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西斯·普朗克(Francis Poulenc)1899年1月7日生于巴黎,1963年1月30日卒,终年64岁。父亲经营副食品业,母亲有相当好的钢琴素质,家境富裕。5岁时学钢琴,7岁开始作曲,15岁师从西班牙钢琴家里卡多·比涅斯(Ricardo Vines,1875~1943,有译维内斯或维纳),受其影响非常喜爱莫扎特、德彪西的作品,为他后来成为杰出的钢琴家奠定了基础。比涅斯鼓励他立志从事创作,并介绍认识萨蒂、福雷的门生A.卡塞拉(Alfredo Casella,1883~1947,意大利作曲家、指挥家)和奥里克等。1917年,为男中音、长笛、单簧管与弦乐四重奏、钢琴而作的《黑人狂想曲》(Rapsodie négre)在巴黎演出成功,以其轻松愉快而带有游艺杂耍音乐的气氛和格调,受到萨蒂和让·科克托的鼓励,他成为“新青年”小组成员。为了增强知识与技能,1920年师从夏尔·凯什兰学3年和声,自学曲式、复调、配器。亨利·科莱在文章中将他列入“六人团”,在于一开始从事创作就力求体现萨蒂与让·科克托的音乐理想,写出与浪漫主义音乐、印象派音乐截然不同风格的作品,从民间音乐、生活音乐中吸取灵感,确立个人独创的风格,表现各种不同的情感。他取材于让·科克托的词写了3首歌曲《饰结》(Cocardes,有译“帽章”,1919),用短号、小提琴、长号和低音鼓组合成类似街头小乐队来伴奏,具有巴黎街头即景歌曲的演唱特点,没有任何传统的痕迹。这种新颖的写法立即引起斯特拉文斯基的关注,将他推荐介绍给季阿吉列夫,为芭蕾舞团创作带合唱的独幕舞剧《母鹿》(Les Biches,英文:The Hinds,1923),他自己撰写脚本,采取混合风格,有爵士乐的特点又富于抒情性。正如他于1946年接受一家音乐期刊记者采访时所说,没有什么创作体系;没有任何体系来束缚他的创作;对他而言“技巧”就是体系。普朗克始终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早期作品与晚期作品、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之间没有任何风格上的差异,自然音列的旋律,不协和音的和声,不同乐器组合的配器,诙谐、优美又抒情的格调,整体表现出他的创作个性和特点。
四五十年代,普朗克写了3部歌剧:《泰勒西阿斯的乳房》(Les mamelles de Tirèsias,1944)二幕结构,1947年首演。剧情:丈夫与妻子互换性别,丈夫变成女性,不断地生育孩子,有40 000个,他感到形势难以控制,赶快与妻子将性别更换回来,为此向众人介绍其多子之奥秘。泰勒西阿斯是希腊神话中的盲预言者,曾变性为女,后又转换为男性。此剧是阿波里奈尔(Apollinaire,1880~1918)撰写的喜剧脚本,讽刺当时法国政府举棋不定的节制人口的政策。《加尔默罗女修士》(Le Dialogues des Carmélites,1953~1956)三幕结构,取材于电影剧本,1957年在米兰、巴黎、旧金山相继上演,1958年以《白衣修女》(The Carmelites)的剧名在伦敦演出。情节:法国大革命期间,一个贵族姑娘皈依天主教,入加尔默罗修会为修女,宁愿被判刑死在断头台上,她也不肯返俗改变信仰。独幕歌剧《人声》(Voix humaine,1958),让·科克托的脚本,1959年初首演。剧情:一个被遗弃的女人在电话中对丈夫倾诉和埋怨。从头到尾是管弦乐队伴奏的女高音独唱,像一部历时45分钟的女高音协奏曲。(www.xing528.com)
普朗克的器乐作品体裁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如羽管键琴与乐队的《乡间协奏曲》(1927~1928)、钢琴与18件乐器的《晨曲,舞蹈协奏曲》(1929)、管风琴、弦乐与定音鼓协奏曲(1938)等,还有木管、铜管乐器、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他一生没有中断过钢琴作品的创作,常写有文字标题。1940年至1945年写了一首钢琴叙述的《小象巴巴尔的故事》(Babar le Petit éléphant Histoire,让·布吕诺的词)是别出心裁的钢琴声乐叙事曲。声乐作品很多,有伴奏或无伴奏合唱占有相当数量,还有150首钢琴伴奏的歌曲。普朗克是虔诚的天主教信徒,1936年至1962年间写了一系列宗教音乐作品,构思深思熟虑,旋律、节奏、和声均处理得细致、贴切,表现出了词的内涵和韵律,复调手法确切而自然,传统技巧运用痕迹显明。普朗克不墨守成规,有相当的艺术造诣,没有像先锋派那样摈弃古典传统的格式,各种不同体裁形式的运用都力求自然,将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手法加以融合,具有丰富的创造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