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义的定义是从当前面临的环境危机形势出发的,将环境文化界定为保护环境的文化。欧洲环境署采用的环境文化定义为“针对维持与保护其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和其他一切影响人类生活的外部条件而形成的一个社会的习得行为、态度、实践、知识的总和”。[1]学者杨朝飞认为“环境文化是人类在环境保护的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2]
王续琨教授则基于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或主体而言的一个专有概念”,文化“涵盖着人类社会中的所有事物和人的行为、心智状态”,把环境文化定义为“一切有关人类认识、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环境的事物和相应的行为、心智状态的总和。”[3]事实上,除了自然环境,人类在认识世界与改善世界过程中产生的社会环境也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类的行为与心智状态。如此,环境文化的内涵可以扩大为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互关系所形成的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文化,这是广义的环境文化。
广义的环境文化在历史上逐步演进,不断自我调适和发展。(www.xing528.com)
相对地球约46亿年的年龄,人类不过在百万年以前才出现。在远古,人与自然的关系尚处于混沌未分的状态,世界由自然支配,人类由自然统治。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处于蒙昧状态,迷惘、畏惧、好奇恐怕最能代表当时人类面对自然时的心态。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只能通过自我调适才能在自然界寻求生存的空间,依山打猎、依水捕鱼是当时人类生活方式的写照,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原始图腾、原始宗教、神话的存在正好反映当时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协作是人类生存的有效方式,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比较融洽。
随着人类与自然共处时间向前推移,了解不断深入,自然的面纱逐步展开。当掌握了一些相处之道,特别是当发现自己还能够控制自然力量的时候,人类开始挣开束缚,大刀阔斧地改造自然,为己所用。在近代,尤其是工业革命时期,人类的自我意识不断膨胀,对自然的敬畏崇拜转变为对自然的征服与冷漠。人类依靠科技带来的巨大力量,理性地盘算着如何支配自然,如何成为自然的主人,于是肆意开发自然资源,破坏生态平衡。同样对于自然界的控制欲望也蔓延至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中,不仅要在与自然的抗争中取得最大化的自由,还要在与社会的斗争中占据主导地位,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到了现、当代,当人类对环境的妄为遭到自然严酷报复时,当人类一味追求利益而造成恶性竞争时,当人类的道德沦丧带来社会危机时,人类自身也被推至生存危境之地。人们开始醒悟、反省,寻找与环境更为适宜的相处之道。与自然隔离和对立的关系重新开始转为探索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式。合理有序地使用自然与社会资源,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协调并进,成为当前发展的主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