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迈克尔·肯普·蒂皮特在《西方音乐史(修订本)》中的贡献

迈克尔·肯普·蒂皮特在《西方音乐史(修订本)》中的贡献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迈克尔·肯普·蒂皮特1905年1月2日生在伦敦,童年在萨福克郡小镇度过,母亲是他的启蒙教师。蒂皮特出身于中产阶级,父亲是企业家。翌年又拒绝应征入伍,1943年被判监禁入狱3个月。蒂皮特是大器晚成的作曲家,生逢两次世界大战,不少作品反映出作曲家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和思考。此后,德国法西斯进行疯狂报复,野蛮屠杀犹太人。19世纪40年代起,蒂皮特的作品在国内外相继演出,以其精湛的技法和抒情而通俗的音乐格调,受到人们的好评。

迈克尔·肯普·蒂皮特在《西方音乐史(修订本)》中的贡献

迈克尔·肯普·蒂皮特(Michael Kamp Tippett)1905年1月2日生在伦敦,童年在萨福克郡小镇度过,母亲是他的启蒙教师。中学时因酷爱音乐,曾组织指挥合唱,演唱英国牧歌和当代有名的合唱曲。1923年18岁时入皇家音乐学院,师从沃恩·威廉斯的老师查尔斯·伍德学作曲,从马尔托姆·萨金特(Malcolm Sargent,1895~1967)和A.C.博尔特(Adrian Cedric Boult,1889~1983)学指挥。1928年毕业,在奥克特德(Oxted)一所学校教授法语,指挥合唱,开始创作。1930年4月举行第一次音乐会,深感作曲技法有缺陷,他于同年至1932年又师从复调教授与作曲家莫里斯(Reginald Owen Morris,1884~1948)学对位和赋格,打下厚实的作曲功底。

蒂皮特出身于中产阶级父亲企业家。青年时期熟睹并厌恶保守的英国价值观,接受左翼观点,同情托洛茨基(1879~1940)提出的“世界社会主义”和“社会和平主义”的思想,采取激进的立场,反对一切战争。1940年,正当德国法西斯大肆轰炸伦敦时,他参加英国反战组织“和平誓约的联合会”(Peace Pledge Union)。翌年又拒绝应征入伍,1943年被判监禁入狱3个月。

在此之前,他于1933年起任莫莱学院音乐指导以及由失业音乐家组成的乐团(即南伦敦交响乐团前身)和两个合唱团的指挥。1940年至1951年,他接任院长,将莫莱学院办成伦敦音乐活动中心,经常举办大型音乐会,社会影响很大。其后,为了谋得更多的收入,有时间进行创作,他到英国广播公司(BBC)任音乐节目主持人。1969年至1974年任有名的南部城市巴斯音乐节(Bath Festival)指导,取得全国注目的成功,作为同本杰明·布里顿齐名的卓越的作曲家,1966年受封爵士,1983年获英国功勋勋位。

蒂皮特是大器晚成的作曲家,生逢两次世界大战,不少作品反映出作曲家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和思考。他受到十六七世纪英国复调音乐和抒情性牧歌的影响,使用复杂的对位及声部交织的复调技法,注重节奏的灵活多变,造成一种“棱角分明”又富于抒情性的风格,不同于布里顿那种多声部旋律流畅的声部处理。三四十年代以1935年写的第一首弦乐四重奏作为创作成熟的标志,古典传统奏鸣曲式的结构,赋格模仿对位手法的运用,又有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因素,都在于用音乐生动地反映出人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www.xing528.com)

1939年至1941年完成的第一部清唱剧《我们时代的孩子》(A child of our Time)是他前期重要的代表作,1944年在伦敦首演,社会反响强烈。该剧取材于真实的事件,由作者自撰脚本,情节讲述的是:波兰一位17岁的犹太少年格林斯潘因父母受纳粹迫害,他于1938年秋在德国驻巴黎公使馆将纳粹官员福姆·拉特枪杀。此后,德国法西斯进行疯狂报复,野蛮屠杀犹太人。全曲分为三个部分,由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男低音的宣叙调、咏叹调与合唱队演唱相构成。(1)世界为黑暗所笼罩,男人妇女难以生存,人们对人类理智和良知产生怀疑;(2)纳粹法西斯统治下犹太人无处藏身的悲惨境地;(3)对人类命运的关注思考,对敢于反抗强暴的犹太少年的歌颂。这部作品的结构简洁,复调技法复杂,以巴赫在受难曲中使用众赞歌的形式,在每一部分终结处都用英国民众熟悉的黑人灵歌素材来表现被压迫大众的心声,控诉德国法西斯的暴行,悲剧效果十分强烈而感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蒂皮特以充沛的精力写了一系列重要的作品,有歌剧《仲夏的结婚》(1946~1952),取材于莎士比亚喜剧,仿莫扎特的《魔笛》,自撰脚本,三幕,情节简单:一对青年男女结婚时发生争吵,互不信任,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试探和考验,最后言归于好。用传统的形式结构,但手法复杂,受威尔第、瓦格纳的影响,剧中穿插芭蕾舞作为表演动作,增强戏剧色彩。《普里阿摩斯国王》(三幕,取材于希腊神话悲剧,1958~1961);《烦恼园》(The knot Garden,三幕,1966~1970),根据剧中人物杜夫又写了男高音套曲《杜夫之歌》(Songs for Dov,1970);《坚冰消融》(The Ice Break,三幕,1973~1976)。

1956年至1957年写的第二交响曲不同于第一交响曲(1944~1945),风格有明显的变化,开始探索新的表现手法,主题律动化用变奏来加以发展,和声构成不同调性重叠的多调性,配器分成若干合奏小组并突出木管、铜管乐器的音响,各种形态的等节拍节奏贯穿全曲,整个织体变得复杂,管弦乐音响刺耳而富有刺激性。《管弦乐协奏曲》(1962~1963),男中音合唱与乐队的《圣奥古斯的显圣》(1963~1965)、女高音与乐队的第三交响曲(1970~1972)、第四交响曲(1976~1977)、第四弦乐四重奏(1978~1979)等,蒂皮特都在追求技法和风格不断的发展,表现出他的创作理想与自信心。他始终重视重大的社会性题材,侧重于结构宏大的体裁形式,创作态度严肃,反复推敲修订。他汲取英国牧歌、珀塞尔的羽管键琴音乐、黑人灵歌、布鲁斯音乐以及斯特拉文斯基、巴托克和兴德米特等的技法,形成他自己现代音乐创作的风格。19世纪40年代起,蒂皮特的作品在国内外相继演出,以其精湛的技法和抒情而通俗的音乐格调,受到人们的好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