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尼亚有丰富的民间音乐,由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长期占领,民族音乐文化得不到发展。19世纪中叶,罗马尼亚专业音乐随着民族解放运动而兴起,C.波隆贝斯库(Ciprian Porumbescu,1853~1883)是专业民族音乐的奠基人之一,他写了许多具有民主思想的歌曲,在知识阶层和城市群众中广泛流传。有名的作曲家维杜(I.Vidu,1863~1931)、迪玛(G.Dima,1847~1925)、吉利阿克(K.Kiriac,1866~1928)等,在创作中汲取了民间音乐素材,写了一些具有罗马尼亚民族风格的作品。其中,乔治·埃内斯库的音乐创作与音乐社会活动则有着巨大的民族意义,历史影响深远。
乔治·埃内斯库(George Enescu)是作曲家、小提琴家、钢琴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和音乐社会活动家。1881年8月19日生于罗马尼亚的利维尼·维尔纳夫(Liveni Virnav,后改名为乔治·埃内斯库),1955年5月4日卒于巴黎,终年74岁。祖父是神父,父亲是小地主,喜爱音乐。兄姊均早逝,他是第八个唯一生存的孩子,备受父母宠爱,从小显露音乐的天赋。4岁跟一位民间音乐家学小提琴,5岁师从雅西音乐学院教授和作曲家爱德华·卡乌德拉学乐理,开始尝试作曲。7岁入维也纳音乐学院预科班,两年后提前升入本科班,师从约瑟夫·黑尔梅斯贝格(Joseph Hellmesberge,1855~1907)学小提琴,从罗伯特·富克斯(Robert Fuchs,1847~1927)学和声、对位和作曲,从老黑尔梅斯贝格(1828~1893,约瑟夫之父)学室内乐,还兼学钢琴、大提琴、管风琴和音乐史。12岁,荣获奥地利“音乐爱好者协会”银质奖章,以优异成绩毕业。回国后,1894年3月在布加勒斯特举行首次独奏音乐会,展现出成熟的艺术表演才华。同年11月又赴巴黎音乐学院继续深造,入马丁·马尔西克(Martin Marsik,1848~1924)小提琴班,并师从马斯内和福雷学作曲,特奥多尔·杜布瓦(Theodore Dubois,1837~1924)学和声,安德烈·瑞达尔什(Andre Gedalge,1856~1926)学复调对位。这些名师的指导大大扩展了他的艺术视野,激发起他的创作热情。16岁时写了两部成熟的作品,管弦乐曲《罗马尼亚音诗》(Poem Roumain,op.1)和D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op.2),1898年2月在巴黎相继演出成功,名声很快传回布加勒斯特,舆论称赞他是罗马尼亚音乐界“一轮新的太阳”。紧接着,他又写成a小调《古风》钢琴组曲(Dans Le Style ancien,op.3,1897)、管弦乐曲《田园幻想曲》(Fantaisie,1896~1897)、f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op.6,1899)。1899年,他在巴黎音乐学院以小提琴演奏比赛一等奖的优异成绩毕业。
为了获得生活的保障,埃内斯库选择了小提琴演奏为职业。1900年在巴黎科洛纳音乐会上成功地演奏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博得好评。科洛纳音乐会是法国指挥家、小提琴家爱德华·科洛纳(Edouard Colonne,1838~1910)于1873年创办的系列音乐会,它以积极宣传介绍法国青年作曲家的成就和作品而闻名于世,他逝世后由科洛纳音乐协会继续举办。1901年至1902年间,埃内斯库写了A大调、D大调两首《罗马尼亚狂想曲》(Rhapsodie roumain,op.11),这是他一生中最受欢迎的一部富于民族风格的作品。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他以小提琴家、钢琴家、室内演奏家、指挥家多重身份,经常在国外旅行演出,几乎走遍欧洲各国首都和美国各大城市。他总是争取机会在国外介绍罗马尼亚音乐和本国作曲家的作品,在国内外都受到尊敬和爱戴。
埃内斯库富于正义感和爱国思想,有强烈的民族意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罗马尼亚经常到各地和医院中演出慰问伤病员,为伤残军人与孤儿举行音乐会,他说:“我用我的武器:钢笔、小提琴和指挥棒来为祖国服务。”[2]1937年,他公开支持西班牙人民反对佛朗哥法西斯独裁政权,同西班牙大提琴家巴勃罗·卡萨尔斯(Pablo Casals,1897~1974)一起演出为建立共和国的斗争筹募基金。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仍留在罗马尼亚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战后,他是“罗苏友好协会”创建人之一,同大卫·奥依斯特拉赫(David Oistrakh,1908~1974)等前苏联著名的演奏家们结下艺术友谊。
作为演奏家和指挥家,埃内斯库有惊人的、非凡的读谱记忆力,他所掌握的小提琴曲、弦乐四重奏、交响曲和歌剧的曲目数量之多,令人惊叹不止。从巴赫、莫扎特、贝多芬到现代作曲家的作品,几乎可以不看乐谱而凭读谱记忆来演奏。他注重自然朴素,感情真挚,技艺精湛,忠于原作,没有炫耀技巧、虚饰表面效果的追求。他一生为鼓励和培养青年一代人才在教学上付出许多心血。曾在巴黎音乐师范学校、器乐学校长期任教,开设关于古典和现代小提琴曲演奏艺术的系列讲座,在国内外多所大学教授小提琴和作曲。他的学生中有:耶胡迪·梅纽因(Yehud Menuhin,1916~1999,美国)、阿尔蒂尔·格吕米欧(Arthur Grumiaux,1921~1986,比利时)、伊夫里·吉特利时(Ivry Gitlis,1922~,以色列)、克里斯蒂安·费拉(Christian Ferras,1933~1982,法国)等十多位闻名世界的小提琴家。
埃内斯库于19世纪20世纪之交在法国开始他的创作生涯,历时57年(1897~1954),除清唱剧、标题交响曲未写之外,涉及声乐、器乐,体裁形式广泛,其中以奏鸣曲、室内乐、交响曲和歌剧为主。这是欧洲晚期浪漫主义音乐、印象派音乐及各种现代音乐流派勃兴并存发展的时期,他采取兼收并蓄的、开拓的艺术态度,将本民族的民间音乐、欧洲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语汇和技法加以融会贯通,从音乐表现需要来运用。他的作品始终突出旋律线,有鲜明的民族音调特征,倾向于复调多旋律线的构思,和声与对位相结合,在曲式结构和布局上不刻意于古典音乐形式的严谨,但力求织体的均衡、完整。他从小在家乡喜爱聆听茨冈—莱乌塔尔(Lǎutar,民间音乐家,多半是吉普赛人)演唱、演奏的民歌与民间舞曲,给他留下终生难忘的深刻印象。虽然长期寓居巴黎,对罗马尼亚民族民间音乐则一直怀有深厚的乡情。从早期的《罗马尼亚音诗》、《罗马尼亚狂想曲》到晚期的管弦乐曲D大调《乡村组曲》(Villageoise,op.27,1937~1938),他都运用莱乌塔尔民歌素材,又引用民间叙事性抒情歌曲《多依纳》(Doina)音调及霍拉舞曲(Horas)、赛尔巴舞曲(Sirbas)等民间舞蹈节奏,使音乐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生动地描绘出乡土风情,深刻地反映了罗马尼亚人民的生活、气质和精神。他的C大调管弦乐组曲(op.9,1903,献给圣桑)、第二钢琴组曲(op.10,1903)、第一bE大调交响曲(op.13,1905)等作品,没有直接运用民歌旋律素材,仍可感觉到某些民族音调融合的痕迹。他于1933年说:“音乐是丝毫不容虚伪地反映人们和各族人民心灵方面的一种说话方式。”(www.xing528.com)
他一生喜爱室内乐,1902年与大提琴家路易·富尼埃(Louis Fournies)、钢琴家阿尔弗雷多·卡塞拉(Alfredo Casella)组成三重奏团,1904年又组成埃内斯库四重奏团。他与法国小提琴家雅克·蒂博(Jacques Thibaud,1880~1953)、大提琴大师巴勃罗·卡萨尔斯等人有过长期的合作,为普及室内乐做了不少工作。他的室内乐作品以古典音乐形式为基础,手法多样而丰富,表现出现代精神。
歌剧是他青年时期的创作心愿,1910年起开始酝酿《俄狄浦斯王》(Oedipus)这部希腊悲剧题材的构思。1921年至1931年间,他采用希腊语学家与作家爱德蒙特·弗莱格(Edmond Fleg)的脚本写成四幕六景抒情悲剧(Luric tragedy,op.23)。全剧音乐以交响乐结构来展开,贯穿三个主题动机:伊俄卡斯忒(Iokaste)主题、杀父主题、俄狄浦斯与人面狮身女妖斯芬克斯(Sphinx)的对话动机,剧情安排紧凑,着重描述主人公的出生、青年时代、成年时代和死亡,对全剧的每一个细节和法文歌词中的每一个微妙的情调变化都作了缜密构思,技法大胆,织体精巧,深刻地揭示出悲剧的哲理内涵,几乎可以与贝尔格的歌剧《沃采克》相比。1936年3月10日在巴黎首演,舆论评价很高。
埃内斯库一生创作的主要的作品还有:第二A大调交响曲(op.17,1913)、第三C大调为乐队与管风琴、钢琴和合唱而作的交响曲(op.21,1919)、A大调音乐会序曲(op.32,1948)、合唱与乐队的交响音诗《海之声》(Vox maris,op.31,1950)、由12件乐器演奏的《室内交响曲》(Chamber Symphony,op.33,1954);3部弦乐组曲(C大调,op.9,1903;C大调op.20,1915;D大调《乡村》op.27,1937~1938),2首弦乐间奏曲、2部弦乐四重奏、2部钢琴四重奏、3部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2部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其中C大调op.26之二,1935,献给卡萨尔斯)、3首钢琴奏鸣曲、3部钢琴组曲和小提琴与钢琴组曲《童年印象》(Impressions d'enfance,op.28,1940)以及合唱曲、歌曲、为人声与钢琴写的声乐曲、弦乐三重奏;竖琴与钢琴、中提琴与钢琴、小号与钢琴等乐曲。童年与青年时期未编号出版的4部交响曲、钢琴五重奏、弦乐四重奏、钢琴三重奏和取材于巴赫、莫扎特、舒伯特、帕格尼尼、阿尔贝尼斯的作品的改编曲。
罗马尼亚尊称埃内斯库为新民族乐派的开创者、伟大的音乐家。1916年和1948年两次当选为罗马尼亚科学院院士,1918年在雅西成立以他命名的交响乐协会,又任命为雅西音乐与戏剧学院名誉院长,1920年选为罗马尼亚作曲家协会主席。为了推动本国音乐文化的发展,他于1912年起将在国内历年演出的全部收入作为民族音乐创作奖基金,组建评选委员会,每年评奖一次,鼓励本国作曲家创作出优秀的室内乐、交响曲、合唱与歌曲作品。凡获奖的作品常由他亲自指挥演出,社会影响很大。20世纪50年代,他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巴黎,因多种疾病日益严重,未能如愿返回祖国,在异乡逝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