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布洛赫的哲学与嵇康的《琴赋》成果

布洛赫的哲学与嵇康的《琴赋》成果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嵇康在《琴賦》的一開始就說明他寫《琴賦》的原因。嵇康在此先從他個人的感受與音樂的普遍功能兩方面討論古琴的特殊地位:在一個不斷變化的世界中,音樂對嵇康而言是唯一不變的。跟蔡邕的《琴操》來比,《琴賦》中琴的藝術似乎已經退出社會與政治的普遍關懷。原來的歷史傳統,在《琴賦》中出現於探討古琴製作過程的段落中。總而言之,嵇康的《琴賦》延續著蔡邕在《琴操》中所展現的超越性與理想性。

布洛赫的哲学与嵇康的《琴赋》成果

嵇康在《琴賦》的一開始就說明他寫《琴賦》的原因。從他這一段話中,我們可以理解嵇康對琴的認定:

余少好音聲,長而翫之。以爲物有盛衰,而此無變;滋味有猒,而此不勌。可以導養神氣,宣和情志,處窮獨而不悶者,莫近於音聲也。是故復之而不足,則吟詠以肆志,吟詠之不足,則寄言以廣意。然八音之器,歌舞之象,歷世才士,並爲之賦頌。其體制風流,莫不相襲。稱其材幹,則以危苦爲上;賦其聲音,則以悲哀爲主;美其感化,則以垂涕爲貴。麗則麗矣,然未盡其理也。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聲,覽其旨趣,亦未達禮樂之情也。衆器之中,琴德最優,故綴敘所懷,以爲之賦。

嵇康在此先從他個人的感受與音樂的普遍功能兩方面討論古琴的特殊地位:在一個不斷變化的世界中,音樂對嵇康而言是唯一不變的。嵇康強調音樂“導養神氣,宣和情志,處窮獨而不悶”的功能。在這個敘述中,嵇康從個人修養的角度說明音樂的功能。他不像蔡邕強調琴在政治上的特殊教化功能。跟蔡邕的《琴操》來比,《琴賦》中琴的藝術似乎已經退出社會與政治的普遍關懷。嵇康的琴衹是表現他個人的期待與關懷,而不再表現整個社會的理想狀態。

因爲這個原因,《琴賦》對“天”與琴的關係也作了不同的認定。琴不再是從它的結構呼應天、地、人三者的美妙互動。在《琴賦》中,琴與“天”的互通展現在音樂的變化與天地變化兩者的奧妙呼應之上。[10]嵇康認爲,因爲琴在材料上吸收了天下萬物的美妙成分,琴的音樂可以有類似於天的功能。但是嵇康所敘述的音樂功效已經不是政治上的教化功能,而衹牽涉個人的美感。(www.xing528.com)

由此可知,嵇康的理想生活主要以個人與天地的關係展現。獨處的隱士透過音樂達成“天人合一”的境界。天地的秩序對人群的啟示不再是討論古琴音樂的焦點,反而個人用古琴音樂拖離人群。衹有在古琴音樂上,嵇康可以表現他的理想;衹有在彈奏古琴時,他可以超越當時社會的政治黑暗。古琴音樂已經不再諷刺或暗示社會或政治。

原來的歷史傳統,在《琴賦》中出現於探討古琴製作過程的段落中。因爲整個傳統都參與古琴的製作過程,傳統所賦予的意義隱藏在古琴中。但是在提起音樂的社會功能時,嵇康不提到“君臣”、“夫婦”等社會倫理關係,而衹提到社會交流中的朋友關係。友誼成爲嵇康在儒家倫理中唯一肯定的人際關係。總而言之,嵇康的《琴賦》延續著蔡邕在《琴操》中所展現的超越性與理想性。但是理想的內容與範圍大大的改變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