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世纪至16世纪,“新艺术”在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城市获得迅速的发展,佛罗伦萨成为中心,这个城市是当时欧洲最大的金融市场,梅迪契家族有很大的势力。世俗复调音乐在意大利形成特有的形式和风格,牧歌(Madrigal,含有田园诗之意)为主要的体裁。这是一种二或三声部的复调歌曲,内容大多是写爱情的,有时带一些田园风味或感伤的色彩。其歌词是由二个或三个诗节构成,每一诗节有三或四行诗句,均有韵脚。曲式结构通常以两个重复的分节段AA或AAB组成,最后有一段两行的尾声“利都奈罗”(ritornello,原意是“回复”,其实为结束)配以另外的曲调。高音声部旋律富于华丽的装饰音,三声部结构中的两个高音声部常作卡农式的处理;低音声部则用慢节拍处理,由乐器来演奏。后来,牧歌变为自由体模仿式对位的复调音乐体裁,大多为五声部,有一定的声区对比与和声对比,节奏变换自由,还采用半音的音乐语汇,戏剧性地表现出苦闷、痛楚、祈求、绝望的情绪。17世纪,牧歌抒情的内容与复调对位形式产生矛盾,它逐渐演变成一种由数字低音伴奏的独唱、二重唱或三重唱的牧歌。早期著名作曲家有弗朗切斯科·朗迪尼(FrancescoLandini,约1325~1397,有译兰迪尼)、卢卡·马伦齐奥(Luca Marenzio,1553~1599,有译玛林秋)、唐卡洛·杰苏阿尔多(Don Carlo Gesualdo,约1560~1613)等。佛兰德作曲家菲利普·韦尔德洛(Philippe Verdelot,?~约1550)大半生在意大利度过,有两本牧歌集。科斯坦佐·费斯塔(Costanzo Festa,约1490~1545)的名作《拣到了小牧羊女》(Quando ritrovo la mia pastorella)是英国合唱团喜爱演唱的牧歌,后改名《在鲜花似锦的山谷中》(Down in a flowery vale)。雅各布·阿卡德尔特(Jacob Arcadelt,约1510~1568)在罗马任过教皇宫廷歌手,除创作经文歌、弥撒曲、牧歌外,还写法国歌谣曲,其三声部尚松名作《我们看见的人》(Nous voyons que les hommes,1554)由李斯特于19世纪改编成《圣母颂》(Ave Maria)。16世纪最杰出的牧歌作曲家是威尼斯乐派奠基人阿德里昂·维拉尔特和他的门生奇普里阿诺·德·罗勒(Cipriano de Rore,1516~1565,佛兰德人),师生二人确立用模仿复调技法创作的五声部牧歌。文艺复兴后期,如A·加布里埃利、帕莱斯特里那、拉索和蒙特以及杰出的歌剧作曲家蒙特维尔第等,都有不少牧歌作品。
十六七世纪之交,意大利牧歌在英国流传开来,1593年至1627年间约有30位英国作曲家创作的40本牧歌集问世,其中有托马斯·莫利(Thomas Morley,1557~1602)、托马斯·威尔克斯(Thomas Weelkes,约1575~1623,擅长写六声部牧歌,独树一帜)、约翰·威尔拜伊(John Wilbye,1574~1638)等,形成“英国牧歌乐派”(The English Madrigal Schoo1)。
除牧歌之外,世俗的复调音乐体裁形式还有:猎歌(意大利文Caccia,字意:狩猎),一般为三声部,用两个声部作卡农式演唱,第三声部由乐器独立伴奏。它以狩猎、捕鱼或日常生活场景描绘为主要内容,盛行于1345年至1370年间。
巴拉塔(Ballad,有译叙事歌)为三段体结构,每一诗节首尾均有叠歌,其曲式是AbbaA,带有一定的舞蹈性节奏,可用来伴舞,主要旋律优美、华丽,由一二种乐器伴奏,不同于法国的叙事歌曲(Ballade)。(www.xing528.com)
意大利流行两种民谣性的世俗歌曲:
“弗罗托拉”(Frottola)是一种分节歌,节奏鲜明,有三四部简单的和声衬托,供重唱或乐器伴奏的独唱,15世纪末至16世纪盛行于贵族圈子,以爱情题材为主,为琉特琴伴奏的独唱形式。
“维拉内拉”(Villanella,字意:乡村歌曲)是起源于那不勒斯的三声部歌曲,为形式复杂的通俗主调合唱曲,常模仿牧歌感伤的格调,稍后以滑稽、幽默的风格区别于牧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