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乡试中元解元,卷子令人满意,朱熹赐同进士

乡试中元解元,卷子令人满意,朱熹赐同进士

时间:2023-1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进士施锷等人为秦桧撰《中兴颂》《行都赋》《绍兴雅》等十篇歌功颂德之作。乡试是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人,一般在八月举行,各地的主考官均由皇帝钦派;中试的被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亚元。乡试结束后,考官蔡兹从一大堆试卷中,终于见到一份令他十分满意的卷子。在信中他表达了自己对朱熹的期望,同时勉励朱熹日后成就大业。四月,好消息传来:朱熹赐同进士出身。

乡试中元解元,卷子令人满意,朱熹赐同进士

绍兴十七年(1147年),宋高宗改封秦桧为益国公。进士施锷等人为秦桧撰《中兴颂》《行都赋》《绍兴雅》等十篇歌功颂德之作。秦桧大喜,提拔了施锷等人,从此颂咏献媚的人越来越多。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十八岁的朱熹来到建安城参加乡试。乡试是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人,一般在八月举行,各地的主考官均由皇帝钦派;中试的被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亚元。中试的举人原则上就获得了选官的资格,并且有机会参加第二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

在决定自己命运的关键时刻,面对威严的考官,许多考生都面露怯意,但朱熹却表现得淡定、从容。他执起笔来挥洒自如,毫无迟滞为难之意:儒家经典、禅学妙语,信手拈来;古往今来、天下之事,尽述笔端。

乡试结束后,考官蔡兹从一大堆试卷中,终于见到一份令他十分满意的卷子。他对人说:“吾取中一后生,三篇策论都要为朝廷措办大事。此人他日必非寻常。”这份试卷,正是朱熹所答。

朱熹如愿以偿,顺利地通过了乡试。这本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然而,朱熹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了。这年冬天,朱熹得到了刘子翚病重的消息。他放下手中所有的事务,马不停蹄地赶回屏山探视。

朱熹每天都侍奉在刘子翚的身旁,亲自为他煎药、喂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刘子翚也没闲着,将自己生平治学的心得和经验全部传授给了朱熹。

十二月,刘子翚去世了。朱熹和家人一起开启了老师生前封存的几封遗书,这些遗书大都是老师对自己身后家事的安排,只有一封是专门留给自己的得意门生朱熹的。在信中他表达了自己对朱熹的期望,同时勉励朱熹日后成就大业。

刘子翚生前的提携、谆谆教诲,还一幕幕浮现在朱熹的眼前。此时,两人却阴阳相隔。朱熹同刘家人一同含泪告别了刘子翚的遗体,料理了他的后事。

第二年——绍兴十八年(1148年)——春天,尚书省礼部举办了三年一度的全国进士考试,四面八方成千上万的举子聚集到临安,这是关系到每个学子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朱熹抱着志在必得的信心奔赴京城。(www.xing528.com)

考试终于结束了,考生三五成群,讨论着考试的内容,然后如潮水般涌出院门。放眼望去,大街小巷挤满了游玩的举子,人声喧哗,一片欢声笑语。朱熹此次重游京城,繁华的都市令他目不暇接,儿时的记忆再次浮现在他的脑海。

二月的临安,寒风料峭,但因为学子们的到来,这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几天之后,学子们期盼已久的发榜之日终于到来了。朱熹挤到万头攒动、人声鼎沸的尚书省门前,一张张大红榜映入眼帘。

朱熹用眼睛极力地寻找着自己的名字,状元王佐之名首先跳入眼帘。接着一甲,二甲,三甲……他都没有看到自己的名字,心里怦怦直跳。他的眼光疾速地扫过一行行姓名,最终在接近纸尾的地方停住了,上面赫然地写着:

第五甲第九十人:朱熹。

朱熹欣喜若狂,颇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之意。一切平静下来之后,他一身轻快,踏上了归途。他初出茅庐,意气风发,再加上天生就喜欢结交名人志士,于是一路拜谒了沿途许多名人。

当时衢州的知州是张嵲,朱熹前往拜访。这位前辈豪迈洒脱,评诗论文滔滔不绝,朱熹听后不禁肃然起敬。就这样,朱熹以十九岁的初学小子,成了张嵲的座上客。凯旋的朱熹,一夜之间成了建安的名人。

四月,好消息传来:朱熹赐同进士出身。朱熹之前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此时正收获着累累果实。虽然他也许还不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但胸中有一股强烈的冲动在汹涌翻腾,如同大鹏一样展翅翱翔,扶摇直上九万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