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秋天,金主完颜亮动员千万军队,分四路大举南侵,想要一举消灭宋朝。消息传来,南宋皇帝赵构惊恐万状,准备解散百官、后宫妃嫔,浮海避敌。由于右丞相何康伯坚决谏阻,他才暂留临安观望。
何康伯建议皇帝命中书舍人虞允文率兵抗战。虞允文整顿军队,激励士气,一举击溃了准备渡江的金兵。其他地方的宋军,也取得了重大胜利。不久,金主完颜亮在扬州被部将杀死,南宋朝廷趁机收复大片失地。
这些消息传到朱熹那里,他抑制不住心头的兴奋,欣然提笔,赋诗七首,题为《闻二十八日之报,喜而成诗》。其一曰:但是,朱熹并未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他认为目前从总的国力来看,还是敌强我弱。所以,他给当时负责军事的大臣知枢密院事黄祖舜写了一封信,认为完颜亮的死不过是老天保佑,既不是谋臣的奇策良谋,也不是群帅攻城野战之功。
胡马无端莫四驰,汉家元有中兴朝。
旃裘喋血淮山寺,天命人心合自知。
朱熹认为,虽然金兵北逃,但此时朝廷要想进兵中原,也不是一件易事,所以要先厚蓄国力,使国之根本坚固而不动摇。朱熹还说,朝廷上能办好此事的人,只有以前被排挤的大臣张浚。张浚于绍兴四年(1134年)任宰相,因重用岳飞、韩世忠等人遭秦桧排挤。朱熹在信中希望朝廷给张浚以抗金大任。但是,赵构只求苟安,抗金的胜利反而成为赵构、秦桧向金国屈降的进献礼,所以这激起了正直大臣和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在全国一片反议和、主抗战声中,赵构退位,其子赵昚即位,是为宋孝宗。
宋孝宗贬退秦桧党人后,任用张浚为江淮东西路宣抚使,加封少傅卫国公,统帅兵马,并给岳飞平反。
八月七日,朱熹向宋孝宗上了一道奏章,提出建议三项:
一是讲求“格物致知”之学;二是罢黜和议;三是举贤任能。
在这一时期中,他一再尖锐地反对议和,并看到了“六军万姓”的人心向背。
隆兴元年(1163年)三月,宋孝宗要召见朱熹,但朱熹上表推辞了。随后,朱熹写信向李侗求教。李侗在信中认为,国家衰弱的根源是道德不振,人“义利不分”;要使中国强盛,必须发扬道德。
十月,宋孝宗再次下诏催促,于是朱熹应诏赶到临安。这时,由于宋兵出师不利,一年前的抗战热潮已不复存在了。因此,朝廷又派王之望到金国议和,妥协的气氛又开始在朝廷上弥漫开来。但是,朱熹仍然强烈反对议和,后来他受诏到垂拱殿奏事,连上三道奏章,慷慨陈词。
第一道奏章,再次强调“格物致知”之道,说一年来之所以没有收到“平治之效”,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格物致知之道。第二道奏章,他指责派人议和是失策,说君父的仇恨不共戴天。不战就不能复仇,不守就不能制胜。第三道奏章,他认为抗敌制胜之道的根本不在乎威强,而在乎德业;责任不在乎边境,而在乎朝廷。因此,朱熹建议宋孝宗接纳直言,斥退邪佞,堵塞后门,巩固根本。
朱熹朗读第一道奏折时,宋孝宗表情温和,时而答话;朱熹朗读第二、第三道奏章时,宋孝宗就开始默不作声了。
这次召见后,朱熹这个纯粹的议官被任命为武学博士,但要等到官职有空缺时才能上任。这时,宋朝议和大使回朝,传达了金朝苛刻的议和条件。宋孝宗在气愤之余,再度倾向于抗战。
朱熹为抗金献出了自己的计策,还亲自去见过张浚,提出北伐中原的具体想法。他建议:分兵进攻关陕、淮北等地,吸引金兵主力;然后密选精兵数万,直捣山东;同时号召中原豪杰响应宋兵。但是,张浚告诉朱熹,他只受命主持一个方面,没有这么大的权力。(www.xing528.com)
后来,朱熹又见到张浚的长子张栻,要他转告张浚,决不能跟汤思退合作,然后就离开临安回崇安去了。
隆兴二年(1164年),李侗病逝,朱熹赶往延平祭悼。
这年,宋孝宗抗战的决心再度动摇。他从前线召回张浚,罢免其相位。
八月,张浚病死。
九月二十日,朱熹专程赶往豫章(今江西南昌),在灵船上痛悼张浚。他在船上同张栻相处三天,对张栻印象很好;后来两人经常通信,共同研究理学。
在张浚死后,主和派汤思退大肆逮捕主战派官员,外通金国,使宋军大败。
宋孝宗即位之初,其本心志在恢复,但迫于当时形势,不得不与金人议和。和约规定:宋金改称叔侄之国,将岁贡改名岁币,减银五万两、绢五万匹,割商、秦之地与金,归还金人俘虏。其他内容与绍兴盟约大致相同,这就是“隆兴和议”。和议之后,宋孝宗起用虞允文,准备伺机北伐;金人则亡宋之心不死,也在积极备战。
从延平回到崇安后,朱熹有点心灰意冷,不再在仕途上存何奢望。
年底,宋孝宗改元次年为“乾道”。
乾道元年(1165年)四月,在朝廷的催促下,朱熹到临安就任武学博士,教学生学习兵马武艺。但是,朱熹一直痛恨议和,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然而,现实的一切让朱熹彻底失望了,由于他反对议和,在朝中处处受到冷遇。他愤懑郁积,在未被允许的情况下拂袖而归。最后,还是在陈俊卿等人的斡旋之下,朱熹才能够顺利辞去新任,获得监南岳庙的祠禄,成了管理道观的、无职事的受优待之官。
再次回到崇安之后,朱熹除了闭门苦读之外,还十分重视同朋友之间的交流。当时,范念德、魏掞之、屏山刘氏,已经很多的子侄,都同他一起传经授道。就这样,慕名而来,远道请问的人也越来越多。
在讲学的过程中,那些资质聪颖、好学善问的学子引起了朱熹的注意,其中就包括林用中、何镐。朱熹长期讲学,名气越来越大,前来向他请教学习的人也越来越多。这样,朱家的房舍便显得狭窄不堪。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朱熹便将讲论之所迁到了佛顶庵。
在李侗先生去世后,乾道二年(1166年),朱熹获得了关于中和问题的醒悟,真正称得上是他思想上的第一次巨大的飞跃。这年的干支纪年是丙戌年,他的这次醒悟称为“丙戌之悟”。
《中庸》说: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朱熹从师李侗之后,学习的主要内容、基本方法就是其中的真诀。在李侗先生的引导下,朱熹对中和问题中的“已发”和“未发”产生了深厚兴趣。这也将成为他此后若干年一直努力探索的重要课题。朱熹广泛参阅程颢、程颐的一些观点,并同当时的许多学者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最后,他得出了“心为已发,性为未发”的结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