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7年,威尼斯建立了一座固定的“圣卡斯阿诺”剧院(St·Cassiano),至17世纪末建有17座剧院上演约300部歌剧,形成一股歌剧浪潮,在欧洲引起极大的反响。不少城市仿效威尼斯,纷纷建造剧院,仅在意大利北部城市波伦亚(Bologna,有译博罗尼亚)就有60多家私人剧院演出歌剧。这种新艺术不再只供少数王公贵族、宗教上层人士和资产阶级新贵族们观赏,平民百姓亦是众多的观众,甚至在修道院里也有修士们演出的歌剧,一些红衣主教本人就是剧作者、编导。但是,当英诺森十世(Innocent X,1644~1655在位)继任罗马教皇,作为巴贝里尼家族的敌手行使神权,他对前任赞助和支持歌剧发展的趋向加以扼制,致使歌剧在意大利开始走向衰落,不少歌剧作曲家到国外寻找出路。
克劳迪奥·蒙特威尔第(Claudio Monteverdi)于1567年5月15日生在克雷莫纳(Cremona)一个医生的家,1643年11月29日卒于威尼斯。他在家乡师从因杰涅里(M·A·Ingegneri,约1547~1592)学对位法,于1583年至1605年出版5册牧歌集,全是五声部的作品,常用三度、六度的进行,有时大胆地使用不协和音,甚至出现七和弦、九和弦的和声效果,在第五册还用数字低音记谱,表现出他独特的牧歌风格。1590年至1612年,他在曼图亚公爵府供职,是他多产的年代,写了不少作品。1613年,他被任命为威尼斯圣马可教堂唱诗班指挥,直到逝世。1632年他还接受神父之职,为世俗的神职人员。
歌剧是蒙特威尔第创作成熟时期所选择的重要的体裁形式,他将音乐看做是表现人的“兴奋、刺激”的感情的最有力的手段。不论是牧歌或歌剧,蒙特威尔第追求的是用音乐表现诗中的情感内容,如他自己所说:“音乐不仅仅是用来指出歌词的原意,它还应该表现得更深刻。”1607年,当他的妻子克洛迪娅临终之时,他怀着生死离别的悲伤之情,写了歌剧《奥菲欧》(L’Orfeo),以悲剧做结尾。次年,为曼图亚大公之子的婚礼,他又忍受着巨大的生活哀痛,创作《阿丽安娜》(L’Arianna)这部歌剧,剧中有一段女主人公倾诉她的沮丧心情的哀诉咏叹调《让我死吧》(Lasciatemi morire),旋律富于感情和戏剧性,传说首演时令观众听后沉浸在一片哭泣声中,这首咏叹调很快在意大利各地传播开来。
蒙特威尔第一生创作的歌剧有12部,《尤利西斯还乡》(Ii ritorno d’Ulisse in patria,1641)和《波佩雅的加冕》(L’incoronazione di Poppea,1642)是最后两部作品,均取材于历史题材的故事情节,表现出强烈的戏剧性的感情。1614年至1638年,他又陆续出版三册牧歌集,出现类似歌剧宣叙调的吟诵风格,大胆地运用各种不协和音来表现凄楚感伤的情感,采取羽管键琴伴奏,愈来愈背离传统手法。(www.xing528.com)
在歌剧中,为了表现人的强烈的情感,突出音乐的戏剧性,蒙特威尔第使用旋律性的宣叙调,把诗句中最微妙的感情用声调起伏表现出来;他以转调手法来戏剧地描写剧中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动;大段的咏叹调采用三段式结构,具体地刻画人物的心理和性格;他运用主调和声性或复调对位性的合唱来渲染剧中某一戏剧情节的真实性的舞台气氛。他在《奥菲欧》这部歌剧中,根据剧情和人物角色表现需要分别采用不同的乐器组合。其乐队由36件乐器组成:1支小长笛、1支尖音小号、2支短号、3支带弱音器的小号、4支长号;10把维奥尔琴(Viole,中提琴)、2把法国式小提琴(Violino piccolo,高音小提琴)、3把低音提琴(Viol da gamba)、2把倍低音提琴(Contrabass);2架羽管键琴、1架复音竖琴、2架木制管风琴(Organ di legno)、1架簧管小风琴(regal)、2把大琉特琴(Chitarrone)。34年后,他在歌剧《波佩雅的加冕》中,将管弦乐队的编配简化,使弦乐器组合成趋向于现代弦乐组高、中、低声部的有机组合,不仅作为歌唱的伴奏,而且是一种描写手段,大大增强了歌剧音乐的戏剧表现力,这在当时是音乐创作上的一种创举。
蒙特威尔第之后,彼得罗·弗朗切斯科·卡瓦利(Pietro Francesco Cavalli,1602~1676)、彼得罗·安东尼奥·切斯蒂(Pietro Antonio Cesti,1623~1669)、乔瓦尼·莱格伦齐(Giovanni Legrenzi,1626~1690)等,都是威尼斯著名的歌剧作曲家,享有盛名。威尼斯一度是歌剧艺术的中心,直到17世纪末才由兴起的那不勒斯歌剧所替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