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方音乐史阿瑟·奥涅格:生平与贡献

西方音乐史阿瑟·奥涅格:生平与贡献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阿瑟·奥涅格1892年3月10日生于法国海港城市勒阿夫雷,1955年11月27日卒于巴黎,终年63岁。父母是瑞士人,讲德语,他于1909年就学苏黎世音乐学院,接受德国人的音乐教育,崇拜巴赫、贝多芬,敬仰瓦格纳。20年代,奥涅格定居巴黎。

西方音乐史阿瑟·奥涅格:生平与贡献

阿瑟·奥涅格(Arthur Honegger)1892年3月10日生于法国海港城市勒阿夫雷,1955年11月27日卒于巴黎,终年63岁。父母是瑞士人,讲德语,他于1909年就学苏黎世音乐学院,接受德国人的音乐教育,崇拜巴赫贝多芬,敬仰瓦格纳。1911年转入巴黎音乐学院,师从作曲家、管凤琴家夏尔·马利·维多尔(Charles Marie Widor,1844~1937)学作曲,从丹第学配器和指挥,受到印象派的影响。他同米约在音乐学院相识结交,参与“新青年”活动,初步奠定“六人团”的基础。20年代,奥涅格定居巴黎。

他是公认的20世纪法国多产的重要作曲家,音乐创作经历倾向于综合独创,很少受到萨蒂与让·科克托所确立的美学思想约束,不同于“六人团”其他成员。巴赫、瓦格纳、斯特拉文斯基、勋伯格、A·鲁塞尔和马斯内、福雷的得意门生弗洛朗·施米特(Florent Schmitt,1870~1958,创作倾向印象派又富于异国情调)等不同流派作曲家的写作技巧,都是他尽量借鉴使用的表现手法,他将古典音乐浪漫主义音乐、德国音乐与法国音乐不同的风格加以混合形成独特的创作个性和特点。其作品始终是有调性的,也使用过多调性,有的乐曲常常表现出炽热的情感和感人的抒情音调。

1921年,他为朗诵叙述女高音、次女高音、男高音、合唱与管弦乐队而作的神曲戏剧诗篇《大卫王》(Le Roi David)共分五部分,28首曲,结构庞大,气势磅礴,效果辉煌,首演成功,迅速名扬于世。13年后,戏剧清唱剧《火刑堆上的贞德》(Jeanne d'Arc au b cher,1934~1935)采用类似的形式,朗诵叙述增加为4人,女高音3人,还有女中音、男低音。配器增添马特诺电子琴(Ondes Martenot),它是莫里斯·马特诺于1922年获专利权的电子乐器,音高频率幅度大,音色可调节变化,用电子管振荡器发声,以一副5个八度的音键盘控制操作。这部作品将朗诵、人声演唱与乐队紧密结合起来,结构严谨,语调性的旋律表现出忧郁的抒情性,显露出作曲家非凡的技能。(www.xing528.com)

1923年,他为新型的火车头问世而创作“交响乐章”《太平洋231号》(Pacific 231),是一首交响诗式的管弦乐曲。全曲使用快速变换的节奏、节拍和不协和音的和声模仿火车头由启动、奔驰、上下坡到停车靠站的全过程,音乐语汇刚健有力,手法简洁,充满着一种“运动”的形象化的动态描绘。虽然题材主题出于新即物主义的美学观念,突现出先锋派所追求的时代的“运动感”与“速度感”,但严格的形式结构,众赞歌式的和弦进行,色彩性的管弦乐手法,仍然没有脱离传统的通俗性的标题音乐的写法。1924年首演于曼彻斯特,不久迅速传播到欧美乐坛。由此,奥涅格转向交响乐的创作,有交响乐章之二《橄榄球》(Rugby,1928)、交响乐章之三(1932~1933)、第一交响曲(1929~1930)、第二《弦乐与小号》交响曲(1941)、第三《礼拜仪式交响曲》(liturgique)和第四《巴西利的欢乐》(Deliciae basiliensis)交响曲(1946)、第五《三个D音》(Di tre re)交响曲(1950),还有《夜曲》(1936)。除此之外,他写了大量的钢琴曲、协奏曲、室内乐和许多歌曲,接受委托为电影、戏剧、广播剧配乐,各种体裁形式的作品近200多部(首)。他在巴黎师范学校教作曲、撰写音乐评论和随笔,还指挥演出自己的作品,有相当大的社会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