡不等的款额。由于信徒对斗灯有着莫大的尊崇,在认捐时十分踊跃,争先恐后输诚,以祈神明降福,因此这是一项可靠的财源。丁口钱则是面向醮域内的信徒,不分男女,每人捐献小额钱款,以资建醮费用,是沿用已久的筹款方式。

一般由宫、观管理委员会出面总理醮祭活动的一切事宜。醮祭时,醮场须竖灯篙,旨在对天神、地祇、孤魂野鬼等明示此地在举行醮祭。灯篙通常立在庙前,阴阳分开,左边对天界神祇,右边则对阴间幽灵,天界神祇的中间最高竿须悬天灯。竖灯篙之后放水灯,意为使含冤落水或失足落水的怨鬼可借此分享醮祭。在醮祭期间,醮域内村民须全面食素禁屠,市场亦禁卖鱼肉腥荤。醮祭至最终日晚十二时结束,斋戒禁忌才解除。翌晨,家家户户备妥牲礼“拜天公”,中午举行过火仪式,信众踩过火堆,丝毫无伤,以显示降福辟邪的神力。傍晚则家家户户备祭品普度。到晚上普度结束,家家户户大开筵席,宴请亲友。到午夜,由道士行“谢灯篙”礼,将篙竿拆除,醮祭典礼才圆满结束。

建醮仪式结束后,供奉神位的正厅一个月内谢绝外人进入参拜,保持圣堂洁净,唯恐感染外人污秽之气,影响建醮成果。建醮的完成,不仅满足了民众的心愿,带来心神上的安宁,还具有娱乐的效果,使村民在农忙之余得以欢乐一番,也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

四明山道教声腔与法事音乐

法事音乐 秦汉以来,四明山仙风极盛,随着道教发展而产生的道教音乐,经唐、宋、元、明、清五代一千多年的不断改进和充实,成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高度的艺术内涵。四明山道教音乐的特色在于曲调平顺缓和,唱腔迂回婉转,音乐优美婉转,音韵缥缈,回味悠长,也有少量激昂雄壮的。主要的音乐流传至今,大多用于民间的法事仪式。

法事音乐又称“道场音乐”,大多用于道士诵经、赞礼和各种祭祀活动,在今余姚大岚、梁弄、马渚、泗门、陆埠镇以及余姚市区还遗有它的踪迹。法事音乐基本具备道教音乐常有的两个部分,即“器乐”和“声乐”,基本器乐以铜磬、木鱼、锣、大小鼓为主体,配有笙、横笛、箫、管等管乐和月琴、胡琴、二胡等弦乐。声乐由法师诵经、赞神吟唱以及道士们合唱组成,类似于人们常说的“课本剧”。器乐运用于法事的起始、过门、队形变化、唱曲的伴奏,声乐与器乐互动,相互呼应。马渚一带在做法事过程中结合诵、赞、颂、偈等说唱形式,其音乐主要是为了配合斋醮法事活动。

“敲黄昏音乐”,又称“做道场音乐”,主要用于丧礼,例如人死亡后的祭礼、“做七”“做周年”的祭祀,是以拜皇忏形式为死者“做功德”的一种音乐活动。主要有三道头、号场、梅花场(多用大开门曲),同时结合早功课、修经、发符、斋主发虔诚、香谒、忏法姻缘。

道腔艺术 自唐代始,随着四明山道教的兴起,道士徒唱、赞唱在人们心中身价倍增,成为道家向世人宣传道教精神文化的载体。随着道教的发展,道教音乐兴起,以活态文化的面孔,出现在姚江流域乡村。姚江道教音乐唱腔艺术,由诵经曲、配乐曲、民间小调或戏曲曲牌三部分组成。演奏时笙、笛、管、簧齐鸣,锣、鼓、镲、钹齐奏,张弛有致,强弱分明,既庄重肃穆,又明快亲和,尤其是诵经曲唱赞,受到官绅庶民的青睐。道家结合地方山歌、田歌、渔歌曲调,融入道教音乐和诵经曲目,形成了一种奇特的道教音乐元素。这是一种不需要众多的乐器伴奏,却有着丰富的故事内容,以生动的音乐人物形象为载体的演唱形式,满足了民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历经唐、五代、宋、元七百余年的时间,到明、清时期达到鼎盛。

姚江道腔脱胎于道教音乐“母体”,演唱的道士可根据曲目题材、内容的不同,以及演出场合、对象的不同,在演唱时即兴发挥,衍变出多种唱法,演唱形式一般都带有道教音乐的痕迹。演唱者的装扮仿效庙堂里出门化缘的道士,头戴瓜皮小帽,身穿颇似灰色道袍的长衫,脚穿千层底布鞋,身背用来装食物、赏钱的钱褡。大约至明中期,姚江道腔艺术兴盛,导致观众群体扩大,余姚地区从事唱道腔音乐工作的人员增多。据说演唱时,有的表演者一身多任,既是演唱者,又是伴奏者,其手中所持之物,既是乐器,又是道具,对演唱内容的表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