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欧音乐和格里格在《西方音乐史(修订本)》中的内容

北欧音乐和格里格在《西方音乐史(修订本)》中的内容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6至17世纪已有一些城市音乐家从事专业的演出和创作。让·西贝柳斯是芬兰最重要的作曲家,他汲取西欧古典音乐技法又受到后期浪漫主义音乐和印象派音乐的影响,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正是他赏识格里格的音乐才华,说服其双亲将这位年仅15岁的作曲家送到德国深造的,格里格称他是自己的“指路明灯”。

北欧音乐和格里格在《西方音乐史(修订本)》中的内容

北欧是指丹麦、挪威、瑞典、芬兰、冰岛等国,19世纪初随着海上贸易的开展,造船等工业的兴起,这些处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国家落后的经济才开始获得发展。丹麦、瑞典曾强盛过,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长期控制和统治着挪威、冰岛和芬兰,直到20世纪初这3个国家才相继独立。特殊的历史条件,北欧各国之间在政治、经济上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文化艺术上形成共同的传统,因各国历史发展不同,各自的文化艺术发展亦出现不同的倾向。19世纪下半叶起,随着欧洲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在西欧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60至90年代相继产生了北欧各国的民族乐派

丹麦曾是一个比较强大的王国,18世纪中叶起受到德国音乐很大的影响,约翰·舒尔茨(Johann Schutz,1747~1800)于1787年至1795年由德国到哥本哈根任宫廷乐长,用丹麦语唱词写过三部歌剧和一些丹麦民间风格的歌曲。尼尔斯·威廉·加德(Niels Wilhelm Gade,1817~1890)于1840年赴德国学习,得到门德尔松的鼓励和帮助,在莱比锡音乐学院任教并担任布业大厅音乐会指挥,他热情地介绍北欧音乐家去学习。1848年德丹战争爆发后回国,在哥本哈根从事管风琴演奏、乐队指挥和音乐教学,写有交响曲8部、序曲6首、清唱剧和康塔塔14部,还有小提琴协奏曲、奏鸣曲钢琴小品、室内乐和声乐曲。丹麦著名的作曲家还有彼得·阿诺德·海瑟(Peter Arnold Heise,1830~1879)、兰格·米勒(P.E.Lange Müller,1850~1926)、阿斯格·哈梅里克(Asger Hamerik,1843~1923)。

芬兰是一个千湖之国,有四分之一的地域在北极圈内。19世纪初,芬兰曾并入俄国成为一个大公国,20世纪初才宣告独立。这是一个有丰富的民间音乐的国家,人民群众喜爱音乐。16至17世纪已有一些城市音乐家从事专业的演出和创作。19世纪下半叶起,有一些作曲家试图创作芬兰新的民族音乐,反映民族意识的觉醒。赫尔辛基的合唱指挥和作曲家威格里乌斯(M.Wegelius,1846~1906)组织室内乐和独奏音乐会演出,他还借鉴维也纳、莱比锡专业音乐教育的经验,于1882年创办第一所芬兰音乐学院,力图推动芬兰新的民族音乐的发展。芬兰第一个专业交响乐团的创立者、作曲家和指挥家卡雅努斯(R.Kajanus,1856~1933),在西欧各地指挥演出,广泛地传播芬兰民族民间音乐。让·西贝柳斯(Jean Sibelius,1865~1957)是芬兰最重要的作曲家,他汲取西欧古典音乐技法又受到后期浪漫主义音乐和印象派音乐的影响,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取材于芬兰民族叙事诗《卡莱瓦拉》(Kalevala)的神话故事,写了许多民族传说题材的大型声乐作品和交响曲,有音诗《英雄传奇》(1892)、交响诗4首《卡莱瓦拉传奇》(1893~1895)、交响诗《波希奥拉的女儿》(1906)和《塔皮奥拉》(1925)等,他的七部交响曲(1899~1924)也别具一格,曲式简洁,结构紧凑。他的交响诗《芬兰颂》(Finlandia,1899)有强烈的民族感情和民族精神,演出时曾激起群众的爱国热情,遭到当时沙俄统治当局的禁演。西贝柳斯为芬兰音乐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开拓了一个新的芬兰音乐的时代。

瑞典曾于1523年、1905年两次获得独立,相当长的时期置于丹麦控制之下。1731年由作曲家约翰·黑尔米希·罗曼(Johan Helmich Roman,1694~1758)在斯德哥尔摩组织第一次瑞典人举办的公开音乐会,随后1771年成立皇家音乐协会,1773年建立瑞典皇家歌剧院。19世纪,不少音乐家受浪漫主义思潮影响热衷于瑞典民间音乐的研究,对瑞典民族音乐创作有一定的推动。林德布拉德(A.Lindblad,1801~1878)的歌曲,柏尔瓦尔德(F.A.Berwald,1796~1868)的室内乐和交响乐,哈里斯特列姆(I.Hallström,1826~1901)的歌剧,都广泛运用瑞典民歌作为素材,表现出民间音乐的格调。这时期有两位杰出的瑞典女歌唱家珍尼·林德(Jenny Lind,1820~1887,雅称:“瑞典夜莺”)和克里斯蒂娜·尼尔森(Christine Nilsson,1843~1921)活跃在欧洲和美国的乐坛上,特别是两人都以演唱歌剧而见长,为瑞典赢得了世界声誉。

挪威于1814年摆脱丹麦统治后又被迫与瑞典结成封建专制的联盟,直到1905年才获得真正的独立。19世纪挪威的作家艺术家抛弃官方长期使用的丹麦语,用本国民间语言编写历史剧,积极整理和研究民族历史和民间文学艺术,以恢复民族文化,唤起人民群众的爱国思想,推动民族独立运动。亨利克·易卜生(1828~1906)早期的戏剧作品,即取材于挪威古老的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借古喻今,把现实斗争和民族历史联系起来,在人民群众中激发起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作曲家和钢琴家诺尔德拉克(R.Nordraak,1842~1866)致力于民族民间音乐的搜集整理和研究,他写的歌曲《是的,我们爱我们的国家》(1864)成为挪威独立象征的国歌。奥莱·博内曼·布尔(Ole Borneman Bull,1810~1880)是举世闻名的自学成才的小提琴大师,他在国内外广泛传播自己民族的音乐,热心于民间音乐的搜集并用即兴方式演奏,在欧洲和美国巡回演出引起人们的关注。他是卑尔根第一座挪威剧院(1850)的奠基人,又是挪威青年作曲家的良师。正是他赏识格里格的音乐才华,说服其双亲将这位年仅15岁的作曲家送到德国深造的,格里格称他是自己的“指路明灯”。格里格同时代的挪威作曲家还有约翰·斯文森(Johan Svendsen,1840~1911)、谢鲁尔夫(H.Kjerulf,1815~1868)、哈尔沃尔森(J.Halvorson,1864~1935)和克里斯蒂安·辛丁(Christian Sinding,1856~1941)。

爱德华·格里格(Edvard Grieg)1843年6月15日生在卑尔根一个外交官与商人家里,祖籍苏格兰,其祖父为英国驻挪威大使,祖母为挪威人父亲是英国驻卑尔根的领事,母亲出于挪威名门之家,是一位颇有修养的钢琴家。格里格从小接受良好的音乐教育,9岁时尝试作曲写了一首《德国主题变奏曲》。父亲原想让他专攻绘画成为一个画家。15岁时经奥莱·布尔劝说,双亲同意将他送到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1858年至1862年师从舒曼的好友、钢琴家韦捷尔(E.F.Wenzel)和音乐理论家、作曲家莫里茨·豪普特曼(Moritz Hauptmann,1792~1868),系统地钻研浪漫主义作曲家的作品,受到舒曼、肖邦创作风格的影响。但是,这所音乐学院一直奉德国古典音乐为正统,传统的教学法和成套的教材都墨守成规,学院派风气非常严重,给富于幻想的、年轻的格里格带来精神束缚,使他感到失望。19岁时,他返回挪威,途中在哥本哈根会见加德,受到其教诲。回国后,他同奥莱·布尔、诺尔德拉克有密切的交往,使他对挪威民间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打开他的广阔的艺术视野。他还同丹麦作曲家一起筹建“北欧音乐社”(即“尤特皮社”Euterpe Society)以推动北欧青年作曲家的创作。然而,格里格探索发展的是自己民族的音乐文化,正如他表明的:“在风格和形式上是属于德国浪漫主义的舒曼乐派的,但同时又尽情吸取了祖国民歌的丰富宝藏,并从挪威人民的心灵,这个迄今未被探讨过的泉源中,力图创造出民族的艺术来。”1865年,他在哥本哈根创作的e小调钢琴奏鸣曲(op.7)、F大调小提琴奏鸣曲(op.8)、管弦乐曲《秋》(op.11)等,反映出他的音乐思想。

1866年至1874年,他主要居住在首都奥斯陆进行广泛而紧张的社会音乐活动,任爱乐乐团指挥,组织青年合唱团,在音乐学校任教,并于1870年创办音乐协会,培养年轻的音乐人才。他同表妹尼娜·哈格鲁普(Nina Hagerup,1845~1935)于1867年结婚,这位有才华的女歌唱家成为他的抒情歌曲的主要演唱者,格里格则兼任她的钢琴伴奏,两人情投意合地度过一生。由于他的F大调小提琴奏鸣曲受到李斯特的赞赏和高度的评价,引起挪威政府的关注,因此而获得一笔奖学金,格里格拿着这笔奖金赴罗马向李斯特求教,这位大师鼓励他走自己的创作道路。回国后,他与挪威诗人、剧作家比昂森(B·Björnson,1832~1910)合作写了一系列合唱、戏剧配乐和抒情歌曲。他的钢琴抒情曲第一集(op.12,1867)、a小调钢琴协奏曲(op.16,1868)、《25首北方的舞曲和民间曲调》(op.17,1869,题献给奥莱·布尔)、《挪威生活速写》(op.19,1871)等,都是这时创作的,具有浓厚的挪威民间色彩和乡土气息。(www.xing528.com)

1874年至1875年间,格里格应易卜生之约为诗剧《比尔·金特》(Peer Gynt,1867)配乐,他根据作家的要求,用富于戏剧性的音乐素描手法,将剧中不同人物和主人公所经历的不同环境气氛描绘出来,表现出强烈的戏剧艺术感染力。全剧配乐有22段,后来他选择其中八段改编成两套管弦乐组曲(op.46,55)。他和易卜生合作还写了不少抒情歌曲,如《天鹅》《游吟诗人之歌》《水百合》《小鸟之歌》和《希望》,力求用民族语言韵律的音调来表现出诗人真挚而纯朴的感情。

1874年起,挪威政府给格里格颁发终生的生活补助年金,使他能专心创作。为了向欧洲介绍挪威民族音乐,他与妻子仍坚持到国外旅行演出,他的抒情歌曲以其民族特色而获得人们的赞赏。这时期,格里格用钢琴独奏的抒情小品体裁形式,独特的和声和挪威民歌质朴而深情的特点,真情实感地描绘出挪威人民的世态风俗人情,歌唱出他们热爱生活的心声和对乡土的眷恋之情。1867年至1901年,他连续出版10卷钢琴抒情小品集(Lyric pieces),其中有不少钢琴曲是由他的抒情歌曲改编而成。

挪威农民人文埃(A.O.Vinje,1818~1870)毕生在穷困中坚持用农民语言写作,力图以民族的诗歌、散文来唤起人民的民族意识的醒悟。格里格非常尊敬这位乡土诗人,专门为其诗作谱写一部《文埃歌曲集》(op.33,12首,1873~1880)。格里格一生写了200多首歌曲,可惜他用挪威方言或农民语言谱写的歌曲在国外难以流传,只有一部分用德文、丹麦文谱写的歌曲在国外被歌唱家演唱。

晚年,格里格在卑尔根附近的乡间别墅度过大部分时光,除继续坚持音乐创作外,他写了不少关于评论作曲家、作家及其作品的文章,其中有《论威尔第》(1901)、《论比昂森》(1901)、《论舒曼和瓦格纳》(1894)和《论莫扎特》(1897),他还用随笔形式写成自传性的《我的初次成就》(1905),谦逊地叙述自己的成长过程、创作风格形成和音乐活动的特点。另外,他的书信文笔生动,亦有学术研究的参考价值。

格里格在晚年接受法国美术学会会员称号(1890),英国剑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893)、牛津大学名誉音乐博士学位(1906)等荣誉称号。1907年9月4日,他病逝于卑尔根,终年64岁。9月9日,挪威政府为他举行隆重的国葬。遵照格里格的遗愿,将他的骨灰安葬在特罗尔豪根的一个天然的岩石洞穴里,他要永远凝视着祖国的峡湾,和祖国的山河永远融化在一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