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子的德治思想:重政务轻自然,堵塞了通往自然科学的道路

孔子的德治思想:重政务轻自然,堵塞了通往自然科学的道路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孔子重视农业,是出于一个务实、为了社会秩序稳定、粮食供应得到保证、精明的政治思想家的考虑,而并非从农业劳动和技艺发展的角度着想。天道自然极少成为孔子论学授业的内容。孔子及以后的儒家崇尚政治人伦之 “道”,贬抑探索天地自然的 “物理” 及生产技艺;重政务、轻自然、斥技术逐渐成为儒家传统,堵塞了儒家通往自然科学的道路。

孔子的德治思想:重政务轻自然,堵塞了通往自然科学的道路

孔子虽然看到了经济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但又认为物质生产、商品交换这类经济活动,以及相关的技能、学术,都是 “小人” 才去从事的 “末业”,是 “小道”。君子则只要施政得度,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因此,君子之学根本不包括从事工农的实践活动和实际技艺。孔子认为农业固然于社稷国家至关重要,但只要将尊卑、贵贱、长幼、亲疏的礼制调理好了,农业的发展、生产者的归顺是不成问题的。所以他轻视体力劳动。

孔子斥责要 “学稼” “学圃” 的弟子樊迟。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子路》)

孔子这一态度与他 “重民” “富民” 思想并不矛盾。孔子重视农业,是出于一个务实、为了社会秩序稳定、粮食供应得到保证、精明的政治思想家的考虑,而并非从农业劳动和技艺发展的角度着想。他主张君子和统治者的任务是通晓使民众 “心悦而诚服” 的礼制,至于耕稼及其技艺则无须亲自过问和提倡。

与农业相比,更被统治者鄙视的 “贱工末技”,孔子也是轻视的。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子张》) 这明确把读书人追求的 “道” 与劳动者尽力的 “事” 对立起来,子夏在孔门以 “多技艺” 著称,为此受到孔子 “无为小人儒” 的警告。天道自然极少成为孔子论学授业的内容。子贡曰:“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公冶长》)

孔子的这些观念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脑力劳动成为统治阶级专利品的社会存在的反映。

孔子开创的儒家,渊源于 “司徒之官”,任务是辅佐人君,擅长于“讲政治、立德范”。至于宇宙本体论的探讨、天文历算学的研究,则是另一些文化人——出于 “史官” 的道家和出于 “羲和之官” 的阴阳家的任务。这样,儒家与社会生产实践相脱离的程度更为彻底,它不但排斥生产技艺,连自然知识也很少过问。(www.xing528.com)

孔子及以后的儒家崇尚政治人伦之 “道”,贬抑探索天地自然的 “物理” 及生产技艺;重政务、轻自然、斥技术逐渐成为儒家传统,堵塞了儒家通往自然科学的道路。

总之,过分强调和夸大政治、道德的作用,把一切与经济生活相关的科学技术列为谋求功利的卑贱、不沾的行径,这种观念即使在春秋时代,也不利于社会进步,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更被后儒放大,起着阻滞经济、科学发展的作用。

孔子的经济思想有何现实意义?

孔子的经济思想将人们的生活方式、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等进行了规范和引导,这些思想对于解决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首先,借鉴孔子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以义制利” 的获取财富原则,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利益与道德之间的关系,解决在财富创造过程中面临的财富理论困境,从而建立起健康和谐的社会主义市场道德规范体系。其次,借鉴孔子 “均无贫” “轻徭薄赋” “藏富于民” 的富民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防止贫富差距过大,从而构建公平的社会主义财政体系,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再次,借鉴孔子 “崇俭黜奢、节用爱人” 的财政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抑制铺张浪费,加大对民生的投入,从而解除全体国民的后顾之忧,增加幸福指数。最后,借鉴孔子 “使民以时,取予有时”等遵循自然界客观规律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尊重自然,建设美丽中国,从而构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有人以孔子并非专攻经济问题为理由,断言孔子经济思想是贫乏的,甚至进而否定整个古代中国经济思想的价值,还搬出某些西方学者的观点以为佐证:“没有一个东方国家有任何东西可以与西方国家中世纪僧侣们所作出的良好开端的经济分析相比拟。”[12]但事实却相反,孔子的经济思想对后世产生了以及正在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更发人深省的是,这种影响早已跨出国界。日本学者上野直明在其所著 《中国经济思想史》 中讲道:“从政治方面和经济方面来说,中国对欧洲思想界的影响极其重大。……对欧洲的经济思想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现代经济学家、美籍奥地利人熊彼特 (Joseph Alois Schumpeter) 也认为:“在古代中国比在任何其他地区,我们可以指望发现许多方面的古代经济思想,中国是我们所知道的保存有最古老典籍文化的所在地。事实上,在那里我们看到一种高度发达的公共行政制度,日常处理农业问题。……甚至,那里有货币管理和兑换控制方法,这些方法似乎必须预先经过相当多的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