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我们讲过孔子的修己之道,安人是修己的自然延续,而仁民才是修己的真正归宿。那么君主应当如何践行仁政德治呢?
在孔子看来,道德具有超越一切的无形力量,为政者具有了这一道德禀赋,便拥有了政治人格和权力权威,也就拥有了为政治国、安人安百姓的资质,只有内圣而后才能够外王。“圣王” 最早见于 《左传·桓公六年》:“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 刘泽华先生说:“在先秦诸子以及其后的整个思想界,凡是提到圣人和论及圣人的社会功能的,几乎没有不同政治联在一起的,没有不同治理天下联在一起的。没有不同王联在一起的。”[12]这种看法是符合当时思想界的实际的。“内圣外王” 一词出自于 《庄子》,《庄子·天下篇》 将 “内圣外王” 之道提升至 “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 的高度,并认为其 “小大精粗”具在于 《诗》 《书》 《礼》 《乐》 之中。应该说,庄子对 “内圣外王” 的概括是较契合儒学的基本精神的。梁启超甚至对儒学作了如此的判断:“儒家哲学,范围广博。概括起来,其用功所在,可以 《论语》 ‘修己安人’ 一语括之。其学问最高目的,可以 《庄子》 ‘内圣外王’ 一语括之。”[13]就明确用 “内圣外王” 一词来概括孔子创立儒学的精神实质。孔子认为,君主的道德修养及人格力量决定了国家政治之前途及君民关系之命运。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雍也》)
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卫灵公》)(www.xing528.com)
《说文》,“圣,通也,从耳,呈声”。说明 “圣” 字最初是与非凡的听觉功能有关,所谓 “闻其末而达其本者,圣也” (《韩诗外传》 卷五)。有学者认为,“圣人” 在远古文化中应当是能够闻声知情、天人相通的氏族首领。[14]所以 “圣人” 虽然具有超凡的才能和品格,却并非宗教意义上彼岸世界的神,在孔子那里更是人人可以通过道德修炼而能努力争取达到的境界。《论语正义》 曰:“恭己者,修己以敬也。” 又引 《吕氏春秋》 先己篇:“昔者先圣王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故善响者不于响,于声;善影者不于影,于形;为天下者不于天下,于身。”[15]孔子的确是将统治者具有高尚道德当作其为政的首要条件。在孔子的修己之道中,正身近则可成为君子,远则可成为圣人治平天下,因为圣君贤臣的思想行为本身就是民众所要奉行的法典,具有治平天下的政治功能。
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孔子认为圣比仁更难以做到,因为圣人政治可以说是完美无缺的,但孔子的意图并非将自己的圣王思想限于空想,而是在于确立对现实政治的批判标准,从而使对现实政治的批判保持永不消失的空间。牟宗三先生说:“在现实世界里,是不可能有圣人的,因为某人纵使在现实世界里最受推崇,一旦他自称为圣人,自命到达最高境界,那么他的境界便不是最高的,所以已不可算是圣人了。圣人的产生,必由于后人的推崇,便是这个道理。”[16]当然后来的历史,“实然”代替了 “应然”,王天下者就是圣人。简言之,“圣王” 观变成了 “王圣” 观,这些是孔子始料不及的。
在孔子的德治思想中,高悬了一个 “圣王政治” 作为绝对参照系统和终极目标,相对应的便是正人必先正己的需要永远践行的内圣之道。郭店楚简 《唐虞之道》 篇说:“必正其身,然后正世,圣道备矣,故唐虞之(道,禅) 也。” 《成之闻之》 篇说:“古之用民者,求之于己为恒。”[17]可见,孔子这种修己为政的思想为后代的儒家承袭下来。牟宗三先生认为:儒家的治道 “其本质就是 ‘自上而下’ 的。无政道的治道,尤其顺治道的本质而一往上遂,故言治道惟是自 ‘在上者’ 言。端本澄源,理固应如是。治道之本义只是一句话:‘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18]孔子创立的仁学并不仅仅是一种关注个人成德成圣的道德哲学,也不仅仅是关怀如何建立一个合理政治秩序的政治哲学,而是一种体现了个体与群体、个人与社会、道德与政治的高度统一、囊括了内在道德修养与外在政治功业的内圣外王之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