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詩英譯本中的lute是琵琶還是琴?分析琴學論衡研討會論文集

唐詩英譯本中的lute是琵琶還是琴?分析琴學論衡研討會論文集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筆者想指出,用lute指稱“琴”的例子,在唐詩英譯本中,頗容易發現。[46]西方讀者看到英譯本中的 my lute,是聯想起七絃古琴,還是聯想起“琵琶狀”的樂器呢?事實上,在英語世界中,lute也常用來翻譯“琵琶”,這也許是Herbert Giles建立的傳統。如果英語讀者以爲王維彈的是琵琶,那麼,王維詩體現的“氣氛”和“感覺”就不一樣了。筆者相信,王維《竹里館》、《酬張少府》提到的“琴”,是七絃古琴。然而,英譯本上出現lute,那個lute指什麼中國樂器呢?

唐詩英譯本中的lute是琵琶還是琴?分析琴學論衡研討會論文集

以上所論,當然衹是一些翻譯用語上的細節,但是,細節也能說明一個重點:有些“對等詞”其實不是漢英雙方銖兩悉稱,衹不過人們一直視爲“對等”。究其緣故,可能是因爲“前人的譯文”立下了先例,後人就一仍其舊。

有學者談論“琴=Chinese Lute”時聲稱:“〔高羅佩〕這種譯法在西方幾乎沒有任何跟隨者。目前的英文文獻中衹有高羅佩一人用了Chinese Lute 這樣的譯法,成爲中國音樂術語英譯的一個很特殊的例子。”[33]筆者不知道他說的“英文文獻”涵蓋面有多大,也許他指的是專業的音樂文獻。

筆者想指出,用lute指稱“琴”的例子,在唐詩英譯本中,頗容易發現。以下,我們來審視一些實例。

高羅佩在1940年的英語著作中用the Chinese lute來對應“琴”,lute前有修飾語the Chinese,但是,後來頗多譯者遺棄the Chinese,單用lute。唐代詩人王維(701—761)《竹里館》:“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34]上世紀二十年代,美國學者Witter Bynner (1881—1968)翻譯王詩首二行:

Leaning alone in the close bamboos,

I am playing my lute and humming a song.[35]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Ts'ai T'ing-kan (蔡廷幹) 譯爲:

Alone I sat beneath the bamboo’s shade,

And hummed an air, whilst on the lute I played, …[36]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Innes Herdan (靜霓·韓登) 譯爲:

Sitting alone in the hush of the bamboo grove,

I thrum my lute and whistle lingering notes.[37]

1987年,許淵沖的譯文是:

Sitting among bamboos alone,

I play my lute and croon carefree.[38]

2011年,美國學者Michael Farman 也是把“彈琴”翻譯成 play my lute.[39] 可見,王維竹里館的“琴”是譯者筆下的 my lute。也許,這是高佩羅創造的“傳統”?不妙的是,讀者看到白居易作品(《琵琶行》)英譯本中也有lute,也許會以爲王維和白居易描寫的是同一種樂器。

王維的《田園樂》(其七)提到“酌酒會臨泉水,抱琴好倚長松。”更爲有名的是《酬張少府》,有“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之句。[40]這“松風……山月……”Witter Bynner 譯爲:

A wind from the pine-trees blows my sash,(www.xing528.com)

And my lute is bright with the mountain moon.[41]

Innes Herdan譯爲:

A pine wind will loosen the girdle of my grown,

A mountain moon glitter on my lute.[42]

黃行生譯爲:

My loose sash’s caressed by the wind from pines.

On the strings of my lute the hill moon shines.[43]

美國學者Michael Farman的譯文是:

I ease my belt in fresh pine breeze,

play my lute to the mountain moon.[44]

西方讀者看到上引各種譯文中的 lute,會聯想起什麼形狀的樂器?[45]如果西方讀者不懂漢語,他們可能難以得知眞相。

筆者讀王維《竹里館》、《酬張少府》,聯想到的是詩中人在彈“古琴” (七絃琴)。[46]西方讀者看到英譯本中的 my lute,是聯想起七絃古琴,還是聯想起“琵琶狀”的樂器呢?事實上,在英語世界中,lute也常用來翻譯“琵琶”,這也許是Herbert Giles建立的傳統。[47]簡言之,以下兩個“對等式”:

“琵琶 = lute”

“(古)琴 = lute”

在英語世界中都存在,語境不清的話,讀者不容易從文字上得到準確的信息。如果英語讀者以爲王維彈的是琵琶(譯文中的lute),那麼,王維詩體現的“氣氛”和“感覺”就不一樣了。

王維在琴史上有特別的地位。古琴名曲《陽關三疊》,就是取材自王維的七言絕句《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48]據說,此詩後來被編成琴歌,唐朝的梨園樂工廣爲傳唱。

筆者相信,王維《竹里館》、《酬張少府》提到的“琴”,是七絃古琴。然而,英譯本上出現lute,那個lute指什麼中國樂器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