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王——莫扎特——格鲁克——贝多芬——海顿——埃斯特哈齐亲王——正歌剧与喜歌剧——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王的“私人访问”——“中国厅”——综合艺术风格——C大调——海顿第48交响曲——“交响乐之父”的主要作品
在西方文化历史长河中,玛丽亚·特蕾西亚的名字也许不是十分的响亮。喜欢音乐的朋友,对约瑟夫·海顿的了解也许比她要更多一些。但是,如果我们从玛丽亚·特蕾西亚这个特定的历史人物进入,以小见大,以点代面,也许就能够从更宽泛的环境进入到古典时期的音乐,由内及外,真正感受到古典时期音乐的风貌。
在奥地利,玛丽亚·特蕾西亚的影响力随处可见。那里,不仅有能充分体现女性婉约妩媚特性的“美泉宫”,更多的是以她的名字来命名的大街或广场。在奥地利与德国接壤的茵斯布鲁克市,主街就叫做“玛丽亚·特蕾西亚大街”。这条街的南端矗立着一座气度非凡的罗马式“凯旋门”,这是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王为庆贺她的儿子烈奥波特与西班牙公主玛丽亚·露朵维卡的婚礼而专门建造的。这场举世瞩目的豪华婚礼于1765年举行,但凯旋门上铭记这段历史事件的大理石浮雕却完工于1774年,也就是10年之后才建成。原因是这座凯旋门记叙了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王一生中两件最刻骨铭心的事情:一件是她儿子与西班牙公主的婚配,这点令她感到无比的欢欣;第二件事情,是她的丈夫、奥地利国王弗朗西斯一世的暴卒——死亡的场地恰恰是她儿子的婚礼庆典之地,而且还正好是在她儿子成婚典礼的进行时。
“仁慈和友善”的特蕾西亚女王
资料
玛丽亚·特蕾西亚(Maria Theresia,1717-1780年)18世纪奥地利哈布斯堡皇室家族惟一的女皇。在位40年,她不仅进行了政教与经济的改革,还全力扶持培养了世界上最优秀的艺术家和音乐家,使维也纳逐渐取代罗马和威尼斯,成为欧洲的音乐中心。
不过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王二百多年来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是这位“仁慈和友善”(这是大家一致公认的对女王的评语)的女王对艺术——尤其是对音乐所作出的巨大的推动。
在狭义的“古典音乐时期”,“维也纳乐派”是支撑这一时期的顶梁柱。“维也纳乐派”三大代表人物,即“古典音乐时期”的三大巨头——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莫不受到过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王的恩泽。
三人中,莫扎特算是最幸运的了。据考证,至少在1762年,也就是莫扎特这位“音乐神童”6岁的时候,他就被带到维也纳的“美泉宫”,为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王弹奏钢琴。其实,女王皇宫里早有自己的宫廷乐师,查尔斯六世(玛丽亚·特蕾西亚的父亲)薪俸账册上就列有140位宫廷乐师的名字,这中间包括著名作曲家、皇家宫廷乐队首席格鲁克。
凡尔赛宫皇家礼拜堂,法国王后玛丽·安东奈特是凡尔赛宫的一个传说
资料
格鲁克(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1714-1787年)德国作曲家。早年在布拉格大学学习音乐与哲学,兼修大提琴。1736年,加入梅尔齐亲王的宫廷乐队。1741年,创作第一部歌剧《阿塔塞尔塔斯》。1754年,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王任命他为维也纳宫廷剧院歌剧指导,要求其以当时盛行的法国喜歌剧的轻松灵活的风格进行创作,以有伴奏的“宣叙调”取代单调刻板的“清宣叙调”,此即音乐史上著名的“歌剧改革”。1770年赴巴黎创作,1779年回维也纳。晚年生活优裕,不遵医嘱而饭后饮酒,不治身亡。著有歌剧18部,喜歌剧5部,芭蕾舞剧2部及交响乐9部。
小莫扎特为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王演奏的那一天,正好是女王小儿子的命名日。无论是女王自己还是她的丈夫弗朗西斯一世,都对小莫扎特的到来表现出不同常情的兴趣。弗朗西斯皇帝甚至戏称莫扎特为“小精灵”,还故意逗他,要他只用一个手指头弹奏钢琴。音乐会结束后,大家领小莫扎特参观宫内的景致。上楼梯的时候,突然,莫扎特在锃亮光滑的大理石地板上滑倒了。这时,一位漂亮的小公主——后来“法国革命”时被推上断头台的玛丽亚·安东奈特王后,她临砍头前还说了一句千古名言:“人民没有面包吃,为什么不吃蛋糕呢!”——居然上前拉了他一把,将他扶了起来。要知道,在那个时代,贵族与音乐家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阶层。作为贵族仆人的音乐家,其地位是可想而见的。所以,当这位贵为皇女的公主亲手去扶莫扎特时,在场的人都大惊失色!这一行人参观完这座著名的宫殿,然后去向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王道别。莫扎特居然忘乎所以,“跳上女王的双膝,两手环绕着她的颈子,结结实实地亲了她一下”。
再来说另一位“古典音乐时期”的巨头——贝多芬。在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王面前,贝多芬显然没有莫扎特那样幸运。一方面,贝多芬出生要比莫扎特晚(贝多芬出生于1770年,莫扎特出生于1756年),但比莫扎特要活得久(莫扎特活了35岁,贝多芬活了57岁),遭受的苦难自然也要多一些。贝多芬生活的年代已不再是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王风头最盛的时候了。要记住,她的丈夫弗朗西斯一世皇帝逝世于1765年,此时贝多芬尚还没有出世呢!更重要的是贝多芬出道较晚,从时代上来讲,实质上一只脚已经跨进了“浪漫主义”的红线,已经有意无意地脱离了前辈音乐家们的“贵族庇护制”的束缚,再加上他蔑视权贵的天性,所以很难说贝多芬在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王的光泽中直接讨到了什么好处。
插图
贝多芬与拿破仑只相隔一年出生。拿破仑从昔日的“科西嘉英雄”成为篡权的“法国皇帝”,令世人不齿。贝多芬出于德国人的爱国热忱,对“法国人”也产生了不满。人们经常在维也纳街头酒吧听见贝多芬对一群法国军官咆哮道:“如果我是一位将军,并且懂得战略像懂得对位法一样多的话,我会给你们这些家伙点颜色看看的!”
1806年,也就是拿破仑篡权为皇帝的第三年秋天,贝多芬去捷克的格列茨访问他的重要经济赞助人李希诺夫斯基侯爵。他每年都从侯爵那里领到不菲的年金,为此还专门写了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即《降E大调(英雄)变奏曲》(Op.35)呈献给这位侯爵恩人。在侯爵宅邸的音乐厅里,贝多芬正准备弹奏刚刚写成的《热情》奏鸣曲时,猛然发觉侯爵身旁坐着几个法国军官,于是断然拒绝演奏。无论侯爵怎样威逼利诱、软硬兼施,他都不为所动,连夜拿起行李,冒雨跳上了回维也纳的马车。临上车,怒火冲天的贝多芬指着他的经济赞助人吼道:“你是一位侯爵,这不过是天生的偶然。世上有成千上万个侯爵,而贝多芬永远只有一个!”当然,贝多芬再也没有从李希诺夫斯基侯爵那里领到金币了。
德国斯图加特钢琴博物馆的贝多芬大理石胸像
但是,出生于德国西部地区波恩(紧邻比利时)的贝多芬,20岁时不远千里来到东邻小国奥地利,在维也纳一住30多年,直到57岁离世,再也没有回到故乡,甚至很少回德国。由此可见,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王统治下的奥地利,对来自异国他乡的贝多芬有着何等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以至他甘愿在此奋斗终身,最后埋骨异域!
“古典音乐时期”三大巨头的另一位,是我们在本章开头提到过的弗朗茨·约瑟夫·海顿。
资料
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年)日尔曼血统的奥地利作曲家。家境贫寒,父为农民兼车轮匠。幼年参加维也纳圣史蒂芬教堂唱诗班,后因童声变音而遭解职。1759年,自荐进入埃斯特哈齐亲王宫府,后任宫廷作曲家及乐正(乐队队长),为该家族四位亲王服务长达28年,其间完成“告别”、“狩猎”等交响曲。1791年和1794年两度访问伦敦,作有12部“伦敦交响曲”。因其确立了古典交响曲的基本形式,并作了104部交响乐,故有“交响乐之父”的称誉。
海顿生活过得比较平静,一生中最重大的两个时期,一是前半生在埃斯特哈齐亲王宫府里度过的安适的创作日子,二是尼古拉·埃斯特哈齐亲王去世后,由于新的继位者不喜欢音乐,他只得辞职只身前往维也纳,随后两度下英国,留下了不朽的《伦敦交响曲》、清唱剧《创世记》以及《特蕾西亚弥撒》等作品。
埃斯特哈齐亲王是匈牙利贵族,在匈牙利权势显赫。这个家族祖居于匈牙利,但在埃森施塔特(原属匈牙利,今属奥地利)有一座富丽堂皇的宫邸。这套宫邸就叫作“埃森施塔特宫”。宫廷外墙被涂上十分独特的黄颜色,叫做“凯撒黄”,远远望去十分显眼。后来,埃斯特哈齐亲王又在距离维也纳不远的地方建了一座新宫殿,这就是“埃斯特哈齐宫”。每年寒暑两季,亲王轮换在埃森施塔特宫和埃斯特哈齐宫之间巡幸。
我们从当时另一位贵族尼古劳斯亲王的记叙中,了解到“埃斯特哈齐宫”的一些情景。这位亲王列举了宫里仿法国凡尔赛宫的宫廷陈设,包括126间浮光耀金的客房,还有美术馆、温室、柑橘园、美不胜收的花园和无边无垠的游猎区。另外,“宏伟的歌剧院座落在两旁栽种着野板栗树的林荫道路上。(歌剧院)两侧包厢都备有华丽的壁炉、长沙发、玻璃大镜子和自鸣钟。歌剧院能容下400人而绰绰有余。每晚六点整,演出意大利正歌剧、喜歌剧或德国喜歌剧。这时,亲王必定到场观看。伟大的作曲家海顿先生亲自指挥”。
18世纪的匈牙利贵族
“歌剧院的对面是木偶剧院。所有的墙壁和缝隙都用各种颜色的石块和贝壳覆盖着,灯光一照,顿时形成非常奇特的景观。剧院很大,装饰品极其富于艺术性。不仅演出闹剧和喜剧,还演出正歌剧。两个剧院中的演出都是对外开放的。”
资料
正歌剧(opera Seria)17、18世纪歌剧的主流形式。其题材必须与宗教或神话有关,而不是民间世俗的内容。正歌剧的剧本由严肃刻板的“剧作家”创作,再由“作曲家”来配乐。这一时期的“剧作家”以梅塔斯塔西奥为代表。这位意大利人在维也纳任宫廷诗人,几乎所有的作曲家都用他的歌剧台本谱曲。他的歌剧台本《阿尔塔薛斯》(Artaserse)被40多位作曲家谱过曲,最夸张的时候一段歌词竟被不同的作曲家谱曲70多次。而“作曲家”中,实力最强的,当然就是家喻户晓的莫扎特了。
喜歌剧(Opera buffa)是与“正歌剧”相对的一种歌剧。通常是指以幽默的方式来表现世俗的凡人凡事,题材大都不是太严肃正经。另外,在以传统的“宣叙调”为基础的人物对话上,也与“正歌剧”有所不同。
演出歌剧是最费钱费力的一件事情。(www.xing528.com)
歌剧院的模样
歌剧是集所有艺术形式于一身的“综合艺术”。歌剧的演出,除了传统的交响乐团一班人马如作曲、指挥、演奏家,还要搭上另一套以舞台表演为主的表演者如歌唱家、舞蹈家、舞台表演家。当然,还要有一个名声响亮而又确实能够写出好作品的作家(歌剧台本编剧)以及威信卓著、经验丰富的导演(歌剧指导)。另外不要忘记,如果缺少诸如舞台美术设计、服装师、发型师、化妆师、灯光师、舞台监督、后台催场、道具、演出经纪人等专职人员,演出仍然无法进行。这还不打紧,最要命的是,歌剧这玩意儿不是随便找个什么地方就能够将就演出的,就像斯洛克桌球不能放在马路边上一样,它必须有专门的“歌剧院”供其演出。这种专门的剧院除了有足够大的前台和后台,帷幕和灯光要能够随意铺设变幻。舞台的下面专门修筑了“乐池”,能够把几十个人的交响乐队通通塞进乐池里而不是和演员一起挤在舞台上。当然,出于对观众的尊重,台下的空间不仅装饰得金碧辉煌,而且无论观众身在何处,包厢或是座席,坐着或是站着,你都能够毫不困难地看清和听清舞台上的一切。
由于埃斯特哈齐亲王的“埃斯特哈齐宫”有一座能容纳400多人的歌剧院,并且还有像海顿这样的大作曲家“驻院”督阵,因此吸引了一大批喜欢音乐的贵族。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王虽然手中掌管着欧洲最豪华的歌剧院“维也纳皇家宫廷歌剧院”(由格鲁克任“指导”),但她仍然垂涎埃斯特哈齐亲王的歌剧院。她曾不止一次亲口对人说:“如果我想欣赏一部好的歌剧,我就到埃斯特哈齐来。”
说来就来!1773年夏天,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王及其随从在15辆华丽马车的护送下,由维也纳迤逦往埃斯特哈齐驶来。这虽然是一次“非正式”的“私人拜访”,但埃斯特哈齐亲王却正好借此机会大出风头。
女王先是参观了亲王的花园。说实在话,与她自己“美泉宫”里漂亮的法国式花园相比,这里并不见得真有什么奇花异果;在璀璨夺目的焰火的映照下,她观看了亲王统治下三千多名农民身着匈牙利和克罗地亚民族服装的表演——除了人烟凑集、喧阗热闹之外,也很难称得上是赏心悦目。倒是在亲王的歌剧院和木偶剧院演出的两场歌剧,给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王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两部歌剧都是海顿写的,一部是喜歌剧《骗局》(又译《不贞受骗》),另一部是《腓列蒙和鲍西斯》。女王更喜欢后一部歌剧,而且4年后还把原班人马请到维也纳作了一次演出。真正激动人心的节目,还是亲王专门为这次访问而命令海顿筹备的一场交响音乐会。
音乐会在新近落成的“中国厅”举行。据说这座“中国厅”十分华丽,大厅四周镶嵌着名贵的玻璃大镜,每块镜子都有不同的反射角度,能够将大厅内无数灯笼蜡烛的亮光映照出来。不过,将这种风格的建筑称为“中国厅”,有点儿名不符实。我们知道,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王时代相当于我国清朝的乾隆时期,那时期的中国民居,是不可能把“玻璃镜”当作墙上饰物的。“玻璃”(国人称做“琉璃”)在远古的商、周时代就已经冶炼出来了,明、清之后,它又成为“料器”工艺品的原料。虽说中国的“琉璃”与西方的“玻璃(严格说是“威尼斯玻璃”)不尽相同,价值也不一定昂贵,但是,如果把它嵌在墙壁上,人们在屋里走来走去,把身影照射得魑魅魍魉,总有一种异样的感觉。但是西方不一样,他们对“威尼斯玻璃”十分看重。“欧洲第一皇宫”法国的“凡尔赛宫”,就有一间全是用玻璃作墙饰的著名的“镜厅”。所以说,埃斯特哈齐亲王将这座与凡尔赛宫“镜厅”相仿的建筑命名为“中国厅”,实在是不恰当。不过,这也正好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综合艺术风格”的追求。
介绍
综合风格18世纪前后,欧洲兴起的一种艺术理念,即跳出本地域狭隘的圈子,将世界各地的艺术风格加以整合,形成一种融合了各种不同趣味的“综合”的艺术风格——虽说某些外来风格并不十分地道。受这种艺术理念的影响,因此德国的巴赫写过《意大利协奏曲》、奥地利的莫扎特写过《土耳其进行曲》等。
凡尔赛宫镜厅
新建成的音乐厅必然要上演新的曲目。于是,海顿受命专门写一部交响曲,作为呈献给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王的见面礼。这部交响曲就以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王的大名作为标题,全名是《C大调第四十八号交响曲》(玛丽亚·特蕾西亚)——要知道,如果在“中国”,直呼君王大名可是砍头的大罪哟!
阿姆斯特丹的这座综合了文艺复兴、罗马、巴洛克式等"综合艺术风格"的教堂
资料
调性(Tonality)不要被学院派的所谓“调性”、“调式”吓倒,也不要理会那些关系大小调、同名大小调、教会调式、五声调式等等蛊惑人心的名堂。除非你是作曲家,否则真的没必要弄得很清楚——即便是现代的作曲家,有些人也不玩“调”的游戏了。
音乐中的七个音即l、2、3、4、5、6、7,记为C、D、E、F、G、A、B。即硬性规定1为C,2为D……。这样,以1(即C)作为音阶的第一个音(主音),那么这个调就是C调,以此类推。每种调又可分为“大调”和“小调”。
有一点是必须要知道的——通常,大调的性格开朗安稳,而小调则显得忧郁感伤。只要看一首曲子的调性是大调还是小调,就基本上可以把握住这首曲子的整体色彩。譬如,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是大调、钢琴奏鸣曲《悲怆》是小调。
之所以用C大调,是因为C调乃诸调之首,而且又是“大调”,具备开朗明快、庄严气派的特性。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王乃一国之尊,理所当然要享用这个调性。
《C大调第四十八号交响曲》(玛丽亚·特蕾西亚)第一乐章,海顿一改由他自己创立的交响乐第一乐章由舒缓的“序奏”开头的惯例,开门见山,直扑主题。他让嘹亮的铜管乐器吹奏出兴奋的号角,紧接着,鼓声也敲响了,以这种“礼炮迎宾”的仪式宣告着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王的尊驾幸临
据说,在现场演奏时,海顿担心铜管乐器的力量不够强劲(其实长笛、双簧管、大管各2只以及小号和圆号各4只已经是当时交响乐队能够用到的最大的编制了),他居然说服亲王,动用亲王府“御用”军队里的小号手和鼓手,与交响乐队一起吹奏那段“号角”般的段落。可以想见,迎宾现场鼓号齐鸣、山崩地裂,威严气派!
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轮番几遍“迎宾曲"之后,接下来,弦乐队登场了。可别小瞧了这段旋律,它很可能是海顿交响曲里最动听、最有味道的旋律之一呢
与前面“鼓乐齐鸣”的威严气度相比,弦乐队,尤其是小提琴演奏的这段旋律,十分优美。它以“5(G)”为基础音,向上层层开进。一开始是由“5”到上行相隔四度的(谱面为;然后,再从“5”出发,“模进”到上行的”(谱面为;接下来,以“5”为中心,依次上探到直至,至此,构成一个完美的“八度”。仿佛是一个朝思暮想的人,千呼万唤始出来。
从文字的内涵来看,它也许可以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和表述:亲切、柔顺、婉约、华丽、优雅,总之,凡是与女性的“高贵”相关的品性,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毫无疑问,这段旋律是专门赞美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王的。不妨想象一下:当女王一行快要抵达埃斯特哈齐宫时,管乐队和鼓手们就已经开始“鼓号齐鸣”了。很快,女王的鸾车在宫门前停稳。车门开处,但见奇香氤氲,璎珞矜严;流光溢彩,竞吐光华。如果有画家把此刻的场景描绘出来,我们会看到几个令人惊艳的“弧度”:女王侧身弯腰下车时脚尖轻点地面—优雅的弧度,亲王搀扶着女王匀称的弯臂—柔顺的弧度,女王明眸一瞥—亮丽的弧度,女王容颜舒展微笑示意—亲切的弧度……在这里,一起文字都丧失了魅力,都显得索然无味,惟有音乐,尤其是小提琴用马尾做的弓子拉奏出来,才能使这些“弧度”上升到“高贵”的境界里!
海顿奠定了交响乐的格局,作有104部交响曲,理所当然地被誉为“交响乐之父”。这些作品中,有第二十二号《哲学家》,为他的主人安东·埃斯特哈齐亲王而作;第四十五号《告别》,委婉要求尼古劳斯·埃斯特哈齐亲王放假探亲;第四十八号《玛丽亚·特蕾西亚》,为欢迎女王来访而作;第八十五号《王后》,为法国路易十六之妻玛丽·安东奈特王后而作;第九十二号《牛津》,为自己被授予牛津大学荣誉博士而作,后成为“牛大”的“毕业歌”;第九十五号《惊愕》,第二乐章平静柔和的旋律中突然措手不及爆出一个急强音,令人惊醒,故曰“惊愕”;第九十六号《奇迹》,首演时人们都跑到前台看海顿指挥,大厅中央的大吊灯掉下来居然没有伤着人,故曰“奇迹”。这些作品均是交响乐中的精品,深受人们喜爱。
但是不要忘了,除了交响乐之外,海顿还发明并奠基了“弦乐四重奏”这种形式,并为此写了80多部作品。因此,说他是“弦乐四重奏之父”,一点也不为过。
介绍
四重奏(Quartet)四重奏通常是指“弦乐四重奏”,即交响乐团里弦乐队的缩编。交响乐团弦乐队共有“五大声部”,即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大提琴。每一个组由若干名演奏员组成,但如果每一组只选一个“代表”(除低音大提琴外),这样,就构成了“弦乐四重奏”。弦乐四重奏是一种最精炼、最节约成本的编制,是以小见大、充分发挥“交响乐”交响性的组合,当然,也是最需要技巧和合奏能力的演奏形式。
这80多部弦乐四重奏作品,最著名者有:第三十七至四十二号《俄罗斯弦乐四重奏》,献给俄罗斯大公;第四十四至四十九号《普鲁士弦乐四重奏》,献给普鲁士王腓特烈二世;第六十九至七十四号《亚波尼弦乐四重奏》,献给业余小提琴家安东·亚波尼伯爵;第七十七号《皇帝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的主题来自其另一首作品“天佑吾皇”(或译“皇帝赞歌”),后成为奥地利和德国的国歌
作为“贵族庇护制”时代音乐家的代表,海顿虽出身卑微,但却深受贵族礼仪的约束和影响。这一点,可以从他与埃斯特哈齐家族签订的合约中看出。合约规定:“海顿必须要有节制,对他的乐手们不显得傲慢,而是温和宽厚、坦率冷静。海顿应注意,穿白色长裤,白色亚麻外衣,扑粉,扎辫子或戴假发。他应该保持模范的举止,不表现出不适当的放肆,在饮食和谈话上不显得粗俗。”
也许很难从美学角度科学地界定什么是“高贵”,但是只要一提到“高贵”,人们总会有自己的思维内容。古典音乐虽然不能仅仅用“高贵”这个词去涵盖,但是它所表达的内容应该不是与“高贵"相抵触的平庸、俗气和没有任何意义。不仅音乐如此,其他的艺术形式也总是渴望在现实生活的框架里提炼出最典型的、最理想的、独特的和无可替代的内容。
海顿的大半生都是在贵族的宫廷里度过。他的104部交响曲中,有90部(占87%)是在埃斯特哈齐亲王府上写的。如果说这位“交响乐之父”对西方音乐史最大的贡献,是确立了古典交响乐的基本形式并为今后交响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那么是否可以这样认为:交响乐这个婴儿一降生就沾上了某种特殊气息,虽经数代繁衍生息,血液里仍然流淌着不俗的因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