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滇中第一胜境-昆明金殿:钟声传达40里的奇迹

滇中第一胜境-昆明金殿:钟声传达40里的奇迹

时间:2023-1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修辞虽然夸张,但把钟楼之高峻突兀、钟声之清越遥远写得出神入化,颇为难得。此钟高3.5米,口径周长6.7米,厚约15厘米,重14吨,据说是云南现存最大的铜钟。此钟撞响,声闻40里,可达郊区板桥一带。结果,此钟钟声便永远只能传达40里。上联写出古钟钟声铿然,一旦叩响,则山鸣谷应;下联写登楼眼界为之一宽,四围山川河谷,平畴远风,城中参差百万人家,以及五百里滇池,俱奔来眼底,不愧春城一大观。

滇中第一胜境-昆明金殿:钟声传达40里的奇迹

铜笙

沿着古滇青铜文化走廊漫步,不知不觉便会走到一个石牌坊前。石牌坊石色苍然古朴,明间额有四个大字“鸣凤晨钟”,一副对联“钟声铿尔群星朝北斗,楼阁巍然瑞霭现南天”,提醒游人前面便是著名的钟楼。次间分别额有“画栋凌云”和“朱楼映日”,回应着太和宫大门楹联“画栋凌云只占青山三亩地,朱楼映日别开绿野一重天”。两边对联颇有意思,上联“钟声远应寒山寺”,说此地钟声可与“姑苏城外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远远呼应;下联“楼影遥临黑水祠”,则指钟楼倒影可以映在十余里外的黑龙潭中。修辞虽然夸张,但把钟楼之高峻突兀、钟声之清越遥远写得出神入化,颇为难得。进牌坊门后,反身观看,明间额字未改,仍是“鸣凤晨钟”,大概因为钟声不止一声,反复鸣响,方可警醒世人吧。对联“几杵钟声清海宇,万家灯火映楼台”,不仅极写钟声法力,也实写夜晚登楼观赏昆明城中万家灯火辉煌的景象。次间两额“九龙奔朝”和“双凤联翼”取自陈用宾语“山光灵爽,景物葳蕤,九龙奔朝,双凤翔舞”,写出鸣凤山形与四围水势。从此拾级而上,就来到一座形制巍峨的楼阁前,这便是钟楼。钟楼原址是陈用宾主建的三元宫,清朝咸丰同治年间毁于兵燹。光绪年间,虽几经修葺,但已难完全恢复旧观。1966年更被彻底捣毁,荒烟蔓草,萧索映日。

『鸣凤晨钟』牌坊

改革开放后,百废待兴,其中一废,颇费周章,那就是昆明明代城墙上的一口大钟。行政机构必须授时,以便民生,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政府的职责。明代修建省垣城墙之后,置宣化楼,以表明中原帝王们“开化”了古滇“蛮夷”。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铸了一口青铜大钟,挂在宣化楼上,以作授时之用。此钟高3.5米,口径周长6.7米,厚约15厘米,重14吨,据说是云南现存最大的铜钟。此钟撞响,声闻40里,可达郊区板桥一带。传说此钟铸造也颇费了一番周折,数次铸而未成,后得一仙翁指点,方才成功。钟铸成后,没有那么结实的绳子把钟挂上去。仙翁找些刨花木屑,搓成绳子,居然把钟挂到了楼上。仙翁临行,再三嘱咐匠人:“度(估计)我行百里叩之。”不料,仙翁才行到杨林附近,不过40余里,匠人中有几个急性子以为已过百里,便把钟撞响了。结果,此钟钟声便永远只能传达40里。又传说,有一次敲钟不响了,一仙人路过,说是钟之魂已遁入滇池。没过几天,滇池边村民来报,说是滇池中有钟声轰鸣。那位仙人到滇池边作法画符,把钟魂收了回来,以后大钟又响亮如故。为恐钟魂再逃,仙人还铸了个铜人,以象钟魂,用链子拴在钟下。

钟楼正面(www.xing528.com)

1953年,政府扩大城市建设,把横亘在城市街道中的城墙和宣化楼拆除。这口大钟被送到古幢公园存放,后又移到昆明市博物馆,只能看,不能响,此有违用钟之道。1983年,政府考虑到古钟须响,方能为钟,于是拨款在三元宫旧址兴建钟楼。此地海拔2058米,是鸣凤山最高点。工程由昆明市园林局张崇冕、王万春两位工程师设计,玉溪市古典园林建筑工程公司承建。钟楼呈“十”字形,高约30米,分三层,每层12个戗角,共36个戗角,仿佛36只凤凰,展翅凌空飞起。整个钟楼庄严而壮丽。

如此福地,自然少不了文士题咏。楼前楼后,几乎有楹之处皆有联语。较可观者,如正面楼门联语:“铿然一声惊听山鸣谷应,巍然独立喜看海阔天空。”上联写出古钟钟声铿然,一旦叩响,则山鸣谷应;下联写登楼眼界为之一宽,四围山川河谷,平畴远风,城中参差百万人家,以及五百里滇池,俱奔来眼底,不愧春城一大观。登上楼顶,果然见一硕大无朋之钟,赫然悬于当顶,令人不胜惶悚。但此钟虽为庞然大物,却小叩则小鸣,大叩则大应,似可通灵。现在钟楼设了另外一口小钟,供游人撞击。拖动钟杵,奋然撞去,果然钟声大作,沉雄洪亮,似乎楼宇震动,山谷轰鸣,龙吟虎啸,一时万籁俱应,直如陶渊明诗,可使“贪者廉”而“懦者立”。

供游人撞的钟

待钟声慢慢消去,体验古滇青铜文化之旅到此也就结束,可以另外游览其他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