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高雅、严肃——“古典音乐时期”——规律性与平衡性——“皇帝”弦乐四重奏——天才莫扎特——可爱的“果子狸”——愚拙的妇人——天降本领——可怕的“小号”——小夜曲——露天的“嬉游”——克歇尔编号——莫扎特的主要作品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你根本无法找出不喜欢音乐、内心深处与音乐格格不入的人。凡属“人类”,就一定会对“音乐”产生兴趣,并从中找到愉悦。
正因为“音乐”有如此辽阔厚实的生存土壤,所以人们在大谈自己的“爱好”时,往往口不离“音乐”。倘若你对此深究下去,考察一下他心目中的“音乐”到底是何等性状,问题就浮现了。因为现代人对“音乐”的理解,往往是指站在台上拿着话筒唱歌。所谓“音乐”就是“唱歌”,“唱歌”就是“音乐”的全部。这种认识简直是糟糕透了,就像读过几首小诗就自诩为“文学爱好者”那样,实在是有矫枉之必要。也有人知道“音乐”除了“唱歌”之外还包括诸如小提琴、钢琴等乐器的“演奏”,但能够将“演奏”中“通俗”与“古典”区分开来——比如理查·克莱德曼的轻音乐《献给爱丽丝》与贝多芬的钢琴独奏《献给爱丽丝》,恐怕就不太多见了。
“古典音乐”的概念,时至今日还没有一个较有说服力的、严谨的、公认的说法。所以,我们在提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总是羞答答地用一些含糊的词语:高雅音乐、严肃音乐、古典音乐……这些词语虽然都很生动传神,令人浮想绵绵,但却不够科学严谨,经不起逻辑的推敲。比如“高雅音乐”一词,且不说“高雅”音乐里也有“非高雅”的成分(很多“高雅音乐”其实是源自于原始粗陋的庄园和农夫,如“圆舞曲”、“波尔卡舞曲”等),自诩为“高雅”,即暗示其他音乐为“低俗”,其本身就有失“高雅”君子的宽厚仁慈风范;“严肃音乐”这个词也颇令人不解,那高高在上、正襟危坐的做派令人生畏,其“严肃”的外表从本意上就已经失却了音乐“娱人”的本质。至于使用频率最高的“古典音乐”一词,于逻辑上也有诸多的麻烦。
介绍
古典音乐(Classical music)1.大致指1750-1830年间创作的音乐(即巴洛克之后和浪漫派之前),它包括古典交响曲和协奏曲的发展。2.具有规则性本质的音乐,明晰和平衡是其特点。在形式美和情感表达之间,相比之下更注重前者。3.一般认为具有持久的价值而非仅仅风行一时的音乐。4.“古典音乐”作为类称,其含义相对于轻音乐和通俗音乐。
这是权威的《牛津音乐大词典》对“古典音乐”的解释。简而言之,凡是那些经过了历史沉淀的、现在还有其价值的音乐,大概都可以叫做“古典音乐”。在这里,“时间”是个关键词,是衡量其音乐是否“古典”的硬指标。也就是说,再“经典”的流行音乐,也很难入“古典”的门槛;反之,从前流行的音乐,经过历史的考验直到现在还在为人所用,那么,这种音乐就称得上“古典”。譬如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问世之初也是一首不折不扣的通俗的“流行音乐”。
“古典音乐”另一个重要的含义是指“古典音乐时期”,这是音乐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文艺复兴”(约1450-1600年)之后,西洋音乐进入到“巴洛克时期”。巴洛克音乐巨匠、“音乐之父”巴赫1750年去世,音乐史进入到“古典时期”。直至古典音乐巨人、“乐圣”贝多芬于1827年去世,“古典时期”因一代伟人去世而结束,整个音乐史又推进到了“浪漫主义时期”。
介绍
古典音乐其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古典音乐”泛指一切“经典”的音乐,而狭义的“古典音乐”则是指1750年至1827年这一段历史时期的音乐。
“古典音乐”的核心实质,是它的“规律性”和“平衡性”。所谓“规律性”,是指音乐进行中的周期的、有规律的变化;所谓“平衡性”,概指和声、曲式、配器等方面的和谐均衡。
古典时期的三大巨头之一的海顿,写过一部十分著名的《第七十七号弦乐四重奏》,其第二乐章的旋律十分“古典”,后来演变成奥地利和德国的国歌
开头的主题速度较慢,但每个音符都十分稳重饱满,令人联想起奥地利皇帝弗朗西斯二世手持权杖,在众大臣的簇拥下,缓步穿越厅堂走向金銮宝座的情景。这个庄重的主题只有4个小节,第5小节其实是回过头来从第1小节开始反复的,也就是说以4个或8个小节为“一组”来进行“周期性”的变化。这种固定的周期性的变化,是古典音乐“规律性”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
还是以这首弦乐四重奏为例,开头演奏了8个小节之后,乐队从第9小节进入到一个新的“周期”
古典音乐周期性的变化再加上正确的和声和配器,给人带来十分和谐、丰满的感受,形成一个完美的、符合逻辑的“大圆圈”。
把这个“大圆圈”绘画得最规范、最完美、最能打动人心的,当首推“天才音乐家”莫扎特。
资料
莫扎特(W·A·Mozart1756-1791年)生于奥地利萨尔斯堡,幼年由其父教授音乐。4岁学琴,5岁即能够作曲,6岁开始旅行演奏,被奥地利皇帝誉为“音乐神童”。7岁在德国法兰克福演出时,大文豪歌德在座。22岁在巴黎演出时母亲病故。26岁结婚,婚后生活十分艰辛。1786年,其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在维也纳首演。1787年,其父去世,时值歌剧《唐·璜》首演。1791年完成其杰作《魔笛》,同年12月5日逝于维也纳,终年35岁。
每位顶级音乐家都会被人们冠以一个“誉号”,如“音乐之父”巴赫、“交响乐之父”海顿、“乐圣”贝多芬、“钢琴诗人”肖邦、“小提琴魔术师”帕格尼尼等,莫扎特的“誉号”是“音乐天才”——不明就里的人也许会觉得滑稽好笑:哪一位世界级的音乐家不是”天才”,怎地偏偏莫扎特才算是“音乐天才”?
到底莫扎特“天才”到什么程度,现代人做了一个有趣的类比:假设我们把一台电视机拆散,将所有的零部件无序地散发到足球场大小的空地上。这时,一阵狂风袭来,霎时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将地面上散乱的零件吹拢聚集在一起,而且鬼使神差居然恰好是按照原来的电路顺序排列,接通电源之后电视机完好如初。这台魔法电视机,就是莫扎特。
与许多作曲家一样,莫扎特并不能算是个英俊潇洒的主儿。此人生得五短身材,四肢柔弱,总像一个老长不大的小男孩儿。两鬓卷曲,后翼发梢像辫子一样拖搭在领口上。如果你仔细观察他的五官,总会觉得有什么地方惹人发笑:上下嘴唇的尖部是噘起的,虽然上唇与鼻沟之间不太够尺寸,但“人中”的比例却明显地超出了标准,远远看上去,就像是一只可爱的果子狸。最迷人的是他那一双眼睛,不仅眼眶巨大,而且与他的同胞们截然相反,眼球不是凹进去而是凸出来的,显得格外有神!还有,他十分喜欢那些闪闪发亮、光彩夺目的东西,包括稀有金属制品、各种质地和颜色的宝石等等,无论脖子上挂的还是手上戴的,只有这些饰物在身上才心神安稳。以至于有人认为他的才气是来自于宝石饰物的魔法,竟恶作剧地要求他在演奏时除去这些玩意儿。另外,要不是他老习惯露出那用绑腿带捆绑得结实有力的小腿肚子,他的秀美和柔顺可能会更加招人喜爱!如果在同一个时代的音乐家中,一定要找出与贝多芬这个“男”音乐家相称的对立面,那么,莫扎特是当之无愧的。
萨尔茨堡,与莫扎特的名字紧密相连
但是千万不要产生误会,以为莫扎特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实实在在,他可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呀!
初恋失败之后,他不顾人们的反对,毅然与初恋情人的妹妹康丝坦采·韦伯小姐结婚。在天真单纯的莫扎特看来,姊妹俩拥有相同的“基因”,其性格情趣也应该是基本一致的。既然她的姐姐以前能够给自己带来幸福和欢乐,那么,她的妹妹也不会差到哪里去的。但是莫扎特没有学过生物学,不懂得“基因”这东西有时候是会突变的。他妻子是在结婚之后基因才发生突变的!她一点儿也不像她姐姐那样聪明贤惠,与她的姐姐简直是判若两人。她行为平庸,思维愚拙,但身子骨却比王后还要金贵娇弱。她动不动就大病一场,卧床不起,非要莫扎特放下手中的写作去服侍她不可。不仅如此,她每年冬天还必须要到南方著名的、昂贵的度假胜地去泡温泉,以至于莫扎特拼命写作挣钱为她养病,弄得贫困潦倒,死后都没有钱去买个墓穴。对她而言,她生活中的另一半应该是一个有钱的平庸人,而不是像莫扎特这样恰恰颠倒过来的“天才穷光蛋”。对于莫扎特而言,这样的天才恐怕还真没有人能够与之相般配,所以只好早早地进入天国,兴许在那里能够有个圆满。莫扎特死后,她再嫁给一个男人(很抱歉我们无法知道他的名字,只知道这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平庸的、历史上没留下任何痕迹的人),突然性情大变,变成一个地地道道的“贤妻良母”了。性情变了,她对前夫莫扎特的认识也慢慢地在“改变”。莫扎特死后多年,人们不断地举行各种活动纪念他,世界各地都在争相上演他的音乐,她这时才开始意识到自己原来曾经拥有过一个伟大的丈夫。
莫扎特——其貌不扬的“果子狸”
他们共生了6个孩子(最后一个孩子降生于莫扎特去世那一年),但只有2个活了下来(包括最后那一个)。也就是说,差不多每隔一年多的时间,这对可怜的夫妇就得为孩子举行一次葬礼。虽说那年头婴儿夭折并不是什么很稀奇的事情,但是,旧的痛处未消而新的打击又来,如此频繁的轮番袭击,总得要有心理去承受吧。
这位就是莫扎特的妻子康斯坦莎小姐。
奇怪的是,莫扎特创作最丰硕、感觉最佳的时期,恰恰也就是在这8年的时间里。他最著名的3大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以及第四十、四十一交响曲等巅峰之作,均出产在这个时期。
一个饱受生活痛苦的人,却能写下如此辉煌灿烂的作品,而且每部作品都充满了阳光、朝气和微笑,此所谓“含着眼泪的微笑”,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正如英国史学家P.伍德福特所说:在音乐历史中有这样一个时刻,各种对立都一致了,所有的紧张关系都消除了——莫扎特就是这个灿烂的时刻!
另一个奇迹,是来自莫扎特天赐的本能。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东西通过刻苦的学习是可以完全被掌握的,但有些学问并不那么简单,单靠“刻苦”或“努力”,也许并不能达到预期的功效。“作曲”大概就属于这类令人头痛的学问。
谁也不知道莫扎特是从哪里学来的“作曲”。他从没进过音乐学院——当时很少有“音乐学院”,即便现代的音乐学府,也未必能“保证”培养出真正的“作曲家”。也没听说他拜什么名师学艺。不要忘记,莫扎特从4岁就开始“作曲”,那个年龄,就算是有“名师”,恐怕也无从下手呢!如果一定要找出莫扎特的“师承”,也只能算是他的老爸、当地闻名的乡绅、“萨尔茨堡大主教宫廷音乐家”利奥波德。他老爸在他3岁时就教他一些写写画画的玩意儿,但是稍有理性的人都知道,那个年龄的这点“学识”,与他以后成就世界级音乐大师的学问,虽不能说一点关系都没有,但老实讲,关系并不太大。
下面是我们能够找到的莫扎特最早的作品,大约是他8岁时写的一首双钢琴,为比他大5岁的姐姐娜妮尔同台演出而创作的
这首稚嫩之作虽然天真朴实、单纯可爱,但与后来我们熟知的“莫扎特语言”已经十分相近了。可以说,小莫扎特当时已经有了自己与众不同的“味道”,而且这种“味道”与以后演变为特有的“风格”形成了呼应。
莫扎特的家在奥地利毗邻德国的萨尔茨堡,这是一座五层楼的房屋,门廊雕刻得十分精致大气,正对着一个有四处喷泉的广场。整座楼宇是意大利风格,平顶,但外表显得很华丽。他父亲利奥波德是一位知名的音乐家,精通小提琴和键盘乐器,还写过一本《小提琴演奏法》,是当时的畅销书。这是一个典型的音乐家的屋子,凌乱无序,除了很难移动的羽管键琴和古钢琴外,地上和凳椅上到处都散乱地放着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竖笛等乐器,至于乐谱和书籍,更是充斥着屋子的各个角落。利奥波德经常在这间屋子里举行小型室内乐演奏。他有时演奏第一小提琴,有时又演奏中提琴。参加音乐会演奏的都是他的同事、宫廷里的职业乐师。
歌德在其谈话录中回忆:“莫扎特还是个6岁小孩的时候我见过他……他那副卷发佩剑的小大人模样我还记得很清楚。”
1763年的一天,利奥波德和另外几个演奏家正在屋里排练一首新近创作的弦乐三重奏。这时,7岁的小莫扎特跑了过来,硬缠着要来拉小提琴——他老爸知道他从来就没有学过小提琴,当然不予答应。小莫扎特苦苦哀求,居然说拉奏第二小提琴根本就用不着学习(这是一个偏见,认为第二小提琴要比第一小提琴容易演奏)。老莫扎特火了,恨不得给他一个耳刮子。他命令小莫扎特滚开,不要在大人面前捣乱。小莫扎特哭了,拿着他那把儿童小提琴委屈地走了。倒是在场的第二小提琴手安德雷阿斯·夏赫特纳过意不去,代为说情,让他和自己一起拉奏第二小提琴。老莫扎特无奈,只得狠狠地对他说道:“那你就跟夏赫特纳先生一起拉吧,不过要拉得很轻很轻,不要让我们听见了,不然有你好看的!”
接下来,奇迹发生了。莫扎特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把六首三重奏全都拉完了。拉完后,他还觉得不过瘾,吵着要去拉奏第一小提琴。这一次已经没有任何人与他作对了,大家把他恭敬地请到了“首席”——第一小提琴的位置。这一次的演奏尽管有些音不太准,有几个地方也拉错了音,但是无论怎样,他都是一口气把技巧很难的第一小提琴声部给拉了下来,而且中间没有任何停顿和重来。
不要以为这是杜撰的神话故事,这是“萨尔茨堡大主教宫廷音乐家”安德雷阿斯·夏赫特纳、也就是这个故事的当事人亲口讲述的。后来莫扎特的姐姐娜妮尔把这件事记录了下来。
通过对莫扎特作品的全面研究,我们惊奇地发现,这位神奇的天才大师也并非是无所不能的。他一生中写过几乎所有的音乐题材和体裁,但惟独没有写过小号独奏这种曲体,甚至连铜管乐器(包括小号、长号、圆号、大号等)也尽量避免涉及——每个音乐家的胃口都不尽相同,我们知道同时代的海顿对“小号”就情有独钟。莫扎特虽然写过6首圆号与乐队的作品,其中以《降E大调圆号协奏曲》K417最为著名,但并非是出于对这件乐器本身的喜爱,而是考虑到他的老朋友、宫廷圆号手洛特盖布的艰难的生计——管乐演奏员似乎总没有弦乐那么容易赚钱,写了几只曲子让他去吹奏,帮他度过难关。即便如此,莫扎特也还不忘在总谱上开玩笑地写道:莫扎特为可怜的这头蠢驴、阉牛和小丑而作于维也纳。在奥地利语音里,洛特盖布(Leutgeb)与蠢驴(Leitgeb)的发音相近。
插图(www.xing528.com)
莫扎特不喜欢铜管乐器由来已久,表面堂皇的理由是他认为铜管乐器的音色不够纯净。其实,如果把莫扎特当作一个小孩就很容易理解了。我们知道,小孩子大都会觉得“喇叭”的那种咋乎乎的声音有点鬼哭狼嚎的意味。莫扎特尤其讨厌小号,他对小号有一种天生的恐惧。有一次,他爸爸为了克服他的这种幼稚的恐惧感,干脆故意当着他的面吹起小号来。莫扎特一听见小号的声音,立刻脸色发白、头昏目眩,无法站立。要不是老莫扎特眼疾手快丢下小号去扶他,说不定他真的就神经错乱、痉挛倒地了。
由此看来,莫扎特喜欢钢琴和弦乐器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是从骨子里带来的,没有任何办法可以去改变。在这些乐队作品中,除了非常著名的5首小提琴协奏曲和繁多的弦乐重奏曲外,最广为人知的,大概就是《弦乐小夜曲》了。
介绍
小夜曲(Serenade)夜幕降临时,男孩子抱着吉它(或其他弹拨乐器如曼陀林等)悄悄来到心仪的女孩子的闺房窗前,边弹边唱(最好是自己的原创,这样更能展示才华)。这种“求爱曲”就是“小夜曲”。早期的“小夜曲”从意大利发端,后逐渐为器乐的演奏所替代。
器乐小夜曲是小型乐队的合奏曲,分几个乐章,此外,还有独奏或室内乐式的“小夜曲”。这种“小夜曲”虽然摆脱了单纯求爱的模式,但曲风上仍然以轻松、活泼和激情见长,音乐性质介于交响曲与组曲之间。
莫扎特演奏过的羽管键琴
莫扎特的为乐队而作的小夜曲共有13首(包括专为“弦乐”而作的5部小夜曲),其中以第13号《D大调弦乐小夜曲》(K525)最为著名。
这部小夜曲是莫扎特乐队作品中的“大名誉品”,知名度极高。除用弦乐队来演奏之外,也通常以弦乐四重奏的方式来演奏。说到弦乐四重奏,海顿对比他小24岁的莫扎特的重奏作品十分赞誉。有一次,海顿对莫扎特的父亲说:“令郎是我个人相识以及我知其名的所有人当中首屈一指的大作曲家。他的兴趣高尚,关于作曲的知识极其深广。倘若莫扎特只写过弦乐四重奏及《追思曲》,仅凭这些作品,他也会成为不朽的作曲家。”这部作品写于1787年的维也纳,属莫扎特的晚期手笔,以当时时髦的德文用语“Eine Kleine Nachtmusik”(大意即“一只夜曲”)为名。全曲共有四个乐章,章章都精彩绝伦。
第一乐章是快板,一开头就以弦乐器的齐奏来展开。接下来,第一主题强劲有力,冲劲十足,显得朝气蓬勃,勇往向上。第一主题呈示之后,与第一主题相关的副题才姗姗来迟。这个“副题”稍显柔顺,甚至有点儿忸怩作态,但它不但不令人厌恶,反而勾起了人们的好奇心,非一睹芳容不罢休。在这里,虽然自始至终都看不见赤裸裸的爱情形象,但是透过那热情明媚的旋律、飞扬轻盈的节奏,能够感受到一股青春所特有的气息。
第二乐章是行板,这是一首“浪漫曲”①。这一乐章开头的主题简单易懂,琅琅上口,能够一下子就抓住听者的心。末段第一小提琴与大提琴有一段“卡农”型的对位,两只乐器互相模仿,一问一答,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
第三乐章是传统的小步舞曲,规整典雅,仪表堂堂,表现出贵族宫廷的场景。
第四乐章是回旋曲。“回旋曲”是莫扎特的拿手好戏,史上许多回旋曲的典范,都是出自他的手笔。这首回旋曲的主题乃是意大利威尼斯的一首“流行歌曲”,故而轻松活泼,甚而有点轻浮狎昵。不过,莫扎特通过丰富的和声、复杂的配器以及频繁而巧妙的转调,将这首“流行歌曲”变成织体丰满的金枝玉叶了。
介绍
“回旋曲”(Rondo)这是一种主题与副题轮番出现的乐曲,如主题是A,副题是B、C、D,则乐曲的结构为A—B—A—C—A—D,就像一个大轮子,旋转一周后,每次都回到主题A。回旋曲通常作为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等乐曲的最后一个乐章。
音乐会上,除了《弦乐小夜曲》(K525)外,我们还能经常听到另一种器乐演奏的形式,那就是“嬉游曲”。
介绍
嬉游曲(Divertimento)这是与小夜曲或遣兴曲几乎无法分辨的体裁,盛行于18世纪,其音乐较轻快,带有消遣性质,多在露天演奏,故曰“嬉游”。
莫扎特一共作了25首“嬉游曲”,这些曲子都非常欢快,旋律十分优美,令人过目不忘。如《D大调弦乐嬉游曲》(K136/125a)第一乐章的主题
此曲的风格与《弦乐小夜曲》K525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仔细聆听伴奏乐器的声部(这里是大提琴、中提琴和第二小提琴),是非常工整的××××××××|××××××××|,令人联想起马车行进在蜿蜒的小道上,挂铃叮叮当当的有节奏的响声。这种“马车铃声”在其他几部嬉游曲里也有表现(如K138/125c、K334/320b)。这一方面透露了“嬉游曲”的“露天”的面目,同时也是莫扎特常年奔波在外,靠着一辆马车周游列国、在马车里作曲的“痛”的“移情”,是其挥之不去的心理投影的无意流露,当然也就是最真实、最深刻和最感人的了。
我们知道,每个作曲家的作品都有编号,大致是按照创作时间的顺序以及作品类型来编排的。常见的作品编号是Opxx。但是,买过莫扎特唱片的人都知道,他的作品编号很特别,不是常见的Op,而是以字母K打头——这就是著名的“克歇尔编号”。
莫扎特的“嬉游曲”有户外的感觉
资料
克歇尔(Kochel,L·V1800-1877年)奥地利植物学家、矿物学家,对莫扎特的音乐怀有浓厚的兴趣,编有莫扎特作品的《编年主题目录》,为莫扎特的每部作品作了编号。此后,音乐界普遍采用由K打头的“克歇尔编号”,如K448等。
根据克歇尔的编订,莫扎特正式作品编号有626个(即K 626),此外,增补或后来发现的遗作(无编号)的还有100多个。要知道,小则一首歌曲大则一部好几个小时长度的歌剧,都只能拥有一个编号。1956年,菲利普唱片公司为纪念莫扎特诞辰二百周年,出版了莫扎特“全集”,共45集181张唱片。这显然还不是莫扎特作品的全部。因为后来人们还陆陆续续在“古城堡”之类的地方发现了“新”的作品。也许有人不以为然,认为700多个编号算不了什么,值不得大惊小怪——莫扎特的前辈、巴洛克时期的泰勒曼写有上千部作品呢!但是要知道,泰勒曼活了86岁,而莫扎特却只活了35岁。如果将人生的婴幼儿期减除,那么,莫扎特真正拥有的创作时期其实只有20多年。有人计算过,如果把莫扎特的所有作品从头到尾“抄”一遍——记住,是“抄”而非“创作”,恐怕也很难保证能够在20多年的时间里完成。这就是这位“天才”创造的不可思议的另一大奇迹!
这700多个作品,内容涵盖了当时通行的几乎所有的音乐手法和表现形式,真可谓是包罗万象、无一遗漏(对不起,忘了要除掉“小号独奏”这种形式)。
“歌剧”也是莫扎特创作的重要内容,是“解读”莫扎特音乐的最有效的方式。在20多部歌剧作品中,著名者有:《假冒园丁的姑娘》(La finta girdiniera,K196,1774年作,三幕歌剧),讲述发生在18世纪中叶意大利一位伯爵与其情人微奥兰特小姐的爱情喜剧。《后宫诱逃》(Die Enfuhrüng aus dem Serail,K384,1782年作,三幕歌剧),故事发生在18世纪的土耳其,康施坦茨小姐被误卖到了土耳其皇宫,其未婚夫前来施救,众人最后胜利大逃亡;《剧院经理》(Der Schauspiel direktor,K486,1786年作,独幕十场歌剧),讲述剧院演员之间化解矛盾的故事。
人们津津乐道的“晚期”最杰出的四大歌剧为:
《费加罗的婚礼》(Le nozze di Figaro),K492,1786年作,四幕歌剧。17世纪中叶,西班牙塞维利亚附近发生的理发师费加罗与伯爵女佣苏姗娜的喜剧性的爱情故事。
《唐·璜》(Don Giovanni),K527,1787年作,两幕歌剧。以莫利纳的《塞维里亚的淫棍和石客》和莫里哀的《石宴》为剧本,讲述“好色之徒”唐·璜(唐·乔万尼)的荒唐可笑的故事。
《女人心》(Cosi fan tutte),K588,1790年作,两幕喜歌剧。讲述两个军官与一对亲姊妹之间互试忠诚的搞笑故事。
《魔笛》(Die zauberflote)(The Magic Flute),K620,1791年作,两幕或四幕歌剧,是根据古代埃及神话题材创作的爱情故事。
这中间,《费加罗的婚礼》和《魔笛》两部歌剧的“序曲”由于非常好听,逐渐演变为“音乐会”而非“歌剧”的音乐,经常可以在音乐会上单独听到。
莫扎特作有41部交响曲,其中以《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K550,是其不太多见的“小调”作品的杰作)、《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朱庇特)(Jupiter)(K551,1788年作)最为著名。另外,还有难以计数的管弦乐作品,以成套的《嬉游曲》(Divertimenti)和《乐队小夜曲》为代表。
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共有27首(另有数部为多架钢琴而作的协奏曲),其中第9、15、17、19、20、21、22、23、27等是公认的名品。尤其是第二十一号(K467)的第二乐章,是莫扎特最典型的、最迷人的旋律。小提琴协奏曲以G大调第三号(K216)、D大调第四号(K218)、A大调第五号(K219)演奏得最多。其他的协奏曲即为长笛、圆号、单簧管、双簧管、大管等乐器而作的协奏曲,都是很美的作品。
奏鸣曲中,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有35部、钢琴奏鸣曲有17部。其中,《第十一号A大调钢琴奏鸣曲》(K331/300i)的第三乐章就是著名的“土耳其进行曲”。
莫扎特的重奏作品非常丰富,主要有23部弦乐四重奏(另有多首零星弦乐四重奏作品)、6部弦乐五重奏、6部钢琴三重奏以及13部管乐重奏等。还有多首为独奏乐器、双钢琴、钢琴四手联弹等而作的作品,均为其杰作。
莫扎特的声乐作品包括无伴奏声乐、独唱与乐队、艺术歌曲等。另有《弥撒曲》、《经文歌》、《康塔塔》等30余部。
插图
在莫扎特的作品中,《d小调安魂曲》(K626)最具有神秘色彩。据传,1791年7月,一位不愿表露身份的黑衣人来请莫扎特写一部《安魂曲》(追思亡者的音乐)。在写作过程中,莫扎特越来越感觉到这部《安魂曲》是为自己而作的。果然,5个月之后,莫扎特没能写完《安魂曲》就撒手西归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