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西方音乐史(修订本)》中的第9节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西方音乐史(修订本)》中的第9节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巴赫家族在这一地区繁衍,从塞巴斯蒂安的曾祖父约翰内斯·巴赫到所有的直系后代,都是提琴家、管乐家或城市、宫廷音乐家,通过行会组织在中部一些城市从事他们的音乐职业活动。塞巴斯蒂安的长兄约翰·克里斯托夫·巴赫是他的学生,在该城附近的米歇尔教堂任管风琴师。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于1685年3月21日出生在埃森纳赫市这个音乐世家,在乔治教堂接受洗礼,从父亲名下接受约翰之称,从教父纳格尔那里接受塞巴斯蒂安的教名。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西方音乐史(修订本)》中的第9节

16世纪至18世纪,德国图林根有一个重要的音乐世家,即巴赫家族。其祖先魏特·巴赫(Veit Bach)是匈牙利的一个面包师,由于信奉路德新教,在天主教推行反宗教改革的严酷惩罚措施时,于16世纪离乡迁往德国中部,这是路德新教盛行的地区。图林根是中世纪恋诗歌手的集会之地,瓦特堡的歌唱比赛形成一种世俗民间传统。巴赫家族在这一地区繁衍,从塞巴斯蒂安的曾祖父约翰内斯·巴赫(Johannes Bach,魏特之子)到所有的直系后代,都是提琴家、管乐家或城市、宫廷音乐家,通过行会组织在中部一些城市从事他们的音乐职业活动。1635年,巴赫家族迁移到埃尔富特,这是有音乐传统的古老城市,15世纪已有城市音乐家公会组织,根据市民要求演出各种器乐曲。巴赫家族在这个城市受到尊敬,一直占据着公会的主导地位,有很大的势力。1671年,塞巴斯蒂安的父亲约翰·阿姆布罗休斯·巴赫(Johann Ambrosius Bach,1645~1695)将家迁到埃森纳赫,任圣乔治教堂的吹奏乐师职务,其堂兄约翰·克里斯托夫·巴赫(Johann Christoph Bach,1642~1703)是当地教堂有名的管风琴师。这个城市是萨克森——埃森纳赫公国的首府,公爵宫廷乐队远近闻名,吸引了许多有名望的音乐家来任职,其中有帕赫贝尔。塞巴斯蒂安的长兄约翰·克里斯托夫·巴赫(1671~1721)是他的学生,在该城附近的米歇尔教堂任管风琴师。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于1685年3月21日出生在埃森纳赫市这个音乐世家,在乔治教堂接受洗礼,从父亲名下接受约翰之称,从教父纳格尔那里接受塞巴斯蒂安的教名。父亲是他的第一位音乐启蒙老师,10岁丧父,他到长兄居住的奥德拉夫城镇,接受进一步的音乐教育,以勤奋好学的精神很快掌握了管风琴、羽管键琴的弹奏技巧。他进入当地的拉丁学校,靠参加圣歌队演出获得报酬维持生活。1700年,巴赫15岁时,他被推荐到吕内堡一所教堂附设的修道院学校的唱诗班当歌手,有机会向著名的管风琴家、作曲家格奥尔格·伯姆(Georg Bohm,1661~1733)学习。由于变声,不能再在唱诗班演唱,他曾漫游各地,专程到汉堡向斯韦林克第二代传人约翰·亚当·赖因肯和布克斯特胡德的门生樊尚·吕贝克(Vincent Lübeck,1654~1740)两位大师学习,同时接触到当时正在兴起的德国歌剧艺术。为了研究法国音乐,他多次到策雷(Celle,有译且勒)充当宫廷临时乐师,利用这种机会聆听公爵夫人(法国贵族)雇用的法国提琴师、管风琴师和羽管键琴师演奏的法国作曲家的作品。1703年,因生活贫困辍学自谋职业,他迁到阿恩施塔特任教堂管风琴师,次年谋得魏玛宫廷乐队小提琴师之职。1704年至1723年,他时而在魏玛,时而在阿恩施塔特或米尔豪森,任宫廷或教堂的提琴师、管风琴师、羽管键琴师或乐队与歌队的指挥。1705年,他从阿恩施塔特步行200英里到吕贝克城向布克斯特胡德学习,住了4个月,因为超假,使他几乎失掉在教堂的职位,使他与教堂主人公爵及教会监理会的矛盾更加激化。巴赫的音乐演出时常受到监理会的指责和非议:如在圣咏合唱中有许多令人惊奇的变化;将管风琴演奏得太长或太短;在教堂里让一个陌生的未婚女人(他的未婚妻玛丽亚·芭芭拉)参加合唱的演出等等。

1707年,巴赫与他的堂姐玛丽亚·芭芭拉·巴赫(Maria Barbara Bach,1684~1720)结婚。这位妻子在十三年中为巴赫生育了七个孩子,除长子、次子和一个女儿外,其余全部夭折。由于当时德国王公贵族,教会僧侣的迂腐和苛求,巴赫的生活不论在物质上或精神上都受到尤如奴仆般难堪的欺侮。面对恶劣的社会条件,巴赫仍以坚强的毅力从事自己的音乐创作活动。他继续深入研究德国管风琴艺术传统,掌握改编新教众赞歌的即兴演奏和赋格写作的技巧,写了宗教康塔塔、众赞歌前奏曲、组曲、赋格曲、托卡塔、幻想曲奏鸣曲和随想曲等许多作品,其中有羽管键琴曲《送哥哥远行随想曲》(1704),用库瑙的奏鸣曲格式,以4个标题性的段落表现出告别亲人之情。他的兄长约翰·雅可布赴瑞典从军,此曲是赠给其兄的。他为阿恩施塔特教堂新建的管风琴于1708年所写的d小调托卡塔,则像一首器乐的宣叙调,在转调中运用减七和弦,造成强烈的效果,表达出炽热而豪放的感情。在他的前辈或同时代人中都很难找到如此大胆的音乐手法,甚至亨德尔也没有这样尝试过。

1708年至1717年,巴赫重返魏玛任宫廷管风琴师,他系统地研究意大利音乐和法国音乐,将维瓦尔迪的小提琴协奏曲改编成键盘乐,用科雷利、莱格伦齐、阿尔比诺尼等意大利小提琴名师的作品主题写管风琴赋格曲,吸取库普兰的风格特点创作键盘乐曲,在世俗康塔塔体裁中广泛运用管弦乐手法增添生活气氛,逐渐形成他自己音乐创作的个性和特点。

这时,巴赫作为杰出的管风琴演奏家、管风琴制作检验家、管风琴教师和作曲家的声誉名扬四方,不少人从各地纷纷前来向他求教。有关管风琴制造的技术、结构和定音等问题,诸如乐律、谐音、交响效果,他的知识和技能远远超出同时代的管风琴制造师和管风琴师。他继承着德国中部地区的管风琴艺术传统,重视音管宽广的音量和音色丰富的合奏效果,并且致力于发挥脚踏键盘有力的音响和洪亮的音色,不仅使这个声部起到数字低音的伴奏作用,而且成为管风琴演奏的定旋律声部。他在魏玛演奏过不少脚踏键盘的独奏前奏曲和托卡塔,显示出他富于创造性的音乐才华。然而,魏玛公国是一个封建贵族集权的小邦国,他要像奴仆一样按照公爵的旨意办事。他的艺术才能和音乐成就,没有能够改变他的奴仆地位,在宫廷里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1717年,巴赫因接受克滕(Coethen有译奎登或柯坦)公爵邀请任宫廷乐长,触犯魏玛公爵的私规而被逮捕拘禁一个多月。同年他与法国演奏家、作曲家路易·马尔尚(Louis Marchand,1669~1732)原定在德累斯顿举行一次音乐比赛,各人根据同一主题即兴创作和演奏一首羽管键琴变奏曲。相传马尔尚担忧会有更深奥的竞争项目而临时退却,返回巴黎。在克滕六年,因公爵拥有一个小型乐队又喜爱器乐曲,巴赫有条件集中精力创作世俗器乐曲,其中有法国组曲、创意曲、《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半音阶幻想曲、小提琴奏鸣曲、大提琴独奏组曲、管弦乐组曲等。他于1721年应勃兰登堡公爵克利斯倩·鲁道夫所约创作了6首《勃兰登堡协奏曲》(Brandenburg Concertos),全用大调,皆以快、慢、快的三乐章形式,在配器上突破惯例的写法,有很大的灵活性,表现出明朗欢快的情绪。但在巴赫生前没有演出过,大公死后,乐队解散,乐谱以48便士出售,幸为他的弟子奇伦贝格所获,转赠给腓特烈大帝之妹,得以保存下来。巴赫在这时期写的器乐作品具有华丽而豪放的风格,他将吕利、科雷利、维瓦尔迪的风格融合在一起,发挥乐器的各种性能,丰富器乐的表现力,充分地表达出他世俗的人文主义思想感情。

1720年,芭芭拉逝世,次年他与女歌唱家安娜·玛格达琳娜(Anna Magdalena Wilcke,1701~1760)结婚。这位有音乐才华的妻子成了他忠实的助手,使他有一个利于创作的家庭环境。安娜为他生育了9男4女,除第九、十一两个儿子健在,其余全部夭折。由于克滕的君主利奥波德公爵与一位不喜欢音乐的公主结婚,巴赫不得不另觅别的出路。

在当时充满着手工匠平庸气息的德国中部地区,巴赫作为谦虚好学的演奏家和作曲家难以谋求稳定的职位。他于1723年5月在莱比锡继任库瑙圣托马斯教堂附属学校乐监职务,签订了承担14项工作的委托书保证书,除组织、训练唱诗班,为教会写宗教音乐,兼二个教堂管风琴师之职外,还需在学校教授拉丁语。巴赫处于寄人篱下的不自由的环境之中,他的音乐活动受到教会和市议会双重监督的限制。莱比锡是德国的一个文化教育中心,由于学校教育日益从教会管辖下独立出来,市民阶层兴起世俗的娱乐性音乐活动,教堂原先所处的音乐文化中心地位亦日渐消失。巴赫从1729年起用业余时间领导当地市民音乐爱好者组织的演奏团体,定期在公园、咖啡馆演出,以适应市民群众的趣味和要求。因为他的创作与音乐活动时常违犯教规、校规和各种陈腐的清规戒律,他与教会、市议会及学校当局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他不断遭到无理斥责,甚至因上书市议会在法庭进行申辩控诉,他被市议会给以降薪的惩处。(www.xing528.com)

巴赫在莱比锡以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进行巨大的创作活动,写了大型声乐作品《圣母颂歌》(Magnificet,1723),《约翰受难曲》(St.John Passion,1725)、《马太受难曲》(St.Matthew Passion,1729)、《圣诞清唱剧》(Christmas Oratoria,1734)、《b小调弥撒曲》(Mass in B minor,1724、1733、1747~1749)以及1731年遗失的《马可受难曲》(St.Mark Passion)。他为莱比锡教堂节假日的礼拜仪式而写的宗教康塔塔大约有165首;还有不少世俗康塔塔,其中如《咖啡》(Coffee,1735)和《农民》(Peasant,1742)等,都是这时期的作品。他的器乐作品有意大利协奏曲(1735),a小调大协奏曲(三重协奏曲)、6首管风琴奏鸣曲、《平均律钢琴曲集》第2卷、《键盘练习曲》6卷、组曲、羽管键琴曲等。

巴赫是一位才气横溢的多产作曲家,又是其子女循循善诱的音乐教师,有不少作品如前奏曲与小赋格曲(Prelude and fughetta)、创意曲(Inventions,1723)、《平均律钢琴曲集》(Das Wohtem-perirte Clavier,第1卷1722,第2卷1738~1742)等,都是作为教学的教材而写的。他在晚年写的《音乐的奉献》(Das Musikalische Opfer,1747)和《赋格的艺术》(Die kunst der Fuge,1745~1750),是作曲家们学习写赋格曲和赋格技法的典范的复调教材。在他的直接培养下,长子威廉·弗里德曼(Wilhelm Friedemann Bach,1710~1784)号称德累斯顿、哈勒城巴赫;次子卡尔·菲利普·埃玛努埃尔(Karl Phillipp Emanuel Bach,1714~1788)号称柏林、汉堡巴赫;九子约翰·克里斯朵夫·弗里德里希(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Bach,1732~1795)号称布克斯堡巴赫;十一子约翰·克里斯蒂安(Johann Christian Bach,1735~1782)号称米兰伦敦巴赫,都是闻名于世的作曲家,在德国、欧洲都有很大的影响。

巴赫在晚年经过长时间努力终于在1736年获得萨克森选帝侯宫廷作曲家的称号,多次赴柏林访问,为腓特烈大帝在波茨坦宫演奏,然而他在莱比锡的困境却丝毫没有改变。他于1740年开始患眼病,1750年动手术无效,身体非常虚弱,于同年7月28日在莱比锡逝世,终年65岁。巴赫的妻子靠施舍救济勉强多活10年,死于贫民收容所。他的小女儿列金娜一生也在贫苦中度过,直到晚年才得到当时已成名的贝多芬经济帮助,生活有所改善。

巴赫的创作范围广阔,作品浩如烟海,贝多芬曾惊叹地说:“他不是小溪,是海洋!”(德文:Bach亦有小溪之意)。他在世时其作品很少出版,仅靠手稿传抄在比较狭小的范围流传。他的活动限于德国中部、北部,人们把巴赫看做是杰出的键盘乐演奏家、管风琴鉴定家,对他的热情奔放、技巧精湛的作品没有予以应有的重视。18世纪末,莫扎特、贝多芬对巴赫的创作开始作出真正的艺术评价。德国音乐史学家约翰·尼古拉·福克尔(Johann Nikolaus Forkel,1749~1818)于1802年写成第一部巴赫传记,由此才引起人们的注意。1829年3月11日,年仅20岁的门德尔松在柏林首次演出巴赫的《马太受难曲》,获得巨大的成功。虽然柏林普鲁士宫廷音乐总监、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斯蓬蒂尼(G.L.P.Spontini,1774~1851)极力阻止在大歌剧院第二次公演,由于各界人士强烈的要求,终于在巴赫诞辰日再度上演,形成了一股复兴巴赫音乐作品的浪潮,迅速传遍德国、英国

巴赫除歌剧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声乐和器乐体裁形式,他有不少作品是有其实用的目的意义的。1850年创建的巴赫协会(Gesellschaft Bach)花费50年时间搜集、整理和出版他的全集共46卷。1954年,巴赫研究院又出版新的全集,按照BWV编号的作品有1087部(首),其中有不少部又各自包含若干首乐曲。

巴赫生活在德国30年战争结束之后,文学艺术在意、法的影响下正缓慢地向前发展的时期。封建割据的四分五裂,新教与旧教的共存,市民阶层的壮大,民族意识的觉醒,文化科学的勃兴,构成当时德国复杂的时代特点。巴赫的作品体现着德国早期启蒙思想家追求理性和科学的精神,他以人文主义的态度深刻地反映出自己对现实生活丰富而强烈的感受,用音乐抒情的方式表现出一定的哲理思想,使音乐从烦琐的经院哲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从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与高度完整的艺术性。巴赫集尼德兰乐派以来200年复调音乐之大成,又继承17世纪意大利小提琴音乐、管弦乐和法国键盘乐、室内乐等方面的成就,使德国固有的音乐传统获得进一步的提高和新的发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两卷,用前奏曲与赋格曲形式,通过大小24个调,在钢琴曲实际演奏上证实平均律这种理论的优越性,对于乐器制作、器乐创作和演奏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17世纪末,德国音乐理论家,管风琴家安德烈亚斯·维尔克迈斯特(Andreas Werckmeister,1645~1706)在其论著《管风琴实测》(Orgel Probe,1681)和《乐律》(Musicalisch Temperatur,1691)中提出欧洲的平均律(equal temperament)这一音乐科学理论,虽晚于中国明朝乐律学家朱载(1536~约1610)中提出的十二平均律理论100多年,但在德国立即引起音乐家们的关注,享德尔的密友,汉堡作曲家与管风琴家约翰·马特松(Johann Matthéson,1681~1764)于1731年出版一本用平均律24个调写的《大型数字低音练习》(Grosse General-bass-Schule),为管风琴家根据指定主题而即兴演奏的教材范本。巴赫则根据平均律的理论进行精心的乐思设计,力求推广这种新的乐律。

巴赫的音乐作品经过近100年的沉睡,直至19世纪20年代末才开始为欧洲各国音乐人士所认识,终于大放光芒。正如瓦格纳所评价:巴赫的音乐是德国人民在完全黯淡的悲惨世纪中的内在精神生活的记载。100多年来,德国人民将巴赫的音乐一直看做是德意志民族统一的精神象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