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世事沧桑,垂垂老矣,爬天门古道未免喘息,但却有更深的思索。古道不算长,数百米山路,不过二百余级台阶,与昆明西山森林公园1193级台阶相较,未免见少,何以还要分为三段?即以中国天文学较之,“天门”星也只是“角宿二”一星而已,并非三星连贯。当然,从道教数字崇拜而言,“三”之为数,颇为神秘。《老子》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说,道藏所言天宫在三十三天天外天之上,当然天门古道必须分为三段。但是,除此以外,这三段之分,亦不乏人生启示。王国维《人间词话》有云: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海德格尔说过,人生意义全在“明白”二字。但要“明白”,又不能不经过“求索”、“不悔”与“豁然开朗”三种境界。所以,但丁神游,也不能不经过“地狱”的忏悔、“净界”的思过与夫“天堂”的坚信这三界,最后才能得见上帝的灵光一闪。此所以天门古道要分而为三,目的不在于让凡胎肉体锻炼四肢,而在于让我辈钝根得以三生明白石点头。刘禹锡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依样画葫芦,也可以说,阶不在多,有道则明。(www.xing528.com)
不过,我每次进三天门,看到太和宫,又会“心有戚戚焉”。但“戚戚”者何,仍是很久不得要领。直到有一天,山风吹面,醍醐灌顶,才明白心中“戚戚”之所蕴。原来人生并非“一朝顿悟”便一通百通,一了百了。其实,那才是人生境界真正的开始。不是么,天门古道只不过是朝拜太和宫的必经之路而已,三天门也只是这条路的最后一道门。进了这道门后,前面才是真正的清虚灵境。但进了这道门,我辈仅仅有资格观太和宫的门垣而已。至于那灵境里藏着何等的大千世界,何等幽微玄妙的堂奥,我辈还是懵懵懂懂,一无所知呢。要入其门墙,升其堂奥,还得重新打点精神,再作新的努力才行。由此而想到,我辈虽名已为“人”,但歌德说,不过一半天使一半魔鬼而已;雨果则说,我辈乃由灵性与兽性构成;马克思、恩格斯也说,我辈现在还站在真正的人类历史门外。那么,进入三天门,并不等于我辈功德圆满,可以优游岁月了。相反,前面的宫苑还深着呢。所以,还是继续老老实实,“致虚极,守静笃”,一步一稽首,一步一顶礼,进太和宫参拜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