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音乐(Electronic Music)是20世纪最具有革新意义的现代音乐,随着电子技术迅速发展的奇迹而兴盛不衰。这是用电子手段制作将音响录制在磁带上或以数码刻制在光碟上的音乐。电话、扬声器、话筒、电影音轨、振荡器、唱片录制设备的发明完善、尤其是磁带录音机的发明,为电子音乐发展创造了条件。1949年至1950年,波恩大学进行电子音乐制作的实践,翌年在达姆施塔特进行一次公开的演示,标志着电子音乐的成功。1951年由德国作曲家、音乐学家赫伯特·艾默特(Herbert Eimert,1897~1972)指导,科隆广播电台建立第一个电子音乐工作室。随后,在米兰、东京、伦敦、华沙、布鲁塞尔、慕尼黑、艾恩德霍芬、巴黎、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相继成立。20世纪40年代以来,电子学的急剧发展,特别是电子振荡器的使用和磁带录音机的普及发展,人们能够自由地进行音响的各种综合处理、录制、储存,将一切音响的创造制作变成可能,开拓新音乐艺术发展的广阔天地。60年代,美国听力工程师和发明家罗伯特·穆格(Robert Moog,1934~)于1964年至1965年发明穆格音响合成器,并取得生产专利,向作曲家提供用来演奏、创作的新音响的完全频谱,可以按照要求进行反复或做其他变化,使音响具有极为丰富的多样性的表现。60年代末,电子计算机运用到音乐创作上,既能用来创造音响,又能编谱用来作曲,再一次开拓电子音乐的新的革命。作曲家运用电子计算机可以摆脱传统的束缚,摆脱演奏者的影响,摆脱任何乐器的限制,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进行作曲。
20世纪50年代以来,著名的电子音乐作曲家有:(德)K·施托克豪森、博里斯·布拉黑尔(Boris Blacher,1903年生于中国,1975年卒于柏林);(意)卢恰诺·贝里奥;(法)皮埃尔·布莱兹、埃德加·瓦雷兹(Edgard Verèse,1883~1896);(美)约翰·凯奇、查尔斯·沃林恩(Charles Wuorinen,1938~)、米尔顿·巴比特(Milton Babbitt,1916~);(荷兰)亨克·巴丁斯(Henk Badings,1907~);(比利时)亨利·普瑟尔(Henri Pousseur,1929~);(匈牙利)乔治·利盖蒂(György Ligeti,1923~,1956年定居德、奥);(阿根廷)玛里奥·达维多夫斯基(Mario Davidovsky,1934~);(日本)竹光武满(Toru Takemitsu,1930~,有译武满彻);(波兰)克里斯托夫·彭德雷茨基(Krzysztof Penderecki,1933~);(希腊)亚尼斯·克塞纳基斯(Iaunis Xenakis,1922~)等。根据20世纪80年代的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500多所电子音乐实验室,仅美国就有200所左右,从事电子音乐制作的作曲家有2000多人。
【注释】
(www.xing528.com)
[1]唐纳德·杰·格劳特.西方音乐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88,790.汪启璋,吴佩华、顾连理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