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以约翰·邓斯泰布尔(John Dunstable,约1385~1453)为代表,他是英国有名的数学家、音乐家,为15世纪初欧洲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享有很高的声誉。有关他的生平历史记载不多,现存的73件作品几乎全是宗教音乐,世俗音乐作品能保存流传下来的甚少,仅有5首流芳千古。有一首曲名《美丽的玫瑰》(O rosa bella)为三声部至六声部的变形巴拉塔(Modified ballata),旋律优美,复调织体清晰,在当时流传甚广。他的宗教音乐作品有弥撒曲、经文歌、圣母颂歌(Magnificat,英国教堂礼拜式中的圣母尊主歌,用于晚礼拜中的圣母赞美歌)、圣母经(拉丁文Salve Regina,每天最后一次礼拜所唱的圣母赞美歌)等。其作品以三声部乐曲为主,二声部、四声部较少,低音声部常作固定调,旋律在各声部又常变换位置,固定调旋律声部用转位或逆行反复的对位手法,在其上方声部则按等节奏型(isorhythm,即一个旋律相继反复时,用相同的节奏型)作严格处理或稍自由运用,这种曲式技法使用在当时是罕见的。
他同时代的利奥纳尔·鲍尔(Leonel Power?~1445)也是英国著名的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其《赎灵弥撒曲》(Alma redemptoris Mass)是最早一部根据定旋律写作的完整作品。他写有一篇论“迪斯康特”(英文Discant,拉丁文Discantus)基础的论文,阐述了这种在一个现成的旋律上作即兴对位的复调技法。邓斯泰布尔与鲍尔的作品,对当时欧洲各国尤其是勃艮第乐派有很大的影响。
15世纪末16世纪初,英国出现研究古希腊、罗马文化艺术遗产的一批学者,他们的人文主义思想渗透到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这两所经院哲学和神学的堡垒,开始培养具有新思想和科学知识的人文主义者。凯克斯顿于1476年在英国安装第一架印刷机,印刷术的传入对英国新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在英国出现最初的职业演员剧团,他们在都铎王朝圈地运动中因躲避“流浪法”的惩治迫害,纷纷投靠王公贵族以求庇护,为英国戏剧的繁荣创造了历史条件。16世纪后期,伊丽莎白时代(都铎王朝末代女王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 I,1533~1603)是英国文学艺术最兴盛的时期,莎士比亚的戏剧活动主要在这个时期。除第一节所述的英国牧歌乐派之外,有一批优秀的音乐家活跃在伦敦的乐坛上,他们不仅是作曲家,不少人还是闻名的管风琴演奏家、琉特琴演奏家,如约翰·道兰德(John Dowland,1563~1626)于1588年毕业于牛津大学,并获得音乐学士学位(Bachelor of Music)。英国著名的“吉本斯”(Gibbons)音乐家族重要的成员奥兰多·吉本斯(Orlando Gibbons,1583~1625)就学于剑桥大学,他与次子克里斯托弗(Christopher Gibbons,1615~1676)都是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著名的管风琴家和作曲家。这个教堂初建于11世纪,后来是英国名人国葬的地方。
由于1534年、1559年英国议会两次强化世俗君主对宗教的绝对统治权,确定英国国王的最高权威,打击罗马教皇在英国教会的贵族势力,建立政教合一的英国国教(English Church),这时期的英国音乐家几乎都是世俗的神职人员,以任职于皇家圣堂或威斯敏斯特教堂为荣。面对动荡的形势变化,他们有时用拉丁文创作,写正统的宗教音乐;有时又要使用英语,写世俗音乐,适应当时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需要。他们采用的音乐体裁形式比较多,除传统乐曲外,还有礼拜乐(Service,晨祷、晚祷用的短歌配乐,以英语演唱)、康索特歌曲(consort songs,用同类乐器重奏的体裁)、《圣名曲》弦乐曲(In Nomine,以圣咏主题写的器乐曲)、《耶利米哀歌》(Lamentations,复活节前一周的星期四至六熄灯礼拜时所诵唱的圣咏)等。(www.xing528.com)
相传伊丽莎白一世非常喜爱音乐,未婚时经常弹奏维吉那琴(Virginal,长方形的羽管键琴,其词意:处女的,可能因少女们喜欢弹奏而得名)。为了迎合当时英国贵族少女这种闺阁音乐生活的风尚,有一些作曲家专门创作维吉那琴乐曲,相继出版《少女曲集》(希腊文Parthenia,21首,1612~1613)、《贞女曲集》(Parthenia Inviolata,20首,1625)等作品。
伊丽莎白一世于1575年特别批准作曲家托马斯·塔利斯(Thomas Tallis,约1505~1585)和威廉·伯德(William Byrd,1543~1623)获得独家出版英国乐谱和音乐论文的权力,以促进英国新教音乐和世俗音乐的广泛传播。当时人们可以在伦敦街道店铺购到他们印刷的乐谱。这时期,由于新教音乐与世俗音乐相互渗透,音乐表现手法更加多样,出现复调与主调和声相结合的趋向。塔利斯写过四十声部的经文歌和七声部的卡农曲《矜怜我等》(Canon:Miserere nostri),具有很高的艺术性。约翰·道兰德于1605年出版了一本器乐曲集,题名是《泪,或七首热情的帕凡舞曲表现的七滴泪》(Lachrimae,or Seaven Teares figured in seaven Passionate pavans),这种用文字题目说明的标题音乐,在当时亦是罕见的。帕凡舞曲(pavane)是源于意大利帕多瓦城的慢二拍子舞曲,16世纪英国的维吉那琴曲、琉特琴曲常用这种体裁,每曲分3段,每段后有变奏。现代英国音乐学家埃德蒙·霍勒斯·费洛斯(Edmund Horace Fellowes,1870~1951)于1920年至1932年间编辑出版的《英国琉特琴歌曲》曲集(English School of Lutenist Song-Writers),收集了1597年至1622年英国作曲家创作的以琉特琴伴奏的独唱、二重唱歌曲,这是英国颇有独特民间风格的世俗音乐,当时在英国到处流传着通俗的民间歌谣,莎士比亚在他的剧作中就有生动的描写反映。
17世纪30年代起,英国清教徒(Puritan)势力壮大,他们是激进的英国新教徒,要求废除偶像崇拜的繁缛形式,反对教会勒索,力图清除天主教的残迹,主张“纯洁”教会,故称“清教徒”,其成员大多数是有钱的市民、商人和手工业者。他们于1642年掌握英国政权,根据议会法案禁止所有的公共娱乐活动和戏剧演出,加速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艺术的衰落,英国音乐艺术人才辈出的黄金时代随之结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