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四明山烧炭工艺: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村落调查

四明山烧炭工艺: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村落调查

时间:2023-1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明山原始森林遍布,烧炭工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新中国成立前,山区烧木炭者有本地人,也有来自天台、绍兴等地的受人雇用进山的贫民。此外,窑址的泥土必须是黏土,砂质的土壤不适合搭建炭窑。木梳窑形如梳头用的梳子,猪头窑形如猪头,为烧炭者所首选。炭窑建好后,就可以开始砍伐烧炭用的柴火。接着将手臂粗的木材斫成三角形状的小块,大小如拇指,并堆放在窑内的树段上面,烧炭人将这些小木块称为“蓬枝”。

四明山烧炭工艺: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村落调查

四明山原始森林遍布,烧炭工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北宋时期就有了筑窑伐薪烧炭的习俗,部分山民以砍柴烧炭为生,留有多处炭洞、炭小窑。炭分白炭、乌炭、青炭三种。烧炭曾是四明山区柿林村等山村的主要生产方式之一,一直延续到20 世纪70 年代。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伐薪烧炭业和竹、木、薪、炭的贸易市场。

新中国成立前,山区烧木炭者有本地人,也有来自天台、绍兴等地的受人雇用进山的贫民。进山烧炭要拜山神,在山里不得互相喊名字和叫“开饭”,村民认为这样能避免山鬼作祟。

烧炭首先得选窑址。窑址的选择非常有讲究,须选在山湾汇集的地方,山形应接近扇形,以便将所伐炭薪堆积在一起。此外,窑址的泥土必须是黏土,砂质的土壤不适合搭建炭窑。窑址选择好后,还要搭供人居住的厂棚。搭建厂棚须选择窑址附近避风、近水的区域。搭建厂棚的木材要直,架好人字形的架子后,三面用茅草铺盖到地,以挡风避雨。厂棚内亦用树木搭起床架,上铺茅草作为床铺,并用石头垒成锅灶。窑址选好、厂棚搭好后,接下来是建炭窑。炭窑根据形状分为木梳窑和猪头窑两种。木梳窑形如梳头用的梳子,猪头窑形如猪头,为烧炭者所首选。猪头窑的窑底外低内高,里壁设烟囱三支,烟囱下大上小,底部低于窑底20 厘米,四周砌有隔墙。在与山土交界处须用窑沙灰或黏土夯实,以免漏气。因为一旦漏气,炭烧好后容易复燃。炭窑建好后,就可以开始砍伐烧炭用的柴火。柴火的砍伐也有讲究,须朝山岗方向砍倒树木。一般选择栗柴、干漆砍伐,这两种柴火被村民称为“硬柴”。这类柴火烧出的炭颜色发青,分量重,俗称青炭。(www.xing528.com)

炭薪准备好后,开始打窑和烧窑。打窑先是将阴干的柴火截为长短不一的柴段,树立在炭窑内,柴段排得越密集越好。接着将手臂粗的木材斫成三角形状的小块,大小如拇指,并堆放在窑内的树段上面,烧炭人将这些小木块称为“蓬枝”。“蓬枝”堆放好后,四周用松毛枝从外到内一圈圈盖住,俗称“蓬衣”。“蓬衣”堆放好后,四周再用泥土粘住,并用木棍戳捣夯实,垒成四周低、中央高的馒头状的土包。以上步骤完成,再在炭窑顶部挖四个脸盆大小的圆洞,叫“马洞”,并将炭窑的三支烟囱封死。

炭窑打好后,要请山神。山神的祭坛用三块石头堆成“门”字形,一般设在炭窑东北面略高的地方。祭祀时要备酒菜谢山神,并邀山主(山岭所有者)会餐。除点火烧炭之前要祭祀外,每个月的初一、十五作为祭请日,都要备酒菜给山神打牙祭,俗称“做福孔”。“做福孔”的祝词一般为“窑门点火,窑背伏马,点进满窑红;闷窑断火种,进窑柴一背,出窑炭八担”等。请过山神后,开始点火烧炭。炭窑点火须先从窑门处引火,使火势往窑内席卷,待整个窑内烧得通红时,仅留一个通风口,同时将窑门用黏土封死。炭窑的烟囱冒出烟,烟的颜色会由白色变成青蓝色,这时开始“闷窑”,并将炭窑的所有孔隙全部封住。最后从炭窑出炭,也是辛苦活。由于窑内温度太高,需轮班作业。出炭当日,用铁窑钩从窑内钩出红艳艳的木炭,并用窑沙埋盖灭火,就成了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