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太极拳的开合、虚实、螺旋|力量的阴阳之道

太极拳的开合、虚实、螺旋|力量的阴阳之道

时间:2023-1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太极拳运动的一个重要原则叫作“虚实分明”,太极拳是由虚实、动静、刚柔的相互变化而形成的弧形的螺旋运动。这充分说明开合、虚实在技击和健身中居于首要地位。太极拳的开合、虚实、螺旋缠绕,都含有阴与阳两种不同的力量。

太极拳的开合、虚实、螺旋|力量的阴阳之道

太极运动的一个重要原则叫作“虚实分明”,太极拳是由虚实、动静、刚柔的相互变化而形成的弧形的螺旋运动。太极拳在身正体松、姿势正确的情况下,要求身、手、步、内外、上下、左右、前后都要分清虚实,弧形螺旋,同内部的虚实转换保持一致。

从外形上看,下肢是稳、实的关键,两腿的转换也应螺丝缠绕。虚实清楚,可使动作平稳舒展,中正不偏,灵活沉稳,越练两腿力量越大,像立地生根一样。

下肢虚实熟练之后,随着重心虚实的移动,应注意手法、身法的虚实,全身一动就分虚实。《拳论》讲:“开合、虚实,即拳经;一开一合,有变有常,虚实兼到,忽现忽藏。”这充分说明开合、虚实在技击和健身中居于首要地位。太极拳外形的虚实以弧形螺旋来变换,每一个动作,都是由圈所组成,在转圈的中间进行虚实变换,如果上半圈为虚,则下半圈为实,上掤为虚,则下按为实。一圈中一虚一实,仍然包含着“劲似松非松”,进一步做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不管一圈中的虚实怎样变换,都要处处有掤劲。套路熟练地运用到推手上,无数的虚实变换,阴变阳、阳变阴、刚变柔、柔变刚、似阴非阴、似阳非阳、忽隐忽现、忽弛忽张,使人不可捉摸。一些太极拳名家用“浑身无处不是圈、浑身无处不太极”来阐明这细微的虚实变化和弧形螺旋。

初练步法,要分清虚实,动作熟练后,可以将步法的虚实缩小,虚实距离越短变化越为灵活。(www.xing528.com)

太极拳的螺旋缠绕运动,是在意识指导下内劲作螺旋催动外形,形成圆形的动作。它是陈氏太极拳的精华所在。太极拳的缠绕劲,不管是内缠、外缠、大缠、小缠、左缠、右缠,都归纳为顺缠与逆缠。陈照奎宗师讲:“小指领劲大拇指合为顺缠,大拇指领劲小指开为逆缠。”不管顺缠、逆缠,运动时都要螺旋式地缠绕、伸缩,成为圆形运动,即“缠丝功”。这种缠丝劲的练法,能使全身内外一动无有不动,于同一时间内,综合地完成神经、呼吸、循环、经络肌肉等的系统训练。这种练习法,在预防疾病和辅助治疗疾病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太极拳的开合、虚实、螺旋缠绕,都含有阴与阳两种不同的力量。有刚有柔、有虚有实,有整圈、半圈、顺圈、逆圈、大圈、小圈等,在整个套路中错综复杂地交织着。动作的前进、后退、起落、翻转,都带有走弧形、画圆圈的形象。

初学者,练习太极拳转圈幅度要大,练习日久,转圈熟练后逐渐缩小,由大圈而中圈,再由中圈到小圈。循序渐进,得心应手。《拳论》讲:“要想拳练好,除非圈练小”,“妙手一运一太极,太极一运化乌有”。这就是太极拳的“大圈——中圈——小圈——无圈”,逐渐达到神妙阶段,由开展而渐到紧凑、由有形而归于无形的高级境界。“太极一运化乌有”,不是没有圈,而是外形看不见,只有圈的意识,没有圈的形式,只有下苦功极深的人才能达到这样极其微妙的高级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