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子:追求以民利为利、反对争夺利益的德治理念

孔子:追求以民利为利、反对争夺利益的德治理念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孔子提出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和 “废山泽之禁” 。他主张要因顺民情,国家不要随意干预,以便让老百姓自主经营并从中得利。他还反对贵族领主与民争利,主张开禁利民。孔子的 “足食” 主张,是其行仁以安民之道在经济方面的反映。主要措施是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和 “择可劳而劳之” ,即导民兴利和恰当组织劳动,这就是孔子的富民之道。

孔子:追求以民利为利、反对争夺利益的德治理念

孔子提出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尧曰》) 和 “废山泽之禁” (《孔子家语·五仪解第七》)。他主张要因顺民情,国家不要随意干预,以便让老百姓自主经营并从中得利。他还反对贵族领主与民争利,主张开禁利民。这对统治者来说其实是 “惠而不费” 的,即一方面人民可得到实惠,另一方面又不损害统治者的利益。

孔子的 “足食” 主张,是其行仁以安民之道在经济方面的反映。针对饿殍相望于道的现实,他提出统治者必须使民众有足够的粮食以维持生活。他说:“所重:民、食、丧、祭。” (《尧曰》) 他还说,为政者要使国家拥有足够的粮食储备。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颜渊》)(www.xing528.com)

孔子把 “足食” 作为执政的一项当务之急,并认为 “足食” 比 “足兵” 更为重要。

孔子在经济上的 “爱民” 思想不限于 “重民食”,他还进一步提出富民的主张。孔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尧曰》) 即孔子认为统治者必须做到惠民、利民,要因势利导地制定出推动经济发展的政策,多做一些对百姓富裕有利的事。主要措施是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和 “择可劳而劳之” (《尧曰》),即导民兴利和恰当组织劳动,这就是孔子的富民之道。他认为民富是国富的基础与前提。富民是本是源,国富是末是流,民富才能国富,而且他力主富民在先。为此他指出,“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左传·哀公十一年》)。可见,“施取其厚” 和 “敛从其薄” 是其财经政策。孔子主张藏富于民,认为安民之道即应像子产那样 “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公冶长》)。他建议从政者处理经济事宜,眼光要放远,绝不能忽视基本的和长远的利益。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