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四季风景:从维瓦尔第到大自然,读音乐

四季风景:从维瓦尔第到大自然,读音乐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人类对大自然的这种“爱抚”往往熟视无睹,无心感戴,甚至恩将仇报,以大自然的“主宰”自居,凌驾于万物之上。在音乐领域,赞颂和讴歌大自然,似乎是每一个音乐家的天职。在林林总总的描绘大自然的音乐作品中,最广为人知的,大概就是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女子音乐学校维瓦尔第就在其中

四季风景:从维瓦尔第到大自然,读音乐

艺术与自然——音乐家的天职——“红发神父”——威尼斯——女子音乐学院——乐曲中的四季——波音——金丝雀——田园——船歌——鹌鹑的叫声——走私贩的间奏曲——月光——培尔·金特——行星组曲——芬格尔山洞——琉森湖——天鹅——沃尔塔瓦河

我们知道,虽然文艺作品表现的对象包罗万象,但无外乎是由这几类构成的:第一类是关于精神意识方面的内容,包括人类对未知领域的探寻和假想;第二类是从人所特有的思维角度出发,对客观世界进行审视;第三类是关于“人”自身以及与人相关的整个“社会”层面的描写。

人类文明发端之初,“艺术”作品如原始壁画装饰画祭祀音乐、占卦文字等,往往是对意识形态的表达。换句话讲,当最早的人类拿起“笔”来作“画”的时候,出乎意料,他们“画”的不是他们自己,也不是他们熟悉的“劳动”的场面,而是自己最不了解的、最觉得神秘的东西,比如鬼、神、妖、魔、怪或是深感敬畏的、极具宗教意味的人与物。当这种“精神意识”逐渐定型而成为大家认可的、无可争议的“事实”之后,人们才将“自然”的存在借用过来,用“自然”的力量和“事实”来比喻整个人类社会。这样,当艺术家们终有一天拿起笔来描写他们自己的时候,整个人类社会才算是真正地步入到一个文明的时代了。

或许,我们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但我们知道,我们都是根植在土壤、阳光和空气中。无论是“好人”还是“坏人”,也无论其艺术气质如何、懂不懂得艺术,我们都无法逃脱大自然的“爱抚”!

但是,人类对大自然的这种“爱抚”往往熟视无睹,无心感戴,甚至恩将仇报,以大自然的“主宰”自居,凌驾于万物之上。殊不知,“人”只是自然万物中一个很微小的份子,是其中的“一员”而绝非全部。在动物们的眼中,“人”也许与它们一样,同属于一个群体,同拥有一个天空,同样有权享用这个大自然。所以古人说的“天人合一”,深层次里大概也有这个含义吧。

不知道动物们对大自然是否有过情感上的赞美,它们对大自然的形状、色彩以及气韵是否会欣赏、赞叹并且陶醉其中——但我们人类就是这样的。那些再自命不凡的人,也会被大自然的气魄所折服;再飞扬跋扈的人,也会从大自然那里意识到自己的卑微无知。如果没有大自然的喻示,我们的思维也许永远都不会鲜活和灵动。人类的一切精神产物,无论文学美术或者音乐,对大自然的颂赞就像对爱情的讴歌一样,是诲人不倦而又取之不尽的!

在音乐领域,赞颂和讴歌大自然,似乎是每一个音乐家的天职。只要看看那些五花八门的音乐作品的名称和体裁:田园曲、牧歌、晨曲、四季等,便知此言不虚。

在林林总总的描绘大自然的音乐作品中,最广为人知的,大概就是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

资料

维瓦尔第(Antonio Vivaldi 1678-1741年)意大利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出生于威尼斯,早年为僧,后还俗。因生有一头棕红色的头发,人称“红发神父”。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在威尼斯的“圣怜女子音乐学院”任小提琴教员,并在此作了600多首作品,其中尤以协奏曲为甚。晚年客居维也纳,潦倒而死。

维瓦尔第是土生土长的威尼斯人,早年跟随在圣·马可大教堂担任小提琴师的老爸学习小提琴,15岁时进入修道院为修士,后晋为神父。但是,这位“红发神父”很少上祭坛,甚至压根儿都没有正儿八经地主持过一次弥撒。他的理由是“生下来就患了疾病”——“气喘病”。说真的,“气喘病人”在神圣庄严的祭坛里爬上爬下,还真有诸多之不便。可神奇的是,当这个“病人”面对一大堆乐谱或是在指挥乐队演奏时,立马就变得神清气爽、活龙活现,甚至病痛就消除了。这位可怜的“气喘病”患者在过了10年的僧侣生活后,被认为“精神上不适应担任神父职位”而遭解职,还俗去了一家音乐学院当老师。

对维瓦尔第生活的这个地方——威尼斯,简单的了解是颇有必要的。

威尼斯位于意大利中北部,是亚德里亚海域“威尼斯湾”180多个岛屿的总称。这里从公元5世纪开始建城,到中世纪时已是整个欧洲最繁华的城市之一。由于它是罗马帝国与东罗马帝国拜占庭联系的交通咽喉,是商旅往来的必经之地,故有“商人的共和国”之称。当然,对于旅游者来说,大家还是习惯称它为“水城”。总而言之,它是一个极其繁荣的大都市,端的是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威尼斯的圣·马可大教堂

这里诞生过许多著名的文艺家,也是西方一些文艺理论和流派的发祥地。它还是世界上第一个由贵族宫廷专属剧院演变而来的公共剧院——“圣·卡西亚诺歌剧院”的所在地。在新型的“公共剧院”里,贵族占有专属的包厢,有产者保留其余的位置,而平民百姓则可免费入场。故此,在商业文化高度发达的同时,色情业也同样兴旺。据编年史家桑努托的笔记,1509年,威尼斯居住的女性“居民”有18990人,其中妓女11654人(据[德]瓦·托尔尼乌斯《沙龙的兴衰》,英国1929年版)。也就是说,妓女的数量是女性总人口的62%!说得更直白一点,每3个威尼斯妇女中,就有2个是妓女!这可是个十分惊人的数字!因而,这背后的社会问题——私生子、遗弃儿和流浪汉,足以令威尼斯当局恶梦不眠。为此,当局出资兴办各类的“女子学校”,将这些遭人遗弃的私生女,也包括少量的孤女和父母无力供养之女子集中起来,授其文化,教其艺术,直至她们出嫁。我们必须指出,这的确是非常聪明和极具远见的做法。它不仅解决了令人头痛的社会问题,而且还泽及后世!因为对于下一代而言,女性自身的知识内容和品性修养,远要比男性的影响力来得深邃!

介绍

威尼斯艺妓文艺复兴时期的道德法典与近代的标准很不相同,那些当时被称为“艺妓”的妇女,其实不可与现代妓女混为一团。她们通常属于受尊敬的中等阶级,往往比某些良家妇女受过更好的教育。她们白天从事“研究文艺的学问”,到夜晚就将自己出售给了爱神。她们熟读彼特拉克和薄伽丘,还有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等人的无数美妙的拉丁文诗篇。那些著名的大学者、诗人、艺术家以及最爱挑剔的王室贵族,都会拜倒在她们的脚下。

威尼斯艺妓

当我们了解到真正的威尼斯,就不会对这座“小”城市里居然有4所颇具规模的“女子音乐学院”而感到惊讶了!

女子音乐学校

维瓦尔第就在其中的一所学校任教。这所音乐学院名为“皮耶塔”(Pieta)。“皮耶塔”是当时常见的描绘圣母抱着受难耶稣遗体而哀恸的美术题材,因此这所学校又名“圣怜女子音乐学院”,其遗址今还残存,离著名的“圣·马可大教堂”并不远。

聪明的威尼斯当局并不强迫这些女子苦读科学文化知识,他们明白,世上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书生”的。政府买单的惟一条件,就是每个女孩必须要学会一门乐器,吹的、拉的、弹的、敲打的,悉听尊便。在享有监护权的政府看来,“音乐”这玩意儿也许能够以最直截了当的方式帮助她们建立起纯正的美感,继而对美丑、善恶、是非、爱憎有着较为明晰的甄别。

由于这个缘故,每所“女子音乐学院”都成立了各自的“管弦乐队”。这中间水平最高者,毫无疑问,当然就是维瓦尔第调教下的“皮耶塔”了。他在那里一共干了近40年。

现在还能读到当时威尼斯游客对“皮耶塔”的记载,这中间包括大名鼎鼎的歌德卢梭。他们描述说这些女孩子身着与修女相同的服饰,“穿着白袍,头戴石榴花花环,以极其优雅的姿态和准确性来演奏”。她们不仅“唱得如同天使,并且还会演奏小提琴、长笛管风琴双簧管大提琴和大管。总之,没有一件乐器能够吓倒她们”。

可以想见,“皮耶塔”的“音乐指导”维瓦尔第身处其中,为鲜花所环抱,是何等样的幸福——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他与其中一个长得并不算太漂亮的女学生关系暧昧。我们真正眼红的是,作为一个作曲家,他拥有一个百依百顺的乐队班子帮他将谱子上的“音符”转换成真正的“音响”,而且不仅不必支付乐队昂贵的费用,反而还能从中获取丰厚的酬金!

维瓦尔第玩命地写作,平均每个月可以写出两部协奏曲供“皮耶塔”上演。哪怕是他出游到了威尼斯以外的地方,也是将写好的乐谱托人带回到“皮耶塔”。

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

所谓“四季”,即以春、夏、秋、冬每一个季节为独立内容而写成的音乐作品。在维瓦尔第的《四季》中,每一个季节构成一部单独的协奏曲,而每一部协奏曲又按古典协奏曲的传统固定为三个乐章。所以,《四季》小提琴协奏曲实际上是自成体系的四部协奏曲,共十二个乐章。

介绍

协奏曲(Concerto),是两大阵营相互“竞技”的演奏形式。一个阵营为“主奏组”,通常只由某一个乐器来担任(巴洛克时也有多种乐器者,称为“大协奏曲”);另一个阵营为“协奏组”,通常为一个管弦乐队。协奏曲以主奏乐器的名字来命名,如“钢琴协奏曲”,“四把小提琴和大提琴协奏曲”等。

协奏曲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各乐章都可能出现主奏者单独的炫技——尤其是第一乐章结尾处。这种由主奏者即兴表演的高难度旋律,谓之“康丹彩”(Cadenza),即“华彩乐章”。

维瓦尔第抓住每个季节的自然特征,从中提炼出一两个最能说明问题的主题要素,再用音乐的语言进行修饰和丰满,从而使每个季节的形象和特征都鲜活起来。比如春天,小鸟的婉转啼鸣,春回大地;夏天,人畜萎靡不振,雷阵雨来去迅疾;秋天,农民丰收的狂欢及狩猎的场景;冬天,冰湖上舞蹈及壁炉前烤火的惬意。当然,不同生活阅历的人对每个季节的感受和提炼是不尽相同的,不过,“基本的法则”仍然是大家所认同的。比如一提到冬天,人们马上就会想到“雪”;提到秋天,立即就会联想到“落叶”等等。

不能说《四季》的哪个乐章更好听,因为每个乐章都自成体系且与其他的乐章交融呼应。但也不可否认,的确有那么几个乐章给人留下了的印象更为深刻,譬如《冬》的第二乐章“广板”。这是古典音乐中极其著名的一段旋律。之所以曰“广板”(即较“慢板”更慢的速度),旨在用一种舒缓的速度体现出主奏小提琴歌唱性的音色之美。

资料

音乐中的“板”不同的曲子要用不同的速度去演奏,这个“速度”在巴洛克之前并无专门术语来确定,一般采用具有相同速度和风格的众所周知的“曲例”来说明,如“吉格舞曲”指欢快的速度和风格(类似后来的“急板”)、“萨拉班德舞曲”指缓慢并且庄重的速度和风格(类似于后来的“庄重的慢板”)。巴洛克后期,才慢慢出现了以“板”来规定演奏的速度——这种规定并不一定很严格和科学,因为每个“板”的适应范围很大,而且除了速度之外并不能说明乐曲的风格。

常用的“板”有以下几种:

Largo(广板),很慢的,速度每分钟约42-48拍。

Adagio(慢板、柔板),速度在每分钟56-60拍。

Andante(行板),每分钟约70-76拍。

Allegretto(小快板),中等速度,约每分钟104-116拍。

Allegro(快板),快速的,每分钟约126-138拍。

Presto(急板),很快的,每分钟约176-192拍。

音乐里面最快的速度是Prestissimamente(非常快速的),速度可达每分钟200拍以上。

维瓦尔第为这段音乐设定的背景情节是:数九寒冬,漫天飘絮,雪花中夹杂着雨点。我们知道,这是最可诅咒的寒冷的天气。雨雪滴滴答答地打着屋檐(用乐队的“拨弦”来表示“雨滴”),而房间里,一个人在壁炉前懒洋洋地烤着火(用主奏小提琴来表示)。他(她)一边烤着火,一边听着窗外雨水的滴答声,看着那些饥寒交迫的人在雪地里趔趄踉跄,浑身淋湿透,一种幸福感油然升起!

或许有人会觉得维瓦尔第不太“厚道”,将自身的“幸福感”建立于幸灾乐祸之上,用他人的“痛苦”来对比自己的“幸福”。此言差矣!且不说个人的力量不足以改变大自然与全人类,仅以精神层面而论,“幸福”的认定必须是通过对“非幸福”的比照来获得的,不然,我们永远都不会有“幸福”的感觉

《四季》中另一段著名的章节,就是《春》的第一乐章“快板”

据维瓦尔第的意思,这里是以精神焕发、春意盎然的情绪来赞颂春天的到来。值得称道的是,维瓦尔第为了点题“春天”,用到了惟有春天才特有的音响——鸟鸣

在这里,小提琴用到了一种特殊的“波音”——早期的、过时的“装饰音”(“tr”),即某一个音被上下相邻的几个音快速轮打,这种效果很像小鸟的啼鸣声。

介绍

装饰音(grace)为了表情的需要,对某一个音进行“修饰”,使之成为“花音”。“装饰音”有倚音、波音、回音、颤音、滑音等,是贵族们典雅与俏皮作派的体现。

我们知道,当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之时,那些在冬日里一度消失的小鸟,不知又从哪里飞了出来。所以,中国古典文学中经常有“莺啼燕啭、春燕回巢”、“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词句。维瓦尔第用“鸟啼”这个事实来喻示春天的到来,这不仅符合客观自然现象,而且也为音乐语言提供了更丰富的音响元素。

春景

插曲

一次在大学讲课,当讲到维瓦尔第的《四季·春》中的这段“鸟鸣”的旋律时,台下有学生提问:“这鸟是什么颜色的?”我说:“也许是黄色也许是红色,也许是五颜六色。”又有学生提问:“这是什么鸟,叫的声音这么好听?”我说:“也许是麻雀吧,很抱歉,我只认得麻雀。”话音刚落,台下又有学生举手提问,我赶紧制止,笑着说:“拜托各位不要再问下去了,不要问我这鸟是公的还是母的,我真的不知道。”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

鸟类学家可以根据地域环境及鸟的啼叫声判断出是哪种鸟类,但是,对于非专业人来说,要想正确指出不同鸟的种类和习性,的确是勉为其难。

维瓦尔第的《四季》是在曼图亚写成的。当时他受聘于曼图亚的菲利普郡主,担任其宫廷室内乐团的音乐总监。曼图亚位于意大利北部,是欧洲音乐的发祥地之一,史上最早的歌剧《奥菲欧》(L′Orfeo)就是蒙特威尔迪在此写成的。曼图亚的地理条件明显不同于河道交错、街道狭窄的“大城市”威尼斯。这里有广袤的绿地,有森林湖泊,更有种类丰富的各种动植物资源。《四季》的第二首《夏》里,维瓦尔第就明确指出了他想要描绘的具体物事:杜鹃、斑鸠和金丝雀,而另一部长笛协奏曲干脆就叫做《金丝雀》(Op.10,No3)。

维瓦尔第在这里玩了一套文字游戏,他为每一个作品都配了一首小诗。既曰“诗歌”,那么就必须要有独特而显著的“字眼”才觉“好看”,才更加具有文学味道。而“杜鹃”、“金丝雀”之类就属于这些好看的“字眼”。由于这个缘故,此处文字性的表述大可不必当真,因为它的实际功效远低于音乐自身的内涵。换一个角度,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哪个小提琴家能够正确指出斑鸠与杜鹃在动物学上的区别——即便碰巧这个小提琴家的鸟类学造诣颇深,也无法在小提琴上完美再现这些不同小精灵的形态特征。长笛的情形也是如此,相信多数长笛演奏家都会为怎样恰当表述金丝雀与长笛的关系而感到困惑!

水城巷道

那么,《四季·春》里的鸟叫声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很简单,鸟的欢快的鸣叫——无论它是什么鸟儿——令人感知到了春天的到来!春天来了,阳光明媚,万象初始,一切都有了新的开端,人们的心情也就显得格外的舒展畅快。说来说去,音乐是通过“鸟鸣”来表达春天到来时人们十分愉快的“心情”!

大凡文艺作品在“复制”大自然的形貌时,都会显得力不从心甚至无能为力——哪怕是最具“描绘”能力的造型艺术如美术和摄影,也不例外。尽管,纤毫毕现的“复制”并不是艺术家们的真正追求。至于“音乐”,这方面的能力就更加不济了。因此,我们甚至不支持音乐艺术有对大自然进行如实描绘的功能与责任。所以,当你看到某“音乐”作品自我标榜是“大自然音乐”时,最好不要被它的表象所诱惑,更不要从所谓“科学”的角度与之较真。大音乐家舒曼说过:“学术界对于基本原理的求证,以音乐为最难。科学可以根据数理,诗文可以搜集佳句,其他艺术可以依据造物的形态,惟有音乐——这可怜的孤儿,无人知道它的身世来历……”

音乐的真实目的不在于原本地描述客观事物,而在于通过一系列的描述激发我们的某种情绪!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音乐首先是感性的“情绪的艺术”,而不一定是理性的“科学”的产物!

在古典音乐家中,贝多芬算是一位与大自然非常相融的人物。我们这样说,不仅仅是因为他自我标榜:“我喜爱在草丛中、树林里或者岩石之间散步,恐怕没有人比我更热爱田园风光了。”无论思想意识或是行为自身,贝多芬对大自然的热爱都是有目共睹!这位生性倔强、桀骜不驯的可怜虫,总是在意识形态领域与人争斗。他父亲是一个酗酒的合唱队队员,母亲是一个不善修饰的女仆。即便这样,他也不同情出身卑微的小人物,对富贵权臣也由衷地鄙视。他既对愚昧平庸之人冷嘲热讽,又对聪慧不凡的智者不屑一顾。他不喜欢别人,别人也未必真正喜欢他。因此,他很少有相投甚契的朋友,除了大自然。

“大自然”是他的知心知己,是他的好朋友,而且这个朋友永远都不会抛弃他!

他隔三差五就要来到大自然,与他的“好朋友”倾心相谈。在维也纳郊外生活的那段日子,他每天下午两点钟就出门散步,如同巴黎的艺术家这时候一定要去咖啡馆喝咖啡一样。傍晚回家,有时甚至是深夜才跌跌撞撞地回来。据说有一次他在维也纳郊外散步迷了路,被一个农妇告发,结果在警局里被当作流浪汉关了一夜,任凭他怎样解释也无济于事。

这里所说的维也纳郊外,是贝多芬前后3次居住的地方,名叫“海利根施塔特”。此地现在是维也纳的高级住宅社区,当年的“溪畔”(《田园交响曲》第二乐章“溪畔的景色”)及“乡民”(《田园交响曲》第三乐章“乡民欢聚的舞蹈”)已经荡然无存了。在这里,贝多芬因为耳聋产生厌世情绪写下过著名的“海利根施塔特遗书”,不朽的《田园交响曲》也是“海利根斯塔特”的产物。这里承载着贝多芬对大自然的全部的尊崇。正如《贝多芬传》的作者、贝多芬的朋友辛德拉所描写的:

“海利根施塔特和格林晴格之间有一条花草繁茂的山谷,从附近山上流下来的潺潺小溪发出清脆的声音。贝多芬常常停下脚步,出神地、满意地环顾四周,他被那景色所陶醉。他说:“我在这儿创作了《溪畔的景色》,黄鹂、鹌鹑、夜莺和杜鹃都鸣叫着,我把它们写在乐曲里了。”

森林溪畔的景色

贝多芬喜欢散步。他的“散步”是与众不同的,不仅不放松身心,反而还如临大敌,神经高度地紧张。他将“卷了沿儿的”帽子扣在后脑勺上,敞开着上衣。他的上衣其实根本就扣不严实,因为口袋里塞着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包括揉成一团的手帕、一卷五线谱纸、笔记本、铅笔甚至还有助听器。他喜欢边走边喃喃自语,一旦碰到什么特别的景致,他就不顾一切地手舞足蹈、大喊大唱,以至于没有人乐意陪他去散步。

《田园交响曲》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写成的。正如我们讨论维瓦尔第的《四季》时提及的,《田园》虽然每一个章节都有明确的文字提示,但最好还是不要将其当作一幅具象的“风景画”来赏析。因为“纯风景”只是表象,而“情感”才是音乐艺术真正要揭示的东西。正如贝多芬自己在《田园》首演节目单上以少见的羞答答的口吻写下的一句话:“乡村生活的回忆,写情多于写景。”

介绍

《田园交响曲》贝多芬9部交响曲中的第6首,是著名的描写大自然并借此抒发情怀的作品。完成于1808年,同年12月22日在维也纳首演,指挥者正是已经失聪的贝多芬本人。正如罗曼·罗兰所说:“贝多芬什么也听不见了,就只好在精神上创造一个已经灭亡了的世界;要听见它的唯一方法,是让它们在他心里歌唱。”

《田园交响曲》共5个乐章,每章的标题分别是1.到达乡村时愉快的心情;2.溪畔的景色;3.乡民欢聚的舞蹈;4.暴风雨;5.牧羊人之歌——暴风雨过后愉快和感恩的心情。

“写情多于写景”!寥寥几个字,却蕴涵了极其深奥的艺术哲理!

事实上,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从第一乐章“到达乡村时的喜悦心情”——“喜悦”、“心情”,到最后一个乐章“暴风雨过后的愉快和感恩的情绪”——“愉快”、“感恩”、“情绪”,这一切,无不都是借助自然之美来抒发和升华个人的“情感”。要知道,惟有揉进了创作者“情绪”的作品,才是鲜活灵动的,才能够经年累月地引起欣赏者的共鸣!这样的艺术家,才堪称为大师。

世上根本就不存在排斥和厌恶大自然的人,音乐家当然也不例外。尽管莫扎特被批评为“音乐中惟一缺少的因素就是对大自然的崇拜”(据《牛津音乐词典》),但是我们注意到,这里用到的词是“崇拜”而非“热爱”。事实上,莫扎特的许多作品如《嬉游曲》、《乐队小夜曲》、《渴望春天》、《紫罗兰》以及众多的为教堂颂赞而作的宗教音乐,都与大自然不可分割。要知道,信奉和尊崇“上帝”是热爱大自然的前提条件!至于其他的作曲家,与大自然有关联的音乐作品就更是数不胜数了。

仅以“四季”的标题来看,除我们熟知的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外,很多作曲家也写过相同题材的音乐作品。

海顿的清唱剧《四季》是其晚年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这部清唱剧以18世纪苏格兰诗人汤姆森的同名诗为蓝本,由斯威登改编为德文歌词。全诗有五千行,以四季的自然景色为题,将自然景物与抒情和说教交织于一体。其中第一部分“春天”,强调春天“给人以鼓舞”和“永恒的爱”。第二部分“夏天”,中间包含着大量的哲学玄思。第三部分“秋天”,以“勤劳的祝福”开始,到“颂扬富有哲理的田园生活”结束。第四部分“冬天”,表达的是“冬天的暴风很快会过去,自由的春天又将拥抱一切”的雪莱式的思想。(www.xing528.com)

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钢琴套曲《四季》,也是这类体裁的优秀作品。

资料

柴科夫斯基(Tchaikovsky.P1840-1893年)俄国作曲家。初攻法律,在俄国司法部任职期间同时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随后,执教于新成立的莫斯科音乐学院。在得到富孀梅克夫人的资助后,即辞去教职,专事创作。1893年染霍乱症,逝于圣彼得堡。

柴氏乃俄国著名作曲家,创作颇丰。名品有:7部交响曲(包括第一号“冬天的梦”、第二号“俄罗斯”、第三号“波兰”、第四号“f小调”、第五号“e小调”及第六号“悲怆”);3大芭蕾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管弦乐《罗密欧与朱丽叶》、《1812序曲》、《意大利随想曲》、《斯拉夫舞曲》;小提琴、钢琴协奏曲及众多的室内乐独奏、重奏等。

柴科夫斯基的钢琴套曲《四季》有一个副标题,即“12种性格的小品”。从副标题可以看出,他写这部作品的直接目的不在于具体描述“四季”的自然景色,而是借用“四季”的概念来为钢琴谱写不同旋律和风格的作品。

这套“四季”共分为12个月,每个月份都有一个小标题与之对应。具体是:

一月——“在炉旁”,描写火炉旁的安逸和暖和,有幻想成分。

二月——“狂欢节”,中间有俄罗斯舞曲的旋律。

三月——“云雀之歌”,用装饰音表示云雀的叫声及其给人带来的欢乐,此手法与维瓦尔第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月——“松雪草”,在俄罗斯,松雪草是最早从消融的积雪中长出来的植物。“松雪草”的出现,预示着春天的来临。

五月——“白夜”,富有幽静与幻想的色彩。

六月——“船歌”,描写夏日里湖上泛舟的嬉戏。

七月——“割草人之歌”,有匈牙利“查尔达什舞曲”粗犷的风格。

八月——“收获”,表现农民收割小麦的情景。

九月——“狩猎之歌”,有模仿狩猎号角的音色。

十月——“秋天之歌”,描写秋天的荒凉。

十一月——“雪橇”,大雪飘飞,雪橇铃声叮当作响。

十二月——“圣诞节”,描写圣诞之夜少女跳圆舞曲的美景。

这一套钢琴作品中,影响最大、最受欢迎的曲子,是六月的《船歌》

介绍

船歌(Barcarolle)据说源自“水城”威尼斯,是一种6/8拍子的类似划桨摇船的音乐。肖邦的钢琴曲以及奥芬巴赫的《霍夫曼的故事》中皆有此类题材的音乐作品。

在这里,柴科夫斯基借用传统的“船歌”体裁,描写人们在湖上荡舟嬉戏、引吭高歌的场景。钢琴伴奏部分一低一高的“律动性”的音型,恰似摇橹一般,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这是冰雪消融、“夏”暖花开的时令,也是俄罗斯一年一度难得的好季节。顺便提一下,这里的月份均为俄罗斯的“俄历”。“俄历”大致相当于中国的“农历”,故“六月”实际上已是阳历七月光景了。

古典音乐中,有太多赞美与讴歌大自然的作品。

贝多芬除了第六“田园”交响曲外,同样以“田园”来命名的,还有他的第十五号钢琴奏鸣曲(Op.28)。

介绍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有编号的共计32首。其中以“悲怆”、“月光”、“热情”、“暴风雨”、“告别”、“田园”等著名。但这些标题并不一定是贝多芬自己拟定,大多是后人根据作品的总体风格和内容而编订。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在钢琴文献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被称为钢琴音乐中的“新约”(“旧约”为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

贝多芬的《第十五号钢琴奏鸣曲》是以当时盛行的“田园音乐”来命名的。这个名称虽然有些牵强,但第四乐章“回旋曲”的确充满了田园的气息,令人想起“远处传来的钟声或森林的细雨”,是表现“农家儿童跳跃、嬉戏和喧闹”的“牧童的音乐”。

《第十八号钢琴奏鸣曲》(Op.31.3)标题是“鹌鹑的叫声”。老实说,我们真的无法区别(也没必要区别)鹌鹑与杜鹃、画眉鸟等在鸟类学上的差异。但是,它表达的那种“犹如夜晚的明星降临窗边、轻扣窗扉那样神秘的、迷人的柔和声音”却气人疾口迷——原来,鹌鹑这鸟儿总是在夜晚鸣叫呢!不知这个新发现对鸟类学家有无帮助。

说起杜鹃,贝多芬还曾为“杜鹃”这种美丽的鸟儿写过作品,这就是他的《第二十五号(杜鹃)钢琴奏鸣曲》(Op.79)。在第一乐章里,一开头就有模仿“杜鹃”的啼鸣声。此后,这个主题——杜鹃的啼鸣声,不断地出现在全曲的其他地方

法国浪漫主义作曲家比才,是音乐迷们十分喜爱的人物。此人毕业于巴黎音乐学院,1857年获得“罗马大奖”,作品颇丰,以歌剧《卡门》及戏剧配乐《阿莱城的姑娘》最为人知。

插曲

德国哲学狂人尼采非常喜爱歌剧《卡门》,观看这部歌剧达36次之多。他曾满怀激情地说:“有了《卡门》,我们可以向潮湿的北方告别了,可以向瓦格纳理想的迷雾告别了。《卡门》洋溢着温暖国土上明朗、干燥的气息。”

比才后来将歌剧《卡门》中最精彩的几段旋律挑选出来编成“组曲”,供音乐会单独演奏。其中最著名的片段有“斗牛士之歌”、“哈巴涅拉舞曲”、“走私贩进行曲”等。另外,选自第三幕的“间奏曲”也非常好听。

这首“间奏曲”其实是一段长笛的独奏。在管弦乐作品中,凡是长笛独奏的旋律,一般而言都与大自然、田园等题材有关(如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开头的长笛独奏)。这段间奏曲的标题是“山中荒凉的谷地”。在原歌剧里,此处描写的是走私贩们背负重荷行进到山谷里,躺下来歇息时的情景。这时,长笛那田园般的音色响起,十分幽静、空灵和纯美,令人不自觉地撩拨起对大自然的依恋之情

有关“春天”的题材,除贝多芬的第五号小提琴奏鸣曲《春天》、舒曼的第一号交响曲“春天”外,英国作曲家布里顿的《春天交响曲》也值得一提。

虽然虽然这位20世纪英国作曲家的主要成就是歌剧和声乐套曲,但交响曲的创作也有其可喜之处,《春天交响曲》(Op.44)就是其佳作。这部交响曲实际上是多乐章的“声乐交响曲”(即在管弦乐之外还加上了演唱的部分),选用14世纪至20世纪的有关“春天”的诗歌来谱写曲子。这些诗歌包括斯宾塞的《快活的杜鹃》、纳什的《春天,温柔的春天》、弥尔顿的《晨星》、沃汉的《骤雨》、布拉克的《春天》等。从文学与音乐联姻角度,这套交响曲是颇值得夸赞的。

音乐中“印象派”的创始人德彪西,借用绘画中“印象派”的理念,将音乐的7个音(即1234567)与绘画里的7个色(赤、橙、黄、绿、青、蓝、紫)对应起来,用音乐的“色彩”来“绘画”。

资料

德彪西(A.Claude Debussy1862-1918年)法国作曲家,“罗马奖”获得者。在巴黎音乐学院时就以钢琴弹错音以及和声与乐理的“无法无天”而知名。后来,他受到当时美术界流行的莫奈等“印象派”画家的影响,始创音乐中的“印象主义”,即借用“色彩”的概念来表达“音乐”,通过“调色”而使音乐富于变化,给人以“色彩斑斓”之“印象”。代表作有管弦乐《大海》、《牧神午后》,歌剧《佩利亚斯和梅丽桑德》以及24首钢琴前奏曲。

德彪西的音乐作品中,人们最为熟知的是钢琴曲《月光》。这首曲子选自他的《贝加莫组曲》中的第三首,是与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齐名的作品。德彪西在这里充分展现了他那鬼使神差的“调色”技巧,将“月光”的形与色刻画得丝丝入扣、美轮美奂,是“印象派”音乐当之无愧的杰作

民族乐派代表人物、挪威作曲家格里格,其创作风格有着北欧地区所特有的“文学性”,音乐长于描述。他的管弦乐《晨曲》,是同类题材中最为优秀的。这首曲子是为他的老乡、戏剧作家易卜生的戏剧《培尔·金特》而作的配乐中的一段,将朝霞由天际边的一星光点最后喷薄成为一轮红日的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音乐语言十分生动。不过晨景的背后还有更深层面的内容。培尔·金特这位易卜生笔下的人物,是一个好逸恶劳的浪荡子。他抛妻弃子,一个人跑到非洲,装神弄鬼,自称“先知”,赢取了土人的信任,还勾引酋长的女儿……其间也回家过一次,但不久又跑了出去,继续他的荒唐之旅。直到年老才回到故乡,最后死在妻子索尔维格的怀里。

《晨曲》出自戏剧开头的第一部。剧中,培尔·金特跑到了非洲的摩洛哥。这日清晨,他独自坐在沙漠上,望着冉冉升起的朝霞,突然神经紊乱,出现幻觉,竟将一望无际的黄沙当作黄灿灿的黄金,幻想自己占山为王、过着荒淫奢侈的生活

祖籍瑞典的英国作曲家霍尔斯特(Holst,Gustav1874—1934年),于1920年写了一部非常著名的管弦乐组曲——《行星组曲》。这套组曲根据当时科学界对宇宙的认知,以“七大行星”作为描述对象。这七大行星(即七个乐章)是:l.火星,战神;2.金星,和平之神;3.水星,飞翔之神;4.木星,欢乐之神;5.土星,长寿之神;6.天王星,魔术之神;7.海王星,神秘之神。

在这部作品里,每个乐章的主体、属性和内容都明白无误,但霍尔斯特仍担心人们会将其当作一部“天文学”的教科书,故而明确表示:“这些曲子暗示了诸行星的‘占星术’的意义,不是标题音乐,与神话里同样名字的诸神毫无关系。如果要对作品欣赏作什么引导,不妨把这些曲子的副标题作广义的引用。比如木星,在普通意义上是带来喜悦,在宗教庆典上,则是表现一种愉快的仪式。土星不只是肉体性的衰退,也包括有成就的幻想。而水星则是一种心灵中春天的意想。”

德国浪漫时期大作曲家门德尔松,写有一部《芬格尔山洞序曲》(又译《赫布里底岛》)。虽曰“序曲”,但实际上是浪漫时期最重要的新兴体裁“交响诗”的雏形。

介绍

交响诗(Symphonic Poem)又名“音诗”。由“序曲”发展而来,其名称最早为李斯特所拟,系指交响乐中富有文艺色彩的特殊作品。现在对“交响诗”的含义有所扩延,大凡有“标题”的乐队作品(组曲除外),都可叫做“交响诗”或“音诗”。

著名交响诗有李斯特《山间所闻》、《前奏曲》、《哈姆雷特》;德彪西《牧神午后》、《大海》;西贝柳斯《芬兰颂》、《黄泉的天鹅》;雷斯碧基《罗马节日》、《罗马的松树》;理查·施特劳斯《死与净化》、《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唐·吉诃德》、《英雄的生涯》;柴科夫斯基《罗密欧与朱丽叶》;鲍罗丁《中亚细亚平原》;斯美塔那《我的祖国》;葛洛菲《大峡谷》等。另外,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伯辽兹的“幻想”交响曲、德沃夏克的“新大陆”交响曲等在某种意义上也被认为是“交响诗”。

当代大提琴大师马友友曾意味深长地说,要想成为音乐大师,需要一个有钱的爷爷和有文化的爸爸。门德尔松大致就属于这类人。他爷爷摩西·门德尔松是一个大哲学家,也是普鲁士腓特烈大帝的宠臣;他父亲是一位银行家。仰仗这些优势,他从小就周游列国,为艺术创作积累了生活素材。他拜访过许多名人,既有普鲁士王腓特烈·威廉四世、德国大文豪歌德,也有韦伯、罗西尼、梅耶贝尔、凡梅尔、肖邦、李斯特等大音乐家。

1829年,20岁的门德尔松探望他远嫁于英国的姐姐芬妮。芬妮十分疼爱他,两人从小感情就很好——18年后,芬妮突然病亡,他得知噩耗后昏倒不起,几个月后也随他姐姐而去!

与亨德尔一样,门德尔松也对英伦三岛印象极佳,在此写了很多的名作,包括第三《(苏格兰)交响曲》、《升f小调钢琴幻想曲》、钢琴曲集《无词歌》及交响诗《芬格尔山洞序曲》等。

“芬格尔山洞”位于苏格兰西海岸的“赫布里底群岛”,是一处海岛洞穴,充满了神秘的氛围。洞里有一排排天然形成的玄武岩石柱,红色的、棕色的、酱紫色的,色彩变化万千。石柱旁的礁石上长满了海藻和苔藓,经过从石缝中透射过来的细碎的光线一照,变幻出绿色的、金色的斑斓色彩。游客们乘船踅进洞内,起初还风平浪静,但是越往里面走,景色就越发迷离眩目,甚至还能听见波涛撞击岩壁的有如洪钟一样的吼声……不用我再描述下去,只要读一读我国北宋时期文学家苏轼的《石钟山记》就有一种亲临其境之感。虽然大海与湖泊存有差异,但人类对大自然的情绪体验还是大同小异的。

芬格尔山洞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事实上,“芬格尔山洞”与“石钟山”确有许多相似之处。据与门德尔松结伴同游的诗人卡尔·克林格曼在文章中写道:“我们乘船驶去,紧贴着呼啸的大海攀登一个个石柱椿子而进入芬格尔洞。奇绿无比的海水咆哮着涌入山洞,从没有见过比它更稀奇古怪的景象了。一根根石柱子可以比作一架巨型管风琴,它黑黝黝地轰鸣着,毫无目的地躺在那里,孤零零地,里里外外都是灰蒙蒙的一片汪洋。”

作为“游记”,我们很容易从这首交响诗中感受到“鲸鱼油、海鸥和鱼肝油的腥味”

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罗西尼的歌剧序曲十分有名。在众多的歌剧序曲中,《威廉·退尔》序曲是很招人喜爱的一部作品。

介绍

歌剧序曲(Overture)歌剧开演之前由乐队演奏的曲子,其目的在于宣布演出开始,让观众安静,并暗示剧中情节及精彩之片段。

早期歌剧序曲分“意大利式”(由快-慢-快组成)及“法国式”(顺序与意大利式相反)。莫扎特之后,渐定型为奏鸣曲式。有些歌剧序曲由于十分好听,甚至从歌剧中脱离出来而在音乐会上单独演奏,如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序曲、韦伯的《自由射手》序曲、贝多芬《菲黛里奥》序曲、罗西尼《威廉·退尔》序曲、苏佩的《轻骑兵》序曲等。

威廉·退尔是瑞士卢塞恩(阿尔卑斯山脉主峰山麓)地区的农民,因不堪忍受异族统治者的侮辱(他被迫对着自己儿子头顶上的苹果射箭),揭竿而起,弑杀暴君,成为著名的民族英雄。

在音乐厅里,我们听到的《威廉·退尔》序曲其实只是整个四段音乐中的最后一段,即马蹄声声、号角齐鸣的起义场景。其实,前面的三段音乐更为美妙:第一段,由5只独奏大提琴奏出,其静谧纯美的音色,将威廉·退尔的故乡、瑞士卢塞恩的“琉森湖”——贝多芬著名的“月光”奏鸣曲据说就是描写月夜里在“琉森湖”上泛舟的情景——湖光山色的人间仙境描写得淋漓尽致第二段“暴风雨”,“琉森湖”上乌云蔽日,风雨大作,似有不祥之兆。第三段“牧歌”。骤雨初歇,牧童的短笛吹起,阿尔卑斯山上又恢复了往昔的美景。长笛那段著名的“牧歌”式的对奏,有如蜂蝶旋舞、花香鸟语,令人十分舒心!

法国浪漫时期作曲家圣·桑的为双钢琴与乐队而作的《动物狂欢节》,是一部十分精彩有趣的作品。

湖光山色的瑞士琉森湖

资料

圣·桑(Camille Saint-Saёns1835-1921年)法国风琴家、作曲家、指挥家。毕业于巴黎音乐学院,任巴黎圣玛丽教堂及马德林教堂驻堂管风琴师,并开始作曲。1871年,创办“国家音乐协会”,曾被聘为荣誉团团员及音乐研究会会员,在法国乐坛上享有崇高地位。

重要作品有:3部交响乐,管弦乐(包括主奏乐器与乐队)《死之舞》、《动物狂欢节》、《温法尔的纺车》,5部钢琴协奏曲,3部小提琴协奏曲,2部大提琴协奏曲及室内乐独奏、重奏等。

《动物狂欢节》共有14曲,每一首都附有标题。表面看来,这是一部描写动物世界的音乐,其实不然。对于生性幽默的圣·桑来说,这里的每一个“动物”都暗喻着某一个作曲家(包括他自己)或这些作曲家的作品,用“拟物”手法对其人其作予以善意的讽刺和挖苦。14曲的标题依次是:1.序奏与狮子王的进行曲;2.公鸡与母鸡;3.野驴;4.乌龟;5.大象;6.袋鼠;7.水族馆;8.长耳朵的角色;9.林中的杜鹃;10.大鸟笼;11.钢琴家;12.化石;13.天鹅;14.终曲。

在这14首曲子里,第13首“天鹅”是最为人知的名作。

这是一段大提琴的独奏。大提琴那从容优雅的旋律好似一只洁白的天鹅,而双钢琴分解和弦的伴奏音型,又恰似波光粼粼的湖水

在西方文化里,纯洁优雅的天鹅只会“舞蹈”而不会“唱歌”。不过,据说天鹅在临终前,会突然嗓门徒开,唱出一曲十分哀婉而又动听的歌。这一生中仅有的一次歌唱,据说极其动听,可谓“一鸣惊人”,是真正的“绝唱”。因此,艺术家们在描绘天鹅那优雅的形体之余,总要设法捕捉其难得听闻的“绝唱”。这些“绝唱”除了圣·桑的这首外,柴科夫斯基的《天鹅湖》、西贝纽斯的“图内拉的天鹅”(选自第二号《传奇曲》),也是诸类题材的名品。

人们很早就注意到了天鹅的艺术特性。在欧洲中世纪出版的20卷本《辞源学》里,对“天鹅”一条的解释非常有趣:“天鹅(cyggnus)得名于歌唱(canendo),它能用变调唱出甜美的歌声。之所以甜美,是由于它的脖子细长而弯曲,声音从这条漫长而曲折的通道挤出后,自然会变成各种各样的音调。”(中世纪《辞源学》Ⅻ.7.18)。

波希米亚作曲家、捷克音乐的奠基人斯美塔那,是一位民族主义者。他的交响诗《我的祖国》是一部不朽的爱国诗篇。每年的5月12日,即斯美塔那的“洗礼日”,捷克的“布拉格之春”音乐节也同时开幕。开幕式上,必须要由捷克爱乐乐团演奏这套《我的祖国》——此习俗从1882年开始,至今一百多年来从未废止,可见其艺术感染力之深!

伏尔塔瓦河流经波西米亚的平原和乡村

《我的祖国》由6首曲目组成,包括:1.维谢赫拉德;2.沃尔塔瓦河;3.萨尔卡;4.波希米亚的森林和平原;5.塔波尔镇;6.布拉尼克山。其中,“沃尔塔瓦河”是非常感人的章节。

沃尔塔瓦河由南向北横贯整个波希米亚,是捷克的“母亲河”。这首交响诗从沃尔塔瓦河的涓涓细流源出开始(用木管乐器的音色来表达),接下来,支流汇集,河床渐渐加宽,河流渐成气候。它穿过森林,越过丘陵村庄。它见证了平原上农民们婚庆时欢乐的民间舞蹈(乐队奏类似于“波尔卡”的舞曲),流经荒无人烟的城堡废墟,呼啸而过昔日波希米亚的王宫,最后从峡谷里奔泻而下,发出轰然巨响,像瀑布一样突然坠落另一条大河——易北河。

这是作者发自内心对故土的赞美,是毫无矫揉造作的真正的爱国热忱,其崇高壮美之情溢于言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