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 “仁” 的内涵之一是诸德之统、万善之源,那么在孔子的学说中仁人们应当如何将自身的美德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中呢?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 曰:“修己以安人。” 曰:“如斯而已乎?” 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宪问》)
《论语正义》 注:“修己” 者,修身也。“以敬” 者,礼无不敬也。“安人” 者,齐家也。“安百姓”,则治国平天下也。还转引孔安国注,谓“人” 为 “朋友九族”。[12]可以说,后来儒家的修齐治平之学就是由孔子的修己之道产生出来的。修己与安人是孔子为仁之方中前后衔接、不可分割的两个环节,欲安人必先修己,而修己的目的就是安人。
孔子的仁学是把己建立为行仁的出发点,强调道德的自觉和主动性,所谓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述而》) 孔子的仁学认为人是 “为己” 提高精神境界而修身求仁的,但仅仅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是不够的,前面我们论证过 “仁” 字本身是一定要涉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所以获得仁后,要突破对自身价值的关怀而去关怀他人,这样就完成了从 “修己” 到 “安人” 的过渡。因此,为仁是从向内修身开始,而最终任务是向外的,即 “安人” 以至于 “安百姓”。
这种 “为己” 与 “为人”、“自爱” 与 “爱人” 相互统一的学说,较好地解决了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与后来的杨朱学派和墨家存在着根本区别。杨朱 “流” 于为己而不为人,主张 “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 “流” 于为人而不为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孟子·尽心上》)。
孔子仁学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一种道德人文精神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在于先使人成为君子贤人,然后把君子贤人内在的精神修养所取得的成就发挥出来,施之于同类,以建立起和谐的社会秩序。这是为仁的一种方法,也是 “修己” 有成者应尽的政治义务。如果修己所达到的境界仅仅是能约束自己,洁身自好,那还不能算达到了仁。孔子与春秋时期的隐士之间根本的区别就在于此,孔子谓:“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微子》) 我们不妨再看几个 《论语》 中的例子,辨析一下 “仁” 与 “忠” “清” 等概念的不同。(www.xing528.com)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 子曰:“忠矣。” 曰:“仁矣乎?” 曰:“未知。焉得仁?”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违之。何如?” 子曰:“清矣。” 曰:“仁矣乎?” 曰:“未知。焉得仁?” (《公冶长》)
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宪问》)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雍也》)
从孔子对历史人物和当时的为政者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修己是为仁的方法,而不是目的。安人被当成是修己的自然延续,而仁民才是孔子修己之道的真正归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