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以后,爬天门古道便成了求知的过程。
鸣凤山麓,一曲流水,叫羊清河,由东至西绕鸣凤山,转南注入金汁河。羊清河曾经流水潺潺,冬温夏凉。河上有座单孔石拱桥,叫迎仙桥,是明代陈用宾督建的。少时与小友过河,偏不走桥,直接蹚水过去。中年以后才懂得观察迎仙桥,发现两半建造痕迹不一样,原来是两位石匠争强斗技、势均力敌的结果。
过了迎仙桥,便是天门古道入口,一座石牌坊,四墩三门,正面明间额曰“鸣凤胜境”,背面明间额曰“玉虚孔衢”,就是说,从这条孔衢(大道)可以直达金殿的玉虚天境。但现在连桥带牌坊,再加数十米坡道,都已不归金殿公园,而属鸣凤山下伍家村所有。羊清河早已非河,成了桥下一条小巷,两旁建了民居,足证盛世人丁兴旺。迎仙桥托村子之福,未曾拆除,桥上石碑早已磨光,由当时秀才歪歪斜斜写上几个朱漆大字——迎仙桥。两边桥栏只剩一边遗迹,几根条石。鸣凤胜境坊堪称“剩景之坊”,幸也未倒,满面尘灰。如今胜境坊石柱被附近居民用来扯绳晒衣物,坊下成了“土豪”停车场所。不过还好,牌坊刻字,尚赫然可辨,在风吹日晒中挣扎。
石坊之内数十米,有明代陈用宾所立“唐高风正节纯阳吕真人洞路”石碑。现在以一扇铁门与伍家村隔开,属金殿公园。陈用宾老家在福建,过去一直把他当晋江县人,其实他是清流县人。今清流县还保存着他衣锦还乡后修的魁星坊(现改“陈氏一门”)。据说,他曾得吕洞宾梦谕,说他是云南一姓赵的道人转世(道教引入佛家观念),且吕仙师将来当在云南与他相会。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陈用宾以右佥都御史巡抚云南,兼军门提督,听说昆明西山孝牛泉确实有个赵姓道人修成正果,便越发相信自己与云南有缘。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他带领两名军士游鹦鹉庵,就在立碑之处遇到吕洞宾。关于这一仙一凡相遇的传说,有几种版本,从方言角度考察,昆明版本应该如下:话说陈用宾走到此处,突然被两头黑羊一前一后挡住。他一看,两羊是一位老翁用绳子牵着的。他见老翁器宇不凡,便请到附近茶棚用茶,并请教老翁高姓大名。老翁笑而不答,只用茶水在桌上写了个“回”字,然后连人带羊化为一阵清风不见了。这时他才恍然大悟是遇仙了。哪位仙呢?再一想,明白了,是遇到吕仙翁了。原来“回”字二“口”重叠,一小一大,不就是“吕”吗。“绳羊”者,“纯阳”也,昆明方言“绳”、“纯”同音,都念“shún”,所以“绳羊”就是“纯阳”。至于这传说中后来又加上了老翁与羊俱化为清风钻入一个洞中的内容,那是因为陈用宾的碑铭有“洞路”二字,本意是说此处即道教“洞(通)天之路”,当地道士与草民,把“洞路”误解为从一个“洞”里走了。这样看来,这个传说后半段应该不是陈用宾自己编的,而是他立碑后,道士与草民后补的了。如今,他立的碑已另建碑亭保存。而在传说他遇仙之处,另立了一块水泥的“吕祖碑”。仙翁、仙羊所入之洞,已用铁门封闭。门外败叶枯枝成堆,若非好古成癖,是断不会再来造访的。
从这里正式开始登山,口中念念有词“一、二、三、四……”直数到“七十二”,便是台阶尽头,象征一路行来,有“七十二地煞”护驾,这时便到了“第一天门”。第一天门,至今仍保持明代建筑风格,立柱直接顶梁,没有斗拱。“第一天门”四个大字气势沉雄,书法家们公认为滇中名品。
第一天门(www.xing528.com)
进一天门,得一口气连登三十六级石阶,象征“三十六天罡”护驾。再往上便是一段段石铺山路,蜿蜒于山林之间。峰回路转,有时居然也下临无地,颇为惊心动魄,所谓“迤逦天门石径危”,“迭升地势临无地,渐进天门别有天,茂树千章摇白日,危梯几度蔼青烟”。有时则坡缓路平,方便徜徉。每一段路遇到地形有变之时,便有台阶数级缓煞其势,以便人行。如此行行重行行,走足道家“九九八十一”之数,便赫然可见“二天门”。二天门也是四墩三门,但已属清代风格,斗拱装饰,雕梁画栋,器宇轩昂。二天门之南,有一古塔,但非一般高塔,实是佛家“窣堵波”,即安葬和尚骨灰的坟墓,释道相通,道士坟墓也用了窣堵波的形制。这个道塔安葬着明代杨心圆道长遗骨。塔身石刻精美细致,足供瞻仰。二天门进口左侧门旁,还立着一块石碑,上书《重修二天门碑记》。碑立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记载道光十三年(1833年)“滇地大震,复得殿宇、牌坊、客房、茶房震摇摧坏”的情景,是昆明地震史研究的重要资料。
二天门
二天门再往上登道教“七七四十九”级台阶,便是三天门。三天门与二天门同一风格。
进了三天门,抬起头来,眼前一亮,便是巍峨壮丽的太和宫,也就是金殿公园的主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