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建学生自主学堂:新课程中的主体性发展

创建学生自主学堂:新课程中的主体性发展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促进学生发展,并不是让每个学生的每个方面都要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而应该了解、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科学依据,这也是落实新课程的着力点。这不仅有利于使学生获得集体意识和行为规范,提高自我教育水平,同时也将极大地激发师生主体性的发展。·倡导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

创建学生自主学堂:新课程中的主体性发展

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关键在教师,在教师的教育观念。观念是行为的指南,建立在创新基础上的课程改革,离不开现代教育观念的支撑,离不开教师对新课程相关内容的深刻反思和全新理解,所以,更新教师的观念是实施新时期课程改革的前提。只有冲破传统思维定势的束缚,树立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策略,才有可能在实施中不走或少走弯路,达到改革所要求的教育质量与效益。

根据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大体上应实现如下变化:

1.教学目标:由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转变——树立课程目标意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体现了时代要求。立足于发展学生的课程体系的基本特点是:第一,课程目标应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第二,课程设计应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因为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自信、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比单纯拥有知识更有价值。要改变以往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树立课程目标意识,它的最大特点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通过知识、技能的教授,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课程功能,以实现教学的发展功效和育人的本质功能。

2.教学观念: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树立个性教育意识

差异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理论,也全面体现在新课程当中,如注重个性发展,承认人的差异性,因材施教。课程改革的选择性和多样性原则要求作为指导者的教师不仅要承认差异,而且要辩证地对待,把学生的差异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要促进学生发展,并不是让每个学生的每个方面都要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一刀切,齐步走,统一规格,统一要求是现行教育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对待学生的差异,不能持完美主义态度,只用一种尺度去衡量学生,也不能要求面面俱到,没有失误。而应该了解、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科学依据,这也是落实新课程的着力点。

3.教学关系:由“以教论学”向“以学论教”转变——树立主体意识

新课程观要求我们教师要把“以教论学”,转变为“以学论教”。学生知识的获得单靠教师的灌输、单靠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应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知识世界中去,从而真正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主人地位。

树立主体意识,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中至少要注意这样几件事:

·创设良好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还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开发自己的创造力,建立一种相互接纳、相互理解的友好人际关系。这不仅有利于使学生获得集体意识和行为规范,提高自我教育水平,同时也将极大地激发师生主体性的发展。

·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在知识获取过程上下功夫,对于探究结果中的偏差,要引导学生反思探究过程,在理性精神的指导下获得合理的解释,以充分体验到探究过程的价值,增强学习信心。

·在获取知识与技能方面,重点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要把给予学生问题、给予学生思路、给予学生结论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得出结论。

·倡导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按照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体现学生个体的独立性。

总之,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多一些民主、少一些包办,多一些引导、点拨和指导,少一些讲解、分析和总结,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4.教学活动:重视结果教学向重视过程教学转变——树立发展意识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是新课程的价值追求。传统教学过分强调认知性目标,知识与技能成为课堂教学关注的中心,这种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发展的整体关怀,课堂教学因此丧失了素质教育功能。

改革课堂教学必须要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唯有如此,才能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实现由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要做到“两个统一”,即结论与过程的统一,认知与情感的统一。

就结论与过程而言,结论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过程表征该学科的探究过程和方法,但无论对哪一门学科而言,学科的探究过程和方法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学科的概念原理体系只有和相应的探究过程及方法论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理智过程和整个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升。从教学的角度讲,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似乎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它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这实质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正因为如此,我们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当然强调探索过程,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或困惑等,但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需求,它是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

认知与情意的统一,也就是说学习过程是以人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是同时发生、交互作用的,它们共同组成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从不同角度对学习活动施与重大影响。如果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学习任务不可能完成;同样没有情意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

目前教学中的情意因素和过程被提到一个新的层面来理解。首先,教学内容变得丰富了,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因素,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热情、动机,更是指丰富的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与自然和谐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唯有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谐统一并有机地渗透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5.师生关系:由不民主,不和谐向平等融洽转变——树立情感意识

现代教学论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存在两个相互作用过程:一方面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包括知识技能的运用)过程;另一方面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过程。前者是一种认知过程,是智力活动;后者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两者密不可分,缺一项都不称其为真正合理的学习过程。

教学实践证明,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都是有情感、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体。对教学而言,师生关系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与学的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尊重学生人格,热爱每一个学生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一起分享理解,体验着生命的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可以说,创设平等和谐、民主人道的师生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6.教学结构:由程式化、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树立创造意识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树立创造意识,形成个性化教学。教学方法的大忌是单一化、模式化。那么怎样才能超越自我,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勤于学习、勇于创新、不断提高,真正树立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的观念。

树立创造意识,教师必须要有创新精神,探索一种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育模式。第一,体现在教材处理和使用上,扩展教学内容,改善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教学内容从书本、课堂扩展到学生生活与社会生活方面。第二,体现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上,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单一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被打破,取而代之以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个别学习、分层教育、合作学习等形式。第三,学习方式要发生重大变化,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学习知识,需要教师在认真研究教材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础上,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学习资源,采用多样的、有意义的方式主动构建知识。第四,教师角色发生变化。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课堂教学结构趋于多元整合的课程环境中,教材不再是唯一的知识资源。因此,教师不能再把传递书本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教学任务和目的,而是要把精力放在如何教学生“学”上,使学生“学会学习”,指导学生懂得从哪里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处理信息的方法。

7.信息交流: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树立反馈意识

信息论上说,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创的一个动态、生成、开放的信息传递系统。由于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一般存在以下四种主要信息交流方式:

·以讲授法为主的单向信息交流方式,这是教师讲,学生听。

·以谈话法为主的双向交流方式,这是教师问、学生答。

·以讨论法为主的三向交流方式,这是师生之间相互对话。

·以探究—研讨为主的综合交流方式,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做实验。

按着最优化的教学过程必定是信息量最佳流通过程的道理,后两种的教学方法所形成的信息交流方式为好,尤其是第四种多向交流方式为最佳。这种方法把学生个体的自我反馈、学生群体间的信息交流,与师生间的信息反馈、交流,及时普遍地联系起来,形成了“立体化通道、全频道接收、快节奏反馈”的信息交流网络。

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相互启发、互相帮助、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主体活动展开与整合的过程。

8.教学评价:由以选拔为主向促进个性化发展转变——树立多元化评价意识

新课程体系根据知识经济时代特征,社会发展需要,建构了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改变了以学生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唯一标准的传统观念和做法。从评价的指导思想来看,课程评价是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为了“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评价的方法技术上看,它不是定量分析,而是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从评价的主体上看,是校内外的、综合性的,并由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既重结果更重过程的多元评价网。

在评价方式上,提倡灵活有意义的评价方法,比如运用学生成长档案袋、小论文、答辩、各式各样的小制作等形式,使评价成为一种开放式的、持续的行为,以确保评价自身的不断完善。

树立多元化的评价意识,至今还是个理想状态,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如果多一点辩证法,少一点形而上学;多一点研究思考,少一点等待观望;多一点实践探索,少一点空谈理论,持续地研究下去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演练活动1.1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活动设计

活动时间:90分钟

活动要求:

·明确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涵义;

·能够对自己习惯的学生评价方式提出质疑;

·感受新课程对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目标的主张。

活动过程

1.学习内化。通过学习本专题提供的内容,深刻理解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观点。感受到新课程为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注入了时代活力,走出误区,树立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新理念。

2.研讨交流。把握教育与发展是与时俱进的理念,以素质教育和新课程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为重点,联系教学实际,采用组内研讨、大组汇报等形式进行。

3.实践活动。呈现活动卡1.1.1和1.1.2内容。阅读活动卡,进行对比分析,谈一谈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有什么体悟?

4.活动小结。本专题内容和范例旨在帮助教师理解学生全面发展的涵义,使之真切地内化新课程对学生多元发展目标的主张。

活动卡1.1.1 “差生”的成绩

我是差生行列中的一员,经受着同其他差生一样的遭遇。然而我并不想当差生,我也曾努力过,刻苦过,但最后却被一盆盆冷水浇得心灰意冷。就拿一次英语考试来说吧。我学英语觉得比上青天还难,每次考试不是个位数就是十几分,一次老师骂我是蠢猪,我一生气就下决心下次一定要考好。于是,我起早摸黑,加倍努力,记不住牺牲了多少休息时间。好在功夫不负苦心人,期末预考时,真的拿了个英语第一名。当时我心里的高兴劲儿就别提了,心想这次老师一定会表扬我了吧!可是出乎意料,老师一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我:你这次考这么好,不是抄来的吧?听了这话,我一下子从头凉到脚,心里感到一阵刺痛,那种心情真是比死还难受一百倍。难道我们差生就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了吗?

活动卡1.1.2 优点单

年轻的初中女教师海伦发现自己所教的班里有不少学生学习很吃力,有一些人因此而有些灰心。为了帮助这些学生增强信心,她想了一条“妙计”:让每个学生用纸写下其他同学的优点,然后海伦分别抄下大家写给每个人的优点,再把这份“优点单”发给学生自己。同学们看到“优点单”上写的优点,一个个惊喜万分,那些信心不足的同学很快恢复了信心,学习成绩都有了明显提高。若干年后,海伦与这个班的学生们一起参加本班一个在战争中死去的学生马克的葬礼,死者的父亲从其遗物中拿出一张曾经打开、折合过许多次的两张笔记本纸,海伦一眼就认出了这是马克的“优点单”!这时,其他同学也都从自己的贴身口袋里拿出了自己的“优点单”。大家说:我们都保留着这份“优点单”,随时随地都带着它。它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让我们想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增强自信心

(资料来源:《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贾晓波: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年版)

提示与建议

·对培训者的提示与建议

本专题主要是通过专题学习和实践活动的形式来达到预期目标。通过理论学习旨在扭转参与者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片面认识,明确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将是新课程中每一个学科所面临的共同挑战。通过实践活动大力冲击参与者头脑中传统的学生评价理念,走出短视、片面、僵化的误区,建立适应新课程多元化目标发展的评价理念。

建议通过学习活动进行广泛交流,达成共识。还可以组织其他活动帮助参与者理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理念。

·对参与者的提示与建议

面对多元化的学生发展目标,对学生的评价理念和评价方式必须进行更新和改造。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发展作为一个进步过程,如何在教育教学中把学生存在的问题或不足当作教育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促进教育评价发展功能。诸如:量与质的评价相结合;结果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等等。

演练活动1.2

探索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新要求

活动设计

活动时间:90分钟

活动要求:

·理解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内涵及意义;

·能够对以往教学中忽视学生主体性进行反思;

·感受新课程为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领域

活动过程

1.学习内化。通过学习本专题提供的内容,明确学生主体性的特征、层次结构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学习你理解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理解或需要补充?

2.研讨交流。新课程标准主张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任选其一,谈一谈你的认识,并结合教学,对照主体性教学的层次结构谈一谈对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认识。(www.xing528.com)

3.实践活动。问题:对照本案例,你怎样看待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从这样的教学设计中你想到了什么?同时又得到了什么?自己设计一节课例,相互交流,还可以通过观摩课等形式进行。

4.活动小结。本专题旨在帮助大家明确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新课程实施的要求。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主体,新课程实施的一切都要通过教师的努力来实现,通过实践活动使大家更深刻地领会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关系着课堂权力的再分配与教育资源的再分配,关系到教师价值的体现,其目的在于探寻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新思路

活动卡1.2.1 发展主体性的课堂教学——兼谈“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主体性教学就是要促进人的发展。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基本形式,对促进学生主体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体性教学的核心是要创造一个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并由此为依据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主体性教学意味着我们要尊重学生的特点,用发展的态度来看待他们的各种能力;意味着要把每一个学生都看成是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本节现就结合“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的教学设计,谈谈发展主体性的课堂教学。

一、建立合作、尊重、发展的师生关系

建立合作、尊重、发展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的角色定位于学生发展的合作者、鼓励者和思维的引导者。其次,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而尊重的内涵就是信任,要对学生最终掌握知识的能力和行为充分信任,要坚信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各种必要技巧,要相信所有学生有能力来调整自身的行为和自我评价;第三,创设条件和契机让学生独立地自我思考、决策,自己解决问题和自由表达他们的思想。“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正是立足于这样的认识之上,重组教学内容:在学习分数一课时,既要认识几分之一,又要认识几分之几(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第五册只要求认识几分之一的分数)。虽然教材的难度有所增加,让学生对分数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在“克服困难”的同时,达到发展之目的。

二、凸现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数学教学的核心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不能把数学知识作为思维活动的结果去教,而应当作为思维活动过程本身去教。以“活动”贯穿教学始终,才能更好地凸现“数学教学是思维过程教学”这一现代数学思想。“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思路也正是建立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

1.教学应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分数”在小学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是学生从认识整数到认识分数的一次认识上的飞跃。分数的初步认识虽然是低层次的,是感性化的,可学生首次接触分数的认识应是全面的。所以教材将分数的认识由单一的几分之一扩展到几分之几的认识,其目的也是力求使学生能有一个较完整的认识,以扩大学生的认识广度,实现教为学服务。

2.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掌握数学概念的一般心理过程是:

从上面可以看出:一个概念的形成,一般以感性认识为支撑,通过感性材料对大脑的反复刺激,逐步形成清晰的事物表象,再从表象形成概念。遵循这一规律,围绕发展主体性目标,对“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设计了三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环节。

活动一:动手实践认识“1/2”。

1/2是一个最简分数,对此教师在教学中重视不够,以往教学中多是“教师演示,学生观察”。这样做虽然用时少,但会造成学生认识问题的简单化。众所周知,数学本身是抽象的,但数学的原型是具体的,是源于生活实际的。只有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联,才有助于引发学生主体意识的提升。本节课设计思路:首先,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将“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得到“半块月饼”,接着教师用期待的目光追问:“这半块月饼”用一个什么数来表示呢?效果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唤起了求知欲望,初步体验“分数是由‘分’而得到的”。其次,让学生动手分别折出▭○□△等图形的1/2,并在组内相互交流是怎样折的,每一部分为什么可以用“1/2”表示。这样使学生动手折,动脑想,动口说,调动起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为后面学习几分之一建立丰厚的表象基础。实现了“难的不难”的学习效果。

活动二:以“1/2”为认识基础,“创造”几分之一的分数。

学生有了“1/2”的认识基础后,教师要审时度势,积极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在这个学习活动中,以学生个体及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通过对一组等分不同份数的图形,接着出示练习题启发学生思考阴影的一份应该用哪个分数表示(实例略)。学生经过独立及合作的思维活动,认识趋于一致,舍弃“图形形状”这一非本质特征,抽象出“将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几分之一”这一分数的本质特征。难能可贵的是,这样的“数”是学生自己亲历后创造的,其教育价值远比教师的“直接告诉”要大得多。

活动三:以“几分之一”为认识基础,“创造”几分之几的分数。

这一活动大致分为三个层次展开:

活动1:师:提供一组等分成若干份数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

活动2:生:动手操作,分别折出一张长方形纸的2/3、3/4、2/2。

活动3:生:给等分的图形涂色,并用适当分数表示。

三、运用“自主探究”的教学组织形式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力求通过“自主探究”的形式来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教学思想。

本节课设计的几个学习活动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每次活动教师都提供了结构性较强的学习材料,又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满足与成功的快感充满整个教学时空。可以说,这是一节把创造留给教师,把成功的体验留给学生的一个教学设计范例,其可贵之处就在于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做到了:

——凡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放手让学生自己获得充分体验;

——凡能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只需适当交流形成共识;

——凡在独立思考、合作学习都不能很好解决的时候,教师的精讲、指导、点拨才有其必要性。

如果说“活动”是主体性的生成机制和源泉,那么“再创造”应该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灵魂。

(资料来源:张晖:《主体性课堂教学概论》,2001(3),辽宁音像出版社)

提示与建议

·对培训者的提示与建议

强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培训者也可以用能够体现新旧理念冲突的两段教学录像替代教学案例,还可以组织观摩教学进行交流和评价。

·对参与者的提示与建议

主体性课堂教学的关键是要创造一个适合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在具体教学中,要建构一个合作的而非单一的,探究的而非灌输的,开放的而非封闭的课程文化。这意味着我们要尊重学生的特点,用发展的态度看待他们的各种能力,活动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动力源泉。主体性发展的课堂教学应着力体现: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倡导启发式和研究式的学习方式;

——注重个别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

建议参与者在理论指导下,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加以内化。

演练活动1.3

构建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学策略

活动设计

活动时间:90分钟

活动要求:

·理解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学策略的意义;

·明确在新课程观下,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

·感受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应该如何发生变化。

活动过程

1.学习内化。通过学习本专题内容,理解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学策略内涵。通过学习你是怎样理解的?还有什么困惑的问题?你的主张是什么?

2.研讨交流。围绕上述内容,交流体会。可以采取组内交流、大组汇报等形式。

3.实践活动。呈现活动卡1.3.1和1.3.2内容。根据新课程理念和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结合实际谈一谈你的认识,并写一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交流。

4.活动小结。实施新课程离不开现代教育观念的支撑,离不开教师对新课程相关内容的深刻反思和全新的理解,本专题通过理论学习旨在帮助教师树立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策略,通过案例对比分析引导大家初步明确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以便在实施中不走或少走弯路,达到新课程所要求的教育质量与效益。

活动卡1.3.1 这样的课算不上好课

1.“中评不中用”的课不是好课。有时一堂课听下来,我们往往会有这样的感觉:如果根据评课的指标去评这堂课,用一一对应的方式可以罗列出许多优点。诸如:“教学目标明确”、“教程安排合理”、“提问精简恰当”、“适时运用媒体”、“渗透学法指导”、“注重能力培养”、“板书精当美观”、“教态亲切自然”……整堂课似乎无可非议。但在我们内心并不认为这是一堂好课。这时,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审视这堂课,想想学生在这堂课中学到了什么,我们就会发现,这堂课的许多环节是为迎合评课人口味而设计的,是牵强附会的表面文章,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这种现象在优质课评比中尤为常见。因此,我认为“中评不中用”的课不是好课。

2.“教师唱主角”的课称不上好课。在观摩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充分显示自己的能力,往往自己唱“主角”,让学生当“配角”;自己当“太阳”,让学生当“月亮”。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学生的学仅仅是为了配合教师的教。如,最近在我们这里举行的一次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某生问教课老师:“您在这次比赛中能得一等奖吗?”教师回答:“那要看同学们配合得怎么样了。”这位教师一语道破了天机: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角色。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计作出回答,教师努力诱导学生,得出预定答案。教学究竟是教服务于学,还是学为教服务?教学论上对于教学目标的阐述是非常明确的。所以,我认为,“教师唱主角”的课,即便是教师表演得十分精彩,也称不上好课。

3.“达到认知目标”的课也不一定是好课。有的教师把完成认知性任务当成课堂教学的中心或唯一目标,教学目标设定中最具体的是认知性目标。由此导致的结果是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有效传递,见书不见人,人围着书转。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描述的那样:“教师使出教育学上所有巧妙的方法,使自己的教学变得尽可能地容易掌握。然后再将所有的东西要求学生记住。这种忽视学生主体只重视知识移植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智力资源的最大浪费。”我认为,课堂教学应当是面对完整的人的教育,仅仅达到认识目标的课,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好课。

活动卡3.3.2 这样的课才算好课

1.好课应让学生主动参与。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应该实现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只有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全方位地参与学习,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课堂教学的立足点应是人而不是“物化”的知识,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为此,有些教师尝试着将课桌的排列方式由“秧田式”变成“圆桌式”或“马蹄形”,便于信息的多向传递和师生间、学生间情感的相互交流;有些教师采用小组讨论或个别指导;有些教师在谈话的语气上不再以权威的身份出现,而是以朋友的姿态出现。比如,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有位老师是这样处理的:“这么美的课文,老师也很想读,给老师一个机会好吗?”当这位老师成功的范读博得学生热烈的掌声时,他马上接着说:“老师读得好的地方,你可以试着学一学。如果你觉得不够好的地方,请你改一改,再试着美美地读一读,好吗?”这是多么友好、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啊!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怎么会不主动参与呢?而在一个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中,学生的素质又怎么会得不到发展呢?我以为,能让学生的素质得到发展的课就是好课。

2.好课能让学生受益一生。教学不等于智育。教学具有全息性。课堂教学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让学生取得一个装知识的袋囊。比如语文课,它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教给学生某种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者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他们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他们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

素质教育环境下的课堂教学,需要的是完整的人的教育。它的真正贡献不仅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还要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好课留给学生的精神是永恒的,正如陈景润初中数学老师的一堂课,激励了陈景润一生对科学的执著追求。这才是一堂好课的真正价值所在。

(资料来源:《小学青年教师》,2001第5期 作者:张万龙)

提示与建议

·对培训者的提示与建议

案例分析启示我们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评价,又向我们提出了挑战,具体来说,有许多问题值得讨论。如:课堂教学评价重点应在哪几方面?哪些基本要求要保留?哪些是推进新课程实施中要加强的评价重点?如何使评价内容描述的科学,更便于实施?结论是定性还是定量?起什么作用?通过学习还想到了哪些问题?还有什么好的建议?等等。专题研究指导我们的教师如何拥有有效教学策略,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或技术十分必要。诸如,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效益、关注教师具备的一种反思意识、关注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方式等等。

建议培训者从以上两方面认真地思考和研究并草拟方案供大家研讨。

·对参与者的提示与建议

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学策略,在新课程实施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除了上述专题介绍的内容外,还有许多具体问题值得讨论。诸如:教学目标的确定,如何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课程功能。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设计,如何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有机整合,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教学方式和方法选择,如何体现以学论教,促进学生有效的自主学习。

教学评价如何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

……

你还想到了哪些问题?建议构建一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策略”框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