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典籍,《大学》《中庸》是《礼记》里的两个篇章,宋代大儒朱熹将这两个篇章取出,与《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四书”在历史上影响巨大,是科举时代士子的必读之书。
《大学》作者据说是曾子(前505—前436),曾子是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平邑南)人,名参,字子舆,是孔子的学生。提出了“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认为“忠恕”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提出了“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犯而不校(计较)”等主张,被后世尊为“宗圣”。
《中庸》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子思(前483—前402),子思是战国初期哲学家,姓孔,名伋,孔子之孙。相传曾受业于曾子,他认为道德观念“诚”是世界的本原,“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中庸”是其学说的核心,孟子曾受业于子思门人,并将其学说发挥,形成了思孟学派。子思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后世尊他为“述圣”。
《大学》的主要内容,朱熹概括为“三纲领”和“八条目”(三纲八目)。三纲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纲”指导个人修炼,提出了人类向善的方向:消除昏蔽,恢复自己当初本性的清明(明其明德);帮助别人,除旧布新(推及他人,使民更新);共同达到最佳境界(止于至善)。如何做到?有八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五项是自明其德阶段,落实到“修身”,不论何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自己修炼好了,然后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一个由内到外、相互关联、不能颠倒顺序的“内圣外王”体系,“格物”是起点,“平天下”为归宿。
这是儒家学说的钥匙,循此一步一个脚印进阶,就会登堂入室。这个阶梯分“内修”和“外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修身”是“内修”和“外治”的纽带,“修身”与前四项连起来,是“独善其身”;与后面的“外治”部分连在一起,是“兼善天下”。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读书人就是这样:“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三纲八目铸造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品格,时至今日,仍在潜移默化着你我,不管是否意识到,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观念总是在或隐或显地影响着我们。(www.xing528.com)
《中庸》以“中庸”作为道德准则和自然法律。“中庸”是指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为人处世态度。“中”是“中和、中正”的意思,“庸”是“常、用”的意思,“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一词在《论语》里就有,其历史渊源更远。据说,尧让位于舜时就讲治理社会要“允执其中”,周公曾强调折狱用刑时要做到“中正”。孔子把“中庸”作为了道德准则。子思作《中庸》,对中庸思想进行了更详细的阐述,讲述天道和人道的关系,把“中庸”从“执两用中”的方法论提高到世界观的高度。
子思认为:喜怒哀乐这些情感还没有表现出来时,心是平静的,无所偏倚,是为“中”;如果表现的能合乎节度,没有过与不及,就叫“和”。“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如果能把“中”“和”的道理推广开来,那么天地间的一切都会各安其所,万物也都各遂其生了。
中庸之道,如何做到?首先,尽己之心推己及人,就离中庸之道不远了,凡是别人加之于自己身上而自己不愿意做的,也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其次,君子应在所处的地位去做应做的事,不去做本分以外的事。君子守道安分,无论处在什么地位都是自得的。中庸,不是简单的折中,也不是庸俗的中间路线。中庸追求的是尽善尽美,是人在各种情况下的自我完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