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肖邦与波兰音乐的影响

肖邦与波兰音乐的影响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民族意识在波兰文学艺术领域里的日益增强,民族音乐获得复兴。她精通法文,喜欢唱波兰民歌和弹奏钢琴,为肖邦最早的音乐启蒙老师。为了获得音乐事业的发展,肖邦于1830年11月2日离开波兰前往维也纳,转道去巴黎。华沙的陷落,沙俄统治下的政治迫害,断绝了他返回波兰的希望。1835年末,肖邦与乔治·桑相识,两人于1838年自由结合,乔治·桑认为是一种“生命的灵魂”的爱情。这时,肖邦出现了肺结核病的最初征兆,他的父亲尼古拉患过

肖邦与波兰音乐的影响

波兰在10世纪曾是一个强大的国家,14世纪日耳曼条顿骑士团入侵占据部分领土,由此长期处于封建割据状态。18世纪又为普鲁士、奥地利和沙皇俄国所瓜分。1807年,拿破仑东侵建立波兰公国。封建王朝复辟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于1815年将波兰变成俄国管辖下的王国。波兰贵族政治的腐败,沙皇俄国侵略的民族压迫,激起人民群众强烈的不满和反抗,在知识界和大学生中间出现不少秘密的政治性的结社活动,形成1815年至1830年波兰民族解放运动高潮时期,爆发震撼欧洲的1830年11月华沙起义。

随着民族意识在波兰文学艺术领域里的日益增强,民族音乐获得复兴。1765年在华沙建立“民族剧院”(1833年改称“大剧院”),1815年成立音乐促进会,1821年又创办音乐学院。第一任音乐学院院长爱尔斯涅尔(J.X.Elsner,1769~1854,有译埃尔斯纳)是著名的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波兰最有影响的音乐文化启蒙者,在任职十年期间培养了不少年轻的作曲家,肖邦即是其中的佼佼者。这时由于音乐演出和创作活动很活跃,音乐出版业在波兰随之兴盛起来,仅在华沙的一条街上就开设四五家音乐出版商行,全市有九家乐谱商店,还有30家钢琴工厂和其他乐器工厂。

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rederic Francois Chopin)于1810年3月1日生在华沙附近的热里亚左瓦·沃里亚(Zelazowa Wola)的庄园里,父亲尼古拉(Nicholas Chopin,1770~1844)是这座伯爵庄园的家庭教师,曾参加过1794年柯斯秋什科(1746~1817)领导的武装起义,任大尉军职。母亲尤斯汀娜·克瑞札诺夫斯卡娅(1782~1861)是伯爵夫人的亲戚、庄园的女管家,生育三女一男,肖邦是独子。她精通法文,喜欢唱波兰民歌和弹奏钢琴,为肖邦最早的音乐启蒙老师。6岁起,他师从波希米亚作曲家和钢琴教师瑞夫尼(W.Zywny,1756~1842)学钢琴六年。8岁时第一次在华沙登台演奏,显露出他非凡的音乐才华,引起文化艺术界的关注,他未满12岁已被公认为华沙优秀的钢琴家之一。尼古拉重视儿子的文化修养,他在学习音乐的同时也接受中学普通教育,肖邦还热衷于写诗、编剧、表演和绘画,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他喜欢聆听民歌和民间舞曲,热爱波兰的文化艺术,逐渐形成强烈的民族意识。1826年中学毕业,他考入音乐学院,由爱尔斯涅尔亲自教授作曲课,谨慎地指导他发展自己的音乐才能,培养他的创作个性,后来这位音乐教育家评论他时说:“肖邦所独具的特点是他的民族特性与崇高的思想。”

1829年肖邦结束学业,开始他自己的艺术家的独立生活。他早期的作品《玛祖卡风的回旋曲》(F大调,op.5,1826)、《克拉科维亚克舞曲风回旋曲》(F大调,op.14,1828)和《波兰主题幻想曲》(bB大调,op.13,1828)等,都具有鲜明的波兰民族色彩和较高的钢琴技巧。为了获得音乐事业的发展,肖邦于1830年11月2日离开波兰前往维也纳,转道去巴黎。在此之前,他写成f小调钢琴协奏曲(op.2l,1829~1830)和e小调钢琴协奏曲(op.11,1830)两部重要作品,这是他唯一的两部协奏曲。后一部于1833年出版,故编为第一号,前一部于1836年出版则编为第二号。肖邦采用古典协奏曲的形式结构,第一乐章为双呈示部的奏鸣曲式;第二乐章为抒情性的小广板(Larghetto),有如一首优美的夜曲;第三乐章为舞曲风格的回旋曲,活泼的快板(Allegrovivace),两部作品都表现肖邦的创作个性,钢琴手法独特,音乐抒情而有诗意,充满着青春的喜悦又带有浪漫主义的忧郁情调,或多或少流露出肖邦的初恋之情和对未来幸福的梦想。他初恋的女友康斯丹奇亚·格拉德科夫斯卡娅(1810~1889)是音乐学院声乐专业的学生,在他举行华沙告别音乐会上也上台献唱。

在肖邦临行前,朋友们送给他一个装满波兰泥土的银杯,他非常感慨地说:“我深信,我将永远离开华沙,再也回不来了,我是向祖国作永远的告别。”他的这种悲剧性的预感,终于变为现实。当他于1831年9月抵达斯图加特时,获悉华沙起义失败的噩耗,他怀着痛苦、忧虑和愤怒的复杂心情,写了a小调前奏曲(op.28之二)、d小调前奏曲(op.28之二十四)和c小调《革命》练习曲(op.10之十二),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对祖国的怀念和对家乡的眷恋成为他主导的音乐创作主题。他给一位朋友的信中写道:“我愿意高唱出一切为愤怒的、奔放的感情所激发的声音,使我的作品,至少我的作品的一部分能够成为约翰的部队所唱的战歌,战歌虽已成绝响,但它的回声仍将荡漾在多瑙河的两岸。”肖邦引以为自豪的约翰,是17世纪的波兰国王约翰三世(1674~1696),他率领波兰军队将土耳其人驱逐出维也纳及匈牙利,收复了很多领土,名震欧洲。

1831年秋,肖邦到达巴黎。最初几年,他没有经济来源的保障,除不定期举行演奏会外,主要靠教授钢琴谋生。华沙的陷落,沙俄统治下的政治迫害,断绝了他返回波兰的希望。随着他的钢琴学生的增多,社交活动的扩大,他在巴黎的知名度亦有所提高,在文化艺术界中很快获得公认和赞赏。李斯特、海涅、密茨凯维支、梅耶贝尔、德拉克洛瓦、巴尔扎克贝利尼等,都与他交往。舒曼克拉拉是他的崇拜者。舒曼在1836年写的《肖邦的钢琴协奏曲》的评论文章中写道:“要是北方威震四方君主知道在肖邦的作品里、在他的玛祖卡舞曲的纯朴的旋律里包含着对他多大的威胁的话,他一定会禁止这些音乐的。肖邦的音乐是藏在花丛里的一尊大炮。”

肖邦的钢琴作品及其演奏艺术,讲究音色的美和诗意的表现,没有任何炫耀技巧、虚饰表面效果的追求,力求声音浓淡富于变化。李斯特对他的作品和演奏一直推崇备至,为他写的不少评论文章流传于世。肖邦逝世后,李斯特于1852年在巴黎出版了传记《肖邦》,用法文撰写,论述肖邦的创作特色、演奏风格、个性和生平。(www.xing528.com)

1835年末,肖邦与乔治·桑相识,两人于1838年自由结合,乔治·桑认为是一种“生命的灵魂”的爱情。这时,肖邦出现了肺结核病的最初征兆,他的父亲尼古拉患过这种病,有艺术才华的小妹妹爱米里亚于14岁时因肺病而夭亡。

1838年至1845年,肖邦的钢琴曲创作发展到一个顶峰,他在这个时期的作品里运用钢琴丰富而变化的不同声域的音色,对比鲜明的钢琴音乐语汇和演奏技法,抒发他自己诗人般的生活感受和激情,将思念、歌颂祖国与人民的情感,追求艺术理想的愿望,都倾诉在他用各种各样的体裁形式所创作的钢琴音乐之中。他的3首钢琴叙事曲(F大调,op.38;bA大调,op.47;f小调,op.52,1839~1842)不论是民间歌曲性的主题,即兴式的变奏手法、忧郁的慢板与活泼的快板相交替的叙事曲特点,都生动而鲜明地体现出波兰民间叙事诗歌“杜马”(Duma)的民族风格。这是16世纪末用弦乐器伴奏演唱的、史诗性的民间叙事诗,其内容是悼念爱国英雄的。近代西方一些音乐学者将他的钢琴叙事曲与波兰伟大诗人密茨凯维支的诗集《叙事诗与浪漫诗》第一卷(1822)、第二卷(1823)里的叙事诗内容相联系,探求其音乐叙事的具体情节,企图说明每一首的标题内容。他的五首波洛奈兹舞曲(Polonaise,3/4拍,快速适中的波兰舞曲)是具有重要民族意义的作品,他将爱国的思想感情注入这种民族舞曲体裁里,用三部曲式结构,音调庄严、悲壮,具有音乐叙事史诗的性质和浓郁的波兰民族音乐风格。这种古老的波兰舞曲作为宫廷礼仪舞于16世纪传入法国、德国巴赫曾将这种舞曲风格特点运用于器乐曲,亨德尔莫扎特贝多芬韦伯舒伯特等都写过这类作品。肖邦则将它变成音乐会上演奏的一种钢琴音乐体裁形式。

玛祖卡(Mazurka)是波兰民间中庸到快速的三拍子舞曲,其重音常落在第三拍或第二拍,一种是华沙地区流行的玛祖尔舞曲(Mazur),一种是库亚维地区农民舞曲《库亚维亚克》(Kujawiak),两者难以区分。肖邦将两种舞曲混合在一起,用3/4拍或3/8拍,一种为舞曲性,用钢琴音响模仿民间乐器,好像是波兰乡村生活的音乐画面描绘;一种为以表现心灵感受为主,富于诗意的抒情性。他写了不少这种体裁形式的钢琴曲。

1847年初,肖邦与乔治·桑因性格、观点和艺术情趣的矛盾日益加深而导致两人关系破裂,使他的心灵和健康受到很大的损伤。1848年2月16日,肖邦在巴黎举行告别性的音乐会。这一年12月,拿破仑的侄子路易·波拿巴窃取政权,在1852年到1870年建立第二帝国,自称拿破仑三世。处在这种政治动荡的年代里,肖邦像“失业者”一样难以再举行音乐会维持生活,他应苏格兰女学生珍·斯蒂尔林姊妹邀请前往伦敦,除教课外,举行过两次半公开的音乐会。这时他的健康每况愈下,身体日渐衰弱,从伦敦返回巴黎,他已无力再在钢琴上演奏自己的作品,创作时只能勉强用谱纸记录下来。1849年10月17日,肖邦在他青年时代亲密的女友波托茨卡娅伯爵夫人(1807~1877)充满着爱的温存的歌声中与世长辞,终年39岁。他的葬礼隆重,有三千人参加,遵照生前的遗愿,安葬在彼尔·拉仁兹公墓,同意大利歌剧作曲家贝利尼的墓并排在一起。下葬时,亲友们将他一直保存在银杯里的故乡泥土撒在灵柩上,并将他的心脏送回波兰,至今保存在华沙的圣十字教堂里。

肖邦是波兰音乐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在浪漫主义音乐文化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是最有独创性的钢琴音乐诗人和大师,其作品几乎全是钢琴曲,以其体裁形式的多样和表现手法的精巧,开拓了西方钢琴音乐的新的领域。1830年,20岁时肖邦已形成其创作风格,当时欧洲浪漫主义音乐大师们对他几乎没有什么影响。英国音乐史学家莫里斯·布朗(Maurice Brown,1906~1975)根据著名的波兰钢琴家、作曲家帕德雷夫斯基(I.J.Paderewski,1860~1941)在20世纪30年代的研究,于1960年发表肖邦作品的索引,其编号有168首(部),即1817年在华沙发表的第一首g小调波洛奈兹舞曲到他临终前完成的最后一首f小调玛祖卡舞曲,其中有玛祖卡舞曲61首、波洛奈兹舞曲17首、夜曲20首、圆舞曲20首、前奏曲26首、练习曲27首、叙事曲4首、谐谑曲4首、即兴曲3首、苏格兰舞曲3首;钢琴协奏曲2部、钢琴奏鸣曲3首、大提琴与钢琴的奏鸣曲和《引子与波洛奈兹舞曲》各1首以及幻想曲、幻想即兴曲、船歌摇篮曲等钢琴曲,还有管弦乐与钢琴演奏的《bE大调华丽大波洛奈兹舞曲》(op.22,1830~1831)、《bB大调波兰主题幻想曲》(op.13,1828)、《克拉科维克舞曲风格的回旋曲》(op.14,1828)和《bB大调“把手伸给我”主题变奏曲》(op.2,1827,取自莫扎特歌剧《唐·璜》),他还写有独奏或四手联弹的钢琴回旋曲和主题变奏曲、艺术歌曲19首。肖邦的创作生涯仅有32年,他成功地创造出富于个性和诗意的键盘艺术,其构思趋向标题性,着重于内心世界的描写,具有深刻的生活真实性和富于艺术想象的幻想性,往往会引起人们对生动的音乐形象和民间风俗画面的联想、想象。他以波兰民间音乐调式作为自己创作素材的基础,不论是歌唱性的、器乐性的或宣叙调性的旋律,均采用丰富而复杂的或不协和而尖锐的新颖和声,类似自由式的“衬腔复调”(Heterophony,有译支声复调)的钢琴伴奏音乐织体的写法,鲜明地表现出波兰民族音乐风格。肖邦还将复调手法运用到钢琴和声织体之中,使每个声部都有明显的旋律因素。同时他从各个角度探索和掌握钢琴这种键盘乐器的性能,不断地进行新的演奏技巧的创造和表现手法的创新,如双手的复杂的节奏组合;不协和音的钢琴音色的探索;大胆的色彩性转调的追求;快速的音阶、分解和弦的走句(经过句)的华丽性和戏剧性的效果;八度音跳跃演奏技巧的广泛运用;纤细的、富于弹性而又有紧张度的演奏风格以及踏板(Pedal)的特殊效果等等,都用来表现他的崇高的艺术境界和浪漫主义的热情,他所开拓的钢琴音乐领域已远远超过他的前辈和当时人们的传统要求。肖邦在欧洲浪漫主义文艺浪潮中树立了波兰民族音乐的旗帜,不仅对波兰作曲家们有重大的启迪,而且为各国民族乐派作曲家们所推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