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丽艳
岁月急急匆匆,林花谢了春红。从呱呱坠地、牙牙学语到花信年华;从欢欢、路艳到丽艳;从小河淌水、龙马凤凰到四季如春。行走一路,或悲或喜,或暗淡无光,或明艳美丽……回望,归来,我想看见生命,看见未来,看见自己!
一路走来,在很多人的眼里,我是懂事、听话、节约、努力的孩子,甚至有点传说中的“别人家孩子”的味道。只有我知道,我其实不是,也不想是,我有我自己的小倔强。
我出生在极普通的家庭,是家里的大孩子。我用啼哭宣布自己的到来,妈妈说我从出生就一直哭,随时要人抱,是传说中的“落地响”。多年以后,我基本没有在妈妈和其他人的面前哭,当然背地里泪窝依然浅。从妈妈保存的照片上还可以看见小美女的样子,越长大越没有美的底蕴,尖尖的虎牙,不对称的脸,一副厚厚的近视眼镜。照片上的女孩好像不是我,不过也正常,大家不都在说岁月是把刀嘛。
父母在家我却形同留守的孩子。因为田地太少,爸爸妈妈忙着干完自家农活以后,天天帮村里人家干活,作为大孩子,假期里我就带着弟弟在家,自给自足。上学期间,我就每天放学回家给自己做饭吃,很少有放学回家直接上桌的时刻。至今我还为此“耿耿于怀”,其他的弟弟妹妹或伙伴放学就可以有热腾腾的饭菜吃,而后守着电视机看或者满村子跑,而我只能在弄大蒜、弄玉米、割牛草中度过我的放学时光。一年又一年,就在形似留守的日子里成长。庆幸的是因为小学在村里,得天独厚,得到了老师们额外的关照,成绩不错,是老师们的宠儿。我想小学时候,能给我带来快乐的就是成绩,就是“别人家好孩子”的赞赏。
进入中学,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家,住校。我永远忘不了去中学报到的那一天,温柔女老师(鲁老师)的多看一眼和分班名册上的那一个圈。好久以后,我才知道为什么我的名字被老师画圈,因为按小学毕业成绩排名,我在新的班集体是第一名。我想鲁老师的画圈是想注意我、记住我,这是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对新生的认识方式。中学三年,我没有成为鲁老师最初想象中的优秀学子,成绩一落千丈,和我的乖乖外表形成强烈对比的还有我那颗叛逆的心。前几天和远嫁江苏的初中同桌聊天,同桌说:“我现在一跑步就会想起你,以前晨跑以后,我俩不进教室早读,而是跑到树丛里挖蚂蚁窝。然后看着老师从宿舍出门进办公室,我俩再跑回教室早读……”这只是我中学叛逆的表现之一,还有许多现在回望觉得不应该做的事情。(www.xing528.com)
中学的叛逆结果就是我上了一所普普通通的高中,心里很失落。这也让我对高中三年有了规划和认识。所以高中三年,我不是最突出的,但却是很认真努力的。我好像从来没有学懂过英语,所以严重偏科,到了高二,那颗悸动的心又开始躁动,对高考、对未来没有信心。这时,有一双温暖的手拍着我的肩说:“说说吧,为什么要放弃?你这么好。”从那节课间休息以后,我时常受到这样的鼓励,一年多以后参加高考,我如愿上了大学。
到大学的第一天晚上,两个海南舍友哭了。作为云南人我还在安慰他们,但说实话我的心情也很糟糕。到了新生见面会,我有了一个美好的遇到—— “生命犹如荷叶上的露珠,风来了,它便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下一刻会身处何处。”这句话在19岁的我心中激起阵阵涟漪。四年大学,迷茫过、纠结过、失去过,更收获过……因为越来越没有光芒,也就越来越没有勇气,活在自己的世界,不去惊扰他人。庆幸有相同气场的好友,慢慢地,我更加知道,我得努力去追寻,最后我抓住毕业的尾巴走近初见时的老师。最近的一次便是在办公室泪流满面,也正是这一次,我知道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角色,我慢慢学会了说“不”,开始勇敢做自己。在写文章之前的几小时,我还被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了一次比较,我承认自己的不善言辞,承认自己的不好表达、不会表达……如果让我选择听故事还是讲故事,那么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听故事,我就是这样一个人,就是沉默的背景墙。
大学毕业以后,我一路流离,一路收获。回望初入职场的我,无可奈何常相随,也正是一次次困难锻炼了我,才成就了今天的我。
絮絮叨叨,回望了自己25年的生活。若要问什么时候的我活得最接近内心,我想每一个阶段都是实实在在发生,从而构建了我的生命层面。资格感很低的我,一直在追寻,追寻来自他人的认同,又极其幸运从小到大都有人在对我说“你很好”。今天,回望归来的我,感谢从未放弃过我的人,也感谢一次次跌倒又爬起的自己……
柴静在《看见》里说:“每个轻松的笑容背后,都是一个曾经咬紧牙关的灵魂。”今天的家乡县城,雾气蒙蒙,我的心情却是明朗的,充满了勇气。因为我知道生活不会都是美好的东西,最重要的是感恩生活、收藏美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