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內閣文庫藏張大命《太古正音琴經》,分爲文、行、忠、信四集,其中“文集”包括卷一“琴學淵源上”、“ 琴學淵源下”;卷二“操縵指訣”;卷三“字譜流源”;卷四“博古名操”四卷,署名“閩潭城右袞張大命纂集,浙武林太韶沈音校閱”;“行集”包括卷五 “歷代名琴”;卷六“古琴辨”;卷七“斲法”;卷八“琴社”;署名“古潭憲翼張大命纂集,武夷少鳴吳彥錫校閱”;“忠集”包括卷九 “大雅嗣音”,卷一〇“琴雋”;卷一一“琴窗雜記上”、“琴窗雜記下”;署名“閩潭城右袞張大命纂集,閩三山景莊鄧當時校閱”;“信集”包括卷一一“格古要論”;卷一三“煞風景”;卷一四“琅嬛記”,署名“古潭憲翼張大命纂集,徽郡友琴王懋道校閱”。《琴經》包羅萬象,舉凡琴之形成、古代名琴、琴的宮調、琴的做法與鑒別、琴的指法、組織(琴社)、名曲解題、操琴的氛圍、關於琴的詩詞序文等評論等靡不載記,可以說是一個小微的琴學百科全書。然而仔細追究它的材料來源,我們不難發現,《琴經》一書是對萬曆之前琴學文獻的一次摘錄與整理。其所援引的琴書有《洞天清祿集》、《浙音釋字琴譜》、《律呂新書》、《正音》、《奏政琴譜》、《琴窗餘談》等,其中如《奏政琴譜》等,也僅見於本書。
日本內閣文庫本《琴譜》分爲卷一匏集,署名“建溪憲翼張大命選輯,武夷用宣吳爲校正”;卷二“土集”,署名“建溪憲翼張大命選輯,云谷玉宇汪汝椿校閱”,收錄宮意“尋芳吟”、“陽春”、“洞天春曉”、“圯橋進履”、“廣寒游”五首琴曲;商意收錄“白雪”、“猗蘭”、“廣寒秋”、“懷水仙”、“懷古吟”琴曲五首;角意收“溪山秋月”、“列子御風”琴曲二首;徵意收“禹會塗山”、“關雎”、“樵歌”三首琴曲。卷三“革集”,署名“建溪憲翼張大命選輯,考亭汝正朱湞校閱”,羽意收“雉朝飛”、“漢宮秋”、“佩蘭”、“渭濱吟”四首琴曲;商角意收“墨子悲歌”、“神化引”二首;黃鐘意收“朝會吟”、“大雅”二首;姑洗意收“飛鳥吟”、“秋鴻”二首;蕤賓意收“樂極吟”、“漁歌”、“瀟湘水雲”三首;淒涼意收“楚歌”、“屈原問渡”二首琴曲。卷四木集,署名“建溪憲翼張大命選輯,金陵鶴浦楊掄校正”,收錄“思賢操”、“歸去來辭”、“客窗夜話”、“漁樵問答”、“滕王閣”、“赤壁賦”、“昭君怨”、“湘妃怨”、“鳳求凰”、“陋室銘”、“陽關三疊”、“釋譚章”等十二首琴詞、琴曲并收的作品[11]。《琴譜》共收錄琴曲四十二首,其中含有琴詞的十二首。張大命的《琴譜》在輯錄閩派基本的演奏技法之外,廣泛地收錄的古代及當下的名曲,如沈太韶的“溪山秋月”等。值得注意的是,張大命的《琴譜》注重琴曲而忽略琴詞,可能與當時文士對閩操琴詞的反思有關,如謝肇淛《五雜組》卷一二曰:
今鼓琴者,有閩操、浙操二音,蓋亦南北曲之別也。浙操近雅,故士君子尚之,亦猶曲之有浙腔耳。莆人多善鼓琴。多操閩音。至於漳、泉,遂有鄉音詞曲,侏之甚,即本郡人不能瞭瞭也。
張大命琴學理論,源出考亭理學與閩操實踐。《琴經》卷一“琴學淵源”載:
不佞操縵有年,近考《通典》,又得宋人所註《律呂新書》,卒業之,乃知三分損益、隔八相生之數,纚纚具三尺桐中;如律有長短,故徽有餘促;當徽則鳴,差徽則否,亦猶氣至灰飛,時移不應,神妙不測,豈易言哉!始笑平生指下憒憒,簫磬響絕,玄籥道遠。
文中所謂的《律呂新書》的作者就是張大命的建陽前輩、鄉梓,號稱“閩學干城”、“朱門領袖”的蔡元定(1135—1198),張大命的琴學理論大都出自《律呂新書》以及《琴經》卷一——“格古要論”所引朱熹等樂律論述。且張大命的琴學理論核心如《陽春堂徽銘》:
先天之琴,因絃以奠,徽後天之,琴因徽以調絃。孰使之當鳴?則徽不鳴則止;孰使之當徽?則鳴不徽則已。是故樂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也與注重象數、師法天道的朱子之學有及其密切的關聯。另外,就張大命的人生經歷而言,他的江南和京師的遊歷,也僅限於早期和科考時期,他大部分的時間還是在福建度過的。就《琴經》與《琴譜》的校閱者而言,如《琴經》行集、《琴譜》卷一的校閱者“武夷少鳴吳彥錫”,《琴經》忠集的校閱者“閩三山景莊鄧當時”,《琴譜》卷二的校閱者“汪汝椿”,卷三的校閱者“考亭汝正朱湞”等均是福建人。張大命的琴學流派屬於“閩派”,是有其理論和實踐證據的。
張大命《太古正音琴經》值得詬病的是,可能爲了炫才或求全,在書中他收錄了不少明人所編輯的偽書,如《古琴疏》、《嫏嬛記》、《女紅志餘》等,如是降低了本書的可信度與嚴謹性。
附圖:
附圖1:張大命《琴譜自序》
附圖2:葉向高《琴經首序》
附圖3:《琴經》卷六
附圖4:《琴譜》卷四(www.xing528.com)
【注释】
[1]原載黃旭東等編:《査阜西琴學文萃》(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5年),後收入中華書局2010年版《琴學集成》。
[2]方彥壽:《閩北的音樂家及其建本著作》,《藝苑》2007年第5期。
[3]趙春婷:《明代琴譜集考》,中央音樂學院2010年博士論文。
[4]見附圖1。
[5]劉大任:《太古正音琴經序》,《續四庫全書》子部藝術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95頁。
[6]葉向高:《太古正音琴經序》,《續四庫全書》子部藝術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94頁。按此序此段文字,不見於日本內閣文庫藏本。查阜西先生《據本提要》,以爲爲清人沈復生篡改。兩序相較:①標題不同;②內容文字相歧;③用印各異;④署時不同。
[7]査阜西:《琴書集成·據本提要》(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方彥壽:《閩北的音樂家及其建本著作》,《藝苑》2007年第5期。
[8]本文所涉及《琴經》、《琴譜》的引文,均出自該書。
[9]見附圖2。
[10]見附圖3。
[11]見附圖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