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子德治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孔子德治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宗教祭祀仪式的 “礼” 起源很早,由于材料有限,很难断定它的确切时代。荀子明确地说,个人社会利益的差异必然导致相互的争夺,而 “礼” 则是对这种争夺的限制,是对利益分配的调和原则。春秋以前,诸侯各国还没有公布成文的法令,因此 “礼” 在建立社会秩序方面具有积极的重大作用。至春秋时期,传统的礼仪和等级秩序开始遭到破坏,社会日趋混乱,“礼” 的内容与形式开始分离。

孔子德治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说文》 示部:“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豐。” 《说文》豐部:“豐,行礼之器也,从豆,象形。” 王国维认为:“皆象二玉在器之形。古者行礼以玉,故说文曰:豐,行礼之器,其说古矣。”[14]王氏的此种说法,已被后来多数的研究者认同。此说认为,“礼” 字最早指以器皿盛两串玉献祭神灵,后来也兼指以酒献祭神灵,再后来则指一切祭祀神灵之事。

郭沫若先生说:“禮是后来的字,在金文里面我们偶尔看见有用豊字的,从字的结构上来说,是在一个器皿里面盛两串玉具以奉事于神,《盘庚篇》 里面所说的 ‘具乃贝玉’,就是这个意思。大概礼之起于祀神,故其字后来从示,其后扩展而为对人,更其后扩展而为吉、凶、军、宾、嘉的各种仪制。这都是时代进展的成果。”[15]

礼记·礼运》 中这样阐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 作为宗教祭祀仪式的 “礼” 起源很早,由于材料有限,很难断定它的确切时代。从考古材料看,早在六千多年前的中原地区便有了 “礼” 的萌芽,如濮阳西水坡大墓中出土的一些器物已具礼器的特征。还有稍后的辽西红山文化的“女神庙” 遗址、浙江良渚文化的 “祭坛” 遗址、中原龙山文化、山东龙山文化都出土了一些非实用性玉器、漆木器和陶器,与后代的礼器性质类似。

荀子·礼论》 开篇也对 “礼” 的起源作了阐述: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荀子这里所说的 “礼” 的起源,并不是就 “礼” 的历史起源而论,而是一种理论分析的前提。荀子明确地说,个人社会利益的差异必然导致相互的争夺,而 “礼” 则是对这种争夺的限制,是对利益分配的调和原则。但这种分配并不是一种平均、公平的分配,而是一种有等级的分配,社会等级地位越高,享有的利益也越多。这样既满足了不同阶层的需要,使 “欲” “物” 二者之间得到尽可能的平衡,又使上下贵贱各有其序,从而保证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因此,以 “礼” 作为 “度量分界”,即一种分配原则。它与社会正义理论一样,都源于社会利益分配,但分配形式不同,以 “礼” 作为分配原则,既以社会等级秩序为前提,又以社会等级的和谐和稳定为最终目标。在这样的原则之上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必然是等级制度。因此,“礼” 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价值目标,在本质上是一种等级秩序,它所追求的是等级和谐,而不是普遍的平等与正义。

古代的 “礼”,“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为政》) 经夏商二代发展损益,至西周而臻于极盛,被孔子称为 “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八佾》)。那我们不妨在周代的文献中看看 “礼” 的用法。

徐复观先生对 《尚书》 中的 “礼” 字作了具体的考证:

在 《尚书》 周初文献中,《金滕》 有一个礼字,“我国家礼亦宜之”。《洛诰》 出现三个礼字,“王肇称殷礼,祀于新邑,咸秩无文” “惇宗将礼,称秩元祀,咸秩无文” “四方迪乱,未定于宗礼”。《君奭》 出现了一个礼字:“率惟兹有陈,保乂有殷,故殷礼陟配天,多历年所。” 《金滕》 上说的 “我国家礼亦宜之” 的礼,一般解释为改以王礼葬周公,葬与祭有连带关系。其余 《洛诰》 《君奭》 的四个礼节,皆指祭祀而言,祭祀有一套仪节,祭祀的仪节,即称之为礼。[16]

刘家和先生对 《诗经》 中的 “礼” 字作了具体分析:“礼字见于《诗经》 者,在 《小雅》 之 《楚茨》 《宾之初筵》,在 《周颂》 之 《丰年》 《载芟》 中,皆指礼仪。” 同时刘先生指出,在周初 “等差、次序以至制度的涵义亦渐显露”。[17]

从现有的文献看,周代所集大成而发展的 “周礼” “礼乐” 已经开始超越宗教礼仪的范畴,历史上所谓 “周公制礼作乐” 的礼乐,分明是一套西周宗法等级社会的制度与文化的建构。春秋以前,诸侯各国还没有公布成文的法令,因此 “礼” 在建立社会秩序方面具有积极的重大作用。西周礼乐的精义在于用礼制来规定等级差别,不同等级享有不同的礼制,由此表现出尊卑贵贱、等级有序的社会。

至春秋时期,传统的礼仪和等级秩序开始遭到破坏,社会日趋混乱,“礼” 的内容与形式开始分离。侯外庐先生有过精辟的分析:

西周的文化典章,在春秋的反动内战 (族战) 与外战 (族战) 之下,已经不是有血有肉的思想文物,而仅仅作为形式的具文,背诵古训教条罢了。所谓 《诗》、《书》、礼、乐的思想,在这时成为好像礼拜的仪式。例如 “礼” 在西周为 “惇宗将礼”的维新制度,氏族君子所赖治国的优先权 (君子勤礼,小人尽力),《诗》 在西周为社会思想的血脉,然而到了春秋,公子与富子争夺,富子大夫取得政权,礼固失其基础,《诗》 亦不容于作批判的活动。礼不是成了贵族的交际礼貌仪式,即成了冠婚丧祭的典节;《诗》 则流于各种各样的形式,如贵族交际场合的门面词令,朝宴外宾的乐章唱和,使于外国的教条酬酢等等。这样地,把西周的活文化,变成了死规矩。[18](www.xing528.com)

正是在春秋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一些开明的政治家开始思考 “礼”的精神层面的问题,他们通过对比发现,西周社会之所以比较稳定,是由于客观上有 “礼” 这样一种体制和机制在有效地发挥着平衡、控制的作用。翻开 《左传》,我们随处可见春秋贤人有关 “礼” 的相关记载:

《左传·昭公五年》:

(昭) 公如晋,自郊劳至于赠贿,无失礼。晋侯谓女叔齐曰:“鲁侯不亦善于礼乎?” 对曰:“鲁侯焉知礼?” 公曰:“何为?自郊劳至于赠贿,礼无违者,何故不知?” 对曰:“是仪也,不可谓礼。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今政令在家,不能取也。有子家羁,弗能用也。奸大国之盟,凌虐小国。利人之难,不知其私。公室四分,民食于他。思莫在公,不图其终。为国君,难将及身,不恤其所。礼之本末,将于此乎在,而屑屑焉习仪以亟。言善于礼,不亦远乎?” 君子谓:“叔侯于是乎知礼。”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赵) 简子曰:“敢问何谓礼?” (子大叔) 对曰:“吉也闻诸先大夫子产曰:‘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 简子曰:“甚哉!礼之大也。” 对曰:“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也,是以先王尚之。故人之能自曲直以赴礼者,谓之成人。大,不亦宜乎?”简子曰:“鞅也,请终身守此言也。”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齐侯与晏子坐于路寝,公叹曰:“美哉室,其谁有此乎?”晏子曰:“敢问何谓也?” 公曰:“吾以为在德。” 对曰:“如君之言,其陈氏乎!陈氏虽无大德,而有施于民。豆区釜钟之数,其取之公也薄,其施之民也厚。公厚敛焉,陈氏厚施焉,民归之矣。……公曰:“善哉,是可若何?” 对曰:“唯礼可以已之。在礼,家施不及国,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士不滥,大夫不收公利。”……“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君令而不违,臣共而不贰,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夫和而义,妻柔而正,姑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善物也。”……“先王所禀于天地,以为其民也,是以先王上之。”

女叔齐、子产、晏婴关于 “礼” 的论述在春秋时代是最为系统和明确的,而三人论礼的时间前后相去才二十余年,这说明,到春秋晚期,春秋时代兴起的礼治思潮已渐趋成熟。“礼” 已成为人们衡量是非的标准,成为凌驾于一切道德名目之上的最高范畴。生活在春秋末期的孔子深受这一思潮的影响,他有关 “礼” 的思想就是在总结礼治思潮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当然孔子又给它充实了新的生命力,下文会着重说明。

礼的内涵,章太炎先生在 《检礼·礼隆杀论》 中说:“礼者,法度之通名,大别则官制、刑法、仪式是也。”[19]它几乎涵盖或渗透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钱穆先生指出:“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20]“礼” 还可以从如下几个层面加以认识:物质层面的 “礼”,是为礼器,指仪式之礼;制度层面的 “礼”,是为礼制,指制度之礼;思想层面的 “礼”,是为礼义,指观念之礼。概括而言,“礼” 又分为 “本” 和 “文” 两个方面,即所谓 “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 (《礼记·礼器》)。“本” 指礼的精神和原则,“文” 指礼的具体表现形式。二者缺一不可,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辅相成,浑然一体。

孔子的所谓 “述而不作”,是指他不像古代圣人 (如周公) 那样为了建立社会生活秩序、规范人生而去制定各种制度、法规,而是阐述圣人制定这些制度、法规之意,也就是说,孔子不是礼乐的制定者,不是立法者,而是对体现在古代礼乐制度之中的原则精神加以反省和理解,并将其中普遍适用性的形上之道抽象出来的思想者。正如曲阜孔庙元神道碑铭上说的 “先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明”。孔子把制礼作乐的圣人自己也许都不曾明确意识到的礼乐之道,一以贯之地述发出来。“这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次具有质变意义的伟大飞跃,它使中国文化由规范性文化走向了哲学时代。”[21]

因此从中国思想史的角度来看,春秋时代的 “礼崩乐坏” 并不真的意味着礼乐文化走向了崩溃,可以说这一阶段正是中国古代礼乐文化的一次转型时期。西周的礼制经过此次转化,找到了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特别是经过孔子及其后先秦儒家的努力,“礼” 在 “制” 的基础上有了思想的支撑,礼学形态更加完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