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子的德治思想:教育进取精神、人民性、性别不足

孔子的德治思想:教育进取精神、人民性、性别不足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孔子办私学和广招弟子的教育思想充满了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贯彻了为德治服务,表现了广泛的人民性。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来自不同的国界、不同的阶级和阶层。以上是孔子倡导私学和 “有教无类” 思想的进步意义和历史作用。从目前可见的文献中看,孔子的弟子中没有一名是女性。这些应视为其不足之处。

孔子的德治思想:教育进取精神、人民性、性别不足

孔子不辞劳苦创办私学,不怕挫折坚持聚徒讲学,在危难中仍与弟子 “习礼大树下”,“弦歌之声不绝”。这正是从 “学在官府” 到 “百家之学” 的转折点,在中国教育史上开辟了新纪元,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一次划时代的革命。

第一,它冲破了 “政教合一” 的枷锁,教育从政治活动中分离出来,完成了学校教育独立化的过程。按 “有教无类” 原则创办的私学是从政府机构中分离出来的,是以育士为专门职能的教育场所;教师是脑力劳动的专业化的教育者,而非官吏。孔子办私学和广招弟子的教育思想充满了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贯彻了为德治服务,表现了广泛的人民性。

第二,有力地冲击了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摆脱了他们对文化教育的控制,从而加速了从 “学在官府” 到 “学在四夷” 的历史转变过程。教育对象由贵族推广到平民,适应了 “士” 阶层的兴起,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开始了 “文化下移” 的新纪元。孔子将以往深藏在秘府的典籍解放出来,加以传播,使他的学生有了 “成贤” 和 “从政”的机会,起到了先驱者的启蒙作用。

第三,为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改革培养和准备了一批人才。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来自不同的国界、不同的阶级和阶层。他们学成之后,分散到各国去做官、任教或从事其他工作,不少人直接参与或积极赞助了社会改革。(www.xing528.com)

第四,私学的兴建和 “有教无类” 的招生原则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这次教育制度的升华,促进了社会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它揭开了战国百家争鸣” 的序幕。

以上是孔子倡导私学和 “有教无类” 思想的进步意义和历史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孔子这些主张和实践,虽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意义上反映了 “教育平等思想”,具有人民性和鲜明的教育民主性色彩,但他并不是主张全民受教育,他所扩大的教育对象是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他虽也认为妇女中有人才,但他没有在妇女中培养人才的思想。从目前可见的文献中看,孔子的弟子中没有一名是女性。这些应视为其不足之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