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旅游文化学的兴起:揭示中华文化之魅力

中国旅游文化学的兴起:揭示中华文化之魅力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外对旅游文化的研究兴于20世纪30年代。[14]自此书始,中国旅游学研究方才兴起。回顾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国旅游文化及旅游文化学研究在短期内取得了不俗的业绩,折射出了中国旅游业良好的发展势头。中国国内旅游文化及旅游文化学的研究方法种类较少,不够系统;某些研究方法在使用上不够规范,削弱了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中国旅游文化学的兴起:揭示中华文化之魅力

国外对旅游文化的研究兴于20世纪30年代。对于中国本土来说,严格意义上的旅游研究起始于1978年,而旅游文化作为旅游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专业概念是在1984年才被正式提出。之后,由于相关研究过于零散未成体系,难以引起旅游理论界和实业界的足够重视。在国内旅游文化研究度过了一段沉寂的岁月之后,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方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在其后的几年中,通过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研究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中国旅游文化研究于90年代方完成了由散兵游勇式的零星研究向自觉、有组织的系统研究转化。从概念的提出至今,中国国内的旅游文化研究始终伴随着这个国家旅游业的成长足迹走过了约30年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旅游研究最早是从文化角度切入的。严格说来,对旅游文化的研究要先于对旅游学的研究,1935年,由宗教学家和民俗学家江绍原撰写、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一书是一本研究中国夏初至秦汉时期古代旅行习俗的专著。书中,作者研究了中国古代青铜器上与旅途有关的神鬼精怪图像,将其与上古奇书《山海经》进行对照,认为青铜器上的某些图像和《山海经》中的许多内容与地理方物、旅行见闻有关,是古代旅行者对于旅途艰险的一种扭曲和夸张的记述,是迷信观念的产物。作者认为,作为人类旅行活动必备工具之一的旅行指南在夏初时即已出现,并在以后由简单走向成熟。[14]自此书始,中国旅游学研究方才兴起。而第一部以“旅游文化”命名的专著是由杨正泰于1989年完成的。[15]其后,复旦大学文博学院(1990)、[16]张复(1991)、[17]白槐(1991)、[18]张文生(1992)[19]等致力于旅游文化的研究相继出版了有关著作,旅游文化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可喜态势。特别是在1995年,喻学才[20]完成了其历时6年,独自撰写的被学术界誉为“填补空白的著作”《中国旅游文化传统》。该书围绕“重文传统”这一中国旅游文化的核心,重点讨论了中国旅游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问题,将古人关于旅行的论述与发展现代旅游联系起来进行阐述,体现了作者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接着,沈祖祥(1996,1999,2006)、[21]郝长海(1996)、[22]马波(1998)、[23]谢贵安(1999)[24]、张文(2001)[25]、潘宝明(2001)[26]、王会昌与王云海(2001)、[27]喻学才(2001)、[28]章海荣(2004)、[29]钟贤巍(2004)、[30]尹华光(2005)、[31]方志远(2005)、[32]曹诗图(2006)、[33]谢元鲁(2007)、[34]曹诗图与孙静(2008)、[35]刘晓航(2009)[36]等学者的著作在短短十年间竞相出版。除了以上专著之外,还有诸多学术文章见诸各大报刊、杂志,将旅游文化理论研究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回顾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国旅游文化及旅游文化学研究在短期内取得了不俗的业绩,折射出了中国旅游业良好的发展势头。然而,与国外旅游文化及旅游文化学的研究相比尚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有关旅游文化的定义尚不清晰,研究者对旅游文化及旅游文化学研究的内涵和外延的划分各执一词,难成体系。具体说来,中国旅游文化及旅游文化学研究现状如下:

(1)大量的研究围绕旅游文化概念、特征、内容及其结构体系等分歧较大的基本理论问题展开。

(2)由于学术界对旅游文化定义和内涵的理解没有达成共识,导致不少学者将旅游文化等同于历史文化,在实践中简单地把所有的历史文物、遗迹乃至民俗等纳入旅游文化的研究范畴;在旅游文化理论研究方面过分偏重于人文旅游资源研究,忽视了旅游景观开发中对文化规律的总结和探讨。

(3)对比丰富的古代旅行文化研究成果,中国近现代旅游文化特征及发展趋势的相关研究还较为薄弱,特别是旅游文化跨学科研究体系还不完善,研究成果偏重理论性,运用性不强。

(4)旅游文化应用研究还多处于实践总结阶段,行业预见性和指导性较弱。

(5)忽视方法研究。中国国内旅游文化及旅游文化学的研究方法种类较少,不够系统;某些研究方法在使用上不够规范,削弱了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理论研究的逐渐深入,旅游文化及旅游文化学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些新的课题引起学术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此背景下,中国旅游文化及旅游文化学的研究迈入学科成熟发展阶段。

韩国济州岛风光

阅读材料(1)

中西宫殿建筑的代表:故宫和凡尔赛宫

(资料来源: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0140607.html;http://baike.baidu.com/view/5681.htm?fr=ala0_1_1;http://baike.baidu.com/view/27820.htm?fr=ala0_1_1.2010.3.12检索)

一个在亚洲,一个在欧洲;一个在中国,一个在法国;一个是传承5000年不间断的文明凝聚的精华,一个是800年中世纪的产物;一个居于城市的中心,一个建在郊外;一个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一个建成于16世纪。一个是皇家处理政务和生活起居场所,一个是行宫;一个是中国传统的砖木宫殿结构,一个是欧洲巴洛克洛可可风格;一个南北轴向,一个东西轴向;一个分成五大部分,一个分为大花园、宫殿和放射形大道三部分;一个里面住过法国强盗,一个在里面没有住过中国统领;一个在里面发布过退位诏书,一个在里面签订过《凡尔赛和约》(1919年);一个内藏金石书画、奇珍异宝,现为珍宝云集的博物馆,一个内壁悬挂壁毯、油画雕刻,大厅内陈列著名雕刻家的青铜或大理石雕像,享有艺术宫殿之盛誉。

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屋宇9999间半,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是一个长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宽52米的护城河,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和保护物。

故宫有四个大门,正门名为午门,俗称五凤楼,其平面为凹形,中有重楼,重檐庑殿顶,两翼各有重檐楼阁四座,明廊相连,宏伟壮丽。午门后有五座精巧的汉白玉拱桥通往太和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

故宫宫殿的建筑布局有外朝、内廷之分。内廷与外朝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此外还有文华殿、武英殿、御花园等。

故宫严格地按《周礼·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同时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中国建筑的屋顶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在故宫建筑中,不同形式的屋顶就有10种以上。以三大殿为例,屋顶各不相同。故宫建筑屋顶满铺各色琉璃瓦件,主要殿座以黄色为主,绿色用于皇子居住区的建筑,其他蓝、紫、黑、翠以及孔雀绿宝石蓝等五色缤纷的琉璃,多用在花园或琉璃壁上。太和殿屋顶当中正脊的两端各有琉璃吻兽,稳重有力地吞住大脊。吻兽造型优美,是构件又是装饰物。一部分瓦件塑造出龙凤、狮子、海马等立体动物形象,象征吉祥和威严,这些构件在建筑上起了装饰作用。

故宫前部宫殿,当时建筑造型要求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四角上各有10只吉祥瑞兽,生动形象,栩栩如生。故宫的设计者认为这样以显示皇帝的威严,震慑天下。后部内廷却要求庭院深邃,建筑紧凑,因此东西六宫都自成一体,各有宫门宫墙,相对排列,秩序井然,再配以宫灯联对,绣榻几床,都是体现适应豪华生活需要的布置。内廷之后是宫后苑。后苑里有岁寒不雕的苍松翠柏,有秀石迭砌的玲珑假山,楼、阁、亭、榭掩映其间,幽美而恬静。

故宫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

建筑学家们认为故宫的设计与建筑,实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它标志着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

中国西藏的布达拉宫

凡尔赛宫及庭院是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至路易十六的主要住处,也是当时法国的政治中心。它的布局和建筑风格是欧洲十七八世纪许多皇家宫殿和园林的典范。

凡尔赛宫(16至18世纪)的宫殿是呈几何形的,外形整齐,平面布局与形体均强调轴线对称,突出主体且又主次分明。具体构图上采取了古典主义所提倡的横三段、纵三段的格式。宫殿中应有尽有,歌剧院、教堂、舞厅、办公楼均置于内,其内部装潢以巴洛克风格为主,少数厅堂为洛可可风格。整座建筑端庄稳重、气势恢宏,是永恒性、普遍性的权势和理性、条理与秩序的宫廷文化的典型象征。

宫殿前是一纵深3公里的大花园,园内树木花草别具匠心,使人看后顿觉美不胜收,建筑群周边园林亦是世界著名。它与中国古典和皇家园林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它完全是人工雕琢的,极其讲究对称和几何图形化。宫后有三条放射形的大道,用以象征全国各地最终归向凡尔赛。

如果凡尔赛宫的外观给人以宏伟壮观的感觉,那么它的内部陈设及装潢就更富于艺术魅力,室内装饰极其豪华富丽是凡尔赛宫的一大特色。500余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壁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十七八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大理石院和镜厅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两处,除了上面讲到的室内装饰外,太阳也是常用的题目,因为太阳是路易十四的象征。有时候还和兵器盔甲一起出现在墙面上。除了用人像装饰室内外,还用狮子、鹰、麒麟等动物形象来装饰室内,有的还用金属铸造成楼梯栏杆,有些金属配件还镀了金,配上各种色彩的大理石,显得十分灿烂。天花板除了像镜厅那样的半圆拱外,还有平的,也有半球形穹顶,顶上除了绘画也有浮雕。宫内随处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有我国古代的精品瓷器

但凡尔赛宫也确实存在着一些建筑方面的问题。由于整个建筑是建在细软的沙泥地上,所以有些地基会下沉。同时,过分追求宏大奢华使得居住功能极不方便。宫中没有一处厕所或盥洗设备,连王太子都不得不在卧室的壁炉内便溺,但这对路易十四来说可能不算什么,因为他一年只洗一次澡。路易十五亦极端厌恶寝宫,认为它虽然宽敞豪华,却不保暖。这是凡尔赛宫的弊端所在。

凡尔赛宫是法国封建统治历史时期的一座华丽的纪念碑。从内容上讲不仅是法兰西宫廷,而且是国家的行政中心,也是当时法国社会政治观点、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从艺术上讲,凡尔赛宫宏伟壮丽的外观和严格规则化的园林设计是法国封建专制统治鼎盛时期文化上的古典主义思想所产生的结果。几百年来欧洲皇家园林几乎都遵循了它的设计思想。

凡尔赛宫的建筑风格引起俄国、奥地利等国君主的羡慕和仿效。彼得一世在圣彼得堡郊外修建的夏宫、玛丽亚·特蕾西亚在维也纳修建的美泉宫、腓特烈二世和腓特烈·威廉二世在波茨坦修建的无忧宫,以及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修建的海伦希姆湖宫都仿照了凡尔赛宫的宫殿和花园。

阅读材料(2)

中西园林花木:西方的图案美与中国的自然美

(资料来源:http://course.jnu.edu.cn/151/hlm/xuesheng/zuopin/web/webs13/11.htm.2010.3.12检索)

花木是园林的根本所在,无林不成园。西方园林中的植物往往被人强加以人的意志,树木一律整齐地排列在道路两旁,如同被检阅的仪仗队。树冠修剪得规整划一:球形、方形、圆锥形、葫芦形、尖塔形,甚至组合排列成走廊、连续拱券、拱形门楼以至于大幕天幕坐凳俱全的小剧场,美其名曰“绿色雕刻”、“绿色建筑”。植坛方方正正,里面用矮小的常青树盘成规规矩矩的图案,坛底衬以染色的卵石或者碎砖。草坪俨然是经过精心整烫过的“绒毯”。花卉的种植与中国园林大异其趣,不注意花卉本身的姿态,不重视不同品种的个性,没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一造型和画意,而只是采取鲜花的一种属性——色彩,把它和矮秆黄杨等植物组合在一起,作为花坛里编排五彩缤纷之图案的材料,供人们远远地观赏稽核图案的美。

凡尔赛宫就是建筑在一个巨大的人工花园里的建筑典范,它四周为面积广阔的大树林,水渠横臂北端尚有一座称为“大特里阿农”(Grand Trianon)的别墅花园。水渠主轴两侧高大的意大利白杨森林自东向西延伸至无垠的天际,水景与森林形成气势宏大的景观。东段部分地形平坦开阔,在轴线长330米,宽45米的皇家林阴大道两翼,有12个各具特色,风格不同的小园林,它们各有主题。东段两翼栽种的是法国当地树种柞树、山毛榉、樱桃和法桐等。此外,在紧临大道的两侧左右对称布置着几组大型绣毯式植坛以及林阴道两侧树林里的水景剧场、洞府,小型别墅和迷宫等隐蔽静谧的场所。东段部分的主轴、次轴和辟出的许多笔直交叉的大小林荫路,其末端都有对景,其间陈设有形态各异、优雅而富有生活情趣的雕像。东段中央大林阴道两侧的所有设计布置,包括台阶、堡坎和绿篱均采用严格对称的规整式几何形状布置,被公认为法国古典主义时期的杰作和典范。

中国园林之林木,不同于西方园林之整齐排列,而是自然而成。中国园林之花卉,不同于西方园林之规则构图,常将玫瑰、郁金香之类植于一处,形成一大片艳丽的几何图案之花。一个是顺其自然,人与自然共处;一个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为人用。草的处理也不一样,西方园林多做成几何图案的地毯式的大草坪;中国传统园林则不同,多为分散的、点缀式的,在土坡表面植些草皮,而且往往还要植些灌木,置几块石头。山可缩小成假山,不过数米,却能意象出千仞高山;水可以缩小成池水,不过数百方,能感受到汪洋河海。林木不能缩小,这就须从意境出发。叶圣陶在《苏州园林》一文中指出: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的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和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和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的道旁树。

思考题

(1)你是怎样理解旅游文化的?

(2)简述旅游文化的三个发展阶段。

(3)为什么说旅游文化学能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4)旅游文化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哪些?

(5)讨论旅游文化学在国内外的渊源。

(6)讨论以下这句话的含义:

旅游活动说到底是一种文化体验;旅游文化是一种文化交流与对话的形式,它实现了社会文化的聚合。

参考资料

[1]罗伯特·麦金托什,等.旅游学——要素.实践.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www.xing528.com)

[2]刘敦荣,等.旅游文化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3]谢贵安,等.旅游文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沈祖祥.旅游文化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5]章海荣.旅游文化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6]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1.

[7]王玉成.旅游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8]谢元鲁.旅游文化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9]喻学才.旅游文化[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注释】

[1]则高利:一种斜襟短上衣,有长布袋在右肩下方打蝴蝶结。——笔者注

[2]契玛:腰间有许多褶皱的裙子。——笔者注

[3]世界旅游组织于1980年(WTO)通过的《马尼拉宣言》。

[4]谢贵安,等.旅游文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9.

[5]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8:45.

[6]沈祖祥.旅游文化概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20.

[7]喻学才.旅游文化[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5.

[8]在该书中,旅游文化被定义为“在吸引和接待游客与来访者的过程中,游客、旅游设施、东道国政府和接待团体的相互影响而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笔者注

[9]“大旅游”原义指文艺复兴后期在英国出现的贵族子弟为完成其学业而前往欧洲大陆作游学旅行而言。国外学者常将该词的英文词首字母大写,以示其为专属概念,因此汉文译文不宜译成“大旅游”,而宜译为“大游学”。——笔者注

[10]申葆嘉.国外旅游研究进展(连载之二)[J].旅游学刊,1996(2).

[11]1899年,意大利商业部长博迪奥以政府官员的身份对国际旅游做了研究,发表了《关于意大利外国旅游者的流动及其花费》一文,从理论上对旅游现象进行了关注和论述,从而拉开了旅游学研究的序幕。——笔者注

[12]申葆嘉.国外旅游研究进展(连载之三)[J].旅游学刊,1996(3).

[13]参读McKhann,Charles F.,“The Good,the Bad and the Ugly:Observations and Reflections on Tourism Development in Lijiang,China“,from Tang Chee Beng,Sidney Cheung and Yang Hui,(eds.)In Tourism,Anthropology,and China.Bangkok:White Lotus Press,2001和Berlie,Jean A.,“The Dai Minority and Prospect for Tourism in YunnanProvince”,from Tang Chee Beng,Sidney Cheung and Yang Hui,(eds.),Tourism:Anthropology and China.Bangkok:White Lotus Press(2001)笔者注

[14]江绍原.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

[15]杨正泰.旅游文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

[16]复旦大学文博学院.旅游文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

[17]张复.旅游文化[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1.

[18]白槐.旅游文化论文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1.

[19]张文生.旅游文化[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2.

[20]喻学才.中国旅游文化传统[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

[21]沈祖祥.旅游与中国文化[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22]郝长海等.旅游文化学概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

[23]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8.

[24]谢贵安.旅游文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5]张文.旅游与文化[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6]潘宝明.中国旅游文化[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7]王会昌,等.中国旅游文化[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

[28]喻学才.旅游文化[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29]章海荣.旅游文化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0]钟贤巍.旅游文化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1]尹华光.旅游文化学[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32]方志远.旅游文化概论[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33]曹诗图.旅游文化与审美[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34]谢元鲁.旅游文化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5]曹诗图,等.旅游文化学概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36]刘晓航.旅游文化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