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和瑟是我國最古老的彈絃樂器。中國上古時期有一個非常引人注目的文化現象,就是文獻中幾乎所有提到琴或瑟的地方都是琴瑟並稱(琴和瑟單獨表述的場合寥寥可數)。如《禮記》上的“士無故不撤琴瑟”;《左傳》的:“君子之近琴瑟,以儀節也”;《詩經》上的更多:“窈窕淑女,琴瑟友之”(《關雎》)、“椅桐梓漆,爰伐琴瑟”(《定之方中》);《樂記》上的:“君子聽琴瑟則思忠義之臣”。這種現象可能反映了:琴瑟在遠古時代還沒有發展成爲具有獨立藝術個性的樂器,因其功能相似,故並列用作一類樂器的總稱。從考古發現來看,瑟的來源可能要更早於琴,或者說,上古的琴遠沒有瑟成熟,古人不過是以琴瑟來泛指一切絃樂器的(有柱的爲瑟,無柱的爲琴)。琴瑟並稱反映著它主要是用於樂教的道器,還不是作爲藝術層面娛樂的樂器使用的。
但是《詩經》裏也有琴瑟同時出現卻分開表述的:“我有嘉賓,鼓瑟鼓琴”(《鹿鳴》),就不能說是籠統而言了。有的還特別強調了琴瑟和鳴的功用:
“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常棣》)、“琴瑟在御,莫不靜好”(《雞鳴》)。琴瑟和鳴是這樣的合諧,連彈琴瑟的家庭也變得像琴瑟一樣的和合而安靜。這顯然是琴與瑟兩種樂器的組合使用所具備的功能。(www.xing528.com)
在傳統文化中,琴瑟和鳴象徵著和諧的極致。《聊齋志異》說一對夫妻或戀人恩愛稱“琴瑟甚諧”。直到現在華人送喜帖,還總是說喜結琴瑟之好。琴瑟合鳴到底有多麼美好,因琴瑟合奏失傳已久,現代人並沒有機會聆聽到,其語彙實來源於兩千年以前士君子的音樂實踐,更神奇的是這種認知在傳統中斷的條件下,依然成爲民族文化的基因而沿傳至今!不可不令人驚歎其魅力影響之深遠。
至於爲什麼會有這樣的實踐認知,說來話長,這還要從琴瑟的創造理念談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